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复婚交响曲》
复婚交响曲

Part 125

还有两天就开学了,慧来和杨小艳的寒假作业基本完成了。

两个人约好,要上北山去玩玩。

说起这写作业,张淑几乎是每天晚上吃过了晚饭,,餐桌一捡,

马上就让慧来把作业拿出来,只要不会的,空下来的,

张淑就一点点的给慧来讲解,而那些填上的,她每隔一天,

就检查下答案是否正确,所以,慧来的寒假作业,早在十天前就完成了。

只是整个寒假里却没有看到杨小艳,据她家里人说去了关里的舅舅家,

舅妈五年前生了一对男孩儿,去年冬月里,又生了一对女孩儿,

舅舅和舅妈又是双职工,孩子太小没人带,杨小艳就去帮忙了。

寒假里,慧来上午在家里写作业,下午才能出来玩。

可就是出来玩,没有杨小艳,慧来觉得总是缺了什么。

她经常路过小艳家的时候,每每会往院里望望,看看小艳回来了没有,

见到杨伯伯和杨家阿姨,也会常问小艳什么时候回来,

然后,他们总是一个答复给慧来:

“这个假期,小艳恐怕都不会回来了,那边的小孩子没有照顾”

看着杨伯伯和阿姨总是匆匆忙忙的身影,慧来也不便再细问。

两家有房子相邻,墙壁隔音效果并不是很好,

有时候,站在慧来家的外间,就会听到杨伯伯家的吵闹声,

过去的时候,常常是杨大喜打骂姐妹,

杨家的院子里也经常被他闹的鸡犬不宁,

所以,只要杨大喜在家,杨小艳就会从家里出来,

她总是到万慧来的家里来,一起写作业,看小人书,

唱歌和跳舞什么的,直到了杨伯伯和阿姨下班回来,

杨小艳才从慧来的家里走。

而小艳的几个姐姐,也是常不在家里的,由于年龄大些,

会帮助他们的爸爸妈妈干些外面的活了,最常见的就是这几样:

春天的时候,杨小艳的几个姐姐时而会出去,找些阳面的山坡,

或是湖水边缘,去挖些野菜,这时候的野菜刚刚被春风吹出绿芽,

底部还有一些冬日里的黄叶子,无论摘到的是什么野菜,

都需要把春天的野菜摘的只余下绿芽。

而如果能找到柳蒿芽,摘的只余绿叶,

用开水焯透,淋干水份,蘸点开河的鲫鱼酱,

那一定是春日里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如果她们能挖些荠荠菜,同样把底部的黄叶子摘掉后,

嫩绿的荠荠菜苗加点土豆丝,做一碗香喷喷的高汤,

就别提多鲜美了。

初夏的时候,河水已不是很凉,可以下水去摸鱼和菱角,

摸了鱼,一定是交到家里,充当改善伙食的硬菜,

那是能得到家长表扬的事。

而菱角可以算是孩子们的小食品了,用锅蒸熟,咬开菱角后,

里面的果肉香甜糯软,在没有水果的春天里,

这无疑不是孩子们的美食。

当然,无论是春夏秋冬,这院子里的鸡鸭鹅狗的喂食,

是要交给孩子们来完成的,利用学后的时间,去打这些家禽和家畜的草食,

几乎是每一家上了学的孩子的责任。因为大人们白天要上班,

还要负责家里的主要家务活。

所以,春天的时候,从河里摸出的鱼和菱角还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是到一些水田里或是湖水里,捞一些蝌蚪,拿回家喂这些家禽,

对于春天要下蛋的家禽来说,是最好的饲料了。

待到了夏天,找些山坡挖些野菜,捡蘑菇,更是天天都能有的收获。

秋天,是吃坚果和野果子的季节,榛子,松籽,秋梨,

秋海棠,山里红,不胜枚举。

而冬季就是体力为王,为家晨捡煤球,捡马粪和牛粪,

当然都是农村上城里来的套车牲口的粪便,要交能学校,

因为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是要上劳动课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田地,

教学生上一些实践课,种菜或种田都是需要粪便的。

所以,老师就号召学生捡粪便交到学校。

当然,这个活,一般都是男生的,有的女生也有不示弱的,一样可以,

杨小艳的姐姐,是学校的大队长。

而这杨家姐妹春夏秋冬的活儿,都不太让杨小艳沾,

好象只是让她陪慧来玩就可以了。

有了杨小艳的陪伴,慧来从北京搬到了长春,很快的就适应了。

两个人上学一起,放学还在一起,形影不离。

只是这个寒假,杨小艳整整在万慧来的生活里,

缺席了整个假期。

虽然,张淑比平时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慧来,但慧来还是很想念杨小艳。

她看新的小人书,一定记得给小艳留着。德珠在慧来的肯求下,

为她又弄了一副少有的羊嘎拉哈,慧来知道杨小艳一定喜欢,

于是,她把这些为杨小艳准备的礼物,放在一个彩色的大纸盒里。

万慧来一共有两个这样的纸盒,是张淑在北京的时候,

一位国外的朋友送她的。

其中的一个,万慧来装了妈妈和爸爸的东西,还有写给他们的信,

最上面,是他们上报纸的那些剪报。慧来站在接了两层的椅子上,

把这个盒子放在了炕柜的最高处。

另一个彩色的盒子,则放在了炕梢的炕柜底层,

张淑阿姨,为慧来辟出炕柜的整个底层一半的位置,

来放慧来的东西。

昨天下午,想到还有两三天就开学了,杨小艳怎么还不回来,

慧来走出了门,站在自己家院子里,大声的朗读一本小人书,

读着读着,万慧来的声音,被西边路上的一台电影宣传车的广告声,淹没了:

“根据着名的云南撒尼人民间传说阿诗玛改编的电影,

明天开始在电影院上映!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

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

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将代替黑暗、

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

万慧来好像在跟这台宣传车的声音比赛,在继续读着她的小人书。

最后,她扯开嗓子,使劲向杨家的院子的方向喊道:

“杨小艳,这本小人书,你没有看过,如果你今天还不回来,

你就比我少看了十二本小人书了!”

“万慧来,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杨小艳!”

万慧来惊喜的发现,杨小艳就站在了自己家院子门口,

她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说:

“还真的是你呀?吓我一跳!”

“我也吓一跳,刚进我家院子,就听你喊我!”!

“小艳,我带你看看,我都给你留了什么好东西!”

“好!”

两个人连蹦带跳的进了屋。

阅读复婚交响曲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