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第39章夫人我冤枉啊

人族之危在于七国,不是李玄的一厢情愿,危言耸听。

这是汲取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得出来的结论。

自古以来,华夏都是汉人天下。

可五胡乱华时期,外族入侵,中原大地沦陷,百年时间,多少汉人被屠戮,每每想到这儿,李玄都会觉得痛心不已。

他是学汉语言专业的高材生的,骨子里镌刻着爱国之心。

是当时西晋不够强大吗?

不是,是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下降,让那些游牧民族找到了机会,趁着内乱才能攻入中原大地。

如果西晋不是内部拉垮,就凭匈奴、鲜卑这些个国家,拿什么入主中原。

如今九州的格局,和五胡乱华前就有一点相像。

华夏历史上,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个时候虽然各国混战,但是基本上没有外族压力。

春秋也好,战国也罢,包括其余小国,其实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各个分支在打,说白了,都是亲戚老表,往上个一二百年,都出自八大姓氏。

内战。

在这个世界就不同了。

有妖蛮时刻觊觎着中原大地,九州不统一,就无法凝聚出人族最强大的力量抵御妖蛮,白帝一旦破封,真身降临,九州会重新沦为妖蛮的天下。

到时候,七国也好,人族也罢,都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李玄不知道他这一篇策论给秦王带来多大的震撼,他就是觉得,自己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整个九州不可能没人知道吧?

大秦文风开放,不禁言论,其余诸国应该也差不多吧?

那么写这么一篇文章应该问题不大。

事实上,还真不是这样。

妖蛮被孔圣拦在了岭南天堑以外,几千年看似和平的岁月早就让七国,让人族习惯了如今的假象。

大多数的人族都不敢去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只想安于现状。

李玄这篇文章,无疑是将人族目前的安逸给狠狠的撕碎。

当人族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假象中时,第一个叫醒他们的人往往都会遭到千夫所指。

如果李玄只是个普通人还好,但偏偏他的才名已经传播,这篇文章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秦王和董相要做的,就是替李玄拖延,也是为大秦拖延。

拖到就算灭六国论现世,也不敢有人在明面上针对李玄为止。

这个时间,不需要太久。

当然李玄对这些还不知道。

科举结束,他就回到自己家中。

李玄买的房子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前院是他和老孙头等一众工人住的的地方,后院则是用来印刷聊斋、说岳。

趁着眼下有时间,李玄准备再写几部。

未来的一段时间,他可能不会在秦国。

中举之后,他就要去稷下学宫游学。

游学,是九州读书人的传统。

是仿当年孔圣的行为。

孔圣当年周游列国,收三千弟子,也正是有这经历,看遍了人间疾苦,才造就了人族圣人,造就了人族的诸多大儒亚圣。

“不过这次写什么好呢。”

房间内,李玄前面的纸上被他列出了一系列的书名。

写说岳,最开始的目的是赚钱,让自己不必为读书需要的费用头疼,同时也是借此削弱李长风造反带来的恶名。

写聊斋,是想为自己凝聚出魂体大军,万一将来自己真的和秦王撕破脸,有这么一股力量,自己好歹有点底气。

每一本,李玄都不是随便写的。

“既然要去游学,一路上难免艰难险阻,那就写西游记吧。”

李玄有了决定。

……

相府。

董仲生和秦王商议过如何替李玄掩盖灭六国论之后,便从御花园离开。

他实在是受不了秦王嘚瑟的样子。

不就是你外甥么,又不是你儿子。

不过话说回来,天元之变之前,秦王真是把李玄当儿子疼了。

就算是大皇子扶苏,那也是贤名在外,大秦上下皆以公子敬称。

怎么看也比他儿子要强。

越想董相肝就越疼。

一进家门,刚巧看见董天宝正在院子里逗蛐蛐。

看到这一幕,董相的火气没由来的,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爹,您回来了?”

董天宝没注意到董相的脸色,打了个招呼后依旧在自顾自的逗着蛐蛐。

他没别的爱好。

平日里除了读书修行以外,就是爱玩个蛐蛐。

身为董相之子,不在长乐郡欺男霸女,玩个蛐蛐这不过分吧?

但那是往日,今天就不一样了。

“为何不读书?”

董相走到董天宝面前,硬邦邦的开口。

“读书?读什么书?爹,科举都结束了,书院放假,孩儿放松一下也没问题吧?”

董天宝没回头,自然也没注意到董相的如锅底一般的脸色。

“您不是教导孩儿说,读书修行也要张弛有度,一味的死读书那是迂腐嘛。”

“更何况这次科举,以孩儿的策论水平,完全可以进前五。”

董天宝自信满满道。

秀才科举,诗词一项占比颇重,不是董天宝擅长的方向,故而只得了第十名。

但是策论,他有信心。

毕竟自己亲爹是大秦宰相,耳濡目染下,他对政治的敏感度是比其余学子要强的。

“哦?是嘛?”

