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门》
穿门

作品相关之87日食观测队

小品

人物:一老年男子--刘姓退休教师,天文爱好者

一青年男子-- 名小洋阳,老年男子的外甥,摄影爱好者

一坐轮椅的少年女学生--老年男子的孙女,小名逗逗

一农村中年女子

一农村少年男学生--中年女子的儿子,小名光蛋

时间:2009年7月22日上午

地点:江南某农村一村道边一处池塘前

幕启:景--阴霾渐渐散开的江南农村的上空,太阳时而露出它的面容,时而又躲进云层背后。一辆吉普越野车停在了一条村道边一处池塘前,车上下来了一老年男子,开车的青年男子,他俩打开车后盖取出器材及一只轮椅,随后又从车后门搀扶出一位少年女学生坐上轮椅。青年男子忙着在临池塘的村道边支起三脚架架起长筒望远镜。老年男子手擎一小旗,上书“看日观测队”。

老年男子:北上看日队的队员紧急集合。

(青年男子放下手头的工作,站在了队首,少年女学生摇着轮椅靠过来,队尾站立了一位他们不认识的陌生的剃光头的男少年。)

老年男子:(挥小旗指了指那男少年)你是?

男少年学生:我家就在前头村子里。我也要参加你们看日队。

老年男子:你上学没有?

男少年学生:小学刚毕业,下学期上初一年。

女少年学生:我也是刚小学毕业,也要上初中了。

青年男子:舅,他想看日食,我们就收他为队员吧。

老年男子:好,我批准。

男少年学生:太好了!太好了!

(从池塘边一窝棚里走出一中年女子,来到众人跟前。)

中年女子:好什么好什么?光蛋,你给我回来。

老年男子:她是--

男少年学生:是我妈。

老年男子:光蛋要跟我们一块看日--

中年女子:都什么年代了,还有鬼子?还抗什么日?

老年男子:我们是看日的,而不是抗日的。是看日食的看日,而不是抗鬼子的抗日。

中年女子:我不管你们是什么看日的,还是抗日的,这地方你们不能待,得给我走。

青年男子:为什么?

中年女子:上次我不在,来了几个你这般年纪的年轻人到我这池塘里来炸鱼,光蛋拿他

们也没办法。

青年男子:大姐,我们不是来炸鱼的,更不是来干坏事的,我们是来看日食的。

中年女子:你那炮筒子不是瞄着我池塘吗?不是炸鱼是干什么的?

男少年学生:妈,那不是什么炮筒子,那是天文望远镜,是看太阳看日食用的。

中年女子:太阳那么亮,这镜子能对着太阳照吗?还不把眼睛给照坏吗?我才不信哩。男少年学生:听老师说看太阳的望远镜要套上一种什么膜--

青年男子:巴德膜,又叫滤光膜,它会对望远镜镜头起滤光保护作用的。这不,我这台望远镜已经套上了膜,大姐,你过来看看。

(中年女子、男少年学生凑到三脚支架上的望远镜折射镜头前,先后眯着眼瞧了下,发出了惊叹声--)

中年女子、男少年学生:哇,太阳上方开始黑缺了一小块,真好看。

老年男子:初亏开始了,快,小洋阳,你不是要用电动拍葫芦串吗,赶快接电源线。

青年男子:大姐,你窝棚里能让我接个电吗?

中年女子:刚刚我还不想让你们待这儿,你们又要找麻烦啦。

青年男子:不好意思,用不多的电,电费多少我们给。

中年女子:我倒不在乎那一点点电费,只是平日里时不时有人来我这儿卡油水,真叫人烦透了。好吧,那就拉线吧。

(中年女子返回窝棚,青年男子、男少年学生拉着电线跟进。)

女少年学生:(手持观测镜片朝太阳看了会,又放下,脸色忧郁地)爷爷,我看这云层还有点厚,能不能看成呢?

老年男子:别担心,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包这次发生了五次日全食,爷爷我看到了两次,这次一定能成功看到。

(青年男子、男少年学生、中年女子接好电源从窝棚里出耒。青年男子走到三脚支架前对着折射镜头看了一下,往地面包里寻出照相机和相机接口往望远镜装上,设置了电动自动拍照。)

老年男子:(朝中年女子)大姐,你有所不知,为了看这次日全食,因为天气状况不好,几天前我们就从南方出发了,可是千里奔波,追着太阳跑啊,还好是自驾车,还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中年女子:日全食就这么诱惑人?

老年男子:等下全食发生时你就知道它有多么诱惑人了,这种诱惑倘沒有身临其境是体悟不出来的,而呈现在天幕上的那一幅美,那一幅震撼每个有幸目睹它的人的心灵的美更是任何语言所无法形容的。我上过青藏高原,高原上的雪山够美的,但雪山那恒久的美会带给人视觉疲劳,而日全食那瞬间极致的美却让无数的人难以忘掉,看了一次盼着看下一次。

女少年学生:爷爷,你又要高谈阔论做演讲了。

中年女子:这小姑娘身子这么不方便还大老远跟着来?

