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英雄无主》
英雄无主

第一百三十三章、飞雪甸金枪斗盘龙

且说,杨六郎暗自犹豫。那边赵匡胤正要催马上前与杨六郎对阵。“毒士”李处耕道:“陛下!待微臣和他比试比试。”策马来到杨六郎近前。李处耕身高六尺多,溜肩膀,高颧骨,连心眉,缩腮帮,深眼窝子黄眼珠,三绺须髯,年纪四十出头。身穿蓝缎子剑袖,腰悬佩剑,倒提柳叶刀,胯下闪电黄龙驹。李处耕是赵匡胤昔日霸府八幕僚之一,不但足智多谋,而且能文能武,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也是赵匡胤治军理民的得力助手,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但心狠手辣。在攻破荆南敖山砦后,为了震摄朗州荆南敌军,挑拣了数十个身体肥胖的荆南军俘虏,令部下分食,又把一些年轻体健的俘虏刺了面,放归朗州。被刺面的荆南兵回到朗州说,被俘的人被宋军吃掉了,朗州兵将丧胆亡魂弃城而逃。杨六郎杨羙其对残忍的做法深感不满。赵匡胤对李处耕也是心存芥蒂,但对立了功的他也没有公开处罚。李处耕曾经做过第三代佘天王“烈马花刀挽九河花刀王”佘从远的亲从,跟佘从远学习过武艺,武艺理论颇有造诣。

李处耕抡刀奔杨六郎搂头盖脑就剁,杨六郎举枪便迎。刀枪并举,杀了两三个回合。李处耕从怀里取出一物超杨六郎劈面疾速掷去。杨六郎眼前顿觉金光万道光华耀目,如同一轮小太阳飞来,刺得睁不开眼睛,极速侧面躲开来物。李处耕飞舞大刀一招“小鬼推磨”逼杨六郎拦腰迅猛横推。杨六郎避开飞面而来光华耀目的那物,睁开眼睛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凭着他听风辨物的本事,连忙抽枪一式“凤凰展翅”拆解。李处耕寻思这一个照面劈不死他,接下来可就没希望了,招数陡变,一招“画龙点睛”扳刀头献刀栓直逼杨六郎二目。杨六郎迅速低头躲闪。李处耕招数再变,一招“鸣凤朝阳”大刀奔杨六郎脖颈就砍。杨六郎急忙横枪杆一式“箕山挂瓢”往外一架,“嘡啷!”就给大刀挂出去了。这是佘家雷腾刀法中的一马三式,刚猛迅捷。杨六郎是在双眼失明的情况下应对的,稍有闪失性命不保。二马错开,杨六郎渐渐恢复视力。李处耕所投掷的是何等暗器?这是“夺目五光球”,整体混yuan有鹅蛋大小,打出去电光石火,金光万道,夺人二目。杨六郎兜回战马复战李处耕,一抖手中大枪,扑楞楞枪头如朵朵梨花,“突突!----”好似万道金蛇飞舞千条玉龙腾,金光闪闪,光焰四射,铺天盖地朝李处耕席卷而来。李处耕一看惊恐不已,二十几个枪头呼啸而来,眼花缭乱,慌忙抡刀遮挡。如何挡得住“噗噗----”顿觉浑身凉嗖嗖。看他身上衣服有的地方显出十几个洞、有的地方一条一条的,头上帽子也没了发髻散乱;面无血色,蓬头散发,破衣褴褛,如同乞丐。

这边观战的赵匡胤、赵朴、刘庭让、刘卿义、党汉超,那边观战的武天真、杨崇溯,无不惊耳骇目。杨崇溯道:“表哥!我爹若早用这般手段,刘庭让、刘卿义、党汉超转眼间就败了,何须这么多周折!”武天真思虑不语。

