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动

一篇文章是作者的心声,他借助文字为载体,传播给读者,然后引起共鸣、热议。

有此经过,才是完整的作品。

《马说》是杨侗用来为三馆一阁打广告的,直令大家以为杨侗是借《马说》,将矛头直指世家门阀!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话一点不假。

见众人如此理解,杨侗也没反对,反正他跟世家门阀、士族领袖迟早兵戎相见,早得罪和晚得罪没啥区别,这早早的把立场鲜明起来,还能获得寒士的好感而投奔冀州。

误解就误解吧。

加上檄文,一起张贴就是了。

诗、豪气干云、热血沸腾!

文、充满智慧、哲学与道理,令寒士如逢知己。

尤其是《马说》

让好多人一看,都惊为天人!

“好文!”

“经典啊!”

“字字珠玑!”

“……”

而招贤檄文,更是点爆了寒士胸中情结:

“国,有才则兴,家有才则旺!然大隋之前选制皆为九品中正制,使寒士空有青云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若非怀才不遇、屈于市井,即是侍于豪门,任一家仆门客,可叹可惜……先帝雄才伟略、英明神武、慧眼独具、高瞻远瞩,设科举,不分士族寒门,唯才是举,为寒士张开通天大门……”

寒士有青云志,无报国门,杨坚怜惜你们,专门为你们这些没后台的人开设科举。

“然,国虽大,终有疆,职虽多,却有限;外加宵小优先安插子弟、门生,终令寒士不得一展才华之机…此非大隋二帝之所愿…实因宵小相勾连,遮蔽圣目之所致……二帝一心为寒士竖青云天梯,可叹寒士不感其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可悲……”

当有人读完这一段,全场都安静了。

可悲吗?

的确可悲。

杨坚、杨广主推科举,受惠的正是他们这些寒士,所以,杨坚父子是他们的恩人!但职位就那么一点,还被把持朝堂的世家门阀抢去了。面对着世家门阀庞大的力量,皇帝也只能妥协,如蜗牛一样,缓缓的把科举推进。

但是,世家门阀极力抹黑杨广的时候,寒士在干嘛?不仅不帮杨广一把,还跟着一块骂!

骂得比世家门阀还激烈。

他们甘当世家门阀走狗,骂恩人,这不可悲可恨么?

“天下矛盾始于科举…爆发于今…隋若不存,寒门依旧。”

一语道破天机。

实行科举制度的大隋动摇了世家门阀的核心利益,因此,他们要推翻大隋,重新建立一个只为世家门阀服务的新王朝,真到那一步,科举制一定惨遭废除,重新使用九品中正制。

也就是说。

大隋在,你们寒士有大门;大隋亡,你们寒士连条门缝都没有,世世代代都没有出头之日。

“‘隋若不存,寒门依旧’……”

“‘隋若不存,寒门依旧’……”

这一瞬间!诸多寒士心冷如冰。

一些人开始反思,一些人更觉得寒士和大隋是唇齿相依的朋友、盟友,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士族领袖们。

“如今,仁谨(杨侗字)设三馆一阁、五品学士,诚邀天下寒士入冀…以才夺位…敬告宵小:冀州干净,恕不接待!”

“秦王邀寒士入冀…以才夺位?”

“是的,只招寒士!”一看着十分清瘦的寒士眼眶湿润,充满菜色的脸,如今却是神采奕奕

“你们说‘宵小’指向谁?”

“这还用说啊!秦王治下二十郡、166个县的官员出自预备官员,不是寒士,就是小家族的人。殿下重用寒士,且明明白白写着‘诚邀天下寒士入冀’,所谓的‘宵小’自然就是世家门阀、士族领袖!”

蓦然!

人群炸开了锅!加上那篇《马说》为铺垫,有人甚至激动得嗷嗷叫!

“骂得好!”

“秦王比先帝、圣上更有血性、更激进,实乃我寒士之幸。”

“那些把持朝堂、地方的世家门阀就是不识货宵小!”

“对,支持殿下。”

“今日起,吾等寒门终于有真正的进阶之梯了!”

“是极是极,秦王真贤王也!”

围观的士子精神大振,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上前观看三馆一阁的规则。

阅读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