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荣誉勋章》
我的荣誉勋章

正文 第362章

说中国话的村民自称名叫乌达,发音不是很准,粤语腔很浓,但又不太像,估计是跟当地华侨学得。他也听不太懂李浩洋的普通话,但大致意思能明白,加上一些手势辅助,不久便弄清了特战小队的身份。乌达是村长,年约五十左右,身旁的是他儿子乌吉,二十出头,手持一杆火药枪,神情紧张,枪口始终对准李浩洋。

李浩洋很清楚地向乌达解释来意,希望乌达能让特战小队进村,并答应送一些补给品给他们,但要等到天亮让飞机空投。乌达不再怀疑李浩洋等人的身份,但也太愿意让他们进村,这里是日军的地盘,收留美军是会惹来麻烦的,很可能会遭到日军的血腥屠杀。乌吉却很兴奋,终于等到能反抗日军的机会了,力主让特战小队进村。

乌达比儿子精明老练的得多,不相信李浩洋的空口支票,飞机空投物资的事情不太靠谱,希望能得到实际的利益,但不便说出口,遂故意犹豫不言。李浩洋虽未跟爪哇岛当地人打过交道,但知道趋利避害的人性都是相通的,自然猜出乌达心里的小算盘,也清楚要利用乌吉来达到目的。

李浩洋随即返回吉普车,取出一个装有口粮的背包,又要过亚伦的卡宾枪和备用的帆布弹药带,然后重新回到乌达父子身前,直接递给他们。乌吉看上了卡宾枪,伸手便要去接,却被乌达果断拦住,这点东西不值得全村为之冒险。李浩洋确实也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把吉普车留给他们也不现实,而且也没用,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乌达当然不想要吉普车,看今晚的形势,盟军似乎要大举反攻了,自己要利用眼前的有利局面,为村子和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一支卡宾枪和一袋美国补给品他还看不上眼,关键是要得到美军的保证,提出赶跑日军后,当地的自卫武装要得到承认,被日军夺占的水田也要归还,还要答应援助武器装备,如此才会帮助李浩洋他们。

李浩洋心想乌达的胃口不小,这些条件不是他能做主答应的,但目前的局面不容他多犹豫,以免让对方产生疑心,事情就更不好办了。反正这些口头承诺不一定都能兑现,主要任务是消灭日军,帮助当地武装抵抗日军也是好事,姑且答应也无妨,关键还要看今后事态的发展如何。

他随后果断答应了乌达的所有要求,但也有条件,必须帮助特战小队尽快联络上当地的抗日游击队,搜集关于日军的一切情报,做好攻占泗水城的准备。泗水城是东爪哇的首府,一旦被盟军攻占,影响极为巨大,可以激起更多当地人反抗日军统治,加速日军在爪哇岛的崩溃。

乌达见李浩洋如此痛快地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提出条件也不苛刻,心中暗喜,但脸上却无任何表露。他随后让李浩洋等人在村外稍后片刻,自己回村和大家商量一下,很快就会有结果。李浩洋清楚乌达心里是同意特战小队进村的,回去商量只是走个过场,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是暗暗示意亚伦三人警惕戒备,枪不离手,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乌吉也跟随父亲返回村落内,临行前接过了李浩洋手中的卡宾枪和背包,一脸兴奋神情。乌达没有拦阻,快步走回村落,留下几个人在村口放哨,多少也有监视李浩洋等人的意思。李浩洋回到吉普车上,随后熄火关掉车顶,估计四周的日军正在搜索前进,防止暴露露目标。这里地形开阔,水网纵横,不适合吉普车快速机动作战,寻找村落防御也是无奈之举。

日军步行的搜索的速度也不慢,而且擅长夜战,因此必须多加提防,坚持到天亮就好办了。荷兰远征旅的主力一旦全部机降至机场,很快就会接替两栖突击营的防御,摩根中校就能腾出手来对付日军了,攻占东爪哇只是时间问题。但要想控制整个爪哇岛,荷兰远征旅的实力还不够,加上两栖突击营也不行,唯有依靠当地的抵抗力量才能办到。

不过荷兰人是想重新恢复殖民统治,估计很难得到当地人的认同,这种矛盾很难解决,美军夹在中间也不好受。

半小时后,乌达亲自出来迎接特战小队入村,安排他们住在自己家里,并准备食物招待。李浩洋担心日军夜袭,没让乌达过多准备食物,简单一些就好,并请他派人在村落四周警戒,发现日军马上发出警报。乌达清楚警戒之事不能耽搁,随即留下乌吉陪同李浩洋等人吃饭,自己亲自去安排警戒人员,范围远出三四里,通过火把传递信号。

