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跃马江东》
三国之跃马江东

第37章 何进阉党双火并,罗启发矫诏讨董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一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因常年纵欲,得不到救治,过度病亡。皇子刘辩被何进扶上帝位,史称汉少帝。刘辩年方十四,其母何皇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形成外戚何氏专权之局。灵帝在世时对皇子刘协甚是喜爱,本想以皇子刘协继位,临死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灵帝驾崩后,蹇硕便想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不想何进对此有所察觉,其事未果。何进日益掌握朝政,蹇硕心不自安,与诸宦官共同谋诛何进。中常侍赵胜素亲于何氏,将蹇硕之书交与何进,于是何进诛杀蹇硕,取得了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汉灵帝之母董太后图谋参与政事,与何太后相恶。何太后使何进奏请将董太后迁出京师归国,又教何进收董太后之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董重畏罪自杀,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刘协也被封为陈留王。何太后除掉异己,执掌朝政,其势甚盛。大将军何进变得更加狂妄,加上对张让等人不满,欲要密谋害张让等宦官。张让等宦官知道消息后又求何太后,何太后答应保全张让等宦官性命,从此兄妹二人交恶。何进听从中军校尉袁绍的建议,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于是何进召前将军董卓、并州刺史丁原进京。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劝谏何进不要召外兵进京,认为何进身居要职,手握重兵,要诛杀宦官,只要当机立断即可,不必招进外兵,而且董卓进京必为祸乱,何进不听。

中平六年(189)八月,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请尽诛诸宦官。中常侍张让、段珪等使人偷听,尽知其谋。于是,张让等宦官先发制人,矫何太后诏召何进入宫,将何进骗进宫里斩于剑下。何进部将吴匡等在宫门外闻听何进被杀,与袁绍曹操袁术率兵闯入宫内要为何进报仇,最终赵忠等宦官八人被袁绍等人所杀。

然而事件还远没结束,张让、段珪劫持少帝等逃至小平津,被河南中部掾闵贡逼迫投水自尽。先到达洛阳的董卓闻讯前来迎接,于是少帝平安回宫,皇宫之内一场大乱方告结束。没有了何进和张让的制衡,董卓可谓毫无顾忌了,率兵控制洛阳。董卓进京后,将何进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统部众皆据为己有,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杀丁原归附于己,兵势甚盛,一下子就掌握二十多万兵马,可谓权势滔天,朝上无人敢得罪董卓。于是,董卓逼迫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太师。九月,又胁迫何太后和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

卢植经历了灵帝病死、张让斩杀何进、袁绍又杀张让等宦官为何进报仇,再到董卓和丁原兵进洛阳,而后董卓引诱吕布杀害丁原,吞并丁原和何进兵马,最后还杀害少帝,改立刘协为帝,短短数个月内发生了这么多事,卢植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董卓就已经彻底控制洛阳。

“唉,还真被丞文说对了,洛阳真的乱起来了。”卢植摇头叹息道。他依然记得罗启在数年前的那一翻预言,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事实,让他不得不感叹罗启的深谋远虑。此时他已经不是考虑如何铲除董卓,而是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像蔡邕那样辞官。

考虑良久卢植终于下定决心。数日后,卢植向献帝恳请辞官回乡,献帝刚开始不允许,但在卢植的再三坚持下,终于还是点头。

其实点头的是董卓不是献帝,董卓看到卢植要辞官非常高兴,因为卢植是朝上老臣颇有威望,有他在董卓还会稍微忌惮,但是现在卢植辞官离去,他把控朝上之事再无顾忌。

卢植辞官后没有逗留,与朝上一众大臣道别后便返回府邸,遣散下人和贩卖值钱的物品后带上家人离开洛阳前往豫章。

没过多久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当日就逃跑离开洛阳,中途在中牟遇到陈宫,途中遇到父亲好友吕伯奢,邀到家中,因误会杀死了父亲好友吕伯奢一家,并说出了那句有名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陈宫对曹操非常失望,在杀死曹操又放弃杀死曹操两件事上挣扎了许久,最终半夜骑马离曹操而去。曹操于是返回陈留己吾城准备起兵之事。袁绍也因看不惯董卓把持朝政,将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因忌惮袁氏势力,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洛阳大乱的消息早已被暗影卫传到了豫章,虽然和罗启预料的不是一模一样的,但与他所预料的相差不远,此时豫章所有的文臣武将都齐聚在太守府内商量洛阳之事。

