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门》
穿门

作品相关之100远哉满洲里

想像中的满洲里是远在天边的,作为铁路专列旅游团东北行的一员,我有幸在2011年6月中旬走进它。当十几辆大客车载着六百多人的团队离开nmghlbe盟的海拉尔浩浩荡荡奔走在往前方的边境小城的路上,抻拉到天边的公路,路两边伸展到天尽头的草原,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儿离东南沿海何其地远。

傍晚前这支大车队开进这座宁静的边境城市时,带来了一阵喧嚣,但当我们以四、五十人为组分散开来活动时,满洲里又恢复了它的宁静。

虽然只是呼盟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但它城区的规模一点也不小,南方沿海的县级市中没几个能超得过它。走进满洲里,异国风情扑面而来,大街两旁色彩艳丽的店屋以及随处可见的高高尖尖的屋顶的建筑,还有迎面走来的俄罗斯男女,让人有恍惚身处邻国异邦的感觉。我们这些远方来客自然少不了要购物,不论是导游带我们走进的充满俄罗斯情调的“喀秋莎”商场,还是随后我们随便走进的沿街商铺,从吃的到穿的到用的到玩的……大大小小的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最抢眼的要数俄罗斯套娃,那寓含着俄罗斯姑娘成长历程的用桦木或上好木料雕制成的套娃色彩斑斓,让人爱不释手。

夜色渐浓,璀璨的灯光把满洲里的大小街道装点得流光溢彩。我走进北湖公园,看到游人如织,热闹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内地的城市,只是空场地上众多女士跳的踢踏舞让人又有身处远方边城的感觉。走出有点喧闹的公园,漫步街边,长长的街上行人稀少,车也不多,感觉又回到了宁静的世界。沿着大街一侧踽踽行走,感觉这儿真整洁干净,听导游说,这儿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果真名不虚传。街两旁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悬挂在店门外的陌生的外文牌匾让我感觉走进了另一个国度,而迎面走来的黑眼睛黄皮肤的同胞和从街边商铺里传出的用汉语讨价还价声又告诉我正实实在在站在自己的国土上。走过一个交叉街口,蓦然抬头望夜空,穿过圆圆尖尖的屋顶,一轮还不算很圆很满的月亮明晃晃地高悬在天上,好美呀。那儿该是东方吧,出外旅游,陶醉在他乡美景中的我一时也辨不清他乡的东西南北,一时也记不清农历到了啥日子。明月辉映下的这座边陲城市的纵横交错的街道的星星点点的灯光就像一条条泛着鳞鳞波光的河流汇集在一起,我仿佛徜徉在五彩的河边,大口地吮吸着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送来的清新空气,忘情地感受着北陲初夏夜晚带来的丝丝凉意。我在心里默念着,满洲里,你太遥远了,就像远在天边的一座缥缈的楼阁;你又太诱人了,引诱着多少远方的客人走近你。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国门。前往国门的路上,一条铁路支线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个老式的蒸汽火车头和几节车厢,仿佛在无声地向后人展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烽火岁月里红色革命家们从这儿进进出出献身革命的历史。走近国门,我和同行不禁感叹国门这座高大建筑的雄伟壮观。我们还参观了建国后前三次修建的国门,从国门从小到大的四次变迁让人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日益繁荣昌盛。铁路从现在的国门下纵穿而过,不时有运货的列车穿过国门驶往俄方的国门。我们一行来到国门外的中俄边境,这儿圈着铁丝网,对面俄方也围着铁丝网,中间隔着一条几十米宽的缓冲带。中方的边境一侧是个水泥场地,铁丝网前的一个哨位上一位武警战士正顶着烈日笔挺地站立着。水泥场地上众多的游客在进进出出,人们在忙着拍照,录相,在眺望着,谈论着。反观俄方那一侧,不见一个人影,显得异常冷清,只能看到前方铁路上方的国门和国门上方巨大的蓝色的俄文字母。在我们面对的右前方还能看到浅褐色的荒草地上矗立着一个高高的了望哨塔。早先在中方国门楼上参观时,透过窗户我还看到了几公里外一个俄罗斯村庄散落的房屋,村庄的周围是荒草连天的原野。

离开国门,我们就要告别满洲里了,坐进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的大客车眺望窗外广阔无垠的高原,我忽然发觉,满洲里,它不就是镶嵌在高原边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么?

远哉,满洲里。

作于2012年6月18日—20日

阅读穿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