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门》
穿门

作品相关之32上迳古街

散文

在流经上迳镇最重要的河流--迳江中段的北岸,如今仍保留着一条古风古朴的街道,这儿曾是原上迳人民公社机关、原上迳镇政府所在地。这条约百米长的古旧街道,分布着菜市场、各种商铺,现在仍是上迳全镇最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群众购买物品最方便的地方。

古街南临迳江,依照我国古人习惯于称“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的说法,上迳古街因位于迳江北岸在古时曾被称为“江阳”,而蜿蜒入海的迳江的南边有一座岛屿,则被称为“江阴”,“江阴”的地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

古街的北侧街后是“林氏宗祠”,这是上迳、渔溪乃至福清境内规模最大的林氏祖祠。祠堂内有较为完整的林氏繁衍发展的历史的介绍,有林氏先人林汝翥的画像和林氏祖先的牌位。祠堂的前进部分有戏台和大堂,供活动用。后进部分供奉祖先牌位等,供祭祀用。后进部分边上的房间还是镇文化站及图书室的场所。

古街的西头有一条几十米长的石板古桥横跨迳江南北,名为“蹑云桥”,建于公元1078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蹑云桥”南端桥头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1981年2月25日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清县人民政府 1989年10月”。“蹑云桥”成了古街人的重要通道,得到了古街世世代代人的修补保护,至今仍在使用,供摩托车、自行车、行人通过,为方便人们出行继续发挥作用。

迳江北岸的古街边,古时曾是船运码头,货物从这儿装船,顺着迳江出海,出兴化湾,进入台湾海峡,通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各地的货船也一样从海上进来到达这儿的码头。今天,透过岁月的尘烟,我们仿佛又看到当年迳江码头繁忙的景象,似乎又听到上迳古街熙来攘往的商旅过客的喧闹声脚步声。

古街东头的迳江上,如今建起了一座公路大桥,供汽车及各种车辆通行,大大方便了两岸群众的往来。这座新桥,跟古街另一头的蹑云古桥遥遥相对,共同见证了迳江两岸及古街的沧桑变化。

古时的迳江,海水倒灌进来,水带有咸味,风也带有咸湿的气息,水是原生态的,风也是清新自然的。近些年,迳江岸边建起了众多的畜禽养殖场,粪便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了迳江水,污染了迳江两岸的环境,水是浑浊的,空气是难闻的。如今,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环境,关闭拆除一部分畜禽养殖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条不再散发臭味,无污染的,干净整洁的迳江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随着时代的变迁,迳江岸边的码头虽然衰颓破落了,但迳江的水将变浊为清,迳江两岸的景色将变得更美。上迳古街虽然不再重现古代繁华热闹的景象,但古街的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依旧辛勤劳动,用自己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写于2016年7月下旬

阅读穿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