老年男子:大姐,你不知道,看日全食是她最大的心愿。她叫逗逗,97年我万里追日到漠河看日全食时她刚出生,长大后她无数次翻看我的照相本里专家朋友送给我的那次日全食,的照片,她做梦都想着能够到现场亲眼看看这天象奇观,她太爱美了,而这种人世间所能见到的最大的美又是她所向往的。08年大西北日全食逢暑假,她太想去了,那次我乘火车,路途太远,她又那么个身子,我没能带上她去,她很伤心,回来后我发誓,09年暑假长江流域日全食我无论如何也要带上她去看。这不,我让她表叔开车来了。

女少年学生:爷爷,我就知道你这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住。

(说话间,青年男子站在望远镜前拍照,男少年学生站旁边看着。)

老年男子:(瞄了眼腕上的手表,又抬头看了下天空。)现在是初亏,初亏到食既有一个多小时,爷爷会掌握时间的,再说,眼下这天还不怎么开,还可以再聊几句。大姐,你知道她为啥会这么不方便吗?

女少年学生:爷爷,我不让你说!我不让你说!

老年男子:你不让我说,她刚才还不让我们待这儿看日食哩。

中年女子:这叫不打不相识嘛。我很想听听。

老年男子:快两年了,那天中午放学逗逗她走在巷子里听见一位女人喊“抢劫了!金链被抢了!”她和一位歹徒迎面相撞一块倒地,她死死扯抱住他不让他起身脱逃,另一位歹徒驾摩托车凶狠地从她的双腿上碾过。后来,歹徒被警察和周围群众围堵抓到了,但她受伤了,送到医院一只腿锯掉了,一只腿动手术后总算保住了,落下了今天这个样子。

(中年女子的眼眶湿润了,走过去把男少年学生从望远镜旁拉过来,对他复述了刚才老年男子的述说。中年女子朝女少年学生深情地鞠了个躬,男少年学生朝她敬了个少先队的队礼。坐轮椅上的女少年学生连忙双手作揖致谢。)

老年男子:我想今天老天爷一定会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等会天会大开的。记得97年往漠河看日全食我带了瓶雪碧饮料,历经严寒与劳累,看成了;08年往西北看日全食也遭遇了天气同题,我带了瓶雪碧,后来转移到gs省gt县,看成了;这一次,我也一样带了一瓶--噢,这不是替雪碧打广告吗?

(他走向越野车,打开车门拿出一只大号瓶装雪碧饮料和一迭纸杯,走向众人,把青年男子从望远镜前叫过来,递给每人一个纸杯,旋开瓶盖,给每人斟了一杯饮料,喝完又斟,不一会,一瓶饮料被口干舌燥的众人斟完喝干了。老年男子又走向越野车拿来一个环保塑料袋,把自己手上的雪碧瓶子、纸杯及众人手上的纸杯一并装入袋。中年女子示意交给她处理,她把塑料袋带回窝棚又出来。众人齐抬头望天空,天上的云翳正渐渐散开去,放晴了,阳光洒向了大地,洒在了每个人的身上。众人欢呼雀跃。)

众人:老天开眼了!老天开眼了!

(老年男子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往手机上按了按。)

老年男子:我收到了短信,说现在的天气是上海有雨,苏州有雨,杭州多云,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包括铜陵晴天,重庆、成都晴天。这次我的爱好天文的朋友往重庆、成都去的,还有到铜陵去的算幸运了,而到上海、苏州、高淳去的就没那么幸运了,到杭州去的应该能看到。

(老年男子的手机响起来了。)

老年男子:喂,你好!我是刘老师。你哪位?噢,县电视台记者,现在还是初亏,还没那么好看,等下看到了精彩的食既、食甚,再告诉你,好吗?

(挂断了通话。)

老年男子:我们老家电视台的记者知道我这次出行,打来了电话。出来这几天,各路爱好天文的朋友、媒体的记者打来的电话太多了,我开通的是异地漫游,双向收费,这下子算是为中国移动创收做贡献了。

(他抬起手腕瞄了下手表,又往搁地上的旅行袋里取出几个纸制的日食观测卡。青年男子则站在望远镜前紧张地拍照。)

老年男子:离食既的时间不多了,大家准备好。(他把日食观测卡分给光蛋、中年女子一人一副,自己留下一副,逗逗手上早已有了。众人戴眼镜似地把观测卡佩上,齐抬头朝天上看去。看了会,他把观测卡放回手上,插在胸前衣袋里,往地上旅行袋里找出一台小巧的摄像机,握在了手上。)

老年男子:逗逗,你的任务,等下你注意看自己的手表,看看从食既到生光多长时间,还要注意一下大气的温度降得怎样。光蛋,你的任务是注意观察周围的景色有多大变化,还要看看鸟呀狗呀及一些动物有什么反应。大姐,你也有个任务,注意池塘里鱼有什么反应。我和小洋阳有更重要的任务,他要拍照片,我要拍录像。

