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格桑花的信仰》
格桑花的信仰

第226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托了田恒的福,卫炜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初入校门就名扬八方,竟然是因为他随口讲述的一段娃娃亲的经历,再搭配上孔武健硕的外在形象,即便陷于人群中也是鹤立鸡群之态,很快,学校便没有人不认识这位故事里的男主角了。

与田恒行事风格相比,卫炜实在算不上一个高调的人,甚至在很多事务上还显得有些青涩,但唯独提及阿依努尔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丝毫不掩饰语气里的自豪之情。

卫炜的世界似乎只分为两个部分,阿依努尔和其他。在学校的生活中,除了不能和阿依努尔联系的时间外,卫炜都在和她通话。汇报内容事无巨细:早晨几点起床,一日三餐吃了什么,几点几分上了厕所······至于不能联系阿依努尔的时间,徐珂梵觉得卫炜也没闲着,坐在教室里的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思绪早就追随着他远方的姑娘去了。

记得第一次上课点名,老师站在讲台上连喊了三次卫炜的名字,险些都要通报大队长了,他才反应过来。事后,徐珂梵一行三人凑上来一窥究竟,发现卫炜走神竟然是因为在草纸上临摹阿依努尔的照片太过入迷。

到底要多爱一个人,才能让自己如此魂牵梦绕?徐珂梵想破脑袋都想不通,总觉得卫炜在感情上用力过度,稍显浮夸;可田恒却不以为然。他将卫炜视为恋爱的榜样,认为这样的状态才是真爱的终极状态。那会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虽然老子没谈过恋爱,但是看到炜哥,老子就又相信爱情了。”也正是因为有了卫炜的衬托,后来当田恒得知徐珂梵也有女朋友的时候,一气之下险些将他划入渣男行列。

同作为非单身男性,徐珂梵与卫炜的状态截然相反。怀着高考失利的遗憾,也怀着步入新征程的激情,徐珂梵将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到了自己的军旅生活中去。

他属于典型的勤奋型选手,靠着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换取自己期望的成绩。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尤其回杭州求学的那几年,让他对这句话更是有了深刻的体会。因此,在面对学校安排的各项事务时,徐珂梵都会全力以赴,毫不懈怠。而他的信念也在军训后的第一次体能考核中得到了验证。

徐珂梵入学的首次体能摸底测验,结果并不理想,除了百米跑、5*10米折返跑成绩第一,其他各项都在优秀和良好之间徘徊,连他引以为傲的五公里也被室友黄敬义轻松碾压,而最弱的项目要数引体向上了,他挂在杠上好一通龇牙咧嘴才勉强及格。

黄敬义的表现在他们几个当中属实算得上一鸣惊人,“惊”到让田恒无地自容。黄敬义的五公里套了田恒三圈半,关键是,冲过终点线的田恒已经瘫软如泥,黄敬义却还像个没事儿人似的有说有笑。这样的结果令徐珂梵瞠目结舌,他实在没想到,这个身长不过一米六多一点,瘦瘦小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他再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当然,比徐珂梵更加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的当属田恒本人了。田恒的体能摸底成绩是他们几个当中最差的一个,要按着现役军人的执行标准,他所有项目基本都在及格边缘徘徊。想着前几天自己还以一副不可一世的口吻声称要罩着黄敬义,如今却被这个“小个子”按在地上摩擦,他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卫炜面对考核成绩的态度最为佛系。用他的话说,不求出类拔萃,但求不拖后腿。按说卫炜身高体壮,打小便跟着长辈驰骋草原,十几岁就开始在农场帮工,身体素质应该是远胜于田恒和黄敬义的。然而由于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卫炜并不愿意在体能训练中付出过多精力,只要能过及格线就万事大吉,省下来的时间自然一心扑在了恋爱上。

