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铁汉子》
铁汉子

182 【帝国国防军】

182帝国国防军

设法保留督办军务处这个临时机构,让奕欣借此重新掌握军权,此事早在光绪和恭亲王的谋划之中,只是忌惮于太后用“祖宗体制”来压,并煽动“‘唇’亡齿寒”的地方督抚、满族亲贵的守旧派群起反对,故而迟迟未有提出。

代表了淮军一半,实际战力一大半的杨格提出以督办军务处为全军的总参谋部,正投了皇帝和恭亲王之好,就等明日早朝时由杨某人正式提出了。

不过,总参谋部的名义有了,如何落实,如何与编练新军结合起来?光绪、奕欣、翁同和、李鸿藻四人中,稍微谙熟军务的奕欣尚且不言,其他人就只能等着杨格“献策”了。

杨格却是‘胸’有成竹,督办军务处要真能成为总参谋部,大权绝非在奕欣手中,而在杨某人手里。当然,这还需时日才能实现,实现之前必须给皇帝和恭亲王一个定心丸。如今,李中堂回任的可能几乎全无,为免慈禧假王文韶之手消化淮军,就只能将武毅军、武毅先锋军直属于督办军务处,再以武毅先锋军的军制健全为开端,以举办系统军事教育为基础,逐步充实基层军官,从而选拨、培养出一批中、高级军事参谋人才,充实督办军务处及直属两军。到了那时,督办军务处还不是杨某人的天下吗?

再说了,恭亲王老矣,他老人家天元几何?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杨格没有玩‘弄’权术的手段,只有三个优势。知道历史的走向而在各大势力中左右逢源;会整军打仗;年纪轻,有的是时间!

“启禀皇上,臣前日在直隶督署述职逗留时,广西按察使胡大人提出保留定武军,将定武军作为武毅先锋军之后备。王制台也有此意,臣乃冒昧答应从辽东‘抽’调两营‘精’锐及军官一批,充实定武军并新法整训。如今,臣属下有武毅先锋军、待整编之希字军、定武军三部,官兵员额合计为两万六千余人;直隶提督聂军‘门’、德州总兵冯镇台麾下还有三十二营淮军正在整编为武毅军,员额总数为一万三千余人,两军合计四万。臣以为,两军当纳入督办军务处直辖,为全国军队新法整编之标范。”

投其所好,拍马屁者最擅长用这一招。杨格这记马屁正好拍准了位置。光绪眉眼带笑频频点头,恭亲王捻须看着杨格,满脸赞赏之意。

“新军编制法,当参考德军,比照日军,权衡俄军,日俄两国为大清邻国,俄国素有世界第一路军大国之称,可动员之陆军力量达两百万以上;日军进步神速,清日一战,已成大清之劲敌后患。故而,新军编制必须在考虑战法转变,人才培养以实现参谋幕僚为军令核心体制的同时,确保同一级军队建制的我军在兵员、火器的配额上优于日军、俄军,确保在指挥体系的构建上的稳定、高效。臣有武毅先锋军、武毅军编制法呈上,请皇上过目。”

光绪接过折子,打开一看,赞曰:“这字儿写的不错。”

杨格微微一笑,心想在外面的曹师爷听到这话,估计骨头都酥化了吧?

新编制法完全打破了淮军营制,以武毅先锋军、武毅军现有兵力为基础,设置了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八级建制,并且把军一级建制列为常备建制。还列出了各级建制、主官的两种称谓,一种是联系大清国军制中的称呼,一种则完全借鉴了德军体系。军,司令官或军总统;师或翼,师长、镇统或翼长(旗军);旅或协,旅长或协统;团或标,团长或标统;营,营长或管带;连,连长或督队;排,排长或伙正;班,班长或靠班。

军司令部直属部队和四大部,即军令部、军政部、军学部、军需部,其中军令部对应督办军务处,军政部对应兵部;军学部、军需部则为新建之独立部‘门’,勉强可以对应武备学堂和北洋机器局、临战时才组建的后方粮台转运局。

杨格的这副吃相有些难看,摆明了就是要在直隶淮军主力的基础上,再吃掉直隶洋务成果,架空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完全继承淮军衣钵却转投皇帝麾下的阵势。难看归难看,皇帝正巴不得杨格如此这般去做呢!因为,这些力量落在李鸿章手里,落在王文韶手里,都不可能为皇帝所用。

帝后的争斗从幕后转到台前,恐怕就是从争夺直隶实权开始吧?