众人:刘老师,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老年男子手持摄像机摄录身边人们的活动及周围的景物,又从地上旅行袋里找出巴德膜套在镜头上朝天上拍摄。摄了会,他不再摄了,从衣兜里掏出观测卡朝天上看去。)

老年男子:大家注意了,月球很快就要把太阳完全遮掩了,食既就要开始了。五、四、三、二、一,贝利珠,贝利珠。小洋阳,可以摘掉巴德膜拍照。大家可以拿掉观测卡,用裸眼观看。注意看,钻石环,日冕,太美了。

(台上景色暗了下来。老年男子的手机响了起来。)

老年男子:真不是时候,这节骨眼上来打扰。(他拿起手机。)喂,哪位,县报社记者,谈观全食感受,对不起,我正在看日全食,正紧张哩,每秒钟都是宝贵的,待会再谈吧。

(他挂断了通话。)

老年男子:现在天黑黑了,大家注意看天幕上有两颗星,黑太阳边上那颗是水星,平时很难见到它,远一点更亮的那颗是金星。

(他摘掉摄像机镜头上的巴德膜,举起来朝天上的黑太阳,朝周围的景物狂摄一通。望远镜旁青年男子在紧张地拍照。逗逗、光蛋一边紧张地朝黑太阳看,一边注意完成各自的任务。中年女子来到池塘边上一边朝天上看,一边往池塘盯。前边村子传来了狗吠声。)

老年男子:现在应该是食甚,月球的中心点和太阳的中心点完全重合。大家注意了,生光前还有钻石环,还有一颗贝利珠。

(天幕上的黑太阳周边的日冕继续发出柔和的光,水星、金星继续逗留在天幕上。)

老年男子:注意了,钻石环,贝利珠。好,裸眼不能看了,快用观测卡。小洋阳,快给镜头套上巴德膜。

(台上又呈现一派光明。老年男子用摄像机摄录身边人们的活动及周边景物,随后,他给镜头套上巴德膜,朝天上的太阳摄录了一会。小沈阳在望远镜旁继续拍照。众人用观测卡看了会。)

老年男子:现在是复圆阶段,要一个多小时,只能看日偏食了,没刚才全食时那么壮观。大家说说刚才观察到的。

男少年学生:我听到了村子那边狗叫,还看见了那边树上鸟鸣鸟飞。

女少年学生:我感觉大气温度降了好几度,有走进空调房间那种凉爽的感觉。我看了手表,不知道准不准,从食既到生光共五分二十五秒。

老年男子:噢,三百二十五秒,太难得了。

中年女子:我看见了池塘里鱼在游动,我还看见了你们没注意到的一幅景象,刚才全食那阵子黑太阳倒映在水面的样子,天上一个黑太阳,水上一个黑太阳,太美太美了,只可惜我没相机把它照下来。

老年男子:噢,刚才我们选这池塘边就是为了拍水面上的黑太阳,紧张中一时给忘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青年男子:哪位哲人象是说过,世间的事物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留点遗憾也好。

(老年男子把摄像机镜头上巴德膜去掉,想摄此刻池水面上的景象,看见水面上亮晃晃的,感觉不理想,但还是摄了一段录像。大家都感觉到了疲劳,时不时用观测卡朝复圆阶段的太阳看看,又聊了起来。)

老年男子:今天我们算是幸运的。记得古人云,人生有三件幸运的事,一曰金榜题名时,二曰洞房花烛夜,三曰他乡遇故知,也有人曰久旱逢甘霖,我把第三件幸运事改为日全食发生时,多少人一辈子见不到一次日全食,我们见到了,不是很幸运么?

众人:说得好!说得好!

老年男子:我们是幸运的,但世间美好的东西从来不会轻易地让人唾手可得,这次我们成功地看到了日全食,但我们也经历了北上看日的千辛万苦。

中年女子:有苦才有甜嘛。

(青年男子拍了复圆的最后一张照片。大家忙着收拾东西。中年女子、男少年学生进窝棚把拔离电源的电线拉过来。青年男子把照像机放.三脚支架上设自动照,给五个人照了合影。众人把东西搬上了越野车。临走,老年男子拿出一个红包,走向光蛋,光蛋向后退去,不肯接。)

老年男子:大姐,这点小意思,一是付刚才用的电费,二是给光蛋下学期上学买学习用品,你让光蛋收下吧。

中年女子:这,我不能收,还是留给逗逗吧,或者给别的更需要人资助的孩子吧。

(中年女子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中年女子:啊,老公,我听你说……太好了,太好了。

(中年女子挂断了通话。)

中年女子:我老公来电话说,这次日全食他和朋友抓住了商机,购进了大批日食观测卡在上海批发给店店摊摊售卖,热卖了十几天,小赚了一笔钱。

老年男子:这日全食还蕴含着商机哩。

(老年男子把红包放回裤兜。老年男子他仨跟中年女子母子挥手道别。)

幕落

作于2009年07月下旬--08月03日

阅读穿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