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以文明的名义》
以文明的名义

第312章别有洞天

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突破屏障探查内部情形。张霞发现所有波段的电磁信号均无法突破,只有暴力破解。

所谓暴力破解就是将合金盖板直接消融掉,对于张霞而言本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但考虑到对方肯定会在出入口安装报警装置,张霞放弃了冒险的想法,采取了慢工细活。

首先用自身同源组织制作一个纳米机器人,在金属盖板上腐蚀一个纳米尺度的细微孔隙,然后张霞将自己的食指按在细孔上,将部分身体组织通过细孔慢慢渗透进入内部,然后逐渐凝聚成一个具体自身能力的分身,这个分身不具备情感和自主决策能力,只能忠实执行指令。

分身首先找到警报装置,将它关了,然后派出蚊虫侦察兵无声无息地不断下降,探查下方情况。

地面之上众人通过张霞投放的全息影像,以蚊子侦察兵的视角,不断下降,可以清浙地看到四周是金属洞壁,看不到焊接痕迹,似乎是整块金属构成,大约下降了500多米,空间豁然开朗,不出所料,下方确实有一个发射架,上面俨然有一个形如油桶的飞行器,飞行器只有100多米高,直径不足10米。

发射大厅方圆300米左右,一片死寂,没有照明灯光,只有地面墙面上似乎有某种荧光物质散发着微光,空间一片昏暗,蚊虫机器人通过红外成像系统拍下画面再转换成可视图像,颜色严重失真。

经过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仔细探查,发现了一侧墙面似乎有门,但只能从外面开启,在确认发射厅内没有危险后,张霞的分身将金属盖板打开,张霞制作了一个微型飞行器,载着众人悄然进入发射大厅中。

发射大厅中空气里的主要成份很奇怪,几乎是单一的氮气,其他气体含量非常少,张霞甚至怀疑如果不是破坏了上方金属板,这里应该是纯氮气环境,而且温度很低,只有零度左右。

张霞为众人制作了维生设备和防护服,穿戴停当后才走出飞行器。张霞首先来到飞船发射塔旁,探查飞船内部情况。

整个飞船内部构造异常简单,除了主控电脑外,只有飞行必备的动力设备和自动导航设备,没有发现载人或载货的舱室,剩下的空间全部用来安置燃料,整个飞船中只有一个金属密封罐属于非飞行必须品,经检测,里面就是普通的地球大气。

飞行器仍然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化学发动机,从主控电脑上找到的飞行目的地坐标与达亚人的星图表达方式不一致,无法判断准确的目的地,从飞行器的燃料和发动机的比冲判断,似乎目的地就在太阳系中,最远可以超过木星,或者到达土星,由于无法理解其文字含义,所以对飞行器的飞行目的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这是人类、达亚人、耶里迪人之外的另一文明的造物。

从飞行器构成材料为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和金属洞壁没有任何锈蚀分析,这一文明应该比地球人类先进,从依然采用化学发动机可以看出,显然比达亚文明落后,至于与耶里迪人的文明程度相比还不好说,因为耶里迪人最擅长的并不是材料科技,而是计算机科技和生物科技,而对这一陌生文明了解太少,还无从判断。

张霞通过发射场与基地主控中心的信息传输线路,成功进入了基地主控中心的电脑,发现主控中心电脑似乎处在低能耗待机状态。在其中的海量数据中搜寻,利用达亚人的文字翻译软件,通过分析高频词汇的出现位置,分析判断其含义。这是一项相当枯燥的工作,张霞索性交给分身去做。

阅读以文明的名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