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与您为伍》
与您为伍

第64回关外金家弃子

这人正要说话,奶奶一茶杯直接砸在他脸上。

“这人不是金家人!”

奶奶?嗯?

我一手扶住那人的胳膊,另一只手伸出两指,点在死穴上,立时气绝。奶奶还不放心,起身过来探了鼻息,摸了脉搏,确定无误之后,才安心坐回原位。

其他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能够毫无痛苦的死去。

师父亲自动手,引动剑气,穿过他们的周身穴位。经受过折磨之后,才痛苦的离开人世。

拖泥带水,不是师父和我的风格。反正他们都在一间房里,一把火烧了就是了。

我们把奶奶搀扶上轿子,回到府里,这件事算是了结了。对奶奶来说,了结了。族人如何善后,这不是我关心的事情,让奶奶和师父去操心去吧。

好不容易熬到了半夜,到了我该动手的时候了。

我扶住那个自称知道内情的人的时候,实际上用内力把他的穴道移位了。表面上点中死穴,当时就死了,其实只是用内力让那个人的经脉暂时停滞,形成假死的状况。过一个时辰就会醒,只不过还是动弹不得。

那把火烧的也有讲究,这可做不得假,只是我临走的时候,使内力推了一把,把那个人推到房屋后面,大概不会被火势波及到。

我说的动手,就是去把那个人嘴里的秘密,都翘出来。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那人衣服上被飞溅出来的火星烫了一个又一个洞,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也被烧黑了。好在还有呼吸,不至于没有用处。

审讯的过程异常的顺利。

之前师父说的,所有关于自己身世的内容,全都做不得数,与这个人说的,颇有出入。这人说,师父原名叫金元,是高丽金氏家族当中,家主的次子。自小笨拙,学什么都比别人慢。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诗词歌赋,都不是师父擅长的东西。

家传的制造暗器之类的手艺,也学得一般。

总之是一无是处,毫无优点。

要说是优点,只有一点,就是孝顺,注重亲情。上对父母,下对兄弟,谁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这正是被逐出家门的祸端。师父有情有义,并不代表,别人也会用一样的真心对待他。就在师父还是少年的时候,师父的亲哥哥,对他下了毒手。就因为师父重视亲情,受到父亲的重视。

可这种重视是做不得数的,并不意味着嫡长子传承家业的身份会被取代。

有一个词叫变本加厉。试探初具成效之后,逐渐放肆起来,编造谎言,找人散布出去。正所谓众口铄金,也就是这么一回事。谣言传到家主耳中的时候,家主不以为意,就当是众多子嗣当中,有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想着除掉师父,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只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师父的哥哥,就是嫡长子,买通了师父的仆人,就是我正逼问的这个人。使尽了浑身解数,制造各种诡异的巧合,让师父不断地犯错。

伎俩是很拙劣,他们本来也没指望用这种方式就能奏效。如此种种,是为了把师父在家主心中的地位一降再降,等到之后再出狠招。

金氏家族有一条族规,就是不能把制作失败的残次品放到市面上销售。这是一条常见的规矩,凡是涉及到“制造”的家族或者门派,都会有类似的规矩,只是处罚不同。

想想也都知道会是怎么做的。

师父的仆人谎称是师父起了私心,把一些还没有来的及销毁的残次品,以低价贱卖。买主看到是残次品,还不至于利欲熏心。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后果他们承担不起。于是,师父的哥哥,再假装买主,买下了这一批货。

可不要小看这一进一出。只要是这批东西在市面上亮了相,有没有人买都不重要了,传出来的消息,就足以让金家付出惨痛的代价。祖辈经营的铁匠生意,用时间换来的口碑,就在顷刻之间崩塌了。

卖出的钱,被仆人藏在师父的枕头下面。东窗事发之后,家主非常顺利的得知了师父的哥哥营造出来的所谓真相。

师父早就失去了父亲的信任,雪上加霜的,又出了这么个事儿,那肯定是会受到极大的惩罚,就是被驱逐出家门。

仆人说,师父也试过辩解,只不过种种证据都表明,师父是一个从芯儿里就烂透的纨绔子弟,家主没有再去复盘,没有再去考虑是否合理,反而是更加愤怒。

仆人说的话就到这里了,没有更多有用的价值。

“与人谋而不忠,也是个该死的东西。”

解决完这个嗜主的东西,处理完现场,我又摸回了金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还是像不通。

照理说,师父当时的性格,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不过也不应该是个好惹的人,怎么会就这样忍气吞声?干没干过这个事儿,师父应该是最清楚的,就算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也应该不会善罢甘休。

更奇怪的是奶奶当时的反应。看样子,就算不完全清楚,她也多少知道一些内幕,那为什么不为师父平反,她不是师父的娘亲吗?

