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乱世缝尸人》
乱世缝尸人

053、劝降

徐四海的话,让李申哑口无言。

他突然意识到,徐四海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一身忠肝义胆的豪侠了。

他现在手握生杀大权,为了胜利,他可以不顾一切。

他越来越像是一个君王……

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这点觉悟,是难以成事的。

但李申却忽然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初衷,是将黎民百姓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解救出来,而不是给他们施加痛苦,将他们彻底毁灭。

徐四海这么做,违背了他们的初衷。

这么多年来,李申第一次与他产生分歧。

他不再开口劝诫,因为他知道,徐四海是不会听他的。

而他也不得不承认,徐四海这么做,的确可以鼓舞士气。

这三天,李申在痛苦和煎熬之中度过。

每一次走到街上去,看着士兵们像强盗和土匪一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便感到痛心疾首,难过不已。

他严格约束自己的部队,不让他们在城中胡来。

但是,看着其他士兵满载而归,他们不由有些眼红。

还是有不少人偷偷溜出去,参与到这场屠杀的盛宴当中。

李申倍感无奈,便以探查敌情为由,带着部队出了城。

直到三天之期结束,方才重新回到昌乐城。

军队在昌乐城休整了三个月,在人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变动,李申的权力,被削弱了很多。

对于这一变动,李申早有预料。

因为君主的权御之术,在于分权与制衡。

他作为兵马元帅,又是第一个追随徐四海的人,在军队里面,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要是长此以往下去,难免功高盖主,引来猜忌。

徐四海将他的兵权分出去一些,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还觉得松了口气。

虽然他对徐四海忠心不二,他也相信徐四海不会怀疑他,但人心这东西,并不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现在也许是这样,以后谁又说得清楚呢!

休整完毕之后,徐四海只留下五百人留守昌乐城,随后带领余下人马,奔向下一座城池——常平。

常平比起昌乐,要更大一些,驻军五千,是迄今为止,徐四海所遇到的,最大的城市。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攻克的大关。

但徐四海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赤手空拳的乡间豪侠,在他手中,拥有将近两万的精兵强将。

他们刚刚打了好几场胜战,正是士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而除了这些士兵,他还有十门火炮,八架投石车。

他现在,装备齐全,粮草充足。

无论面对什么敌人,徐四海都有信心将其打败。

军队很快来到常平城外,徐四海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先在城外驻扎,让部队休息一晚。

天黑之后,徐四海召来所有部将,共同商讨攻城的计策。

众人到齐之后,只有李申没来,大家都认为李申居功自傲,故意摆架子,言语间颇为不满。

徐四海虽然什么话也没说,但他心里,也很不高兴。

李申到来之后,有一个跟他不对付的将领,质问他为何迟到,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挑拨他和徐四海的关系。

李申没有理会对方的挑衅,只说他担心常平城守军会趁他们刚刚驻扎下来,立足未稳之际,派出军队夜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他刚刚视察了一圈营地,增强了夜间的守卫,尤其是存放粮草辎重的地方。

另外,他还特地安排了许多暗哨,只要发现敌军来袭,立即回来禀报,让对方有来无回。

听到他的解释,徐四海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李申,内心很是愧疚,连忙开口安抚他。

但其他人却认为,李申这是杞人忧天,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结果当天晚上,敌军竟然真的来了。

