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一个女教师的七色人生》
一个女教师的七色人生

第35章 磨砖为镜

“有人用屁股思考,就有人用Pi YAN讲课嘛!”

韩敬权突然愤愤不平地走到语文老师面前口出恶言。老师们不知道他对谁不满,火力的方向也不明确,只是这种骂人法让大家很意外,意外不是事故就是开心。虽然把自己也腌臜了,还是笑成一片。

“滚一边去放,别熏着我们。”

“这话说出来也不怕恶心了自己”。

韩敬权因为儿子结婚请了几天假,学科订购复习资料因为他不在没有报数。代课老师不会管这种事,然后就出了学生家长投诉的事,学校明令订购资料要走正常程序,韩敬权班上的资料就出了点小意外。

正常程序是课任老师向学生推荐学习资料,不能强令统一购买。

全年级只剩下他的学生要自己去买。他按规定流程拿了两三本练习册推荐给学生,明确地暗示说:

“这一本是省上出的练习册,题目较开放,灵活度高,但是——(以下强调)我们不参加省统一命题的考试,我们参加市区统一进行的期末质量检测,因此相对来说这一本更合适,比较切合期末考试的方向。其他班用的都是用这本(强调“这本”),同学们可以做为参考。唐明书店这本资料相对进得多一些,同学们可以去看看。当然,老师也不反对你买别的练习资料(表情:轻描淡写)。总之,必须人均一本。”

初中学生如果会认真领会老师的暗示,阅读就不会成为语文学习的大障碍了,多数学生只会记住老师说的“自主决定”,至于后面的暗示、明示、甚至但是,都可以选择性屏蔽。

语文老师对句子含义的分析是“但是”之前不算数,“但是”之后才是重点,比如说“您的孩子很聪明,很漂亮,但是——”上一句是铺垫,是过渡,平复好您的心情再砸砖头,听不懂的家长孩子再有问题也不用找他来了,来了也不管用,孩子听课想必跟父母一样,听懂了前面的就当后面不存在。

“但是”还要听?放飞一会自我再接着听,飞完回来,重点难点差不多讲完了,正好准备下课——

“老师也不反对你买别的参考资料”——OK!行啦!哪本便宜买哪本,哪本方便买哪本,哪本厉害(省PK市)买哪本。虽然收上来的练习册大部分是按要求买的,但只有少部分也不行呀!参加考试一个都不能少,考试成绩一分都不能丢,这几个同学的练习出现问题,责任还得老师负,家长知道暗示过更要生气:

明明确确告诉孩子买哪一本就得了,胡说八道什么,耽误时间还没得用。

韩老师自己出钱让书店送几本过来,慷完自己的慨又肉痛,要找出气孔,有点资历敢于出口成“脏”,跑到语文老师面前明枪暗箭一通扫射。立刻有人跃跃欲试迎接挑战。

“我不是我不是!我保证不是!”

黄华兴奋得眼睛发亮,高举右手现场表白,说完哈哈大笑。袁诤也不置可否,微微笑着。

“我俩都不是,看看他们啦。”带着韩敬权走到语文小组其他成员处。

数学英语老师开心了,围绕语文佬周围添油拨火。陈芷汀默默收拾好作业本起身走了。

“陈老师做得原也没错,弹什么调,唱什么曲,跟她没有关系。”

带上门时,听到刘汉林老师出面劝韩老师,她的眼泪差点掉来了。她倒不是因为要打配合才让学生自己去买资料,她就是——她也不知道该怎样说自己。

起哄的老师发现原来不是随心所欲开玩笑,攻击对象有明确指向。做帮凶不好。又纷纷回去坐好,该干吗干吗。

韩敬权也傻了,他没想到是陈芷汀搞出的事,再想想,语文小组除了陈芷汀谁会做这种傻事?“是啊是啊,总是我们老师受夹板气。”擦擦鼻子,出去洗手了。

黄华不乐意了,还想扩大战果。刚才跟着笑的岳晓明明白之后有点后悔,也需要一个出气筒:

“黄老师口渴了嘛?噢不对,走那么远脚痛了。赶紧歇会儿吧,爱护身体,净化空气。”

“哎哟喂,这还没说啥涅,小明就心痛啦!”