拂晓,奶奶应该还没有起来,我先去找师父。我把从仆人那儿问出的结果告诉师父,师父不喜不悲,就当没听见一样。还跟我说,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不要再问了,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就好了。

族人都回来了,也就不用奶奶再去操持家务了,自然有无数的晚辈效劳。不过这顿早饭,还是我们四个人吃的,其他人没有资格登堂入室,与我们同坐。

君十三神色如常,还是该吃什么吃什么,只是说没有我和奶奶做的可口,吃不下许多。我可是一点都吃不下,我眼看着昨天的母慈子孝,觉得有些虚伪,过于荒诞了。奶奶跟我一样的反应,估计是羞愧,才让她只是拿勺子在碗里搅和,没有送一勺入口。

相比起来,师父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大快朵颐,平平无奇的大碴子粥和小咸菜,就跟什么山珍海味似的,吃得津津有味。

我是越看越觉得憋屈。凭什么师父要受到如此屈辱,被逼离家。要是没有这档子事,师父说不定早就继承家业,过着幸福的生活了。

师父笑着跟他娘说,之后把他娘接回去,好生伺候。他娘跟昨天不一样,就说了“再议再议”,没有明确的拒绝或者同意。

我把勺子往桌上一摔,实在是见不得师父向这个娘不像娘的人,再做一点好事。

“奶奶!请原谅小子放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师父瞪我一眼,按在我肩膀,把我按下去:“知道放肆就闭嘴!”

奶奶放下勺子,满脸的释怀:“没事儿,孩子,你说吧。”

“奶奶!当时师父被逼出走,是什么原因!您能跟我说说吗!”

“看样子,你应该知道了不少了,就是你知道的那样。”

没有辩解,那看来是辩无可辩了。我知道,我不可能做出什么对师父他娘不利的事情出来,可我不想在这个杀人无声的恐怖的地方继续待下去了,拉着还没吃完的君十三就要走。

师父说事情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的,就要和我们解释。我不想听什么解释,那是师父不怪罪,我不会不怪罪!

“你奶奶也是被逼无奈!”

“什么叫被逼无奈!”

“那是我爹的意思。”

师父说,在他被逐出家门之后,也怨恨过他的哥哥、父亲,和默不作声,不为自己说一句话的母亲。就在他手持尖刀,把他的哥哥逼入死角,打算兄弟相残的时候,他的父亲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制住了师父。

金家家主说的,和那个仆人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是再之前的事情,我也无法对比,进而找出一个更加真实的可能性。

金家家主说,自己时日无多,最近就打算选出一位继承人。叔伯兄弟还有几位,要是贸然传位给自己的某一个子嗣,一定会受到叔伯的压迫。趁着羽翼未丰,架空之后,夺权夺位。这是家主不愿意见到的,所以宁可让长子清除异己,来震慑其他别有用心,伺机而动的人。

而师父,是被师父的亲哥哥和亲生父亲选出来的牺牲品。不是一定得是师父离开或者去死,而是也给师父留了一个机会。说是机会,并不准确,起码不公平。因为这个机会就只在师父能够抗过了所有的攻击之后,能给出有力的反击之后,家主才会考虑要不要撤回这个决定,扶持师父继承家业。

对啊,这就合理了,这就合理了。要不然家主怎么会一直默许这种事情一直发生,连一个让师父辩解的机会都不给。

师父说,他当时已经不是理解不理解的事情了,他就想把所有跟这件事情相关的人全部弄死,然后自己再自杀。在挣扎着起身,咬断他亲哥哥的喉咙之后,师父就已经后悔了,开始觉得害怕了。

他的父亲没有对他做什么,只是放他就这么离开。后来师父一路颠沛流离,到了陆府剑门。再往后的事情,我就都知道了。

师父说完,就出门去了。也应该去找一个地方,去释放这些年因为这些,而积攒下来的崩溃。

“姑娘,你吃饱了吗?”