而且还是一支一百人的骑兵队伍。

因为李申提前做好了防备,这支骑兵队伍没有占到便宜,除了投降的二十人,其余的八十人,全都被斩于马下。

徐四海因此,获得了八十多匹战马。

他将这些马全都赏给李申,作为对他的奖励。

这批战马,让其他部将眼红不已。

李申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便挑了十匹,剩下的全都送给其他将领。

他的大方,博得了众人的好感。

但也有人觉得,他这是在收买人心,马虽然收下了,却没有感激在心,而是跑到徐四海那里,打小报告,挑拨两人的关系。

徐四海对于李申,还是非常放心的,尤其是这一次,因为他的先见之明,避免了军队的损失。

所以,他并没有把下属的话放在心上。

天亮之后,他命人将昨晚杀掉的敌人首级砍下,用床单包起来,随后使用投石车,扔进常平城里,作为回礼。

常平城守将,叫虞山青,曾是镇南王韩世充的亲卫,后来多次立下战功,被他安排到常平城当守将,严于律己,治军严明,在当地颇有威望。

徐四海的这一举动,不仅狠狠打了他的脸,还严重动摇了军队的士气。

虞山青非常生气,当即带着五百人出城,来到徐四海的营地面前叫嚣,要徐四海出来,与他决一死战。

徐四海见他如此嚣张,只带了五百人就敢来挑战他,不由冷冷一笑,命手下取来他的长枪,准备出去应战。

李申见状,连忙拦住他,说虞山青这么做,很有可能是个陷阱,无需理会他,只需命弓箭手对付他们就好。

徐四海没有听从,因为他觉得虞山青是常平城守将,他既然敢出来挑衅,要是他畏战不敢出去,会让人笑话他没有胆子的。

李申没能拦住他,便只能跟着一起出去。

见徐四海带着人出来,虞山青立马调转马头,带着部下逃走。

徐四海见状,顿时面露轻蔑之色,想要带着人马追赶。

李申本来就在怀疑,虞山青这是诱敌之计。

看到他带着人一边挑衅,一边逃跑,更加觉得他别有用心,便骑马追上徐四海,让他赶紧收兵。

徐四海其实也看出来了,虞山青只是过来挑衅一下他们,装装样子鼓舞一下士气而已。

但他觉得机会难得,不能就这么放过,便没有理会李申,带着两千人追了出去。

接近城门口的时候,虞山青留下五十名死士,拖住徐四海的人。

而他,则是带着余下人马,回到城里。

随后,他下令放炮,攻击徐四海等人。

徐四海万万没有想到,虞山青竟然如此狠心,连自己的部下,也不放过。

在火炮的攻击之下,这两千人伤亡惨重,只回来了一千五。

而他自己,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的,非常狼狈,在部下面前,很没有面子。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情,他对李申,更加信任。

当天晚上,他便叫来李申,询问破城之计。

李申认为,虞山青兵强马壮,又有火炮之利,若是强攻,势必伤亡惨重,应该智取。

徐四海见他心中早有定计,非常高兴,立即问他应该如何智取。

李申说,他可以假扮成劝降的使者进城,然后告诉虞山青,他在军中受尽排挤,想要率领部众,弃暗投明。

到时候,他再假装烧掉粮草,在虞山青面前演一出军队哗变的戏码,虞山青一定会信以为真,率领所有士兵出城,追击他们。

徐四海听完,觉得这个计策非常冒险。

而且虞山青曾经在镇南王身边待过,就算没有镇南王那么厉害,也不会傻到相信他这个二把手会临阵倒戈。

李申坚持说,就是因为虞山青自视甚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才会把投降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他这么做,就算不成功,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若是成功了,便能一举歼灭常平城守军。

这是一件值得冒险的事情!

李申的话,让徐四海非常心动。

但他舍不得让李申去冒险,想要派别人去。

李申说,这件事情只有他能办。

因为一旦派出去的人,胆识不够,或是对他不够忠心,不仅会使得这个计划功亏一篑,还有可能生出别的变故。

见他如此坚持,徐四海这才只好点头答应。

不过,他觉得这件事情还需要再仔细地推敲一下,力求万无一失。

两人在营帐里聊至深夜,方才定下最终的方案。

第二天,徐四海派遣李申担任先锋,率兵攻城。

这是李申自己要求的,在他攻城的时候,让徐四海命人使用火炮,将他们连同常平城的士兵一起攻击。

这样可以给虞山青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徐四海没有顾及兄弟的情谊,为了攻下这座城,连自己人都打。

第一天攻城,以失败告终。

李申损失了五百名士兵,而他自己,也险些被炮火击中。

随后,徐四海继续派其他人攻城。

一连打了三天,部队伤亡惨重,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两千。

而常平城的守军,只死了不到一千。

李申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独自一人骑着马,来到常平城下,要求与虞山青见上一面。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而虞山青也很好奇,徐四海这个时候派遣使者过来,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于是,他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设宴款待李申。

