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四驱时代》
四驱时代

第170章工匠

第二天一早高凌云跟杨韵怡去天坛公园见识了那帮大爷大妈,那可真是开了眼。

刚入园,场地还比较开阔没有什么文物建筑。大爷大妈们就在这里开展了丰富娱乐活动。扭秧歌、遛鸟的根本不算什么,这里还有还有打陀螺抖箜篌的。两人初见是好奇还凑近去观看,但是时间一长周围都是这种巨响和嗡嗡声杨韵怡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高凌云赶紧帮忙捂住杨韵怡的耳朵往北祈年殿方向走,祈年殿广场的地砖可经不起折腾,那边明令静止进行这种娱乐活动。

实际上避开空旷区域到达廊庭处,噪音就消停了许多,院内大量种植的柏树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消音降噪的作用,虽然此刻柏树还不是十分繁密。

“这种活动虽然是老京城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也太吵了吧?”杨韵怡皱眉说道。

高凌云笑着抚摸杨韵怡的长发安慰道:“其实箜篌还好,你没发现箜篌的声音很像鸽群的叫声吗?”

杨韵怡歪着头略加思索:“好像真的是诶,这么一说我好像就能接受了。胡同四合院的鸽子可不少,早上出门的时候我还看见咱家小毛毛跟停在房檐上休息的鸽子较劲呢。”

“但陀螺是真的扰民了,关键有些大爷好像反以为荣,把抽的响声大视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那就只跟陀螺的体积和鞭子的强度有关,以后肯定是要禁的。”

抱怨完的杨韵怡张开双臂呼吸着院内的新鲜空气,还不时的听到鸟叫声,这片廊庭就有许多大爷提溜这鸟笼在那交流。

遛鸟那可真是老京城传统了,八旗子弟和内务太监把这一习俗传到了宫外。入关时八旗子弟玩的是熬鹰相马,末年只能玩遛鸟抽大烟。所以对于这种葬送了华夏数千年自信的腐败王朝流传下来的文化,两人只是笑笑快步穿行而过,没有丝毫的兴趣。

今天的重点是圜丘和祈年殿,这俩都是最后一个汉王朝明朝遗留下来的祭天建筑,尤其是祈年殿甚至比紫禁城大了1岁始建于1420年。而祭天则是从汉朝就保留下来的华夏人祭祀祖先天地的一种仪式,野猪皮也是跟着学来的。

两人直奔主题,先到了圜丘,既然是人文建筑那就又到了杨大师的科普时间,别看杨韵怡是在西方学的现代建筑,可正是东方传统建筑的美才让她对建筑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所以天坛故宫这种传统建筑也能娓娓道来。

由南向北走即将进入圜丘的时候杨韵怡说道:“你注意看圜丘的外围以及核心祭祀场地的形状,一会儿去了祈年殿还要考哟!“

高凌云笑笑:“可以抢答吗?”

杨韵怡抱着手看向她,意思是请开始你的表演!

“圜丘和祈年殿一样,外围的围墙或者说隔断都是正方形的,而主体建筑圜丘祭祀场地以及祈年殿本身都是圆形的。这是古人的世界观「天圆地方」以及「天人合一」的体现。”

杨韵怡笑着鼓掌道:“哟!可以呀!小高同志,这也知道。不错不错!”

其实去年高凌云就带着初珑两姐妹以及张昊来过,大概形状是知道的。

高凌云没有跟着杨韵怡一起皮,而是拉着她的手向圜丘的主体进发,走上了圜丘的三层祭坛。

这时杨韵怡又动起了脑筋问道:“你知道当时设计建造圜丘坛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吗?”

高凌云环顾四周开始思索这个问题,虽然正圆形不常见但也不少见,砖石也普普通通,一时想不到小考拉的考点在哪里,于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杨韵怡用手指着地砖道:“就是它们。”

高凌云蹲下仔细看,看了半天:“没什么特别的呀,很普通的青灰色地砖,还不如圆台的汉白玉以及栏柱的艾叶青石呢。”

“你还知道汉白玉和艾叶青石呢?不错不错,不愧是我杨大师的相公!哈哈哈哈”

高凌云笑道:“我逛故宫的时候蹭导游,听到她们提到过皇家建筑的主体规制就是汉白玉和艾叶青石。我也是只知道名字,你要我认肯定认不出来。”

杨韵怡笑着亲了高凌云一口:“你咋那么实诚呢?可以假装知道呀。”

高凌云抱住她说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装懂最可怕。而且我才不会对你撒谎呢。”

杨韵怡反手抱住再亲一口:“相公真乖!”

然后再聊会刚才的话题:“如果我告诉你圜丘的这些地砖很有讲究呢?提示一下跟数字有关!”

杨韵怡这么一提示,高凌云立刻想到了九这个数字,它既是符合祭天场景里面的阴阳数里面的阳数,是阳数之极。同时九还象征着天,屈原的《离骚》里就提到了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更是引申出了九霄、九重天的说法。

于是快步走到圜丘最高的一层内圈开始数了起来,从天心石外第一圈开始数果然是九块地砖,第二层十八。

杨韵怡也走了过来:“不用数了,每一层也都有九圈。每一圈都是九的倍数。”

高凌云这下就愣住了:“不是强迫症当不了这个设计师呀?”

杨韵怡笑道:“设计是一个难点,但也还好等分就行。石匠才是最难的,这三千四百多块砖肯定不是一个人凿成的,这么多人这么多块砖,那时候又没有数控机床,凿成统一的尺寸可想而知古代的匠人们有多伟大了。”

“更别提背后开凿运输的民夫了。”

杨韵怡话说完高凌云就抱住了她,杨韵怡一头雾水但还是调皮的问道:“为什么呀?为什么抱我呀?难道你树袋熊的基因发作了?”

“没有,我只是觉得很欣慰。很多做设计工作的设计师都瞧不起让他们设计变为现实的工人甚至是工程师,而你不是那样的人。”

杨韵怡笑道:“是有这样的设计师,尤其是国外,那些工人工程师的进度,换我我也瞧不起,可那是针对国外的工人的态度,磨洋工摸鱼。但那些设计师要是来我们国家看看咱们国内的工人什么水平,他们肯定顶礼膜拜!尤其是我老家那边的基建,你知道吧?”

高凌云点头:“嗯!我跟姥爷去看过,那些跨江大桥,穿山隧道,基建工程就是在和天地搏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在保证了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速度。”

杨韵怡也吐槽道:“就是!哪儿像海德公园的戴妃喷泉,修了几年都破破烂烂的。”

阅读四驱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