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东亚新秩序》
东亚新秩序

第5章速战

大顺永昌元年四月初四晚。

后人评价刘宗敏,总是会贬低他担任元帅时在大战略上的不足,但同时,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刘宗敏之所以能成为李自成左右的军事重臣,并不是因为他和永昌皇帝的私人交情,而是他身为一个将军那几乎无可挑剔的战场指挥和临时变阵能力。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刘宗敏的军事风格的话,那就是快。他喜用骑兵突袭趁夜色突袭,大顺东征顺天时,他曾创下一天连克四城的美名。而如今要攻陷的一座五千人小城对他来说不过是光荣履历中的另一注脚。

“刘将军,探子已经勘探清楚了,一片石长城约有五千人布防,其中大部分守军盘踞在城南城墙,只有城北小门因为主要防范满洲人而布防不多。”刘宗敏先前派出的探子汇报道,他四月初三的第一次侵扰的主要目的便是派遣间谍进入一片石,看来计划已经完成大半了。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城北门的守将乃是一愚昧贪婪之辈,只要我们予以足够银两便会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城。”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刘宗敏拍手大笑道:“果然,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有这种贪生怕死,只认得眼前小利而忘大义的愚蠢之徒啊。”他不急不忙地从战袍中摸出一张银票,递给探子道:“这是应天凤天钱庄的五百两银票,告诉他于子夜时分开门,我会派百名将士潜入,而他将从此远离战争,离开这个地狱。”

探子拱手领命离开。刘宗敏转而收起笑容对帐中部将告诫道:“北门宵小舍本逐末,以自己一时之小利而乱吴三桂部署。《吴子》有言: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吾辈当以此为诫,严令军法,校正军规。”

“谨遵将军令!”

“子夜时分,我将亲自率军进城。尔等埋伏于一片石各城门周围,一旦接到暗号便倾巢而出策应我等。明天清晨之前,我就要拿下这座城池。陛下的部队也应该接近山海关了,我想为陛下先拔头筹,而后亲自擒住吴三桂正法。”刘宗敏向诸将下令道,他很清楚,身为一个优秀的先锋将军,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身先士卒做表率。

诸将面面相觑,随后劝道:“刘将军,您乃是陛下钦命的辽东战区右将军,位高权重,不太适合亲自攻城吧。”

“无妨,我经历大小战事百余起,每次都是如此,此等小城若能伤到我岂不辱了我一世美名?”刘宗敏说罢走出帐外,抬头望向天空。辽宁的天色与潼关相比倒是少了些阴霾,就如同大顺帝国的未来一般,万里晴空,星光璀璨。

“陛下,您先前说过,山海关之战会是我大顺平定北方的最后一战。我愿作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利刃,刺向所有与帝国为敌者。”刘宗敏喃喃自语道,似乎是在激励自己,又似乎是在对不远处的永昌皇帝对话。

初五凌晨,一小撮黑甲骑兵聚集于北城门处,为首的正是刘宗敏。他身高八尺有余,五官还算端正,右眼额角处有三两道刀疤,这是他与永昌皇帝于商洛山躲避官兵时留下的,虽然他才刚到而立之年,鬓角处已有几缕白发,为他增添了一些沧桑之色。

刘宗敏面前的正是之前愿意开城的叛徒。他不停地搓着自己的手,脸上有着掩不住的阿谀笑意。刘宗敏明白他的意思,此人想要现在再敲他一笔竹杠。

刘宗敏笑了笑,招呼了一声,立刻有人上前递给那叛徒一叠银票。那人蘸了蘸口水,稍微点了一下,朝城门处打了个手势,约莫一刻钟过后,城门打开了一道只可一次性通过两三人的小缝。刘宗敏正欲走入城中,那叛徒却拽住他附耳道:“我等亲家老小皆在门口画了一小道竖线,望大人保我家人平安。”

刘宗敏点了点头,随后骑马入城,其余扈从兵士也随后跟进。

一片石城内竟然有些出乎意料的寂静,北门距离他们主攻的东南门距离不过两里,刘宗敏待百来名将士全数入城后向东南门迅速点了一下,意为“速战速决”,而后抹了下脖子,意为“如遇来敌,杀”。随后踢一下马腹,向目的地冲去。