这些,光绪很满意,随后,他又看到意料之外的满意。

从武毅两军开始,借移民实边建立稳固的兵员征调体系,再在移民实边的基础上兴办教育,与关内的直隶省呼应,计有以培养、训练现有兵员为士官的教导总队,有陆军中、小学堂,有陆军士官学校,有改建武备学堂而成陆军军官学校,今后还准备派出优秀学员和吸收以前曾经留洋的武备生,聘请德国高级军官为教习,筹建陆军大学。

甚至,杨格在折子里指名道姓要征调几人,商德全、段祺瑞赫然名列前两位。

光绪看过之后把折子递给恭亲王,缓缓说道:“集全国之力,成标范之军,此策可行。”

翁同和虽然没有看到折子的内容,却也猜到几分,躬身道:“启禀圣上,臣以为即成全国标范,宜拟定军号,与湘、淮诸军有别。”

“嗯。”光绪应着,目光转向杨格,取征询之意。

杨格正准备说话,却见李鸿藻动了,忙闭口相让。

李鸿藻说:“皇上,杨大人尝言道,以新法编练三十万‘精’锐即可保证陆上国防,期间,怎可少了满‘蒙’八旗之军?臣曾看《泰西各国纪略》一书中曾言道,欧洲列强君主国,皆以全国最‘精’锐部队为禁卫军,而倭国也有御亲兵曰近卫师团。大清虽然有京营八旗,却亟待整编,莫如以新法‘抽’调亲军营、虎枪营、骁骑营、神机营‘精’锐,组成新式禁卫军,与武毅军、武毅先锋军合编为直属督办军务处之三大军。”

“此策大好。”奕欣一边看折子一边赞了一句,又觉有些僭越,道:“皇上,奴才一时高兴,僭越了,请皇上治罪。”

“免了。朕倒以为,此事当立行才是,永山呐,你可有说法?”

皇帝这么一问,显然是把亲军营翼长也作为身边辅弼之臣看待了。

永山强抑心中‘激’动,离座叩拜道:“奴才以为,此事当与督办军务处帮办大臣荣禄大人会商妥办。”

“嗯?”光绪闻言不悦,荣禄在皇帝眼里就是太后的一条狗,最忠实也最会咬人的狗。当初同治驾崩,也是荣禄在议定新君时对载湉继位持反对态度,若非顾忌着太后的颜面,皇帝早就找个机会将其远远的打发了,哪能容他在面前碍眼呢?

“皇上,永山所言极是。”奕欣说:“八旗军制更易,首在京营,京营各都统、总统、统领,大多是太后的人。如今借整军之机汰换一批,正要首先议成京营改编为禁卫军之事,故而还需利用荣禄在太后面前进言才行。荣禄此人,权‘欲’心极重,可以利用。永山是顾虑周全啊。”

“那......杨爱卿可有说法?”

“臣以为可行,最好让荣禄兼任禁卫军统领以安其心,人事更迭汰换,可以另行设法。军制所言就有一法可用,即军官考核法。想必,京营八旗各级官佐不熟新式兵法,与荣和、‘玉’瑞等人相比自然无法并论,一旦所部打散之后再以考核通过者分领营、连,基层建制尽入皇上掌握,荣禄即便当上统领也无法调动禁卫军。再假以时日,禁卫军就名副其实的成为皇上亲军了。”

“荣禄之事,皇叔去办吧。军号拟制,诸位有何建议?”

杨格生怕别人又拟出什么不伦不类的名号来,抢先道:“臣有建议。”

“说,朕听着呢。”

“既然是新法整军,军号求新为宜。观西洋强国,皆以国号为军号,大清帝国也当如此。臣建议,军号可为大清帝国国防军陆军;禁卫军则另成一军,为大清帝国皇家禁卫军。国防军陆军之下,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武毅军、武毅先锋军为隶属第一军之第一师、第二师,以后逐渐整编之部队为第三、第四师,以三十万新军计,可编成16个国防军陆军师;禁卫军也可编为禁卫第一师、禁卫第二师,再编以禁卫骑兵师则为大成。各军、师如立有特殊战功,可颁赐特殊军号,如铁军、钢军,猛虎师,加号皇家禁卫师等等。”

“铁军,钢军,猛虎师.......俗虽俗了一点,却更贴合其意,好!加号皇家禁卫师又是何意?”

杨格把拍马屁的工夫发挥到了极致,躬身道:“回皇上的话,臣前番曾托永山大人带话说,皇上应该是三万万六千万人的皇上,那么,保卫皇家就是三万万六千万国人之责。国防军普通师中立有特殊军功者,可晋升为皇家禁卫师,颁授禁卫军军号,实在是一大荣誉,更能‘激’发士气!方才,臣所言官兵之军人荣誉感建立,战后重赏事倍功半,择机颁发荣誉军号则是事半功倍。”

平时叫顺嘴了的武毅先锋军一下子变成国防军陆军第一师,这口改起来也颇不容易,可后面的钢军,铁军荣誉称谓,还可升格为禁卫军番号,又着实提起了光绪的兴趣。想一想,等天下诸军都成了禁卫军,爱新觉罗家还怕社稷不稳吗?

光绪来了兴致,随口问道:“那,武毅先锋军改称陆军第一师,又当颁授何种荣誉军号呢?”

“铁锤师!防如坚铁不可撼动,攻如重锤无坚不摧。”

这话一出,熟读经史典籍的饱学之士如奕欣、李鸿藻、翁同和都皱起了眉头。这也太俗了吧?

杨格可不管这些,文绉绉的那些军号弟兄们不懂,还是直白通俗最好,他起身立正道:“臣请皇帝陛下授予武毅先锋军以帝国国防军第一师番号并铁锤师荣誉称号!”

“铁锤师......朕觉得此号甚佳,贴切。青苔峪堡,敌数次进攻而难动分毫;海城攻击战,半日即告成功,当真是防如坚铁,攻如重锤。准了!”

!#

阅读铁汉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