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
三国之大燕崛起

015章大丈夫生于世当带7尺之剑

公孙康向衙吏询问道:“你可知太史慈是否在家?”

衙吏答道:“太史子义应该在家,我前几日还在城中见过他。”

“你可知他家住何处?”公孙康又问道。

“知道。”衙吏答道。

公孙康闻言大喜,当即说道:“带我去太史慈家。”

“诺。”衙吏拱手应道。

公孙康想着空着手前去拜访似乎不太好,于是又对衙吏说道:“你先去簿曹领缣十匹、稻十斛、麦十斛。”

“诺。”衙吏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衙吏便用马车从府库中领出了十匹缣、十斛稻和十斛麦,公孙康便让衙吏驾驶马车在前面带路,他则乘坐着安车跟在后面。

衙吏将公孙康带到了城西的一处民宅外,周围的百姓见一辆马车装满了货物,而另一辆安车富丽堂皇,于是纷纷驻足围观。

有百姓议论道:“看,准是又有富贵之人来找太史慈。”

“你这不是废话,看那安车多豪华,不是富贵之人是什么?车停在太史慈家门外,不是找太史慈难道是找你?”

“那你猜这次来的人有没有孔北海尊贵。”

“孔北海又没来过,你干嘛要拿孔北海做比较?”

“孔北海虽然没有亲自前来,但遣人来过啊。”

“孔北海可是北海相,地方州郡除了州牧、列侯,还有什么人能比孔北海还尊贵?我不信来的人还能是州牧、列侯。”

“你敢不敢和我打赌,若这次来的人不及孔北海尊贵,那我便请你喝酒;若这次来的人比孔北海尊贵,那你便请我喝酒。”

“有何不敢?”

“说好了,你可别耍赖。”

“呵,我像会耍赖的人吗?”

公孙康不知道已经有人拿他来打赌了,公孙康刚下车,太史慈便搀扶着老母亲从屋内走到了院中。

太史慈母子听到外面有嘈杂之声,于是出门查看。

太史慈一眼便认出了公孙康,之前他在襄平看见过公孙康。

“明公,院中搀扶着老妪的便是太史子义。”衙吏恭敬的对公孙康说道。

“嗯。”公孙康点头表示知道了。

公孙康和衙吏走到太史慈家院门外后,衙吏便向院内的太史慈介绍道:“子义,这位是营州牧,速来拜见。”

太史慈的母亲闻言急忙对太史慈说道:“子义,快扶我过去拜见州牧。”

太史慈随即搀扶着老母亲朝院门走去。

刚才提出打赌的那人闻言大喜,大笑着对身旁之人说道:“来人是州牧,我赢了,你什么时候请我喝酒呀?”

“哼!什么营州,不过是一郡之地,他只能算是郡守,与孔北海同级,是我赢了。”

“你管营州多大,总之他就是州牧,是我赢了。”

“他那州牧又不是天子敕封,只不过是他自封的罢了,这怎么能算?我还自封为太尉呢,能行吗?”

“你自封太尉肯定不行,可是他自封州牧就可以,因为他是营州之主。”

另一名年长之人听到二人的对话急忙斥责道:“你们两个不要命了?竟敢在此胡言乱语。”

争论输赢的两人闻言便反应了过来,他们刚才的话可是对公孙康的大不敬,两人顿感后怕,当即逃离了此地。

太史慈家院门处,太史慈母子一同向公孙康行礼道:“拜见明公。”

公孙康回礼后微笑着说道:“我听闻子义在北海的壮举后心生敬佩,故不请自来,实在是唐突。”

“明公能来,实是老妪和犬子的荣幸,明公快请进。”太史慈的母亲热情的揖道。

太史慈也揖道:“明公请。”

“我带了一点薄礼,还请老夫人、子义笑纳。”公孙康客气的说道。

衙吏随即对太史慈母子说道:“车上有缣十匹、稻十斛、麦十斛。”

太史慈母子和周围百姓闻言大惊,对他们来说那些东西哪里是薄礼,分明就是厚礼。

“明公万万使不得,如此厚礼,老妪万不敢接受。”太史慈的母亲推辞道。

太史慈也推辞道:“明公,无功不受禄,慈不敢接受。”

公孙康见太史慈母子不似客套之言,于是莞尔道:“先不去管那些东西,我们进屋聊吧。”

“明公请。”太史慈闻言便揖道。

公孙康还揖后,便随太史慈母子进了院子。

太史慈母子将公孙康领进屋后,太史慈的母亲便对公孙康说道:“明公,老妪身体不便,就不陪明公了。”

“老夫人请便。”公孙康客气的说道。

“老妪告退。”太史慈的母亲随即离开了房间。

“明公请坐。”太史慈为公孙康设下坐席后揖道。

公孙康还揖后说道:“子义也坐。”

公孙康坐下后,太史慈也坐到了公孙康对面。

公孙康见太史慈坐下后,便开口说道:“子义气勇有胆烈,心中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乃当世俊杰,不知子义是否愿意出仕营州。”

太史慈并不看好公孙康,于是婉拒道:“明公谬赞,慈愧不敢当。慈前些年流亡在外,没能陪在老母身侧尽孝,慈只想常伴于老母身侧,赡养老母终老,不能辅佐明公,还请明公见谅。”

太史慈家就在州城内,就是出仕也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公孙康一听便知太史慈是在找借口拒绝他。

公孙康早已想好招揽太史慈的说辞,于是又说道:“子义家在州治,即使出仕也能在母亲身旁尽孝。”

太史慈闻言便皱紧了眉头,心中不禁疑惑的想到:公孙康怎么会如此的不识趣?

这时,公孙康突然豪迈的说道:“大丈夫生于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太史慈闻言一愣,公孙康之言正是他心中所想。

此时太史慈心中疑惑万分,不知公孙康是如何知晓他心中所想。

太史慈愣了一下,随即含笑问道:“公以一郡之地,如何成就大业?”

“高皇帝本为泗水亭长,小吏耳;光武帝本没落宗亲,与民无异耶。彼能成大业,我拥一郡之地为何不可?”公孙康豪迈的说道。

太史慈闻言便对公孙康刮目相看,随即想到:我若投效兵多将广者,恐难受重视。而公孙康现在势单力薄,我若投效,定能一展抱负。

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