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
三国之大燕崛起

039章营州大学

“朝廷别置雍州有何原由?”公孙康好奇的问道。

柳毅答道:“故度辽将军张然明之子猛仕郡为功曹,猛上书称河西四郡以去凉州治远,隔以河寇,求别置州。故朝廷诏以邯郸商为雍州刺史,别典四郡。”

公孙康闻言便想到:然明是张奂的字,原来是张奂的儿子张猛上书所求。邯郸商和张猛应该没成气候,不然我也不会不知道他们。

柳毅又补充道:“当时武威太守缺,诏又以猛父昔在河西有威名,乃以猛补之。”

这时,被公孙康派往平州给管宁等人送信的州吏来到公孙康面前禀报道:“禀明公,臣已将管幼安、邴根矩、王彦方三位先生带回。三位先生此时正在阶下等候。”

公孙康闻言大喜,当即起身朝门外走去,柳毅见状也起身跟了上去。

公孙康来到门外后,见三名身穿布衣的老者站在阶下,于是快步走下台阶,恭敬的向三人行礼道:“康见过三位先生。”

管宁、邴原、王烈三人赶紧回礼道:“宁(原、烈)拜见明公。”

本来公孙康不知道管宁三人分别是谁,这下他便知道了。

“三位先生请登堂。”公孙康揖道。

管宁三人还揖后便随公孙康登上了台阶,柳毅随即也跟着上了台阶。

公孙康等人回到房间落座后,公孙康便先向管宁等人介绍道:“三位先生,这位是营州长吏柳毅,柳希贤。”

“毅见过彦方先生、幼安先生、根矩先生。”柳毅向王烈等人行礼道。

“烈(宁、原)见过柳长吏。”王烈等人回礼道。

“三位先生能来营州,康实在是太高兴了。”公孙康高兴的说道。

“能与明公相见,亦是我等之荣幸。”管宁由衷的说道。

公孙康与管宁等人寒暄一会儿后,便说道:“我准备先在东郊建州学,名曰‘营州大学’,设大学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六人以教生徒。博士、助教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

“善。”管宁激动的说道:“董夫子曾言:‘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明公设‘营州大学’,乃营州之太学也。”

公孙康继续说道:“秋收后,我还准备在营州诸县建县学;待营州财政好转后,再于每乡设乡学。”

“若每乡皆有乡学,那营州教化必将盛于天下州郡。”邴原又无比激动的说道。

“明公若能言出必行,烈先代营州万民拜谢明公。”王烈随即伏地再拜道。

公孙康见状赶紧答拜,然后惶恐道:“彦方先生快快请起,康忝为营州牧,教化万民本就是康之职责,万万担不起先生如此大礼。”

管宁、邴原、王烈三人皆对公孙康的这番表现感到钦佩,只有柳毅在一旁紧皱着眉头。

王烈起身后,公孙康便又诚恳的说道:“康欲以幼安先生为营州大学祭酒,以彦方先生和根矩先生为营州大学博士,望三位先生莫要推辞。”

管宁、邴原、王烈三人对视一眼后,便一起再拜道:“臣宁(烈、原)领命。”

公孙康见管宁他们答应了,顿时欣喜若狂。

公孙康之所以如此高兴,不仅是因为管宁、邴原、王烈三人德才兼备,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的人脉。

管宁师从陈球,陈球出身世宦之家,而且陈球弟子门生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卢植、郑玄和华歆。

而且管宁颇有名望,弟子门生也是遍及天下。

邴原年轻时在外游学八、九年,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陈寔),汝南则交范孟博(范滂),涿郡则亲卢子干(卢植),同时交友广阔,学成后也是广收弟子门生。

王烈师从陈寔,与荀爽、贾彪、李膺、韩融等为同门。

只要管宁、邴原、王烈三人在公孙康麾下,便有可能招揽到与三人有关联的人。

“劳烦长吏为三位先生安排住所。”公孙康对柳毅吩咐道。

“诺。”柳毅拱手应道。

管宁、邴原、王烈向公孙康告辞后便随柳毅离开了,公孙康随即又将治中从事吕仁召到了面前。

“洵德,我准备在东郊建州学,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公孙康对吕仁吩咐道。

“诺。”吕仁拱手应道。

吕仁刚离开,柳毅便回到了公孙康官厅。

“长吏将三位先生安顿好了?”公孙康问道。

“禀明公,臣已将三位先生安顿好了。”柳毅答道。

“那就好。”公孙康满意的点头说道。

柳毅表现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公孙康见状便说道:“长吏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柳毅闻言这才开口说道:“臣以为,明公设州学、县学无可厚非,然而每乡皆设乡学则大可不必。每乡皆设乡学将耗费大量的钱粮,将来明公夺回平州,必定要移治襄平,届时营州,营州。。。”

柳毅说着便又吞吞吐吐了起来,公孙康见状稍一思考便明白了柳毅的意思。

柳毅的意思是将来公孙康夺回平州,搬回襄平后,营州便孤悬海外,很容易被人夺走,那样的话耗费大量钱粮修建乡学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公孙康自信能够夺取天下,哪怕将来营州被人夺走那也是暂时的,最终营州还是会回到他的手中,因此他不觉得耗费大量钱粮修建乡校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公孙康态度坚决的说道:“长吏不必再言,州财取之于营州之民,自当用之于营州之民,广修乡学乃利民之事,此事就这么定了。”

柳毅闻言顿时对公孙康肃然起敬,当即伏地再拜。

公孙康见状便知柳毅是被他的那番话所折服了,顿时心中窃喜。

公孙康虽然猜到了柳毅再拜的原因,不过还是假装疑惑的问道:“长吏这是作甚?”

“主公仁德,毅自感羞愧。”柳毅羞愧的说道。

柳毅之前忠于公孙康完全是出于对公孙度的忠心,因此一直称公孙康为明公,如今柳毅已被公孙康所折服,所以改口称主公。

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