“怎么只是心痛涅?这空气污染,头都痛啦——韩老师一屁激起千重浪,现在屁声不绝于耳啊——净化空气是本日工作之重点!”

岳晓明起身打开窗户。

黄华气得脸都绿了。明明是韩敬权挑的事,怎么矛头转移到自己身上?想发火又不是岳晓明的对手,然后看到张健正和杨洋说笑着进来,更感到势单力薄。恼羞成怒之际,也能急中生智说出狠话来:

“真有本事啊。净化空气?先净化自己吧!说得道貌岸然,真的就是君子嘛?”

黄华突然之间得意极了,为自己也能跟这等故做正义之士的家伙唇枪舌剑而高兴得满面红光。袁诤突然站了起来,走到黄华跟前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黄华大吃一惊,张开的嘴巴半天没有合上。岳晓明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嘿嘿冷笑。

“继续啊,黄姐姐——加油!”

袁诤一使眼色,黄华悄悄地跟在后面出去了。

张健正虽然没有看到全部,但最后那几句话,那几个表情尽收眼底。他若有所思地坐下,没有接茬。

到了科组活动日教务主任向南海亲自下到语文科组开会,再次重申订购资料的制度后,向主任伸手撑于桌面,露出手腕一串龙眼核大小的佛珠,岳晓明的视线立刻被吸引过去。向主任轻轻转动手腕的佛珠,委婉地表示,老师要为学生着想,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团结合作——啊——不管你们怎么操作,总之不要让学校查实你们违反规定。

陈芷汀也因他的佛珠减了一丝压力,又因为他强调“操作”和“知道”两个词而心中一凛。

这几年教育系统进行了统一订资料的改革,要求学校在规定范围内订购教辅资料,但由于所提供的资料范围有限,题型太旧,无法满足中考大题量训练的要求,所以在规定之后还有变通,每个学科可以自主订两份资料,其中一份必须从下发的规定资料中选,另一本灵活掌握,明确选择范围然后让学生自主购买。特别强调,任何统一收费统一发放都是违反规定的。老师们终于松一口气。

陈芷汀对此规定十分不乐意。她希望下发的规定资料就能满足她所有的需要,但是看看那些东西就泄气。一本年年做的练习册有几个错误,比如将陆游的诗冠在苏轼头上,将课文《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中已经删掉的内容出成练习题,课文反而只出了几道小题,甚至有一个单元的阅读练习是高考模拟题。学生看不懂来问老师,老师看一遍也觉得颇有难度,百度一搜,原来是高三做的,估计命题老师只看到三,没注意“初”字和“高”字的区别,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的距离。

题型陈旧,练习内容跟考的形式又不一样。课内文言文阅读最早考选择题,两年后改成主观题,练习册还是选择题;练习册终于改成主观题了,中考又改回了选择题。

老师开玩笑说:出题的看不惯卖题的,故意跟他们叫板呢!

当然也有配合中考的新题型、新资料,编者不在一线教书,不明白出练习册的用意为何,明明白白是用来“做”练习的“册”,没有地方写答案,不管回答问题字数多少,统统只划一条钱,而且还是一页纸对开的横线,总共写不了几个字,做了不但没收益,还养成学生答题图省事的恶习,到了考试的时候,不管答题卡给了几条线,统统五六个字搞定。

“答题要看隐含信息,给出的横线多少就隐含着答案内容有多少,没写满证明你漏了得分点,写多了证明你画蛇添足,务必要重新思考寻找最可靠的信息点!!”