村落附近溪流很多,村民平时来往都使用小型竹排,轻便快速,相当实用。爪哇岛也是以稻米为主食,因为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多食鸡鸭鱼虾,味道多酸辣。亚伦和马奇吃不惯米饭,只吃炸鸡块,对酸辣味道也能适应。李浩洋和星期六能吃米饭,但他感觉跟国内味道很不一样,具体区别却说不上来。

乌吉和村中几位长者相陪用餐,李浩洋等人婉拒饮酒,气氛很难热烈起来,加上语言不通,一顿饭很快就结束了。尽管乌达给特战小队安排了住处,可李浩洋不想所有人都待在村子里,派出的警戒的村民毕竟没受过专业训练,特战小队必须轮流守夜,两人一组。亚伦和马奇都有伤,虽不严重,但也需要好好用休息。

李浩洋决定让亚伦和马奇留在村内,轮流休息,自己和星期六去村外警戒,开上吉普车,游动在村落附近。乌吉主动要求跟李浩洋去警戒,同时也想练练卡宾枪,最好能碰上日军,干掉几个过过瘾。乌达不愿让乌吉冒险,但也清楚儿子的倔脾气,知道劝不住,便点头默许了,另外也想让他监视李浩洋等人。

乌达很精明,看出李浩洋的军衔不是很高,答应自己事情不一定能办到,可眼下对付日军最要紧,自己的村落不收留,别的村落就会收留,最后什么好处也捞不着。李浩洋也明白乌达同意儿子跟他们警戒的目的,没有拒绝,万一情况不对,手上也算有个人质,至少可保证亚伦和马奇不受伤害。

李浩洋三人很快离开村长家,开走了马奇那辆吉普车,快速出村。星期六负责操控重机枪,乌吉坐副驾驶的位置,给李浩洋指引道路,防止陷入沟渠之中。村外全是水田,中间有小路同行,刚好能过一辆吉普车,邻村远在五六里外。乌吉指引李浩洋绕村一周,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停靠在谷仓后面,隐蔽监视四周的动静。

乌吉显得特别兴奋,在车上待不住,跳下车四处走动,总是盼望日军早点出现,也好开枪杀几个过瘾。李浩洋理解乌吉的心情,但严令他擅自开枪,自己虽然和他年纪相当,但早已经历过太多的血腥拼杀,清楚战争远比乌吉相像得残酷,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不过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很好,只要不过分就像行,以免伤人伤己。

李浩洋随后和星期六轮流在车上小睡,养足精神,应付即将到来的恶战。日军故意逼迫特战小队进入水田去,目的自然是包围歼灭,估计现在正在调动兵力,侦察部队很快就会出现的,必须抓紧时间休息。乌达能集合的青壮男子约有一百人,武器只有火药枪和长矛砍刀,无法和日军正面交锋,只能死守村落。

李浩洋担心日军调动装甲车和重炮一类的武器,可要想通过水网纵横的地段也不容易,最先发起进攻的肯定是步兵。但他们只要坚守到天亮,日军就算调来装甲车和重炮也不怕了,因为可以呼叫空中火力支援,摧毁日军的重装备毫无问题。乌吉不困,直接爬上谷仓顶部,仔细监视远方的动静,迫切希望能看到日军的身影。

水田区的村落靠近泗水城,饱受日军的剥削压迫,种植的稻米大部分都被掠夺走,只给一些废纸般的军牌,当地人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们也曾反抗过,但马上就遭到日军残酷镇压,为此死了好几百人,实力相差太远,只得忍气吞声地苟活。如今美军突然出现,搞得泗水城一片混乱,码头燃起大火,几十里外都能看机,重新让当地人看到了希望,年轻人尤其显得特别兴奋。

大概过了一小时,乌吉看到村落北面有火把闪动,好像是负责警戒的村民发现日军了,正在发出火把信号。他立刻从谷仓顶部下来,叫醒李浩洋和星期六,有蹩脚的中国话说明情况。李浩洋马上让乌吉回村报信,自己和星期六开车迎上去,估计是小股负责侦查的日军,把他们吸引开就行,暂时不要暴露村落的位置。

李浩洋很快发动吉普车,但没开车灯,摸黑驶出一里多地,这才开灯前行,直奔北面的日军而去。负责警戒的村民确实没有经验,等日军靠近后才点燃火把发信号,自然被当场发现,随即开枪追击。警戒的村民利用竹排在溪流中飞速后撤,日军的子弹一时也拦截不住,但很快就使用掷弹筒攻击,不久炸翻竹排,村民水逃命。

李浩洋开车赶到时,日军已追上逃跑的村民,开枪打死打死数人,然后包抄而上,准备活捉。村民们只有一支火枪防身,而且火药落水时浸湿,无法点燃,剩下的武器便是砍刀,难以对抗日军。李浩洋开车火速冲上,车灯直射包抄而上的日军,照花他们的双眼。星期六当即操控重机枪猛烈射击,杀得日军队形大乱,四下躲避。

阅读我的荣誉勋章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