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种田文之灵泉在手》
种田文之灵泉在手

第八十章 工场

橘子很快就熟了,柳燕留了十几筐,余下的都被三伯卖到永福县和永令县。

一个10文,总共卖了500多两。

同行的还有这次收的土豆萝卜,一共八万来斤,卖了1600多两。

萧泽安别院,几个人聚在一起。

蒋为帮众人斟茶,他先前还不明白他们家公子为什么要同意顾伯和蒋大郎住进来,这下全了解了。

这不,柳姑娘都习惯把这里当她议事的据点了。

柳燕原也不明白,后来才发现,丫的这就是一只腹黑Boy。

顾伯:“这皮黄了,果然更好吃了。”

刘启:“招娣早跟你说了,你又不信。”

萧泽安:“这橘子最出名的产地是福间永村,可没想到,招娣种出来的比那里还好吃。”

蒋大郎:“这是自然的”

萧泽安:“......”

萧泽安看着柳燕:“我突然对你种的那些西瓜很感兴趣,不知道会怎么样?”

柳燕:“我也不知道,随便种的。现在好像结果了,再过两个月应该可以吃了。”

萧泽安:“到时候给我留一些”

柳燕:“你还开水果店啊?”

萧泽安:“这个倒没有,都是拿来送人的。”

柳燕:“橘子不要?”

萧泽安:“也可以要一些,但不好保存,送不了多远容易坏。”

柳燕:“可以做成橘子酱,用来泡水喝,大概能保存五六个月吧。”以前在现代她有自制过。

萧泽安:“那试试,如果可行,也可以放在商铺里卖。”

柳燕点点头,看来要让柳州他们再多开一些空地出来种。

柳成林感叹,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丫头随口一句就是一笔大买卖了。

萧泽安:“工场的人员也到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运转了。”

柳燕:“我明天就让柳州他们把草药送过去。”

萧泽安:“人手要是不够,可以从新来的那些人里找。”

柳燕欣然同意,看来那些人都是经过萧泽安考察过的。

柳成林:“好像来了不少人,很多拖家带口的,是要在我们村定居吗?”

萧泽安:“估计有七十来户,两三百人,都会在这里定居”

顾伯突然蕙质兰心,刚塞了嘴里一点的橘子又拿了出来:“那地不是要涨价了?”

刘启激动道:“那我们赶紧买一些?”

柳燕摊手:“不用想了,这附近的山头还有空地都被萧公子买了。”其实很多都是用柳妇的名义买的。

萧泽安这人很奇怪,明明很有钱,却对买山置地没有兴趣。

看柳燕买了那么多,居然一点够买的意愿也没有。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人家家里太多了,对这里没有兴趣而已。

刘启捶胸顿足,来晚了,有钱没地方花的哀伤谁能懂?

柳成美很善解人意的把他收到的分成都换成了银子,他的金猪都快被挤爆了。

“对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永令县居然有几家酒楼没有要我们的土豆萝卜。”柳成林提醒道。

刘启:“难道要倒了?”

柳成林:“不会吧,看起来生意很好,有一家还扩张了。”

柳燕抬头:“是哪几家?”

柳成林念了几个名字,柳燕让刘启记下了,让他找一天去看看。

——-

梯田远处的小山坡上,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半山腰处那一大片波浪式断面的田地。

一层叠一层,像一圈圈水纹似的很是漂亮。

柳钉和陈氏站在那里张望

陈氏:“看得见嘛?他们在摘什么呀?”

柳钉:“好像是一些草药。”

“有好几十筐啊,到底要做什么呀!咦,你看,好像送到那厂子里去了。”

“听说那场子是做胭脂的。”

陈氏惊呼:“胭脂?那不是很值钱。老二那家伙一买就是几十两。可是为什么做胭脂需要草药呢?”

柳钉没好气的说:“你问我我问谁?现在那死丫头搬山上去了,姜素是一问三不知,柳州那些人也不来摘菜了,我们一点消息都得不到。”

陈氏咂巴咂巴嘴:“关键是最近那菜都不好吃了。”

柳钉怒视:“吃,你就知道吃,我看你是嘴巴被养刁了。”

陈氏:“你还不是一样,天天让我去找酒。我把她们的房子都翻了几遍了,你还让我去。”

柳钉蹲在地上叹气:“上次送到县里去的葡萄,听成理说县令很喜欢,问我们还有没有呢。”

陈氏:“唉,我们都摘早了,等知道要转紫色再摘已经剩下没几串了。”

柳钉:“还不是都要怪那个死丫头,看我们摘也不说,差点把我的牙给酸倒了。”害得他连续好几天只能喝稀粥。

陈氏:“隔壁顾老头家也有,不过前些天都被摘走了,好像运到他那旧房子里去了。”

柳钉气的一下子站起来,差点摔倒了:“我就说,她们都把好东西往那死老头哪里放,姜素还说没有。”

陈氏:“你别生气了,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

柳钉:“人家门都锁着,能看什么?”

———

两人还是去了,但走到半路,远远看见柳燕一群人,正往胭脂场里去。

柳钉两人想偷偷跟进去,但一下子就被看门的给拦住了。

柳钉大声道:“我们是那个小姑娘的爷奶,你们敢拦我们?”

两个看门的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让他们等一下,然后跑进去问了。

不一会儿跑出来瞪着他们道:“去去去,哪来的疯老头,到这里瞎攀关系。”

陈氏道:“我们真是她的爷奶。”

“人家说根本不认识你们。”

柳钉气的撸起袖子:“你问对人了嘛,是那个编着一条长辫子的丫头。”

门卫不理他们了,见柳钉耍横,又叫了两三个人过来,直接把他捆了送村长那去了。

场里的柳燕正在参观

古代的工厂其实叫工场,也就是现代经常说的手工作坊。

因为胭脂水粉对环境要求高,所以整一间大场子都是用青砖白瓦铺盖的。就连外头的酿晒区,都是用大块青石铺的地。

这里的场区,主要分成两大块,一边是生产跟草药有关的护肤品还有药泥之类的。一边是生产胭脂水粉,只要原料是各种花,像玫瑰、地莲等。

场区管事叫苏小宁,大概30几岁,制脂经验丰富。

从她的介绍中,柳燕也知道了大致的过程。

就是采集上好的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那不是要从外地运很多花过来,这样不就不新鲜了嘛?”柳燕问道

“所以,我正想问你,这里花能不能种?”

柳燕:“应该可以吧,反正都是植物,种菜种草药种花都是一样的。”

萧泽安:“那就交给你了,回头种子到了,我让蒋为拿给你。”

柳燕:“行啊,反正这胭脂场里所有需要种的原材料,你都交给我。”

两人参观完了胭脂厂,走过一片大型的住宅区,就到了制窑场。

因为正有一批瓷土运送过来,柳燕两人大致看了一下就走了。

总而言之,古代的工场也就是手工作坊,跟现在机械化的大型工厂那是没法比的。

阅读种田文之灵泉在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