得知李申身份的时候,虞山青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他是徐四海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军师。

要是将他杀掉,对徐四海的损失,最起码相当于一万的士兵。

有那么一瞬间,虞山青眼中闪过几分杀意。

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忍住了。

他问李申,徐四海派他过来,想要干嘛。

李申回答说,徐四海是派他来的劝降的。

虞山青闻言,当即勃然大怒,用力拍着桌子说,要他投降,门都没有,徐四海这是在痴心妄想。

李申让他不要激动,说他也觉得徐四海这是在异想天开。

并且告诉他,他认为徐四海手底下虽然聚集了不少人马,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他不想跟着他一起走上穷途末路,想要另寻良主,求一个锦绣前程。

李申的话,让虞山青大吃一惊。

他没有立即相信李申,而是冷笑着对他说,他和徐四海,情同手足,他知道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会背叛徐四海的。

虞山青怀疑李申另有所图,让他不要白费心机,他是不会相信他的。

虞山青的态度,在李申的预料之中。

面对他的质疑,李申不慌不忙,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他说,他原以为跟着徐四海会就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然而,他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徐四海却一直都没有信任他,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一直暗中防备着他。

他不仅削了他的兵权,扶持另外一名大将与他分庭抗礼,还不顾两人曾经的手足之情,在他攻城的时候,在背后下黑手。

李申表示,他对徐四海失望透顶。

而这一次,派他过来担任使者,更是把他往死路上逼。

因为只要虞山青心够狠,他这么做就是在送死。

李申说他已经彻底绝望,不想再为徐四海效力,如果虞山青愿意向朝廷上奏,封他当一城的守将,他便帮他除掉徐四海。

听到他这么说,虞山青这才半信半疑,问他要怎么帮他。

李申说,他可以先烧掉粮草。

一旦军中没粮,人心势必涣散。

到时候,他再刺杀徐四海。

军中无主,诸将谁也不服谁,一场内斗在所难免。

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旦他们打起来,虞山青便可派出人马,逐个击破。

李申的这个计谋,可谓是相当歹毒。

虞山青没有想到,为了自己的前程,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对于李申的为人,虞山青非常厌恶。

但如果李申真的愿意这么做,这对他来说,可是一次立功的好机会。

虞山青不想就这么放过,便私下做主,答应了李申的请求。

两人约定好,三天之后动手。

虞山青亲自将李申送到城门口,态度非常热情。

李申走后,他的部下有些不放心,劝他小心提防李申这个人。

虞山青冷笑着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过李申。

事成之后,就是李申丧命之时。

对于虞山青的想法,李申并不知道。

两人各怀心事,回到各自的营地。

看到李申安然无恙回来,徐四海松了口气,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申伸出五根手指,说事情已经完成了五成,接下来就要看这出戏演得逼不逼真了。

徐四海非常高兴,立马召来诸将,将他和李申的秘密计划,告诉众人,并且让李申担任此次行动的总指挥。

李申先让人秘密转移粮草,派一名可靠的将领守着。

随后派出第二波人,到附近的林子里面砍伐林木。

所有这些事情,都在夜里进行,并且严格要求他们,不许点燃火把,以免被虞山青发现。

很快,到了约定的日子,李申点燃砍来的木柴,放了一把大火,士兵们假装震惊惶恐的样子,在营地里大喊大叫,拼命救火。

大火扑灭之后,徐四海便按照计划装死,士兵们全都在头上带上白布,就连军旗也换了。

营地里,远远传出一群男人的哀嚎,一个个仿佛死了亲爹亲娘一般,哭得声嘶力竭。

到了傍晚的时候,李申让士兵们毁掉营帐,“自相残杀”起来,打了一阵之后,命令诸将带着自己的下属离开。

地上的尸体,全是抓回来的奴仆和俘虏。

虞山青一直在城墙上观察,看到军队溃散,大火冲天,这才相信李申说的话,立马打开城门,带着所有士兵冲出去,围剿徐四海的部下。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并不是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是徐四海这边猛烈的炮火。

看到炮火,虞山青立马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但他发现得太晚,左右两边,都是徐四海的部队。