“主公真乃神机妙算,居然能够在数年前就预料到洛阳之乱,我等远远不如。”顾雍说道。

“呵呵,元叹过奖了。”罗启大笑道。

“大哥,我想如今董卓已经施暴行惹天怒,天下诸侯肯定会有所行动,所以我们应该加紧时间训练士兵,大哥应该写檄文诏书矫诏天下,号召天下群雄共讨董贼,主公也好赚取名声。”一向沉默的周瑜开口道。

“知我者,瑜弟也!我听闻不久前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然后逃离洛阳前往陈留,曹操此人虽无势力,但他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拉起一支兵马相应我的号召。而渤海袁绍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并且也不满董卓的行为,想必他一定会响应号召,起兵于渤海,凭借他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声,必定有许多诸侯愿意跟随,到时便可组成联盟。至于写矫诏,元叹口才好,替我代笔写吧。”

“诺!”顾雍拱手说道。

不一会儿,一份讨董檄文就被顾雍写好了,大致的内容是:启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臣见汉室如此,无一日不以泪洗面。今奉大义,大集义兵,誓欲扫除奸佞。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顾雍写完后交给罗启,罗启看了一遍,看完后,又命人抄写二三十份布告天下,派出快马往各个有地盘有兵马的诸侯手中送去,等待着他们一起兴兵讨贼。

诏书的意思很简单,意思就算说天子要各位诸侯前去救他,除掉国贼。当然这不是汉献帝刘协写的圣旨,乃是罗启让顾雍编的,所以这是个矫诏,给诸侯一个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而讨董檄文这是代表着罗启自己的意思,是罗启号召大家一起讨董。

正在这时,突然有下人进来禀报卢植前来拜访,罗启听闻卢植前来,罗启连忙出来迎接。

罗启见到卢植后,不禁拱手拜道:“弟子拜见卢师。”众人见状也拱手拜。

卢植把罗启拉了起来,随后罗启便带卢植进了太守府

“子干兄,你怎么会来豫章?”蔡邕看到两年不见的老友也是高兴不已。

“唉,洛阳之乱恐怕你们也已经听说过了,那里已经变成了董贼的天下了。董卓欺君罔上,淫乱后宫,我实在是看不惯他的行为,所以我已经辞去官职了。”卢植说道。

起初众人只是知道个大概,没想到洛阳已经乱成这样,无一不觉得董卓实在是可恶至极,不诛此人不足以平民愤,议事结束后罗启便为卢植及其家人安排住处。

话说曹操这边,因为误杀吕伯奢一家,陈宫看透曹操的性格,又不忍杀他,因此逃走。曹操只好一个人回到陈留,散尽家财,又得到本郡一个大土豪卫弘的资助。不久就有兖州人李进、李典两兄弟来投。加上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廉以及曹氏兄弟曹仁、曹洪、曹纯相助,又有谋士戏忠戏志才来投,曹操最早一匹文武逐渐形成,招募了一些兵马。

“主公,这是豫章太守,平东将军罗启的讨董檄文,你快来看看。”戏志才从门外走来将罗启的讨董檄文放在递给曹操看。

曹操看完后忍不住感叹道:“丞文贤弟不愧是大汉忠臣,吾当起兵助之。”

……

檄文传到了冀州渤海太守袁绍的手中,袁本初读完之后,甚为喜悦。本来袁绍就对自己的建议导致董卓进京的之事后悔不已,早就不满董卓的行为。他袁绍又因反对废立之事被董卓逼着逃到了渤海。虽然董卓为了极力拉拢他,让他担任渤海太守。

只是袁绍已跟董卓闹翻,一个小小渤海太守根本满足不了袁绍的胃口。现在看了豫章太守罗启发来的檄文,立马拍案叫好。因为就算罗启不写讨董檄文,袁绍也打算写檄文出兵讨伐董卓,只是罗启比他快一步而已。

“丞文贤弟不愧是个敢于做大事之人。来人啊,召集诸位将军,商议出兵!”袁绍下令道。

袁绍在一番商议之后也同样通知其他诸侯,号召大家一同起兵。

阅读三国之跃马江东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