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圣牧纪元》
圣牧纪元

38、任重道远(求收藏)

萧楚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沉重的话题,以前,他想过要帮助乡亲们致富,而现在则是切身体会到农民的艰辛。

“我一定要让你们,我的乡亲们过上富足的日子,我一定要让你们,千千万万的农民,抬头挺胸,远离贫困!”

这一刻,萧楚决定,以毕生之精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刻,父亲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无比的高大。父亲时时刻刻,一点一滴的做着该做的事情。

关键时刻,父亲会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到周围的乡亲们。

大家为什么信任父亲,是因为父亲将大家视为家人,视为兄弟姐妹,愿意帮助每一个人,愿意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父辈的影响力,这一刻的感受,再加上从小在农村长大,见到的,听到的,让他做出了如此决定。

沉闷的话题,随着每一个人开始品尝食物,渐渐地消散了。萧楚适时的将昨夜赶工的小食品,还有果汁,送到了再场每一位的手中。

薛强面带微笑,实则气得火冒三丈,如果可以,他恨不能让萧楚,老厂长这些人变得千疮百孔。

外资食品厂发展起来,将是他要建立的最大的阻碍。

更糟糕的是,一旦市领导,决定搞食品厂之间的擂台比武。他可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要知道市食品厂可不是小企业,论人数已经到了大企业的边缘,轮规模,占地面积甚至比市机械厂还大,足足五十亩地出头,这还只是厂区部分。

如果算是住宅区,家属院,面积就更大了。

如果,市食品厂获得生机,提升产品品质,销路扩大,一定会向周边扩展,到时候,还有他薛强的立足之地吗?

薛强心里很清楚,自己一招失利,就已经步步赶不上,各单位,机关决定采购外资食品厂的食品发放福利。

这种示范性的效应,足以短时间内,打开岛城的所有销售渠道。

百货商店,供销社,副食品商店,甚至居委会管辖的小商店,都会开始进货。

市食品厂败北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而他又不想带领市食品厂焕发青春。

这就意味着,市食品厂被外资食品厂承包或是代管,监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中国,最大的特点,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不到,想到后,但却不会有人反对。

那就是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不亚于光速传播,覆盖面之大,力度之深,堪称世界第一。

市政府召开的外资食品厂食品推荐会,还没有落幕,有关的内容已经传的街知巷闻。

魏长河作为商业局局长,自然是老谋深算,一招未能得手,就不能继续咬着食品厂厂长陆子义不放了,反而这时候,要缓和彼此的关系,甚至要帮对方一把。

边喝着果汁,魏长河找到了老厂长陆子义,一脸凝重:

“陆厂长,食品厂真的撑不住了吗?”

刚才老厂长陆子义,被魏长河逼的走投无路,这时候,对方找自己说话,却也不能还以颜色,两个人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行事风格自然也不同。

“魏局长,食品厂自身有肘腋之患,已成朽木,难有作为啊!”

魏长河自然明白陆子义话中的意思,薛强对下霸道,对上迎合,做事滴水不漏,是个难缠的角色。

“陆厂长,眼下不是说气话的时候,如果将心腹之患解决,食品厂能否有所作为?”

魏长河作为商业局局长,自然不希望看到市食品厂倒下。这个有着三千多职工,生产的食品花样繁多,一旦停产,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难啊,没有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领头羊,我厂想要起死回生,已然是回天乏术啊!”

陆子义说得是实情,他要是年轻十岁,或者五岁,带领市食品厂打个翻身仗还有可能。

如今,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陆厂长,你凭什么认定萧楚这个娃娃能够堪当大任!”

“魏局长,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娃娃,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他都能够将外资食品厂搞得有声有色,假以时日,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对各种副食品的需求量,开始逐年增加。

正所谓衣食住行,事事处处关系到老百姓。这些都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行当,眼前住还不是问题,布票取消,各式各样的衣服,已经充斥大街小巷。

至于行,短时间内,普通老百姓还无需面对长途出行,基本上都是就近上班,一辆飞鸽或凤凰就能搞定。

对于食,中国可是号称美食天堂的国度。精工细作,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各类菜肴,已经足以说明古老东方大国美食天堂的地位。

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餐馆,说明饮食已经开始备受国人关注。

岛城作为国内有数的大城市,食品行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孩子外出游玩,走亲访友,人情往来,百货商店的货架等等,全都涉及到食品。

市食品厂这些年,举步维艰,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第二阶段的国企改革基本结束,不但没有使得这家四十年的老企业焕发青春,反而越发的难以维持。

“领导班子的问题,不解决,就算有大笔资金,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人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啊!”