语文老师反复强调——没有用。为什么?做了一个学期的练习册,就那么点地方写字,习惯了。于是先照章办事,在规定范围内选订一本应付式练习,再自己研究,另订一本重点突破。

陈芷汀的问题就出在自主订购的复习资料上。学校统一订购的资料是原价,书店直接送货的资料可以打折。打折的资料并不影响使用。再说了,学习资料都是用一下就扔,也不稀罕什么正品真版。

名著阅读出了一套模拟试卷,凭初二购买的《名著阅读练习册》可以打7.5折,但得统一购买。各班拿着袁诤发放的模拟样卷到班上征订,很快各班总人数上报给了袁诤,只有陈芷汀的两个班没有报数。

陈芷汀知道统一订有折打,她仍然明令学生回家自己买。周一上课3班少了一个学生,跟爸爸开着摩托车出去买资料让车撞了。陈芷汀心里蓬蓬乱,想责怪自己又觉得按规定做事没有错,头晕脑涨的,半晌才想起来打电话问候一下。好在伤不重学生很快回来了。3班家长可不同于4班,投诉电话打到学校。

“为什么别的班统一购买资料,3班上却让家长带着外面买?别的班统一买的是6元,我带孩子出去买就是7.5元?语文老师是不是和书店联合起来赚差价?”

曾经有学校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个老师代全年级的音乐课,利用课程需要建议学生到某文具店购买葫芦丝,只要报出学校的名字就有七五折打。有学生去错了文具店,报了学校名没有用,九折买了,家长不乐意,投诉到学校,查处到该老师与文具店联手进货出售给学生,从中渔利一千多元。老师留职查看,通报批评。后面接班的老师继续让学生统一购买学习用具,不提文具店,也没有折扣,学生从正规文具店全价购买。有老师天真地建议,既然如此,为何学校不直接与书店或者文具店联系,用更便宜的价钱给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比如词典、画笔、乐器之类。答曰“不可能”。正规资料进正规书店,正规书店货正品端,只有正规买法,打折都是非正规书店的作法。每年初三下学期的课程都要提前到上学期讲完,书本都是网上买,全部是盗版本,学完之后下学期新书到了,直接扔在角落,中考结束后当废纸卖。

按理学校不应该支持山寨版,但执行起来有难度,因为用书的目的南辕北辙。学校要的是成绩,与书籍正版还是盗版没有交叉点。老师也不应该买盗版书,可是走到大街上看到论斤称的名家书典,还是忍不住挑上一大包,笑眯眯地运回家。

领导接到投诉,明白陈芷汀合乎规矩。当然,遵守规则是会绕远路,如同按交通规则行车走路要绕道一样。但不同之处差距很大。按交规绕远耽误的只是时间,但学习时绕远耽误时间之后影响的是成绩。

因为黄华多嘴,向主任找就找黄华询问此事,黄华对陈芷汀的孤陋寡闻循规蹈矩的嘲笑没有达预期的效果,向主任又找袁诤核实,袁诤松了一口气,陈芷汀的作法没有问题。向主任告之家长,陈老师做的没错,家长表示我不管什么对错,少花钱少麻烦就行。

向主任找张健正出面安抚家长,只是皮外伤,好说话。

袁诤又被钟校长叫去,钟校很会讲原则,正面反面进行辩证分析,袁诤心里窝了黄华的火,却只能跟陈芷汀算帐:

学生自己出去或者跟家长出去买资料,只有九折打,来回搭城巴,吃饭喝水,少说也得多出十几元钱。一百个学生同时外出,出点小意外属于正常现象。你班上资料没买齐吧?这周你上完课部分学生没有练习做对吧?学生或者家长肯定对你有意见,初三了,不说分秒必争,外出一趟浪费多少时间?还有家长认为你和书店联合赚学生的钱。同事一场,连累大家都很紧张也不好吧?

