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中兴大奉》
中兴大奉

第105章赏赐

距离御马场一战已经过去三天了,在这三天里,赵桓不仅没有问过张九崴的事情,就连河北的情况也不关心,倒不是说河北和张九崴这两事情不重要,只是赵桓身为大奉的天子,他打赢了最重要的一战。

太平城保住了,皇位保住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尊严也保住了,自然命也保住了。

能做到这些,可不是因为赵桓洪福齐天,也不是因为什么穿越光环,而是无数将士军民拿命换来的。身为天子,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功赏赐。

耶律师现今虽然还在黄河以南,只怕他的心里也清楚,短期之内想要拿下太平城已经是不可能得事情,那就该兑现作为一个天子对军民的承诺了。

赵桓忙碌的书写着阵亡将士的名单,亲自前往赏赐抚恤,制定祭祀方案,同时最为重要的事情,提拔此战突出的将领,扩张禁军营,这样的事情赵桓也不敢让别人去做,毕竟这可是以后打败匈奴的资本。

这些琐碎繁多的事务,竟然比和匈奴做战还要累,赵桓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忙碌,一点时间都没有,就连吃饭还是徐克送到面前,就差让人喂了。

老太监提着食盒,正要进去,这时候户部尚书白时中快步走来。

徐克轻声问道:“白大人,来找陛下可是有事?”

白时中无奈颔首,叹息说道“一般的事情也不就询问陛下了,可今天这事,确实得来问一下。”他一边走,一边将情况介绍了一遍,原来在攻克御马场后,太平城大局已定,可那耶律师却没有撤兵。

通津门的战事还在继续不说,那里有着李征和宋杲武撑着,而且军民士气正值高昂的时候,虽然没有击退匈奴,到也没让匈奴在他二位的面前讨到好儿。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差点让整场战斗功亏一篑。

耶律师看准时机突然派遣一支骑兵,直接袭击了太平城的景阳门!

酸枣门虽然是正对着御马场的方向,可是这个时候此刻太平城中的军队,大多陈列在御马场方向,防止匈奴再次包围太平城,李征和宋杲武两人带领着不少人马守卫在通津门,这个时候北面的酸枣门和景阳门这两个地方恰恰是守兵最少的地方。

选择突袭酸枣门,耶律师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将,把握战机的本事,不得不让大奉君臣赞叹。

奉军经过这几天准备,在加上御马场方向的大战,身子骨正是疲惫的时候,加上一场天大的胜利,这时候的守军可谓正值松懈的时候,一队匈奴骑兵席卷而来,城外的奉军一下就让打跨,直接席卷到了城门底下威胁了太平城的城门。

要知道,酸枣门可是距离皇宫最近的城门,一但这里被匈奴拿下,那赵桓,可是想跑都跑不了了。

千钧一发之迹,酸枣门外,弓弩齐发,迎着匈奴,就是一顿犀利的箭雨。

发动攻击的人正是此刻在城门巡视的尚书今高鞠!

这尚书今原本是看准酸枣门的地理位置,不仅离皇宫近,前面还有御马场大军驻扎,匈奴有在进攻通门津,这个时候上城头转一圈,不仅能收获好评,说不定还会让陛下多看两眼,可谁知道,他才来巡视就遇见了匈奴骑兵的攻击,当下心一横,立马抽出一边将士的弯刀。

床弩、神弩、牛弓、连弩但凡是能远程攻击的,全都用了上去,只是一轮箭雨就让匈奴死伤过百,冲锋的势头为之一顿。

高鞠立马招呼在来第二轮,等到弩箭射出去,金兵再次扑倒。一见战机难寻找,高鞠立马举起弯刀,招呼手下士兵,冲到了城下准备血战匈奴,正好秦良缘朱供之两人带着骑兵赶来支援,一伙匈奴硬是让他们留下了七百多具尸体才逃头,当然,其中还有大的发现。

“陛下,是这样的,经过将士清点,又让朱将军辨认,终于确定了陈子安的尸体也在其中,还有攻克御马场之后,王德将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有找了陈九畴的脑袋,还没被匈奴下葬。现在陈九畴还有他的一子一女,三人的尸体都在,臣想请陛下示下,这三人尸体该怎么处理?”

赵桓微微冷哼,对于陈九畴这个降辽降奉有投降匈奴的贼子,他是没有半点好感。

“薄皮宣草,跟童三天的脑袋挂在一起!”

李邦昌连忙点头,“臣晓得了,不过还一件是事,李老将军的安葬事宜,也请陛下一并拿个主意吧。”

李灌!

这位老将是为了防止御马场粮草落到匈奴手里,以免资敌,放了一把大火,以身殉国。

又是正月十五的时候,吉王在匈奴大营用陈九畴的人头换回来的,前一段事情忙没有关注到李灌的事情。

怪不得李邦昌要提陈九崴这人,这些个文人也真是的,刚才说了景阳门的战事牵扯出陈九畴,在用陈九畴牵扯出李灌,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啰里啰嗦的吗?直接问李灌不就是了?

李老将军为国战死,赏赐恩荫,这是都不能少的,可是光这些好像还不怎么够,赵桓思索片刻说道“老将军战死御马场,如今老将军的尸体不仅回来了,就连御马场也被收复,不如何就在御马场为老将军建立庙宇,享受香火祭祀,百姓祭拜,如何?”

白时中连忙躬身,感慨道“陛下洪恩,定能让老将军在天之灵安心庇佑我大奉战神匈奴。”他顿了顿,又抬头看了看赵桓,似乎想说什么……

“别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

白时中连忙陪笑说道“陛下,臣在来之前特地去见了李文龙,这次进攻御马场,他受伤不轻,肚子上的一道口子,有半尺多长,军医都说如果再深半寸,伤了脏器,神仙难救,李家父子堪称忠勇啊!”

赵桓点点头,感慨道“李家父子的忠勇自不必提,他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说,朕定然答应。”

白时中笑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臣问李文龙的时候,他就是希望陛下能给李老将军写点诗词,或者题个字也行。”白时中笑嘻嘻道“陛下在元宵节那日续了两句诗,才情之高,简直让臣等五体投地!”

提到了写诗,赵桓的脸瞬间垮了,说道题字,能让赵桓一下就想到的无非是“精忠报国”四字,可这字题给李灌真的合适吗?

不仅白时中一脸期盼,就连来送饭的徐克都跟着起哄“陛下,写一首吧,写好了吃饭,别让菜凉了。”

赵桓一下子让气笑了,你当写诗是斩华雄啊!

还要饭尚温时做首诗?

赵桓沉思片刻,看来这文抄公是要当定了,只见纸面字迹飞快转动,一首诗词展现出来。

……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舍身取义今日事,重整山河待后生! ”

白时中看着面前诗词,心情一下激动了起来,好一个重整山河待后生!

匈奴进犯太平城,烧杀抢掠,奇耻大辱。

老将军已经殉国身死,报仇雪耻,自然是要看后辈晚生了。

陛下写的好!

仇与耻!

从此之后,与匈奴只有不死不休。

从军,杀敌,雪耻报国!

就在白时中沉浸在国仇家恨之中时,赵桓突然下旨,要赏赐有功之人……

阅读中兴大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