党汉超目瞪口呆了半天,才开口“俺的娘呀!六哥这‘九惢暴雪梨花枪’不得了呀!六哥若用这招,俺一个照面就玩完了。老十五、老十六,能得撑住一个回合吗?”刘庭让、刘卿义面面相觑,双双摇头。党汉超道:“就看咱皇上二哥的了!咱们啥时候看过皇上二哥曾有过对手,南唐清流关下‘赛温侯’李彦厉害吧,被二哥喝死了;‘金锤无双’姚凤勇猛吧,被二哥生擒了;‘铁戟无敌赛霸王’皇甫珲更是猛悍,那是南天无敌将,被二哥在万马军中剑劈马下;北汉元帅‘双戟无敌赛仁贵’张元辉神勇吧!俺们多少兄弟斗不过他,还不是被二哥一棍砸死了。六哥虽然神勇,也未必是皇上二哥的对手。”

赵朴道:“圣上和杨羙斗个平局,也算杨羙输了。适才有言在先,杨羙赢了刘庭让、刘卿义、党汉超、圣上,任他回天狼山,而不是战平!”

正说间李处耕一脸沮丧回来了,对赵匡胤,道:“微臣无能。”

赵匡胤没有答话。他一直在冷眼旁观,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今天满腹心事都写在脸上。两腿一磕飞虎韂,二脚紧踹绷镫绳,紧提丝缰,宝马通人意,“希溜溜”一声吼叫向前冲。

阵阵秋风撩起满地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四散飞扬,沸沸扬扬如漫天飞舞的雪花,飞雪甸霎时被罩在“雪幕”中。

赵匡胤面如紫玉,紫中透亮,两道剑眉斜插入鬓,一双虎目,挺鼻阔口,五官端正,三十几岁年纪;身量九尺开外,生得胸宽背阔、虎体猿腰,头戴束发凤翅紫金盔,顶门一颗赤红绒球,身穿紫金大叶龙鳞甲,大红色的中衣,外罩一件紫罗百花战袍,腰里紧勒着狮蛮宝带,足蹬兽字战靴,肋下一口三尺青峰,手拿一条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胯下金睛墨麒麟。

杨六郎看着从“雪幕”中驱马而来的赵匡胤,感到既进又远、既熟悉又陌生,心中百感交集。赵匡胤也有同感,望着他片刻,道:“六弟!你我兄弟真要分道扬镳吗!”

杨六郎道:“物是人非事事休。只有如此。”

赵匡胤道:“六弟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如何说‘物是人非’呢?”

杨六郎道:“杨羙不是以前的杨羙,二哥也不是以前的二哥。人各有志,各奔东西是最好的结局。”

赵匡胤沉默须臾,道:“文治武功经国济世,我与周太祖郭威、周世宗郭荣如何?”

杨六郎道:“周太祖稍逊风骚,周世宗伯仲之间。”

赵匡胤道:“郭荣龙御归天,谁可安天下?”

杨六郎道:“唯有都检点(赵匡胤在周世宗郭荣时期所任的官职)。”

赵匡胤思忖道:“你想叫我学周公辅成王?”

杨六郎道:“时局所逼,你做不得周公。你非周世宗骨肉至亲的兄弟,当时世宗驾崩幼主即位,多少枭雄贰臣觊觎神器,怎么容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你作周公!你若不捷足先登黄袍加身,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大周江山必将分崩离析,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又是一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浩劫。”

赵匡胤心头一震,没曾想他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深感欣慰,他没有把自己当成王莽、董卓之流祸乱朝纲谋朝篡位的奸臣贼子,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六弟!身登九五之尊,有六弟,我也不再是孤家寡人。六弟以为二哥还可以称得上救世之主!”

杨六郎不语微微点头。

赵匡胤急忙道:“既然如此,六弟没有理由不留下来扶保二哥我?”

