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天朝丝路》
天朝丝路

第78章穷则思变

晚秋的郁郅已经寒气逼人,长乐乡的街面上鬼影都不见一个。

张老三作为第一波到达小额贷协会门口的客人,老哥几个冷的直跺脚。

“我说来早了吧,现在只好跳大神。日奶奶滴,我估摸这会陈大善人正在搂着小老婆睡大觉。”

“里长老哥,我们不是心急嘛,万一贷款放完了,那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劳您大驾受冻受累,不管事情办成办不成,中午马回回馆子手抓管够。”

“去球,我可不敢跟你们去大吃大喝,万一让乡长知道了,传到县衙公差的耳朵里,影响到下一步官府公务人员的选拔,那才是牵扯老王家光宗耀祖的大事!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到时候县乡派人到村里考察的时候,给我说几句好话就行。”

“没那么玄乎吧,官府管得也太宽了!”

“要不中午先吃一碗BiangBiang面对付一哈,回去再说。”

……

“吧嗒吧嗒!”

又一伙人从朦胧中来到近前,脸对脸仔细一看乐了。

“王二哥早!我以为这次我占先了,没想还是落在你后面了,哈哈!”

“何大拿,你也不赖呀,修路的时候,你把老子逼得差点上吊,要不是乡亲们给力,能和你同一天完工吗!”

“哈哈,我就看你小子对眼,说好了,将来我俩多相互帮衬着点,有啥消息通传一声。”

“哈哈,彼此彼此。”

说话间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四人帮,无一例外都由里长领头。

“闹哄哄挤在一起干嘛,往后站,按先来后到排队!”

何大拿堵在门口大声吆喝。

“你管得着吗?”

“咋说话滴,让你们里长出来回话,连手底下的小狗小猫都管不住,传出去脸上可不好看啊!”

“排队!排队!早就给你们说了,到街面上公干要守规矩,清风灌驴耳啦!”

领头的里长脸上挂不住了,急忙出面维持秩序,后来的一看,二话不说便排在后面。

“这还差不多嘛!”

何大拿得意洋洋的说道:“走哥几个,我们先到前面的早餐铺子暖和暖和,我请客!”

何大拿招呼的自然是领头的里长,其他人当然不会跟着瞎掺和。

小额贷协会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排队的人差不多已经延伸到了街口,张老三乐了:“咋滴,我有先见之明吧,来晚了排到后面,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很快张老三的话就灵验了。

日上三竿,望眼欲穿小额贷协会紧闭的门终于打开了,在陈大善人的陪同下,长乐乡乡长高谈阔论了一阵,扯下蒙在竖匾上的红绸,宣布长乐乡小额贷协会正式开业。

一个精干的伙计开始发放号牌:“同来的联保三户只发一个号牌就行。

今天是开业第一天,会长说了,只发放十个号牌,没领到号牌的乡亲们先回去,明天早点来。”

“啊?咋这么少呀!”

没领到号牌的人急了:“小哥,你给会长说说,能不能多发几个,你看我们都大老远专门抽空赶来,不容易啊!”

“这恐怕不行,发出十个号牌,我们协会就要接待三十个客户。今天是第一天,不免经验不足手忙脚乱。明天,明天肯定会加快速度多发几个。”

街面上立马冰火两重天,看来老天爷还是会把机会留给努力争取的人。

张老三领到了一号号牌,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由里长的带领下第一批进入小额贷协会。

“哟,这不是永安里的王里长吗?欢迎欢迎!”

小额贷协会会长陈大善人乐呵呵的说道:“如果没记错的话,身后这位大哥姓张,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在我家当过麦客。”

“陈老爷好记性,正是本人。陈老爷高升小额贷协会会长,可喜可贺!”

“哪里哪里,都是大伙推出来的吃苦营生。都别站着,快坐下,咱们慢慢聊。”

陈会长引导大家走到里间靠窗的一张八仙桌,一位长袍马褂儒雅的教书先生早已气定神闲的坐在那儿。

陈会长上前介绍道:“这位先生是郡府下派的书吏张博张先生,受太守大人委托,前来了解小额贷协会运行事宜。”

一听说郡府来人,众人急忙上前问安:“张先生好!”

张书吏微笑拱手作揖:“诸位不必多礼,你们尽管进行下一步。我今天只带眼睛和耳朵来,不发表任何意见。”

“先生受累了。”

“应该的,应该的。”

陈大善人四十出头,天生就是一副和善面孔,对谁都和风细雨春风扑面。

“小李,你去把隔壁‘耕畜养殖协会’的牛不群请来。”

“好嘞!”

不一会,就见一个眯着眼睛,走路四平八稳的汉子来到近前,望着张老三几个说道:“想买牛马,找我牛不群准没错,包你满意。”

“哈哈,那可是咱们长乐乡的赫赫有名的经纪人,不找你找谁!咋滴,现在在养殖协会高就?”

永安里王里长招呼道。

“王二,咋说话呢,你小子也不想想,老子不坐养殖协会经纪人的头把交椅,谁敢出头露面?!”

“瞧瞧,就你这张嘴不饶人,臭嘚瑟!”

