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古代发家实录》
古代发家实录

第83章 第83章

宣帝也很好奇,“怎么回事,果真是好诗?”

大监将诗拿上去恭敬地双手奉与宣帝,只听宣帝读道: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他沉吟半晌,问道:“诗名为《题金山寺》,何处的金山寺能得如此诗才题诗?”

沈黎道:“他未曾与臣互通姓名,世子殿下想请他入世,只可惜他年事已高,且心性超然物外,如同谪仙,臣等不忍拘束。如今已不知去向。”

章为奕再读自己的诗,瞬间觉得索然无味,他虽然代表陈国来挑战大昭,实际上仍然是个诗痴,只听他喃喃道:“这是怎么做到的,正着读,倒着读,都叫人难以匹敌……此人究竟将炼字做到了何种程度?”

大臣们一听,下意识就倒着读了出来,“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嘶,这,这诗还能这么写?”

大殿上的文士个个目瞪口呆,他们也算是对诗文炼字想当讲究的人了,却从来没有尝试过这样写诗。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无论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这都是一首相当讲究的写景佳作。

而且,如果顺读是静谧月夜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破晓到渔舟唱晚。完全是不一样的时间顺序,却又能和谐地将画卷展现在众人眼前。

“嘶,怎么找不到这个人呢,这个人出现,大昭可就能稳赢了。”

章为奕的眼睛爆出精光:“不!是你们赢了!你们大昭能出此人才,我输得心服口服。我若能结识他,此生无憾矣!只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竟然不能和如此高才邂逅,是我与他无缘!”

陈国使臣们一听,就知道自家的诗篇圣手犯了诗痴,今日之比,他非要自动认输,还真是叫他们不甘心。只是章为奕是他们陈国丞相的女婿,他们才不敢得罪他。

算了,输了就输了。等围棋,武试,还有大昭要求的算学和围猎都比完,他们能知道昭朝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谢玉有些难堪,又有些庆幸。章为奕根本没想和他比,他认输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诗,而是这首《题金山寺》。以前他还十分狂妄,觉得大昭之内,他的才情数一数二。如今看来,他也不过如此。

谢玉和章为奕,同时向沈黎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唉,如此好诗,怎么先被这样一个不懂诗的小吏得到了呢!

沈黎摸摸鼻子,唉,撒谎真不是个好习惯。他想让大昭多点赢面,不得不出此下策,希望另一个时空的苏轼不要介怀。

“第一场比赛,昭国胜!”

钟声带着叫人欢欣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叫陈国使臣面上无光。章为奕本人却觉得自己使命完成,到处找金山寺,企图偶遇这位堪比谪仙的诗才……

宣帝留闻柏鹤和沈黎在殿内,狐疑地问道:“果真是隐士,而非你二人所写?”

沈黎惭愧道:“臣不通诗律。”

闻柏鹤一脸“我怎么可能写诗”,“我才懒得写”的表情。

宣帝心里一梗,罢了罢了,看着他俩就觉得心里一阵无力。

“我们大昭,棋道一向比较弱,萧相会出面应对,不过,无论下不下得过,萧相都必须输,你们可不要做小动作。”

沈黎:好险,差点把围棋换成还没问世的军棋。不对,陛下怎么知道他在做小动作?

沈黎跟着闻柏鹤出宫,闻柏鹤也不问他的诗是从哪里弄来的,这叫沈黎大大松了口气。

这里没有唐没有宋的,叫他在哪里翻出苏轼跟他说明?还是不问他比较好,问就是梦中所得。

……

闻柏鹤看着一脸欲盖弥彰的深黎,嘴角不由得勾了勾。他就喜欢沈黎心虚,然后找机会逗弄一下,看着沉稳的人,逗弄起来往往更有意思。

“看来你还是不愿意跟我说实话,果然我们之间的信任不值一提。”

好看的人做出这副三分失望,七分忧伤的表情,总是叫沈黎忍不住去哄一哄,世子的心理年纪又比他小,哄一哄也无妨。

“你想吃草莓冰激凌吗?我晚上回去做一点给你吃。”

看到世子撇开眼睛的样子,沈黎懂了,“一大份!一大份草莓冰激凌,可以吗?”

草莓是沈黎在世子的庄子里发现的,世子的庄子种了许多,是今年新得的果苗。他不客气地挖走许多,用各种手段催生出一筐草莓,熬制出草莓酱,可以做点心慢慢吃。

一想到草莓冰激凌要耗费许多草莓酱,沈黎就不由得有些肉疼。

“世子,你庄子的草莓丰收了可得再送点给我。”

“好说,好说。只要你再给我讲讲蜗牛那道题到底怎么回事。”

……

如今沈黎的冰卖得不错,就是硝石用得有些快。沈黎认识的商贩多,很快就能进货,只是这样原价会稍微贵一点。

他觉得硝石制冰这件事还是不要说出去了,毕竟不是可以食用的冰,被有心人利用,吃坏了人可不好。于是他还买了其他原料来混淆视听。

长安许多百姓还是很乐意有便宜的冰买的,大夏天的,花几十文买桶冰,真的很划得来,只消放上一桶在屋里,气温就能降下去一些,整个屋子都能舒服许多。

吃的冰比用的冰稍微贵一些,可也贵不了多少。沈黎为了区分,特地将吃的和用的用颜□□分开了。不然叫人误食,就是他的罪过。

“你从东市那边买冰,顺带给我家带一桶,这是劳务费,你拿好。冰糕也给我家带两支,家里孩子吵着要吃,谢谢了!”

“我家也得买两桶,您也给我家带点。”

骑着三轮车,替街坊们带冰回来的汉子乐呵呵的,他靠着帮人买冰回来,每天都能赚八十文钱了。早上出摊卖菜,卖完之后去买冰,再挨家挨户送。他记忆力好,哪家买多少冰心里都有数,从来没错过,所以这生意就他做得。

三轮车花了他所有的积蓄,为这,他媳妇不晓得跟他生过多少次闷气了。闺女儿子却很高兴,家里有车,也能载着他们到处跑,去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不用被挑着走,在三轮车里坐稳了,不多时便到了。

家里妇人看着这三轮车虽然贵,却能叫家里男人早出早归,多赚好些钱,便也不多说话了。

“今日回来,给家里也带点冰糕冰棒回来,没得街坊邻居家的小孩都有冰吃,独我们家俩孩子没有。”

“哎,好嘞。”汉子憨憨一笑,他这不是怕婆娘骂他把钱不当钱花嘛,叫他买,他一定会买的。

她做些打扫和缝补的活计,今年靠着自己和男人赚的钱,说不准能叫她叔父去清河县的时候,给她买一套便宜的织布机,这样她家就能做布出来,一部分家里用,余下的卖掉,总能剩下不少钱。

她家女娃娃,过个几年,差不多也该订亲了。等自家做出长布,染红了给做嫁衣裳,再缝上两床红色被套床单,里面填上厚实的棉被,她家女娃娃也算是有好嫁妆陪了。

余下不过多给些银钱,教闺女织布,送去叔父家里学一学清河县那边的算术,以后她的女娃也能撑起门面,婆家不敢小瞧她。

她家女娃娃还不知她娘的愁绪和心里的筹划,只想着如何避开阿弟,多吃点冰……

女娃娃道:“娘,弟弟还小,不能吃冰!”

妇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行,都给你吃。”

长安街的叫卖声似乎没有改变过,但是贪吃的女娃娃最终会长大成人。

沈黎在清河县种下的种子,开了一年又一年的花,如今这些花在长安也随处可见了。

阅读古代发家实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