杨六郎道:“当初在天狼山与二哥相识,一见如故,应二哥之邀下山寻求明主,都认为周太祖是拨乱济危的明主,前去投奔,驾前效力,周太祖归天保了二代周世宗,周世宗更是一代治平乱世诛灭强暴的雄主,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大周两代先帝对杨羙,照八弟汉超所言‘没有太把六哥当回事儿-----混到末了也只是个六品刺史’,也不为过。既然杨羙选定明主,绝不计较个人得失,忠臣不事二主。”

赵匡胤思忖道:“愚忠,大都是愚眉肉眼凡夫所为。六弟乃绝世超伦的俊杰,不会是这般眼光。”

杨六郎道:“古人言:君不正臣投外国。周世宗、幼主非桀纣不道之君,杨羙怎会成为箕子之臣!杨羙何为愚忠?杨羙自禀忠义立世,没能复辟大周,是为不忠。若不顾天下百姓死活,兴兵讨伐救世之主二哥,更为大不忠。为了天下黎民计,解民倒悬之危,杨羙只能牺牲对大周的不忠,换来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升平。”

赵匡胤道:“六弟!既然认为二哥是开创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之明主,既然牺牲对大周的不忠换来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升平,为何不能扶保二哥我,再次成全六弟的‘大忠’!”

杨六郎道:“二哥可想过?当你黄袍加身进了京都汴梁城坐上金銮殿,兵不血刃,可曾有过前朝大周一支军队、哪怕是一个人来抵抗?”

赵匡胤道:“没有过。”

杨六郎道:“梁唐晋汉周纷纷五代五十余载,天下滔滔祸乱未已,那是个礼崩乐坏、君纲不振、忠义不立、君臣义绝、人心败乱的年代。你手中大宋初建,若不遏制此风,就可能成为第六个短命的王朝。非得二三正士,倡之以忠,道之以义,以正人心。杨羙不才,愿做这样的正士。”

赵匡胤对他心悦诚服,道:“六弟所虑甚远!胸怀天下安危、心怀社稷长治久安、心系黎民之苦。当世之英雄唯光霁与元朗(赵匡胤的字)耳!”

杨六郎道:“二哥过誉了!天下离乱,英雄出世。天下、百姓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太平盛世。”

赵匡胤道:“说得好!六弟,二哥更舍不得你走。”他想留下杨六郎,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对后周朝从朝廷到地方成千上百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全盘接受,百分九十几的官吏大力配合。身为他昔日结义兄弟的杨六郎却挂冠求去,这明摆着与他、与他创立的大宋朝极度不合作,造成负面政治影响可谓深远。

杨六郎道:“二哥!那咱俩就手艺上见吧!”

赵匡胤道:“六弟!你现在赢我,还有把握吗?”

杨六郎思忖,他已经看出端倪,道:“六弟想试试。”

赵匡胤道:“六弟为人,二哥打心眼儿里钦佩!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甘愿以身涉险。六弟的绝技‘九惢暴雪梨花枪’天下无敌,若在与八弟、十五弟、十六弟比武中使出来,他三人输的不仅仅是手艺,而是性命。三阵比试中你把危难留给自己,你自愿损伤五成内力,以保三位兄弟不受伤残。在与李处耕校艺中,两三个回合摸清其功夫武艺,与三位兄弟相差甚远,你使出‘九惢暴雪梨花枪’五六成的功夫,大败李处耕。‘九惢暴雪梨花枪’霸道狠辣,枪势迅捷异常,招式凌厉至极,是至刚至猛的绝技,出手一击必杀,沙场临敌取大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旦使出‘九惢暴雪梨花枪’的十成功夫,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对手必亡于你金枪之下。若不使出十足的功夫,面对三四流对手,尚可回旋,不至于夺其性命。面对强手中的强手,使用‘九惢暴雪梨花枪’的十成功夫,是刹不住手的;如果不用十成的功夫,与强手对决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亡。你现在只有五成内力,如何赢我?”

杨六郎闻他所言,心里很是佩服,他身在十几丈之外,尽能明察秋毫,真是行家中的行家。盘算,对现在自己的功底几乎了如指掌,赢不了他,绝不会留下来辅保大宋,只有一死,以不负忠烈之心。道:“二哥,出水才见两腿泥,出招吧!”

