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紫色》
紫色

第一卷_再合作4

李凡看着那个“奶壶”,随即用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尼古拉,那意思很清楚,他同意克拉克的鉴定,对方拿出一个现代赝品来着实有些不尊重,不过,李凡还是在那个奶壶上多看了一眼,看过后,他有些明白尼古拉的意思了。

“克拉克先生,你留意一下那个壶盖,这个馆长怕是有深意啊!”李凡小声的对克拉克说道,他与克拉克接触不多,也不算太熟,所以称呼上加了敬称。

李凡的这一句话就把两个人给震撼了,第一个自然是尼古拉馆长了,他玩的这套把戏自己心里当然是清楚的,他不清楚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如何发现的。

那是一个老壶盖,在壶盖的内侧里还有帝国瓷厂的印记和编号,据说,这把壶是当年呈送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第一把奶壶,而壶被摔碎并不是因为战争和岁月长久中的失误,而是叶卡捷琳娜在宫中因为与丈夫吵时被彼得三世拿起来摔碎的,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盖子,尼古拉在对照了宫中的纪录后觉得这个壶盖很有点意思,于是就另外配了一个壶身,他今天拿出来,的确有试探克拉克的意思。

第二个吃惊的就是克拉克了,他都没上手就看出那把奶壶是赝品,而且还赝得不要不要的,对此,他自然发火了,拿这样的破玩意叫自己鉴证?侮辱人啊!可李凡轻声的一句提醒,让他顿时把目光注意到了壶盖,随即心中一凛。

“哈哈……这个壶盖是珍品啊,这里铭记的号码还是no:1呢!”

克拉克一边在放大镜后面仔细观测,嘴里一边叫到,他说的是英语,如果说德语,尼古拉怕就听不懂了。此时的尼古拉的脸色已经完全平和下来,他虽然没有听懂李凡对克拉克说的是什么,可他清楚,是这个年轻人提醒了克拉克,显然,这个年轻人不得了……不过,尼古拉心里也很清楚,如果说论玩瓷器,在这个世界上有比华人更厉害的吗?似乎没有,欧洲瓷器做的再精美,跟人家比还是不行。

说起来还真是的,自打十八世纪以后,瓷器生产在欧洲各国展开,当时的几个发达的欧洲国家都开始了规模化生产,比如德国的梅森瓷厂,法国的赛佛尔瓷厂,英国的韦奇伍德瓷厂,沙俄的帝国瓷厂等等。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欧洲几乎中断了从东方购买日用瓷器了,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制造。

恰恰是这个时期,整个欧洲的白银几乎被与满清的贸易给搜刮一空,那正是清朝国力强盛的乾隆时期,与西方贸易已经是直接进行,略去了历史上依靠阿拉伯商人的中间环节,尤其是大批犹太商人的加入后,基本没阿拉伯人什么事了。

同样,这个时期也是当时欧洲列强在世界各地大肆殖民的时代,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使欧洲已经无力继续与华人进行物品交易,因为他们既没有白银等硬通货支付,同时也找不到一种稳定的可以直接拿来交换的商品。随后,英国犹太人在印度开始种植罂粟,发展了鸦片贸易,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

按说,用工业法生产的日用瓷器很精美,很漂亮,也很好用,价格低廉,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可瓷器这东西从它一出生开始就分别具有普世属性和艺术属性,日用陶瓷在历朝历代都多如牛毛,从不被人们放在心上,打碎一个碗还象征着“岁岁平安”呢,所以,没人在意,而欧洲瓷器发展走的就是日用瓷这条路,所以,到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欧洲人几乎忘记了瓷器的来源是哪里了。

可在欧洲瓷器发展中,给人们的感觉还是普世的日用瓷,而类似东方精美艺术瓷器几乎是昙花一现就没有继续发展了,乃至到如今,想要见识艺术瓷,还是得到东方来,毕竟西方人对瓷艺的理解和创作总是不那么系统和有传承。

这样的差别也是各自瓷器生产发展路数决定的,在华夏,瓷器生产一直是匠人的事情,而且,直到二十世纪初才有了一家近代化工业生产线,当时在西方人看来,是拥有大量的瓷土资源,却不懂得工业化生产,嘲笑华人的瓷艺落后。

其实,这是西方人对华人不了解,陶瓷从诞生那天起,就被华人赋予了二种属性,用于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可以随意去做,一个老汉带着自己的儿女,挖上一堆瓷土,点上柴火烧就是了,几百个乃至上千个普通器皿就出来了,挑到集市上售卖,便宜的一个大钱一个,在华夏大地上有无数这样的老汉,正是他们在几千年前就为民众提供这种简单却实用的各种生活器皿,锅碗瓢勺罐全有,这不新鲜。

可用于祭祀和礼仪以及上贡的器皿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些有文化匠人的杰作,能够保留下来的古代瓷器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到了宋代,这样的格局已经形成,注意,在这里说的祭祀可不单单是官家,就是普通百姓家用于祠堂的器皿也是有讲究的,任何一个家族都不可能在祭祀祖先的时候随便拿个狗食碗就行的。

随着文化的发展,瓷器的艺术属性就更加浓重,比如花瓶、酒瓶,各类精美的装饰品等等,到了珠山八友的年代,瓷艺的发展突破了原始的“圆状”格局,向平面绘画方面发展,这个创举可以说是源于西方却又超过西方的。

十九世纪2、30年代,法国人发明了照相术,不久,西方人就将黑白照片的显定影移植到了瓷器上,所以,许多精美的欧洲瓷器上是用“照片”装饰的,当时很新奇,可却是缺少艺术的元素,而推广最多的就是镶嵌在墓碑上的陶瓷相片。

而珠山八友则是把国画艺术移植到了瓷板上,论起面积来,那可是比陶瓷照片大多了,难度也高多了,其中的艺术元素和含量更是同时代西方瓷艺无法比的。西方人后来的瓷板画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使用的方式还是工业法,基本上没有人工直接在瓷板坯胎上创作的。西方人是能用工业技术就绝不用手工去做,而东方人则是,工业化的东西是用的,随便用,纯手工的艺术品是用于收藏和欣赏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论起对艺术的理解,这还真不是一码事。

论起对古代瓷器的收藏,东方瓷器不仅有着悠久年代的沉淀,同时还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而西方瓷器上,一般体现的就是年代价值,或许还有一些当时的历史鉴证价值,真论起艺术来,不能说没有,可要看跟谁比了,同时代的东西方瓷器放到一起,没学过鉴别的都会发现,东方的瓷艺是深不可测,而西方的表白太直接了,比方说,一些瓷碗瓷瓶上的婴戏图,这是在东西方瓷器上都有的题材,可是看东方的就是那么自然和寓意深刻,可看西方的,怎么看都不是婴戏,而是神话故事里的翻版,这多少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与他们的社会形态有关。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