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持秦》
持秦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待遇差别】

阴山下,九原郡,大草原上。

无数整整齐齐扎起来的营帐,连绵数十里。

秦国大军正驻扎于此。

步军的营地在中间,骑军的营地在西边,车军的独立营地在东边。

中午时分,几处军营之中已经冒起了袅袅炊烟。

这个时候,才能看出不同军种之间的待遇差距。

秦国步军的营地里,摆出来数十个巨大的木桶。

那些木桶里,装着步卒材士们的饭食。

秦军之中等级森严,阶级明确,在这吃饭之中,是最能够体现出来的。

那些木桶,分成了两种。

一种木桶里面装的是糙粮,一种里面装的是精粮。

寻常的步卒材士,每个人只能分到一斗的糙粮。

糙粮,是筛选剩下的粗糙粟米和乱七八糟的谷物、菽豆,甚至是一些稻谷粟米的外壳麸皮和秸秆碎末,混合在一起蒸煮熟。

口感极差,难以下咽,但能吃。

寻常的秦人黔首家中、隶臣妾、徭役、刑徒,一般吃的就是这种糙粮。

以粟米为主,但还得加上那些谷物豆类充数量,才能勉强果腹。

军中只要不是食量惊人的寻常士卒,基本保证每餐勉强能够吃饱。

到了簪袅,也就是秦法规定的第三级爵位以上,才能吃到精米。

精米,就是经过筛选和脱壳之后的粟米。

精米饭里就全都是黄橙橙的粟米,不再掺杂那些乱七八糟的谷物和菽豆充量。

口感上比起糙粮,要好上太多太多。

而簪袅及以上的爵位不光有精米一斗,还能够领到酱半升和一盘菜羹。

这样的伙食,足以让那些没有爵位在身的新兵、奴隶、刑徒们羡慕。

步军主将涉间,抱着一个比自己脸还大的陶盆。

里面都是精米饭,看起来足足有两斗。

涉间的面前,还摆了一大盘子菜肴和半升酱。

除了数量多一些,是因为涉间的食量大。

其他倒是和其他秦军三级簪袅以上爵位的寻常军吏吃的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以涉间的身份,完全可以吃得更好。

但平时在军营之中,涉间并不为自己搞什么特殊化。

这也让涉间在步军之中,拥有极多的拥趸。

对于和属下同吃同住,同生共死的上级领导,谁都愿意跟着打拼!

若是往常,在军中开饭的时候。

低级的士卒,看着那些有爵位在身的士卒吃着精米饭、酱和菜羹,都会心里暗暗发狠。

老子也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换取爵位。

老子也要吃上那精米饭!

秦军之中虽然等级森严,但是秦法却是很公平的!

只要在战场上斩首立功,就能够得到爵位!

得到爵位,就能够立刻改善生活水平!

别看今天吃的是糙粮,明天砍几个脑袋回来,就能吃上精米和菜羹!

可是今天,那些寻常士卒,却丝毫没有去羡慕那些带爵位的军吏所吃的精米饭。

他们的视线,都若有若无地看向了西边。

西边的骑军大营,跟步军大营之间并没有分隔。

只是中间留着一条宽五十步的通道没有扎营帐。

骑军大营里早上的时候,杀了两千头羊,此时此刻正在炖肉。

骑军主将苏角,和几个秦军校尉,正在土灶边上亲自看着火候。

最让人难受的是,此时还正在吹着西北风。

而苏角,似乎是有意在向步军炫耀自己的伙食。

炖肉的地方,距离步军营地极近,只有百步。

骑军大营那边的肉香,毫无顾忌地飘了过来。

这让每个秦军步卒,都食之无味起来。

骑军,那可是秦军之中的精锐。

那是能吃上肉的!

虽说不是顿顿都有肉,只是偶尔能吃上几口。

此时在九原大营的骑军,有八万多骑士。

两千头羊,也只够每个人分上半勺而已。

但是就这一下,也让步卒材士们,有些眼红。

一个秦军五百主,闻着空气中的羊膻味和肉香,再低头看了看手里捧着的粟米饭和寻常酱菜。

顿时味同嚼蜡。

心里不是滋味。

老子怎么说也是个五百主,吃的还没有骑军一个寻常骑士好……

五百主心生郁闷,但也知道,骑士不是谁都能去当的。

养一个骑士的钱粮和时间,能养十几个步卒材士。

一个步卒材士,从新兵入伍,到成为老兵。

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一个骑士,从新兵到经验丰富的老兵。

则需要两三年。

自己就骑术不精,所以只能在步军之中干五百主。

一番郁闷之下,五百主决定换个地方吃饭,不去看骑军大营里的动静。

也不去闻那飘散过来的肉香……

糟心!

可转过头看看向东边的车军营地,五百主再次不淡定起来。

战车大营和步军、骑军的大营,并不挨在一起。

是独立出来的一处单独营地。

外面还圈着围栏和篱笆。

用一些人的话说,人家根本不屑与步军住在一起,觉得那是掉份儿的事情。

战车部队的伙食,比起骑军,还要好。

不光有肉,还有肉汤、锅盔、好几种菜羹……

先秦时期,战车部队是一个国家最精锐,也最昂贵的部队。

商君变法之后,寻常黔首也有了当骑士的机会和资格。

但是这驷马战车,仍旧还是老世族和贵族们才能够上的!

无他。

寻常黔首农户,一辈子连好一点的马都很难有机会骑。

能够学会骑马,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人生经历了。

能够将骑术练精,就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了。

驾车?

驷马战车可不是牛车!

那才是真真正正需要底蕴的。

驷马战车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更是精妙。

寻常黔首,别说个人的家里,就是几个村子、亭、乡凑在一起,也未必能攒出来一辆驷马战车。

倾尽秦国的全国之力,也不过能够打造出来几千辆驷马战车而已。

就这,很多战车还都是爷爷辈的东西。

在战车大营中,甚至能够见到惠文王时期打造的驷马战车!

真就是爷爷当年驾驭的战车,孙子继续驾驭着来参军。

当然,战车还是当年的战车,但是修缮肯定是要修缮的。

而战车大军,也一直都是老世族子弟扎堆的地方。

只有老世族的子弟,才能够从小就有机会学习驭车。

也只有大的世族,才有实力打造战车。

五百主眼巴巴地看着,心里无比羡慕。

但他也无可奈何,步军不比骑军阔绰,更是比不上那些战车部队。

战车部队的伙食,甚至不仅仅来自于国府调拨下来的军费。

那些老世族,都是自己供养着属于自己族内的战车和车军的。

和寻常步军、骑军的组成不太相同。

战车这种古老的兵种,还是沿用了一些旧制。

那就是这些战车并不都是属于秦国国府的。

准确来说,并不都是属于嬴氏公族的。

所谓万乘之君,必有千乘之臣在侧。

这千乘之臣,就是说各个老世族也是拥有战车的。

老世族的子弟们是自己带着族内的战车,来入的军。

也正是这样区别,让战车部队和寻常的秦军之间,存在着一些隐隐的隔阂。

所以五百主虽然也羡慕战车部队,但是深深知道自己和人家阶级上的根本区别。

并没有太过于心里感到不平等。

看骑军的伙食,那是真眼红。

正抱着饭盆狼吞虎咽的涉间,很快注意到了军中的这种气氛不太对。

他立刻意识到是骑军的那些家伙在使坏。

涉间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饭盆。

站起身来。

阅读持秦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