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紫色》
紫色

第一卷_禅心本在3

天哪!这样的细节谁能去想?谁能去看?王锐愣在那里,曾家人傻在那里。

“这个细节说明了二个问题,第一,是画家的心里已经向佛,画家的寓意更是纯粹的汉传佛教。第二,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法,我们都知道,微雕和微型画的技法可不是那么好练的,尤其是以西洋油画为基础的方老太太,在年逾八旬的时候还能画有如此精妙的技法,可谓是殊为不易,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李凡说的这个似乎没法证明,因为,网络上的原画解相度就只有那么高,不管王锐还是曾家人,在自己的手机上着实是放大不出来,再放大也就是一些虚拟的点子了。就在这时,李凡拿出自己的手机,点了几下,把几张照片发给了他们。

“这是我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从整幅到细微的放大,你们可以慢慢的看,看看什么才是禅心?用禅宗的观念看,禅心本在,这与万物皆有佛性,佛在心中的说法是一脉相传的。在众生平等这个看法上,华夏文明可是要比西方人说的什么皿煮和“人全”实在多了,你们看,佛家讲众生平等,讲佛在心中,讲万物皆有佛性;儒家讲有教无类,讲一视同仁;道家讲万法自然,讲天人合一。在这里,画家告诉我们什么?是做人的法则,做人的根本!所以说,在我的观念里,华夏的儒释道虽然是宗教,同时,它们也是各自的哲学体系。单纯的去信仰、膜拜和祈求自己的祸福,那是迷信。如果客观的去理解,去思想,那它们就是一种哲学。而方君璧大师在晚年显然是参透了这些。她既然参透了,那么,她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遗物和遗嘱呢?好好的想想,到了那个时候,她还会在乎吗?”

李凡的话几乎就是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那幅《禅心僧》不在遗物清单里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解释了方君璧到了晚年经常后物我两忘的情形,而那种情形在当时被一些庸医给判定为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状,这着实可笑的紧。

“她的一生,经历了华夏民族的翻天覆地,经历了晚清、民国、军阀混战、蒋家王朝、日军占领等诸多历史变迁,经历了出国留学、婚嫁生子、丧夫受伤、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流海外等等变迁,这一切,从她原来信仰的**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从其它宗教中也得不到答案,只有最后,通过接触了佛教,明悟了禅心本在,她才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归宿的往生之路,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才对佛有了新的认识,她才明白什么叫禅心。画那幅《禅心僧》的用意也就有了更多一层的意思。也就是说,她一开始创作的时候,也许是为了纠正几十年前画僧人的一些谬误,可在创作中,她逐渐的明悟,开悟,最后演变成自己的禅心本在,到了这个时候,她一切都看开了,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自然了……”

随着李凡的讲述,两个曾家人已经泣不成声,他们着实太羞愧了,太愚钝了。他们都还记得,在老祖母晚年,家里人都以为是患了老年痴呆,老祖母也不解释,也不挣扎,除了发呆就是画画,如此的状态,其实就是看破红尘要登极乐啊。

“如果我没有推理错误,啊,这个是推理,我没有证据,你们可以根据这个推理去查一查。方老太太的最后一份遗嘱和遗产清单应该是在创作这幅画之前做的,甚至更早。方老太太到了晚年,应该还创作了大量的国画而不是油画。这里可不是因为她老了后拿不动画笔了,其实是,国画更适合于大写意的画法,更能将头脑中的某些想法体现在画纸上,尤其是画山水,画寺庙,等等,这些你们回去都不妨寻找一下,只要你们证明了我这个观点,那么后面的事情还需要我给你们解释吗?我想,你们研究和寻找出来的故事足够拍一部电视剧了,足够你们去写上一本厚厚的纪实体传记了,至于那幅画,你们可以拿回去,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们赠送给佛教协会,那样更加彰显令祖晚年的禅心思想,你们说,是不是?”.七

曾家兄弟听了李凡的话连连点头,他们现在对祖母的遗作已经不是想占有,而是带有崇拜的心情了,经李凡这样说了后,好不容易才收住泪。

“不行!这个故事我得找人写出来,这简直太感人和震撼人了。”突然,枉然站起来说道,“小老大,这个事情你可不要跟我争,我知道你手下的平涛文化公司很厉害,可这个题材我想自己干!哪怕是赔钱,我也要自己干!”

“你自己干没有问题,这个题材我不会让他们碰的,不过,我还是建议……”

“明白,在最后定稿前一定拿过来请你斧正,我自己是个外行,就是有感觉也说不清楚,这是我天生弱点,可我心里明白。”王锐都没让李凡说就接过话头。

“去你的!一边去!我哪里有时间去给你看?我是说,你这部戏的主脉不要脱离‘禅心本在’这条主线,方老太太其实一直是有禅心的,做人的本性就是有善心,有是非观,没有这些,她能那么年轻就画出《吹笛女》吗?没有这个本性,她也不会能够坚持走下来,这是最最核心的,这些就是佛家说的‘禅心’,就是儒家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把这个道理琢磨透了,你那故事就不会有问题了。”

“好!你的这个话我一定牢牢记住,放心吧,到时候,你不看也得先看看!”

“还有啊,你搞这个创作,不要把人家的后人给忘记了,最好还是拉上曾家后人一起去做,虽然谈不上是给曾仲铭**,但稍微给他洗洗,也是人之常情嘛!”

得!李凡这话音刚落,曾家两兄弟再次抱头痛哭起来,由于先祖的一步踏错,跟错了人,绵延几代人抬不起头来,现在,一个与自己家完全无关的人,从祖母的画作入手,逐步推演出了历史脉络,这,这简直让他们感激涕零了。

这顿“茶”,李凡和曾家人以及王锐足足喝了四个多小时,最后才拍拍肚子,跟他们分手了。他不知道的是,曾家人可是把谈话的全程都录音了。其实,李凡就是知道也无所谓,他对这些根本就不在乎,说起来,他也是禅心本在啊!曾家后人能够善用,得善报,乱用,得恶报。对这一点李凡是压根都不放在心上的。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