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紫色》
紫色

第一卷_上帝手段6

美国人在世界上搞事,那是经济、舆论和胡说八道一起上的。在如何忽悠人方面,他们不仅有专门的人在研究,而且还有专门的课程,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去实施,他们对外是用人在前甩人在后,对内其实也是一样,当一个公司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很简单的抛弃,还会在抛弃你的时候“非常真诚”的对你说,我们努力了,我们尝试过了,可是,你也知道,上帝似乎不同意救你……种种之类的废话,别以为就是那些政客们是瞪眼说瞎话,实际上,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那些所谓的高层精英中,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处世方式就是那样的。

有没有人会反抗?逆潮流做事做人呢?有,肯定有,可是,你只要那样做了,整个圈子就会喷你,甚至一些机构还会对你下手,你原来干的那些陈年烂谷子的事情都给你翻出来,保证叫你“妻离子散”,叫你生不如死,当今网络上盛行的网暴是谁发明的?是从哪里传过来的?水军和媒体打手都是怎么产生的?

戴琦?希尔顿这些年,硬是在坐过山车,时至今日,他的公司要破产,他一生的努力都没了。自从他接受俱乐部里提出的条件后,将公司业务转移到了东方,除了开始的时候在日本有所斩获外,本来在华人那里也是顺风顺水,可是不行俱乐部里的人告诉他,必须要深入,要用资本的力量去薅华人的羊毛,他信了,他调用了所有的能力和资本去干了,殊不知,早在武则天时代就有《罗织经》,那些歪门邪道和阴损的手段,华人不仅是知道,甚至是玩的滚瓜烂熟,就他们耍的那两手,如何能够忽悠华人?所有,屡屡碰壁不说,现在还把自己的公司搭上了。

在东西方文化里,对许多阴损和缺德东西的认识是有巨大差异的,华人讲究的是自我克制,讲究是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懂,不能不防,比如说,华人常说的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简单的一句话,就表明了华人做人的原则和看待社会的态度。就美国人在乌克兰玩的那种骗局,在我们这里肯定是无法成功的,可是美国人在乌克兰,仅仅花了几百万美元,就把庞大的航母制造业给毁得只剩下“流浪狗”了,就给那俩钱也算是定金?

希尔顿也算是倒霉,实际上,华尔街各资本之间的倾轧也是刀光剑影的,俱乐部最早仅仅花了几十万元,就让戴琦公司让出了在华尔街经营证券的份额,回头还把戴琦公司给逼上了绝路,这就是打着“美国利益第一”旗号的更大资本玩的一箭双雕的把戏,搞成了,戴琦公司就想打先锋的打手那样为其它资本开创一个新领域,搞输了也没有关系,倒霉的是戴琦?希尔顿这样的外围资本,而作为庞大的控制资本却是拿到了戴琦公司原来在华尔街的份额,那也是不小的一块。

说,这戴琦公司在华尔街能有多大一块?不就是在证券市场上来回折腾吗?实际上,作为投资银行,任何一家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知道,在美国,太多的实体企业要转型,要倒闭,如何从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就是各大投资银行里的最高机密,戴琦公司让出来的,就是把自己长期培植的项目交出去,成为俱乐部其他资本的猎物。这还不够,那些熟悉当地业务的人也被人挖走,废话,项目都交出去了,人还能留得住吗?这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希尔顿是挡不住的。

等到希尔顿现在明白了,局面也无法挽回了,是,没错,戴琦公司在华尔街还有位置,可是你手上已经没有值得别人注意的项目了,你无法从世界上诸多有潜力的企业里找出愿意给你推荐的公司,那你还能赚啥钱呢?

华人有不少企业在美国上市,尤其是在美国出现了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后,大批的新科技企业去美国上市。相比较起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条件要比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市低多了,只要求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美元,有300个股东。而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市则对前一年的纳税有要求,要求的股东人数也高达2000人以上。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立于1971年,面对的是全球企业,这也是美国当年深陷越战期间,需要大量的社会游资回流到美国的一个产物,要知道,海外公司在美国上市,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证券在那里交易,而是世界各地的游资,直白就是让世界各国到美国去“投资”,哪怕你投资的不是美国企业。事实上,最早在纳斯达克上赚的盆满钵满的还就是美国公司,比如,星巴克、微软、摩托罗拉、思科、高通等等,这些公司都是借助纳斯达克吸纳了国际游资后起家的。

郑德勋最早设计的方案就是,通过非正常借贷,获取辰全集团的控股权,然后,将辰全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承销商和推荐商,戴琦公司是可以轻松的赚取巨额的利润,同时,也完成了俱乐部交代的任务,将一只能下金蛋的企业控制在手,长期的从这边获得巨额利润,这是典型的资本侵略和霸凌。

是不是所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人公司都是这样?不是,有些巨无霸的华人公司,美国资本根本无法控制,只能一开始上市的时候捞一把了事,而且,这样的企业里,控股都在华人手上,公司每年拿出来分给股民的不过是一些利息,所以,这样的公司最后往往会被美国证券公司以各种理由退市。

可要是有的公司自己控股不足一半时,那就是典型的给美国资本打工了,这样的企业也有,当然,更多的是原始老板圈钱后就去花天酒地,就去移民了。

郑德勋经过与老板希尔顿的深入交谈,总算是让双方都明白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们现在是捆在一起的蚂蚱,谁也跑不了,公司破产了,郑德勋固然落不了好,老板希尔顿就能落得了好吗?这就好像,你把汽车借给别人开,出了重大的事故,原来买的保险不够赔的,当事人也赔不起了,最后,一定追索到车主这里。希尔顿如果不采取办法自救,他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除非他宣布个人破产。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上每天都在上演,想要解套也容易,只要能够弄来资本,使公司度过当下的危机,那就一切都好说了。可资本是那么容易引进的吗?这不是靠关系,靠说项就可以引进的。是,在华尔街也有不少资本巨鳄,是专门吞食像戴琦公司这样的企业,可那是要把明明价值一万的东西变成只有一百来吞并的,典型的丛林法则。那个麦道夫在位的时候,谁敢说他戴的手表不值钱?当他锒铛入狱后,那名贵手表就被说成是“赝品”,低价拿去抵账了事。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