赵匡胤一抖手中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嘣嘣”作响。这条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坚硬如钢铁,柔韧如竹枝,棍体是千年乌藤制就,平时盘在腰上,用的时候,运用内力根据需求可使棍体随时加长或缩短,最长可达一丈有余,最短可缩为两尺多长,棍体粗细随长短略有变化;更可使棍体变刚硬无摧或柔韧无比。没有精深的内功,根本无法发挥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如意”的奥妙。“如意”随心所欲,以内力在一刹那达到刚硬、柔韧、或长或短,马上步下运用自如,得心应手。道:“还是不要让二哥三招了?”

杨六郎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二哥进招吧!”

赵匡胤也不再客气,抡开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嗖嗖”向前进招。三招过后,杨六郎拧枪进击,扑楞楞枪头一抖,唰唰唰!吸附着一团团蒲公英羽屑,七十二路暴雪梨花枪使开了,出枪如射箭,收枪如按虎,真是神如蛟龙出水,毒似猛虎踵山,只见满天的枪花、蒲公英羽屑飞舞,光灿灿炫人眼目。

赵匡胤毫不示弱,见招拆招,前撩后拨,横格竖挡,遮拦的可谓滴水不透,瞅准时机进招,把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舞成一座棍山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般,旋转如风,裹挟着一团团蒲公英羽屑,棍到处如飘瑞雪,招如泉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枪为百兵之王,棍为百兵之首。一个是舞枪的祖宗,一个是使棍的宗师。一个是天下无敌手,一个是世上无双将。枪如游龙,棍似旋风。掀起满地蒲公英绒毛,如大雪飞扬,二人在“雪幕”里斗的难解难分。只见一团团枪影、一团团棍影,一团团羽屑,不见人影。顶级高手过招,力道之快之猛,时而将蒲公英羽屑猛迅吸附于兵刃上,时而将蒲公英羽屑迅疾从兵刃上四散奔飞,极为壮观。观战的赵朴、“撼山嬴荡”悍国公党汉超、“铁矟齐霸王”西亭侯刘卿义、“大刀并高昂”北亭侯刘庭让、“云里天尊”武天真、“金枪万岁”杨崇溯,目瞪口呆,惊叹不已。李处耕生怕赵匡胤战败,急的满头大汗。

杨六郎、赵匡胤真是棋逢敌手无高下,将遇良才显神威!八个马蹄分上下,四条膊子定输赢!好一场恶斗,三十个回合没分输赢。赵匡胤暗自佩服,没曾想折损了五成内力的杨六郎,还有这般身手,都怪自己过于自信,早知如此,就该和他比试步下功夫武艺,现在想这些都晚了,只有用“龙行虎变”赢他。想到这,二马相交,手举鹿筋软藤如意盘龙棍一招“金龙盖顶”朝杨六郎劈头便砸。杨六郎提枪封挂,倏地不见盘龙棍落下,急忙变招“梨花雪鸟藏”、“猛虎离穴”,左手持枪,右手抽出佩剑奔他咽喉就刺,利剑吸附着蒲公英羽屑如沾满雪花的雪剑,迅雷电闪一般。几乎在同时,赵匡胤将内力贯于双手,一丈有余大棍霎时变成三尺长的短棍,奔杨六郎后腰横扫,卷起一层蒲公英羽屑,迅若流星,如潮涌至。双方都是对攻招式,都想要先发制人,就看谁的速度快。在赵匡胤的盘龙短棍离杨六郎后腰只有一尺的距离时。杨六郎手中的利剑距赵匡胤咽喉只有寸许。高手对攻时,那是分秒必争寸步不让,谁让谁输,这输的可能是性命。杨六郎如果不让,赵匡胤的盘龙短棍挨到杨六郎后腰之前那么瞬间,就会被杨六郎的利剑刺穿咽喉性命不保。说时迟那时快,杨六郎将手中剑稍微一偏,剑刃贴着赵匡胤的脖子过去了,赵匡胤的脸上、脖子挂着一团蒲公英羽屑。赵匡胤惊得毛骨悚然,脸色煞白。此时杨六郎哪敢闲着,非得一心要二用,上身匆忙下伏紧贴着马背,还是稍微迟了一点儿,“噗”赵匡胤的盘龙短棍贴着他的后背擦了过去,腾起一片蒲公英羽屑四散奔飞。杨六郎在马上就觉得五脏六腑都翻了个儿,天旋地转,眼前金星乱冒,胸膛一发热,两肋一发胀,“呜哇!”一口心血硬是咽了下去。

