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古代发家实录》
古代发家实录

第55章 第 55 章

沈黎的作为县令,品级并不高,不过七品而已。沈黎觉得皇帝派他来燕回县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这里太穷,皇帝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其次嘛,就是这里没有任何大势力的掣肘,这么一个大县城,都归沈黎管。沈黎的上级是殷州知府元汾,此人据说性格极为温和,不会为难属下的县令,所以沈黎算是极为自由的,在燕回县,沈黎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开,路上人烟稀少,沈黎给沈言戴上兔毛帽子,沈言不耐烦戴这种束缚他的东西,只是他哥说一不二,他还是乖乖戴上了。下车的时候,沈黎没有惊动任何人,沈来秋抱着余氏下车,余氏这一路上虽然没有受到大委屈,可是毕竟是女子,燕回县这一片的路都不好走,晃荡晃荡的马车叫她头昏脑胀,还没下车就吐了一场。

镖局的人将他们送到燕回县县府,打算搬东西进去,被沈黎拦住了,沈黎对贺英道:“我还是得去寻人将县府修缮一下,你看屋檐是破的,里面也十分腌臜,不整理一番,恐怕住不得人。”

贺英一笑:“也是,是我大意了,这样吧,我们去寻一间客舍,您这些天暂时住在客栈,我去给您问问附近有没有中人,让他为您找好工匠。”

沈来秋一路上也累了,只凭着贺英安排,余氏好些了,就不叫沈来秋抱着,自己牵着沈言跟着沈来秋走。沈黎一行人到了一家大一点的客栈,找了房间休息,沐浴吃饭,自是不提。

沈黎打理好了,就下了楼,打听上一任县令的事。

“您说严老县令啊,嗨,他身体不太好,县里的事情不太管,没出什么大错,今年二月初,就辞官在此地常住了。他的妻儿都在这里,儿子是这里响当当的商人,从殷州凉州进货,都是值钱东西,什么丝绸,茶叶,瓷器,还有盐,穿过沙漠和草原,卖给胡商,利润高得不得了。他还从胡人那里买骏马,贩卖回来,价格公道,这个县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头的,比他爹还能干!这些年严老县令没什么资产,但是他儿子厉害,在我们这儿还有隔壁县,置办了不少田地,是富贵人家了!”

沈黎问道:“那田地产出如何?”他看了资料,知道这里雨水下的不多,田地恐怕没有什么好收成。不知道叫世子帮忙找的土豆和番薯怎么样了,这些年他们一直通信,可是今年还没有收到世子的来信。

“能种点麦子,豆子,还有官家叫种的玉米。唉,多亏官家说要种玉米,这几年我们燕回县可算是能吃饱了。就是这几年产量突然低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沈黎道:“大约是地不够肥吧,可曾施肥过?”高产作物,对地力消耗有些快,加上这里本来就贫瘠,假如再不好好管理,兴许以后这里也会变成荒漠。

“不就是粪便浇上去嘛,试了,用处不大。”

沈黎心里有数了,得抓紧时间把化肥搞出来,就算搞不出来化肥,也得改良一下如今的施肥方式,不能不定量地施肥。还有灌溉系统,沈黎觉得种地离不开水源,这里降水少,他需要勘察一下地形,再决定怎么设计灌溉系统。

燕回县,说实话真的非常荒凉,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胡商偶尔会在此地停留一两天,便会离开,甚至有些胡商会直接离开,不在这里多做停留。

沈黎看着恶臭的街道,非常理解商人们为何不喜欢这里,又穷又臭的,谁愿意来?他在街上也没见着几个男人,做生意的都是女人,甚至还有妇人招揽他进暗巷里,沈黎头上的青筋跳了跳。

县衙除了沈黎,还有县丞、主簿、县尉等一众小官。

沈黎年纪小,这些人似乎也没怎么把沈黎放在眼里,沈黎不在意,只把修缮县衙的经费叫主簿记上,将来是要报账的。

主簿呵呵笑了,果然还是个少年人,吃不得苦。这费用记上了,以后收的税交不上,新县令说不准是要吃挂落的,前县令家里有钱,也没有修缮,因为公中的钱和私人的钱得分开,严老县令不就是不想自己出钱,也不想公中出钱,所以县衙才如此破旧。罢了,跟这样的小儿讲做甚?

沈黎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他初来乍到,不便节外生枝,按照道理,还得请这几位以后将要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吃饭。只是他如今陛下赏赐给他的宅子也没打扫干净,不方便让家人住进去,县府也没修缮好,杂事太多,所以私底下给钱,叫主簿去定一套席面。钱是给了,席面拖了三天也没见着。后来沈黎去催,主簿才去办,整了一套不三不四的席面,还给叫了两个歌女。

县丞觉得这事儿办得太不给新来的县令面子了,毕竟新县令才十三岁,哪里知道女人的好处?那不都是他们在享受吗?官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派了个嘴上无毛的小子骑在他们头上。他心里不高兴伺候,就假装不知道这回事。

县尉也十分猖狂,据说最大的缺点就是爱喝酒,沈黎第一次看到他,他就喝得醉醺醺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为何方位。对着沈黎行了个不三不四的礼,接着就在县衙办公的地方呼呼地睡着了。

