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奇葩一箩筐》
大明奇葩一箩筐

第1章朱八八的坎坷之路

襁褓中的朱八八饥一顿饱一顿顽强的一天天的长大了。

此刻已经是一个小毛孩子了。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疯玩,漫山遍野的去疯闹,他知道的最快乐的事儿就是能吃饱饭,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睡。

这一日阳光和煦,他正在山间放牛。

他最好的同村玩伴徐达,汤和来找他了。当然他们现在可能不叫这个名字,也许是徐四六,汤八九之类的,这是蒙古人给汉人取名字的一个规定。

因为蒙古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和享乐,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但是是金统治下的人,四等南人,也就是原来南宋的汉人子民。按这种划分他们家包括他的小伙伴们都是安徽凤阳人,当时的濠州。濠州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在南宋与蒙古对峙的时候是属于南宋的地盘。那里的人在元朝的分等里,属于南人也就是最低贱的贱民。如果你不能理解,看看印度就知道了。

朱八八与同村的小伙伴们正好在放牛的路上遇见了。一路聊天玩闹,毕竟是男孩子嘛,又是半大小子难免会粗心大意。走着走着就发现牛不叫了,这可可怎么办?要知道,牛在古代可是很贵重的生产资料,丢了牛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赔偿不起不说,免不得要有一顿毒打,甚至于连累家里同样饱受苦难的父母和兄弟。

一路随着来时的路发了疯的找,终于找汤和,还有朱八八在一处山谷里找到了失足掉下山已经死透,但是依然睁眼的牛。

朱八八第一反应是很伤心,毕竟这头牛儿是他一直在养着的,紧接着是之前的担忧,化作了害怕,这还了得。又不敢回去和家里人说。

就在小伙伴们都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小朱八八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过人胆识。

牛已经死了,怎么也不可能活过来了,咱们把它吃了吧。

此话一出,所有小伙伴们都吓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言他是疯了,事情万一败露,岂不是要受罚很重,说不定会被打死,给牛顶命。

二话不说,朱八八,就劝说小伙伴们动手分牛,责任他一个人承担。

此刻小朱八八已经展现出他的聪敏才智和过人的胆略还有领导意识。

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吃过的荤腥的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们大快朵颐把牛吃了个干干净净。留下牛尾巴,塞在石缝里。然后有一个小伙伴躲在石头缝的后面装牛叫。

牛的主人是刘德听闻牛卡在石头缝里不能出来了,打死是不信的,本身他又是比较苛刻的地主。

可是刘德呼哧呼哧气喘吁吁的跟着小屁孩们来到了案发现场,以及来时的路上闻到的隐约的血腥味儿,已经察觉到了事情不对。

一看到所谓的牛屁股和尾巴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可是他却是没有责罚朱八八,也没有怪罪任何人,只是自认倒霉的苦笑了一下,就回去了。

可能有读者要奇怪了,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吗?为什么这个原本很苛刻吝啬的刘德地主老爷会这么轻易的放过朱八八他们呢?

其实并不是他心善,也不是朱八八的计谋有多高明,原因还是出在牛身上。要知道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耕牛都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位不亚于我们现在的重要国家管控资源,因为只有了它才能高效的种地有粮食吃。

所以古代的官府对耕牛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作为耕牛的实际拥有者刘德有责任的,即便牛是朱八八弄死的。

所以刘德老爷只好自认倒霉,免于处罚。

当然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这样也给朱八八民间传说中的儿时添加了一种领导的能力,此处小故事不是正史,侧面反映出朱八八的胆略可见一斑。

吃了牛以后的朱八八人生就能一帆风顺了吗?他的人生还有很多奇特经历在等着他。

汉朝的刘邦得天下之前虽然是个地痞无奈,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一个泗水亭长,刘备再草根好歹也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在,逢人就说生怕别人不知道。其他的开国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基础。

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大明的天下,是得国最正的。

这个话题放在这里,我们先看小朱八八以后的路如何。

阅读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