“哗啦哗啦”二马错开。赵匡胤惊魂未定,骑在马上,任其自己调转马头,呆了半晌,回过神。杨六郎也转回来了。赵匡胤急切道:“六弟无恙?”杨六郎:“六弟无碍。”

赵匡胤寻思,这没办法在比下去了,自己已经输了。道:“六弟去意已定,二哥强留不得。”

杨六郎强忍着伤痛,不敢过多言语,朝他拱手施礼,道:“二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此别过!”打马而去。武天真、杨崇溯策马紧随而去。

李处耕骑着马急匆匆跑到赵匡胤面前,心急火燎道:“陛下!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呀!恳请陛下下旨速速禽杀杨羙,以绝后患!”

赵匡胤缓缓道:“处耕多虑了。”

李处耕急痛攻心“哇!”一口血喷出来,栽倒马下。赵匡胤急令刘庭让、刘卿义、党汉超护送李处耕回去。

旷野只剩下赵匡胤、赵朴两人两骑。赵匡胤边走边寻思:与杨六郎交手时,最后一招“龙行虎变”,自己的盘龙棍不像是走空,没有走空肯定是擦到他了,自己的一棍过去有千斤之力,擦到他也会受到严重的内伤;与刘庭让、刘卿义、党汉超比武,他已经废了五成内力,加上最后自己那一棍,他的内力全都废了;奇怪的他当时怎么没有吐血,他肯定是强忍着——不好!他会有性命之忧。想到这,打马如飞。赵朴策马扬鞭跟在后边。

杨六郎、武天真、杨崇溯,走了二三里路。杨六郎勒住坐骑,回头望,飞雪甸早已看不见,“哇!哇!--”两口污血喷出来,“噗通”从马背上栽下来。武天真、杨崇溯惊叫“舅父!---爹!----”匆忙跳下马。杨崇溯扶起他坐在地上。武天真急忙运起内功给杨六郎点穴、推拿疗伤。忙活半天,杨六郎渐渐苏醒过来,脸色苍白。“哗铃铃”一阵急促的马挂銮铃声响,骑在马上的是赵匡胤,离杨六郎等五六丈远,勒住坐骑,滚鞍下马,跑到近前俯身扶着杨六郎;呼喊:“六弟六弟!为了二哥我,你连命都不要了!”

杨六郎强挺着,道:“天下可以没有杨羙,不能没有二哥!”

赵匡胤再也端不住帝王架子,声泪俱下,道:“舍生取义,为天下计,唯有六弟!”

杨六郎道:“二哥言过了!六弟指望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匡胤道:“走!回东京,我一定要把你的内伤医好。”

杨六郎道:“武天真颇通医理,医术不错。你看我还有伤吗?”

赵匡胤道:“六弟内功尽失,瞒不了我。你给家母过寿,来时好端端的,去时却七损八伤。你这么走,不是陷二哥我于不义吗!”

杨六郎“哈哈!二哥不也说六弟天下无敌吗!六弟怎会那么弱不禁风。”

赵匡胤知道强留不住,也不好再勉强。杨六郎、武天真、杨崇溯告辞而别。

赵匡胤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伫立风中。许久,赵朴赶过来下马,道:“杨羙还是没能留下?”赵匡胤不语。这时杨六郎打马而来,来到近前,甩镫离鞍下战马。赵朴大喜,道:“令公回心转意了!决定扶保大宋江山”

杨六郎道:“非也非也。杨羙走得急,忘了两件大事给二哥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

阅读英雄无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