沈黎冷眼看着,也不多说什么。一个地方穷,肯定跟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有关,气候恶劣的地方,穷很正常,可是不代表都是这些自然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最重要的,就是官府不作为。

这个地方像是懒惰的温床,从上到下,一个个都是无所事事的样子。沈黎决定要换掉这些无所作为的官员,流程很简单,只需要从驿站处寄出公文,说明这几人未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品行恶劣,懒待政务,希望可以让吏部重新派人过来,便可以了。

沈来秋忧心忡忡:“这要是寄不出去,该如何是好?我们在这里,早早得罪他们,怕是对我们不利。”

沈黎微微一笑:“若是寄不出去,那真是更好了,私自扣下县令公文,他们有几个脑袋够朝廷砍?识相点的,趁着我还没有找到趁手的人,就赶紧离开这里,否则,真到了那一步,官位丢了无所谓,命也保不住了。”

沈来秋道:“若是贺英还在就好了,这样好歹还能多震慑几天。”

沈黎道:“爹,放心吧,这些天我已经开始用银钱招揽些靠谱的人了,身边青壮很多,不必太担心。您和娘带着小弟少出门,等过段时间,我保证您独自去郊外都没有任何危险了。”

余氏闻言,笑道:“不愧是我儿,娘一听你说话,心就定下来了。”

沈言高兴道:“大哥最厉害了!”

沈黎呵呵一笑:“夸我也没用,今晚那二十道数学题做不出来,你哥我是不会放你去睡觉的,故事也没得听!”

沈言抱着沈黎的腰,撒了一会儿娇,就去写作业了。他其实很喜欢数学的,只是希望大哥不要那么忙,多陪陪他。

自从第一次办席面就是如此结果,沈黎就再也不请客吃饭了。他有钱又不是没地方使,干嘛带着这群酒囊饭袋吃好喝好?他偶尔叫个衙役帮忙跑腿,因为衙役是县令直接任命的,所以衙役们都比较听话。

沈黎借修葺县衙和陛下赏赐的宅院为借口,私底下招募了一大堆身强力壮,还愿意干活的汉子。统一发制服,看着就是自成一派的样子,沈黎觉得有了他们,还真是轻松多了,至少出门不怕有人对自己不利。

当地人觉得这身蓝色制服可真好看,而且这群人每每都能拿到许多钱,一天能有一百文钱,还吃好喝好的,一个个都想来试一试。沈黎靠着选拔,在当地拨了不少人给沈来秋使唤,刚好保护家里人。

等到身边的人多了,主簿居然怂了起来,这些天没闹什么幺蛾子,可是正事也没做。沈黎没有改变换掉他们的心思,他的人,必须是那种愿意做实事的人。

文书早就寄出去了,果然半点回声都没有。沈黎连续寄了三次文书,估计一次都没有寄到。沈黎看城中官吏的眼神越来越冷。这个破县城,连路都没有人修,平时看着就是一盘散沙的样子,没想到现在倒是很团结,俨然将沈黎排除在外的样子。县城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仿佛沈黎一声令下,双方就能打起来一样。

县尉、县丞还有主簿都有些急了,他们也没有很过分,除了贪了点县衙里的小钱,平日不怎么干活外,根本没做错什么啊?怎么就到了快被砍头的境地呢?他们啥好处都没从沈黎身上得到,怎么现在还得活得像个惊弓之鸟?

本来沈黎这样的有钱人来到这里,他们心里是高兴的。只想着,等沈黎一来,就先给一个下马威,叫沈黎哄着抬着他们,这样钱不就轻易到手了吗?

谁知道沈黎不吃这一套,居然直接架空了他们,本来一些事情是他们该做的,结果被沈黎一个人做完了!他甚至还将往年的账本都算了算!

主簿吓傻了,这些账目都是他在经手,若是被发现有什么猫腻,可如何是好?据说沈黎还是神童,现在看到,还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神童,他们贪墨的钱很少,可是也足够定罪。

于是就铤而走险,将公文扣下了,谁知道沈黎居然发了三份!这样的话,迟早有一天沈黎就会发现他们私底下捣鬼了。本来可以被撤官,现在估计不是流放就是砍头了!

沈黎在等他们狗急跳墙,找地头蛇对自己下手。其实沈黎想多了,这地方大多数的人是谁的账都不买,许多人都是有钱拿也不愿意做事情的存在,懒得动手。

沈黎一看,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当官了,还以为他们有什么靠山,结果什么都没有还敢豪横。二话不说,就叫人搜他们的府邸,将私藏的文书碎片从一个厕所找到了。

人证物证俱在,沈黎没有犹豫,直接叫人押送他们进大牢,重新发一份文书,等吏部的指示。

城里的百姓还迷迷糊糊的,怎么还没打起来,县令就把这些人关起来了?一时之间,街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都说现在的县令不是个好惹的,这么快就把人收拾干净了,可见是个凶悍的。流氓地痞这些天全都夹着尾巴做人,街上瞬间安宁许多。

此时,沈黎已经将军训计划做好了。

阅读古代发家实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