“我吃好了,你们先聊。”

君十三很识趣的出去了。

“你还有什么话说。”

“孩子,我只说给你一个人听,你不要告诉他们。”

还有反转?奶奶说了再往前一段时间,她和家主发现的一件事情。

他们发现,有一个游方的和尚,来到了南春镇。只知道这个和尚是从中原来的,是来买铁器的,别的一概不知。作为当时本地铁匠当中,最为强盛的金家,是这个和尚最重视的目标。

他们对和尚以礼相待,留在家里,日日夜夜,不敢怠慢。在浏览过金家的器物谱,再对照作坊和工人之后,那个和尚非常满意。家主顺势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订单,询问和尚想要的物件和数量,想趁热打铁,完成这一票生意。

和尚摇摇头,取出一张羊皮卷轴。展开之后,是一只弩箭的制作方式,就是后来进贡给大明朝廷的那一种。这不只是图谱,更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冶炼方式。

和尚说让金家按照图谱的记载制造一批这样的箭矢,家主仔细看过之后,发觉出了疑点。这种箭矢,不是寻常的标准化制作的。不可能铸造模子,然后浇筑成大体模样,然后再手工修正。而是只能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全凭手工敲打,才能制成。

不仅是费时费力,效率太低。要是这样就好了,最多产量下去一点。关键问题是,这种弩箭杀伤力太大,在一个训练有素的人手里,能有穿金裂石之威。这不仅不是寺庙当中会用到的,就连一般的门派,也不可能。更何况,这种精良的弩箭,图纸从何而来?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高丽金氏在南春镇世代传承,除了一些生活习惯上面,还保持着高丽人的样子,别的方面,和汉人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家主和奶奶,他们担心是大明朝廷派来这个人,让他们制作弩箭,然后攻打高丽。

他们不想打草惊蛇,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把弩箭制成空心的。本来就已经很难制作了,要制成空心,又不被发现,是更耗费时间的事情。只是希望弩箭的威力会小一些,不至于让高丽人,毫无还手之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和尚怎么可能会发现不了呢?按照计算,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制造出上千支弩箭,跟实际上的产量对不上,实际上只有三百支。

和尚拿起一支,挥挥手,弹了弹弩箭,就知道这是空心的。然后,留下了一句“好自为之”就走了。

奶奶说到这儿,停了下来,摘下发簪,掰断,是空心的。里面藏着一小张纸,是契约的一角。这一角正是那个和尚签下的名字。

君六。

如遭雷击!君六?商贷君六?

奶奶继续说着几十年前的故事。

他们也觉得理亏,想要把定钱还给和尚。可怎么找,和尚都像凭空消失一样,没有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他们按照契约上,和尚留下的君六的名字去派人打听。也是凑巧,打听到了君六是什么人,然后就有了师父说的事情。

不是师父的父母狠心,而是想让师父活下去。跟我对游成说的那些狠话,是同样的道理,宁可被恨,也不想他多受苦。

奶奶说,家主不怕死,可是怕连累到下一代。担心君六会斩草除根,迫于无奈,才会让师父……

那……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上代君六就准备着豢养私军的事情,找到师父家,让他们打造弩箭。师父家不肯,害怕报复,就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把师父流放,实际上是救了师父一命。

然后师父去了陆府剑门,十兄弟当中,有几人被上代君六盯上了,遭受了灭顶之灾。不知道师父受到迫害跟这种箭矢有没有什么关系,也不确定“天”盯上的人当中,也有师父。

家主果然遭难,师父的哥哥也没有幸免于难,其他族人安然无恙,推举出来了新的族长。新的族长也会制作这种箭矢的方式,不断制作,供奉给大明,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全族平安。

这代君六,就是弘法,他知道之后,派遣族人来到这里,奴役金家的人为他打造箭矢。我们打探到箭矢的事情,来到了这里,接着就是现在,我听到了这些消息。

脑子里一团浆糊,还是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这其中有多少的事情,是有必然的联系。有多少事,只是巧合,我想不明白。

君十三回来,问我们接下来的打算。看来她没有走远,一直在偷听。

奶奶说,之后就不制作弩箭了,跟朝廷汇报说,唯一掌握这种技艺的人死了,技艺失传了。金家以后,就只做寻常的铁匠活计,说是之前没有这种东西的时候,家里也没饿死人。

这件事情就此作罢。师父知道的并不完整,我也不打算东拼西凑的事实都告诉师父,不想让他更难受。我这么跟奶奶说,奶奶认为我是对的。

“可是,刚才我偷听的时候,蟑甲在房顶,也在偷听啊。”

“不好,快追!”

没有什么寒暄了,赶紧拉着君十三就奔豫州,必须得在师父到白马寺之前,拦住他!

阅读与您为伍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