陈芷汀一句话回不出。她的脑海里出现两个班的学生纷纷出门去各个书店购买学习资料的场景。这家书店没有换另一家。马路上车如蚁阵、尘埃滚滚、热浪翻腾,学生茫然、家长焦灼……她想得眼眶发热,心如淋醋。

可是当她把自己的后悔和感受告诉徐珊时,徐珊又用一付看脑残人的眼光打量她。

“哎哟哟——学生家长去买个资料你就难过,学生为买资料受点皮肉伤你就受不了?真看不出啊!那我看你还是自杀算了。怎么着?每年中考高考你没见过怎么滴?多少家长?多少学生?全中国行动起来,奔赴同一个目标——考场!下跪的不活的跳楼自杀的家长送考出车祸不告诉孩子的,有多少?你不知道?你教书只管自己门前三分地?怎么教育学生?什么——胸怀世界放眼天下,哎不是——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总之那个要高瞻远瞩才能教育出雄心壮志的学生是吧。你看看你,连自己饭碗里装的中考高考都看不清,你怎么教出放眼世界的学生?别说他出去买个把资料受了点皮肉伤,就是他去参加考试的路上受了重伤,你要关心的也只能是唯一的一件事”

——徐珊的语气突然由急促凌厉变得温柔可亲又不容置疑

——“请问还能来参加考试嘛!”

陈芷汀被她生动的转换逗得想笑,强忍住了准备反驳她说这不可能,突然想到有一年一个学生出意外摔断了腿,可不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要求下,医院将学生抬到考场,一边打点滴一边做试卷,还真没耽误——还只是个期末统考。

她哭笑不得地叹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幼稚。还真得让徐珊骂骂她,不然被老师们挤兑完了她回家还要自我反省,继续给自己气受。

她以为她想开了,不会为老师们阴阳怪气的几句话难过了。

可是生活的小戏剧一直在演。

首先就是韩敬权想让书店统一送资料不敢了,怕领导找去谈话;让学生自己回去买,又怕买得五花八门;荣耀建议他让家长出面统一订购,他还拧着不肯接受。反正忙碌的生活总得找点意外,拿这事兴风起浪,也出一口闷气。

无意中伤害了陈芷汀实所未料。偃旗息鼓地回到座位,又问荣耀让家长出面怎样操作,荣耀生气地瞪他一眼:

“没事瞎嘚嘚。不知道!”

过了几天袁诤又听说黄华在背后笑话陈芷汀的事,满脸奇怪的笑容找她聊天。

“黄老师,你说陈老师迂腐守旧循规蹈矩很可笑,那我们谁敢于创新打破常规了?谁啊?”

“怎么了?”黄华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不知道学校的常规可以打破,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创新精神,你最好亲自去解释一下,把这个荣誉自己得,怎么样?”

黄华突然发现事情不像她想的那样发展。怎么就拐弯了呢?

“我……我跟谁解释……”

“跟谁说了跟谁解释,特别是怎样创新,钟副校长和向主任负责教学,可以找他们中的一个。”

黄华气得脸色铁青,有火发不出,眼见着袁诤说完回办公桌坐下,一本一本翻开练习册,唰唰地划拉着勾勾叉叉,又啪啪啪地放到一边,自己也闷闷地坐回椅子,拿起书本想摔打出气,看看袁诤一点表情没有的淡定,忍住气自己走开。不过讲点陈芷汀的小话嘛,什么大不了?难道你不明白我的针对?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拉上钟校长,什么意思?怎么想的嘛!

黄华的脑子绕来绕去也没绕明白袁诤为什么要帮着陈芷汀。

潘小琼向袁诤请教语文小组的创新方法,袁诤气得直接开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么多人帮她上课还堵不住她那张三八嘴,活该老公包小三跟她离婚……

“啊?!她老公包小三?跟她离啦?”