虞山青拼命突围,最终含恨死在乱军之中。

徐四海拿着他的头颅,振臂高呼,虞山青已死,若愿意投降的,他既往不咎。

余下的三千多名士兵见状,立马放下武器投降。

徐四海的部队,顺利入驻常平城。

李申献计有功,徐四海赏了他白银万两,还有几十名女婢。

李申不好女色,对于钱财也没有兴趣,便将这些女婢赏给自己的部下,至于万两白银,则作为抚恤金,派人送给那些战死士兵的家属。

因为这场战役,李申被士兵们奉为战神,他的威望和风头,甚至盖过了徐四海。

有几位忌妒李申的将领,将士兵们对李申的称呼偷偷告诉徐四海,劝你小心提防李申。

徐四海的宠妾胡氏,也因为李申曾经说过她的坏话,对他怀恨在心,趁机在徐四海耳旁吹枕边风,说李申居功自傲,多次轻薄于她,是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徐四海虽然表面上什么也没说,但心里很不高兴,每次有事情,都找别人商量,有意无意地冷落李申。

李申察觉到了这一点,也听到了外面的传闻,知道有人故意说他的坏话,离间他和徐四海的关系,便故意装病,将手里的兵权交出去。

徐四海本来就在苦恼,该如何收回李申的兵权,见他主动交出来,心里非常高兴,但表面上还是装作非常担心的样子,让他尽管放心,好好养病。

他只是代为掌管兵权,他还等着他,继续陪着他征战天下。

徐四海话说得很好听,还给予李申非常优厚的待遇。

但李申知道,兵权一旦交出去,就要不回来了。

因为徐四海已经对他心生忌惮,不会再放心让他领兵。

李申很失望,但他也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因为君王无情,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朝历代的轮回。

徐四海已经对他够好的了,没有逼着他交出兵权,还亲自过来探望他,给足了他面子。

李申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知道现在需要暂避锋芒,等徐四海需要他的时候,自然会来找他,便安心地待在家里,研读经书和武略。

而在这期间,徐四海也没闲着,一边整顿内务,一边操练军队,忙得不亦乐乎。

李申突然生病,引来了很多人的议论。

士兵们私底下都认为,李申交出兵权,是被逼的。

至于那些将领,则是非常高兴。

因为李申治军,非常严厉,跟着他,这事不能做,那事也不能做,非常受累。

只有少部分人,李申的亲信,知道事情的真相,对于李申的忍辱负重,感到非常不平。

但李申要求他们做好分内之事,不要跑到外面乱说,给自己惹来麻烦,他们只能跟着憋屈受气。

一个月后,徐四海带着军队出发,攻打另外一座城市——南陵城。

南陵和常平一样,都是比较大的县城。

城内驻军六千,有一支一千人的骑兵队伍。

另外,还配备八门火炮和若干投石车。

驻军将领叫黄云鹤,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岁。

但他十五岁就从军,一生之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军队之中度过。

他打过南蛮的异族,也讨伐过太平教的叛军,从一个扛锅的小伙夫,身经百战,跻身一跃,成为一城的将主,万众瞩目。

他靠的,不仅是冲脉境初期的修为,还有遇事的谨慎和冷静。

面对徐四海的两万五千大军,黄云鹤并不慌乱,而是派出骑兵队伍,提前埋伏在山丘上,趁着徐四海的军队忙着安营扎寨的时候,闪电出击,袭击后方的粮草队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待得徐四海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部队已经扬长而去,追都追不上。

而徐四海这边,虽然极力抢救,但还是损失了不少的粮草。

徐四海没有想到,黄云鹤竟然这么大胆,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还派出骑兵队伍,主动出击,偷袭他们,不由勃然大怒,立马将看守粮草的将领抓来,大骂他无能,而后命人将他斩首示众,心里边这才觉得解气了一些。

但更加出乎他意料的是,军队驻扎下来的当晚,黄云鹤竟然再次派出骑兵队伍,而且还不止一次。

每次都是打完就跑,弄得他们草木皆兵,完全没有办法休息……

阅读乱世缝尸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