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环漠极轨》
环漠极轨

127

超级耀斑的余晖在三天后退去,乌天和漠星的磁场恢复至原来的高度。高能粒子涌入另一颗气态行星的磁场,覆盖小半个星球的极光清晰可见。

“从元,又在看星星?”漠林的声音透过玻璃。

“嗯,这么巧。”

“我去看光缆建设,不太放心夜班的进度,这条路近……下周有上级来视察记得给自己找点事做,说不定能加经费。”

“光缆?”

“之前铺设的电缆有问题,一个地面放电全瘫痪了。”漠林摇摇头,推开玻璃门,将一份复印件放下,“简化版的《光的介质纤维波导》,十年前的论文,可以学习一下。因为经费和技术问题,去年才宣布量产。”

“不需要中继?”

“嗯,一根毛粗细的线就能将信息从七十公里外传过来,再远就得加中继了。”漠林伸爪比划,爪子间看不出空隙。

“传输速度呢?”

“绝对够用……你不关心经费?”漠林问。

“经费能把附近那个镇子迁走吗?”从元的视线脱离目镜,转向多拉镇散射向大气的霞光。现代化的曙光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河岸和沿海观测站,这一切还在向着更偏远的地方渗透。他们这群没有权力的呜,就像没有抵抗能力的野生动物,为生存不断迁向更荒僻的山区、荒漠甚至是岛屿。接受高等教育时,从元在档案馆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论述了将货轮改造为移动观测站的可行性,一个耗资巨大的计划,却也是避开城市最好的办法。不过,有多少呜会愿意在一艘船上生活呢?一个不怎么现实的计划。

“难,明年的探测主体建设会放在多拉,我们这是控制中心,差别不大……说不定镇子还会向我们这边扩过来……想让这个基地活下去,只有这条路。我走了,还有事。”玻璃门小晃动,主楼驳杂的气味飘入。

从元晃晃尾巴,表示不在意。目镜中的那个世界,极蓝的光芒沉浮于表层大气,就像新生的原始海洋。没有呜打扰的地方,应该不存在吧。

--

卫星通讯恢复后,各探测站才将这些天的观测记录发给多拉,零散的数据让从元感到头疼,他也不想去猜到底发生过什么,也不用猜,抬头看新闻就好。三颗漠星探测器的高增益天线均因技术故障而出错,以低增益天线的效率,数天传回一张照片就是最好的情况。这段时间,狭窄的频谱都用于传输照片,为了社会公关。真正有用的数据不知覆盖了多少次。唯一意外的是和三颗探测器发来的记录一齐打包的地面增强事件记录,即便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麻烦大家处理下数据,今天认真些,有上级视察。”从元对当天值班的呜们喊道。

“这些数据……导师,为什么隔了接近一个月。”宁昔举掌说。

“我们只有这些,对了,我这还有一叠漠星照片,拿去玩……尾巴的相机不坏非坏天线。”从元将一叠照片拍向桌面,“秃毛的可见光。”

“那多拉的站点?”戈兴问,“我们还不能发送信息吗?”

“还想不想回城市了,上面的直接命令。当初就该把相机负载换成天线,低增益的也好。”乌月在私底下轻声说。

“老师,这些信息好像……还有点乱”天水的瞳孔微微收缩。

“算了,才几个月,没那么快的,他们的资源总会倾斜到那个地方。”从元找了个坐垫卧下,“先将就一下。往好处想,我们的成果没出来前,一直会有经费。至少,你们的实习记录会很精彩的。”

“不过这个地面增强是什么?”天水抬头。

“嗯?不清楚,一些异常高速的粒子吧,相对效应并不是特别显著……你们实习论文确定了吗?这个切入点不错。”从元撇了眼打印纸,激不起他的一丝兴趣。

“真的。”天水的眼神闪过喜悦。从元上一次见到这个眼神,应该是她刚到这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新奇。

“数据不多,短时间内不会有阶段性成果。你们选本普通的杂志发表就好。”

“噜,我先去镇子找点资料。”天水点点头,前爪兴奋地踩地。

“天水,我陪你。”宁昔起身说。

这群年轻的呜们没有想到,因为论文发表的时间较早,这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被引用次数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

秋天水,一位能代表时代的学者,她完善了从元构想的预警网络并使其保护乌兰最脆弱的世纪。她的老师从元仅在三十年代在公众面前出现过,他在六十年代退出天文界,离去的原因或许只有秋天水知道。在那个时代,无法确定来源的光速粒子没有预想的实用价值,历史也许证明了这一点。三四十年代的狂热最终由于技术问题而搁置。科研价值或许并不理想,但没有唔将地面增强事件从历史书上移除。一代呜的疯狂迫使另一代唔的不择手段,漠星的两声啼哭,在以灭族为基本单位的战场,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九域远史(乌兰简史)

阅读环漠极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