徐珂梵看不太惯卫炜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他觉得,每一套军装都是带有使命的,既然选择了部队,就应该具备时刻准备战斗的觉悟。如果当兵的都不再思考如何能打胜仗,而是整天沉迷情情爱爱,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只是,徐珂梵并没有把这些话跟大家挑明。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高大上的理论再多,都不及身体力行的影响力。如果自己都达不到一名优秀军人的标准,又有什么资格去苛责别人。

摸底测验结束后,徐珂梵针对自己的弱项开始制定方案,一一攻克。抛开日常训练,他坚持每天给自己加训一个五公里和不定数的引体向上。回到宿舍和大家闲聊时手头常常也不闲着,不是在做俯卧撑,就是在练习仰卧起坐,或者借助床沿的栏杆继续来几个引体向上。他的这份热情确实起到了带动作用,首先被他感染的就是黄敬义。

黄敬义的短板与徐珂梵相同,主要是上肢力量匮乏。他没有加餐五公里,但是只要有时间,就会跟徐珂梵赛个俯卧撑或者引体向上,后来因为乏味,就开始比拼起单杠的各种花样玩法。也就是那段时间,徐珂梵和黄敬义的单杠大回环无师自通,且技术日渐炉火纯青。直至一次休息日,他俩闲来无事,挂在杠上杠了起来,分别一口气做了212和215个大回环,吸引来了一众惊叹的目光,从此在学校一举成名。

也正是那段时间徐珂梵才知道,黄敬义曾经是个留守儿童,高中之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在广西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而距离他们最近的学校位于县城,唯一的一条出村的土路仅能勉强通过一辆拖斗三轮车,却还经常因为地质灾害而遭到破坏。那个时候,他们附近三四个村子的孩子只能相约结伴步行,起早摸黑,一般往返于路上的时间就要将近六个小时。

这番求学的艰辛是徐珂梵难以想象的,但黄敬义却显得颇为乐观。他自嘲说:“多亏了当初那段摸爬滚打上学经历,我如今这体能都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基础!”黄敬义坦然道,他选择当兵的原因远不像徐珂梵那般高尚,甚至听上去可能会有些自私,那便是为了给他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因为读军校期间不仅学费可以全免还能领取工资。

这大概是徐珂梵听到过的最接地气的当兵理由,然而他却丝毫不敢轻视。崇高的信仰千千万,就像他徐珂梵,高喊着献身国防,保家卫国,仍会因儿女情长而心神不宁、左顾右盼。但就是这样一个单纯而朴素的信念,反倒可以支撑着黄敬义排除万难,几百次披星戴月,穿梭于崎岖坎坷的山路,纵然脚底生泡也不曾退缩,纵然跌进泥潭也要前行。

田恒是在目睹了徐珂梵和黄敬义的单杠大回环表演之后决心加入他们的队伍。不为提升成绩,只为挣回脸面。他实在不甘心,自己一米八几的“山东大汉”竟然干不过一个站起来刚过自己肩膀头,一副营养不良模样的“广西仔”。

不过田恒被黄敬义激发出的这股奋发图强的热血很快又被训练的辛苦消磨殆尽。没多久,他便主动化身成徐珂梵和黄敬义的裁判兼观众,什么颜不颜面的事情再也肯多想。

田恒的文化课水平其实相当出色,中考时以全市第三的成绩考取济南市重点高中,一度被老师视为报考清华北大的种子选手,结果一部《士兵突击》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田恒的口头禅变成了“冲动是魔鬼”。他说:“看电视的时候觉得当兵的人刚毅,热血,贼帅;等真当了兵才发现,原来耍帅要付出这么大代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的集中训练结束之后,徐珂梵的综合成绩位列全系第一,黄敬义紧随其后,田恒咬紧牙关拼到了良好,至于卫炜,继续停留在他的及格线上不急不躁。

徐珂梵为自己的进步暗暗欣喜,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远在长沙的周玲玲早已,悲愤交加,恼羞成怒。

阅读格桑花的信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