袁诤也顾不得潘小琼的质疑了,草草说不要跟别人乱讲,回到黄华乱讲话的节口,问她还说了什么,潘小琼已经跟她不在一个频道了,只有在谴责黄华这件事上达到了高度一致。

袁诤当然知道黄华是针对陈芷汀去的,但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书店来送资料大家都方便,但既然学校规定不得统一购买,收到资料悄悄用谁也不会找麻烦,你自己说出去,我们语文备课小组敢于创新,什么意思?你以为别的学科都是学生自己去买的?蠢货!就逮着陈芷汀循规蹈矩的事,想嘲笑别人,也不看看自己有没那个水平!一般的代课老师上完课就了事,帮着留堂过关的只有陈芷汀,不知感激还艾力白来滴说三道四,不吓唬一下怎么能行。

其实岳晓明也觉得陈芷汀做事不靠谱,这跟有没有回扣没关系,方便学生是重点,仅仅为了自己心安置一百来个学生的方便于不顾,那是“磨砖为镜”,也“作”得过了。

陈芷汀没生气,感激地点点头。这次独行其事自己也一直心有不安。学生看到别的班直接抬一摞名著模拟练习册进教室,“哇”地羡慕声让她的不安变成自责。岳晓明拿她当朋友。她觉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做”而做的,这个“做”不是“作”。这样好不好她却并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评判。

“还是因为不自信。陈老师,你渐渐有点自信力的缺失。心正不怕影子歪。你在担心什么?担心万一有事影响形象?形象又是什么?仅仅为了符合他人的评判而去做事,真的有意义吗?”

“所有的看法都是,你在意,它就重要,你不在意,它毛线都不是。洗洗睡了,第二天又是新的太阳,谁离开谁不能活?”

陈芷汀的脑中轰然有什么在响,她压制住那一团嗡鸣声,告诉它们回去再想。

“那小明你说说看,你一直在写东西,假如以后成名了,你不在乎有人拿你曾经有过的行为评判你吗?等到你在意了,被人拿出来再说,你又能说什么呢?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真相,真相无法更改,人生不能重来。”

她点点胸口:“求心安的行为固然矫善,也是一种态度。你有更好的作法?”

岳晓明的脑袋也轰然一响。他也没有受这一响的影响,瞄一眼陈芷汀的手指,嘻嘻一笑:

“汀姐你那是胸器,不能随便指。”

陈芷汀没有反应过来,看看自己的手指,怎么可能是凶……突然明白手指指向:

“要死啊你!”

岳晓明坏笑着走了。离开办公室才让那一下轰响放大在脑海里。是啊,万一日后自己终成大器……想到陈芷汀慧人慧语,必然成真,又暗暗给自己加油。

岳晓明,你一定行!

直到准备离开学校时岳晓明才对陈芷汀的话有了新的认识,老师应该拥有通过教育别人来修正自己言行的能力。岳晓明学习陈芷汀,在困难学生捐资助学和帮助重疾老师治疗时多捐了些钱,求一个自己的心安。

陈芷汀回家的路上慢慢放大岳晓明的问题。她的确有点自信力的缺失,并且毫无意义地在意着什么。她又想到裘江,他的态度和行为导致她夜夜难眠,时常反思自己有哪些地方做错了。

总有家庭分析师说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感情出现问题是两个人的责任。她责问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没有守在他身边?感情失去守护就渐渐冷淡,还能称之为真爱吗?没有跟他去镇上?感情的维护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吗?放弃自己正在进行中的事业,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甚至放弃对女儿未来的保障,只为了维护两个人的爱吗?如果放弃这一切还是失去了,分析师又该如何分析呢?他们必然会说:为了爱放弃自己的事业,必然会导致自己成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失去爱是咎由自取。甚至会批评女人为了情爱把孩子的未来至于脑后……无论你怎么做,该来的都会来。

那么,如果她没有迈出与裘江约会的第一步,生活的路会走向幸福美满吗?陈芷汀反复问自己,她得不到应有的答案,但是她知道,生活一样也会有波澜和曲折,可能会更幸福,也可能更伤神。没有十全十美的爱,如同没有永不凋谢的玫瑰,唯一的不同,是你受的伤是否心甘情愿。

微笑的眼泪和悲伤的眼泪都是咸涩的水分子,一个化为雨后的彩虹,一个悲伤逆流成河。

阅读一个女教师的七色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