魏长河对老厂长的话深以为然,这是当今国企的顽疾,只是轻重不同,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国有大型企业,人才多,只要政策到位,焕发青春指日可待。而中小国企,尤其是地方企业,遍地都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生计,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后果严重。

“师傅!”魏长河压低声音:“如果你真的看好那娃娃,会上我会支持!”

魏长河也曾经是市食品厂的一员,对这个厂子也有很深的感情。

“多谢!”

魏长河忽然想到什么,眼神集中到农业局局长唐建业身上。

“师傅,要想破局,还得唐局长出马!”魏长河指点道。

“唐建业?”

今天,陆子义很是看不懂唐建业,这个一心想要发展,振兴农业的老局长,怎么会为自己助阵呢?

唐建业不是魏长河,魏长河到底是从市食品厂出去的,唐建业自始至终和市食品厂一点关系也扯不上。

有传闻,唐建业虽是本地人,却是从外地调到岛城来的,至于原因没有人知道。

大家只知道唐建业算是水利专家,这几年,在齐鲁省好几个地方待过,搞农业及灌溉设施可是一绝。

去年,唐建业来到岛城,一年不到,使得原来恪守成规的岛城大领导挪窝。

“魏局长,你熟悉唐局长?”

“也不熟,平素与他打交道不多,只是听人说,唐局长打听过您!”

“为什么?”花甲之年的陆子义,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唐局长为什么要打听自己。两个人,从来没用过任何交集啊。

魏局长离开,老厂长陆子义自然而然的盯着农业局局长唐建业看。

恰好,唐建业转身,两个人目光对视,唐建业看着老厂长笑了起来,笑容很是温暖,还带着感激。

看懂了唐建业的目光,这位老厂长心里越发的惊诧。

“老陆,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唐建业径直走过来,一脸笑容。

“唐局长,请恕我健忘,我对您真的没印象!”

“当年,临沂之战,YN县外,支前的小个子机灵鬼。”

听到唐建业的话,陆子义的记忆瞬间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你是?”

“我是小唐,被你抬了一路的唐班长!”

“我想起来了!”陆子义记忆的闸门打开,回想起那时候的点点滴滴。

“那年我负伤后,伤愈打算归队,部队已经南下,当时需要加强地方建设,我就留在地方,后来去了水利大学学习,毕业后最开始在水利部。”

唐建业说起往事:“原本我想来临沂找你,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却不知道你的家乡具体在哪儿,于是我就申请到齐鲁省工作,希望能够遇到你!”

回想当年,陆子义也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我们送你到了后方医院,我们跟着支前队伍,走啊走啊!最后,跟着支前队伍一直到了长江边上,我会水,会划船,还亲自请部队过江!”

“渡江战役后,我们支前队伍中,很多人立功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

“我因为胳膊受伤,不能参军,在前线入了党,回到家乡在村里当书记,带着大家搞土改。”

“一晃四十年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你!”

唐建业,老厂长两个人,越说越高兴,声音也越来越大,周围所有人都停止谈话,静静地听这两位老朋友讲述过往。

“去年调到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你,也没想到就是你。后来偶然听到你用家乡话骂人,我才开始留心你!”

“哈哈……”

老厂长陆子义开怀大笑,心头萦绕的阴霾,瞬间被驱散,往事让这位老党员,如同焕发了青春一样,变得信心百倍。

这一次的小插曲,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唐建业局长,陆子义老厂长。

食品宣传结束后,岛城第一领导郑耀光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市食品厂,及其他有类似困难的企业问题。

“同志们,今年年初,国家将我市列入开放地区,并要求我们搞经济技术开发区。”

“眼看半年过去了,我市依旧没能打破僵局,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迁延日久,迟迟没有变化。”

“我觉得食品厂陆子义厂长的话,说的没错,我们可以效仿特区,搞试点,重振企业活力。”

“政策方面,我们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企业固有的僵化管理思路,重视人才,提高企业效能!”

“一句话,我们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勇往直前的气势,大刀阔斧的进行一次企业改革的战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阅读圣牧纪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