董相咬了咬牙,前五?你哪里的自信?!

送往御花园的十一篇策论中,根本就没有董天宝的文章。

“你做的是什么文章?”

“孩儿写的自然是父亲了。”

说到这儿,董天宝有些雀跃。

身为董相之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董相绝非是祸乱朝政的奸臣。

你们谁见过一个奸臣没日没夜的处理公务?

董天宝不止一次的路过董相书房,听到他和大臣们讨论如何为大秦除旧革尘。

“山林是指大秦,六虎指六部,六虎啸谷,百兽惶恐。陛下出这个题目的核心内容显然就是说正是在爹您带领的六部治理下,才没有宵小之徒为祸大秦。”

“孩儿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写下的文章,待科举放榜,爹您就能看到了。”

“那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儿啊。”

董相明白了。

怪不得董天宝的策论没进入前十。

倒不是他写的不行,而是和考官的喜好相反了。

夸他的文章,本届科举能被录取就不错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董天宝他本人确实比不上李玄,比不上大皇子。

这是董天宝的原罪!

董天宝没听出董相言外之意,还以为他是在欣慰。

“是吧,爹你不用夸我,这是当儿子应该……”

“逆子啊!”

没等董天宝说完,就听到董相陡然一声咆哮,一脚踹在了他屁股上。

猝不及防之下,董天趴在了地上。

他一脸懵比。

什么情况?

刚才不还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怎么转眼他爹就动上脚了?

董相胸膛起伏,眼睛瞪得像铜铃。

他看了看装着蛐蛐的器皿,想一巴掌给拍碎,又念及蛐蛐是无辜的,思来想去,又给了董天宝一脚。

“爹您这是作甚!”

董天宝反应过来了,猛地从地上爬起来,捂着屁股大叫。

董相不理他,抬腿又是一脚。

“前五之列?我呸,前十都进不去,哪来的勇气说你是前五?”

“还玩蛐蛐?还张弛有度?你这是玩物丧志!”

“你看看大皇子,看看……大皇子就不说了,你怎么也得比纪墨那家伙强吧?”

在御花园中,秦王定下了名次后,他们就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了,纪墨,高居前三。

这小子是真的勇。

骂的董相差点破防的文章,便是纪墨做的。

董天宝挨揍,很大一部分也是董相被纪墨气的。

他不能找纪墨出气,还不能收拾自己儿子了吗?

院子里,董仲生也顾不上什么宰相威严,追着董天宝踹。

董天宝也不傻,没站在原地挨揍,甚至他觉得委屈的很。

前十都进不去?

不能够啊。

科举之前举办的学子交流文会上,每一场他的文章都是乱杀的好吗。

前五都还是他谦虚的说法,甚至举人科举第一名会是他他都想过。

父子两人满院子乱跑,鸡飞狗跳,董天宝一个转身,跑到从里屋出来的贵妇人身后,大声嚷嚷。

“娘,爹他疯了!”

“董仲生!”

贵妇人厉喝了一声,董仲生停下脚步,眼神四下撇了撇。

他是个妻管严,脸上露出讪笑,用讨好的语气说道:

“夫人,您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快进去,别着凉了。”

“我再不出来,儿子都要被你打死了。”

贵妇人气愤无比。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董夫人不是溺爱董天宝,不识大体的女人。

儿子有错,当爹的教训是没问题。

但你堂堂一介大儒,揍儿子还动用了文气,这就过分了吧。

“娘,真疼啊。”

董天宝垮着个脸,故意一瘸一拐,看的董夫人又是一阵心疼。

“姓董的,跟老娘进去,今天不给我个解释,老娘扒了你的皮!”

“打儿子用文气,好啊,你怎么不把你的春秋笔也拿出来?”

董夫人揪着董仲生的耳朵,将他拖进房间。

“夫人,轻点轻点!”

“儿子还在那看着呢。”

董相弯着腰,垮着脸。

董天宝则是朝董相吐了吐舌头,转头拿着他的蛐蛐溜了出去。

今天他约好了和别人斗蛐蛐。

屋子里,隐隐约约传来董相夫妻二人的对话。

“还比不上纪墨?那小子三天两头朝教坊司跑,你让儿子学他,你是不是和纪墨一样,在教坊司养了个小的?”

“没有啊夫人,冤枉啊,我对你是一心一意,上天可鉴……”

“我呸,鬼话连篇,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话虽如此,董夫人捏着董相耳朵的手却是松开了。

董相松了口气。

他爱董夫人是真的。

董夫人出身大族,董相未崛迹前两人相爱,董夫人不顾家族阻拦,义无反顾的和他走到一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怕她也是真的。

具体原因……他可能打不过。

董夫人和长公主并称大秦双珠。

早年也是在战场上浴血杀妖的女将,只是董天宝出生后,她才退居二线,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

家有悍妻,董相又有什么办法呢。

阅读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