负责镇守东南门的左振鸿彻夜未眠,他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天是重中之重,刘宗敏等人很有可能会着重进攻此处,所以不敢入睡,生怕一旦入眠便再无机会苏醒。但今夜的马蹄声令他有些不安,城中的军马大多都在马厩中休息。而城中也没有交锋,所以也不可能是城外的顺军破门而入。不是吴军,不是顺军,那还能是谁?可惜今晚有些薄雾遮住了来者的面容,只能看出一队黑色的轮廓。他想起了童年时听到的神话:当子夜时薄雾兴起,便是鬼魂复苏之时,莫非是古时战死于此的冤魂趁机来现世索魂?想到这里,左振鸿不禁有些紧张,赶忙下令将士做好战斗准备,但还是太迟了,那队黑色骑兵只用了两分钟就突进到他的面前。左振鸿也终于看清来者,他倒有些希望那队骑兵是亡灵了,然而那些黒骑兵可不在意他的想法,随着一阵箭雨落下,左振鸿倒在了血泊当中,眼眸中还是难以相信为什么他能在一片石看到全副武装的大顺骑兵。

刘宗敏的骑兵部队只是一次突袭就冲垮了东南门的守军,那些守军到死时都没想明白为什么顺军能毫无察觉地入城。顺军处理完残余的士兵后,距离进城约莫过了一刻半。刘宗敏指挥着士兵小心翼翼地打开城门,另一方面将一面纹着“顺”的军旗插在了城楼之上,随后摇三下火把,顿时有万千火把从门外的丘陵中显现,随后快速汇聚直奔东南门而去。

城内守军此时终于是反应了过来准备向东南门支援,但还是太晚了,北门,东南门已破,最后挺立的南门也在被顺军持续攻击。最终在卯时末尾,日月交加,黎明之时,一片石彻底沦陷了,五千守军中四千人当场战死沙场,剩下的俘虏也多是残疾之辈,显然一片石的将士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如果不是那贪图一时小利的守将恐怕还能支持至少三日,可惜战场上没有如果。讽刺的是,那个开门迎顺军入城的叛将,也在乱战中被守城士兵误当成顺军杀死,到死他也没花出那五六百两白银。

刘宗敏一个人待在北门城楼上,他微咪双眼,似乎是在感受着高处拂晓的微风,又似乎是不想留意大顺士兵打扫满城的残骸断臂,亦或者是在缅怀牺牲者,没有人知道答案。没有人去打扰指挥官的寂静,或者说没有人敢去打扰他,每次战斗胜利,刘宗敏总会一个人静一会,这是独属于他的时光。一刻钟后,刘宗敏察觉到后勤官已经在城楼下等待一段时间了,于是他静静地走下楼,途中小心地避开道路上的尸体,尽量不让自己踩到他们,同时也避免自己的军靴上沾上血滴。

刘宗敏下楼后,后勤官立刻向他汇报道:“禀刘将军,一片石已经彻底归我大顺控制,我军战死六百二十三人,敌军战死四千零五十二人,俘虏九百一十一人,失踪三十七人。听候将军发配。”

刘宗敏听后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只是单纯地在听一道最简单不过的数学题罢了,他平淡地,就像是在问早上吃什么般地说道:“尽量查清楚我军死者编制,能辨别的向家属分发每人二十两抚恤金,明军俘虏全部聚集在南门杀了,杀完后赶紧清理完这里的尸体,有点碍眼。”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后勤官可以离开了。

“将军,杀俘虏乃是兵家大忌啊,万万不可。”有谋士在一旁劝诫道。

“我军的后勤已是一笔大开支,根本无力再分拨粮草于这些战俘。再之这些战俘多为老弱病残之辈,照理起来更是麻烦,倒不如全部杀了一了百了。”刘宗敏平淡地解释道,商洛山躲藏的时间让他对友军颇为重视,有不少人看见过他噙着热泪聆听一个普通士兵临死的交代,也有无数人看见过他不带一丝感情地,杀掉成千,乃至上万名俘虏,两种不同的面孔也让他成为大顺军队中最有争议的将领。

打发走后勤官后,刘宗敏侧目望向他的副将,询问道:“陛下现在行至何处?”

“以寻常速度的话,陛下两日内便可抵达山海关了,但考虑到陛下此次行军携带着不少的大炮辎重,恐怕到初九才能抵达了。”副将推断道,他们其实都不太理解为什么皇帝要携带如此多的大炮,按照很多人,包括刘宗敏的看法,皇帝只需带上十万精兵奔赴山海关,吴三桂便会不攻自破,开门献城。

刘宗敏点点头,转头加入了打扫战场队伍。他抬起一具没了头颅,还在渗血的尸体,扔到了不远处焚烧尸体的柴堆上,就像城中其他三万名士卒一般。如果不是他厚实的铠甲以及殷红的披风,旁人甚至辨别不出他与一个普通士兵的区别。

阅读东亚新秩序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