很快,陈会长开始了小额贷协会的第一笔放贷交易。

“首先进行资格审查环节,给大伙讲明,本协会有三不贷原则——

一:过往曾失信于人者不贷;

二:有赌博等不良嗜好者不贷;

三:贷款专项用于购买耕畜,挪作他用者不贷。

里长有据实通达之责,借贷者有据实告知的义务。放贷后本协会还会逐户回访,但凡有违规者,限期收回贷款,逾期不还,按骗贷交县衙依法论处。

现在,本会长再问你们一次,自己是不是符合条件,先好好思谋一下,不要有任何隐瞒,以免害人害己。”

陈会长字字玑珠掷地有声。

王二的脸色也慎重起来:“陈会长,都是知根知底的乡亲,我保证张老三、王麻子、李老大三人,从未失信于人,也没有不良嗜好;至于将来是不是专款专用,需要他们自己陈述,陈会长慧眼决断,本里长不敢作保。”

张老三等人先后表态,一定遵守小额贷协会的规矩,绝不违规。

接下来,进入基础信息了解环节,陈会长详细询问了他们各自家庭有几个青壮丁口、种地几何、有无耕畜等细节,计划贷款多少及用途。

张老三父母健在,虽说都已年近古稀,但父亲身体健康,依然坚持参与日常劳作,母亲和小女儿负责在家领两个孙子、做饭、照料家禽家畜等家务;

日常参加劳动的有张老三老两口、大儿子小两口、以及小儿子和大闺女二闺女,不算老父亲,共有七个青壮丁口。

总共耕种一百三十八亩地,除了春种秋收,其余时间,两个闺女和她爷爷足以应付其它农活;

婆婆和大儿媳求爷爷告奶奶进了老甘家的缫丝纺纱作坊,每日早出晚归,中午饭还要自带,每月好歹也有两千钱的收入;可惜作坊季节性很强,每年能务工六个月就不错了;

张老三带着两个儿子,每天准时出现在城北的钓鱼台,等候来往的客商挑选临时工,偶尔能捞到一趟长途押运货物的肥差,那就算是先人积德财运当头。

钓鱼台就是临时工聚集的地方,郁郅的临时用工也有很强的季节性,差不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爷三一年到头最多能挣一万七八就已经很满意了。

张老三也曾尝试在秋后闲暇时开垦荒地,可几年下来,土地也没增加多少,加之配套渠系未贯通,靠天吃饭大多数年景就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反而还要耽搁不少功夫,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此算下来,每年地里的收入加上婆媳在纺纱缫丝作坊的收入,勉强维持一家十二口人的生活,能剩下的只有张老三父子打零工的收入。

早先给大儿子娶媳妇拉下的饥荒刚刚还清,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

乡里今年下了最后通牒,春节前大儿子一家必需分房另立,否则就要加倍征收户赋和丁税。

宅基地已经花钱办下来了,可盖房子最少要花四五万,想想就让人头疼。

所以张老三听到有官府扶持自耕农的贴息贷款,一家人商议后决定贷款买牛,力争在三年内开荒百亩,达到自给自足的小目标。

“陈会长,我计划贷款三万,购买一公一母两头耕牛!”

好家伙,张老三看来这回是豁出去了,要干一票大的!

众人都被张老三的一往无前的气势惊呆了,纷纷望着他充满了疑问。

张老三一言而决死不回头:“要穿个绸裤子,要脱脱个精沟子,如果失败了大不了穷一辈子,也和现在一个吊样!”

“张老三,切不可意气用事,贪图眼前的小便宜,凡事要长远打算。

古人云: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

陈会长不疾不徐好言相劝:“你贷款三万,勉强够买两头牛;况且你还要给大儿子圈院墙起房子,这可是一笔大开支,肯定还要拉饥荒,将来每年还一万小额贷你哪来的保障?

俗话说得好:家有千贯带毛的不算。

万一有个一差二错,你的计划就会全部落空,啥时候能翻身?!

风险太高,如果你没有其他说服我的理由,这么大的数额肯定不会通过,最高给你放贷一万五,你好好思量思量。”

王二等人也出言相劝,让张老三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以免扯得蛋疼。

张博也饶有兴趣的旁观,不时在韦伯纸上记两笔。

“张大人、陈会长、牛经纪及诸位乡亲,我张老三并非一时冲动,您们的好意我理解,先听听我的下一步打算咋样!”

张老三早就成竹在胸侃侃而言:“来之前我早就打听好了,按照目前的行情,购买一公一母两头耕牛,最多需要三万二,牛经纪,我说的没错吧?”

“八不离谱,大体错不了。”

“我盘算借贷的三万全部用于买牛,这部分基本够了;

给儿子另立门户的事情,我计划因陋就简自己动手,用工采取换工的形式就能解决,也就每天中午管一顿饭,花不了多少;大头还在所用木料和木匠的手工开支,木头报备自己砍伐,缴纳山林税即可。

我计划暂时把院墙圈起来,再盖三间房过渡一下,先把官府的差事交待了再说,等以后缓过劲来慢慢筹划。

这样最多五六千就够了。

今年官府的以工代赈太及时了,我家七个青壮丁口,年底就能拿到八千多的赈灾款补贴,不用拉饥荒也能解决眼下的困境。

这样算下来,每年我们父子三人打零工的收入,除归还小额贷以外还有盈余,即便出现不可预料的意外,也不会发生无力还贷的事情。

陈会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您就通融通融咋样?”

陈会长望着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汉子,终于开口说道:“难得你有这样大的信心和决心,本协会决定通过你的借贷申请,期望你不要辜负官府的惠民政策,勤恳劳作,早日实现你的致富梦想。”

“感谢官府的辅助政策,感谢小额贷协会的大力支持。别的话我也不会说,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哈哈,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作为前三组放贷的农户,乡里和几个协会决定免去你们这次借贷的工本费、经纪人费用和耕畜交易税。”

这可是意外之喜,张老三望着王麻子李老大笑得嘴角都差点裂到耳根。

“张老三,按规矩,耕畜购买必需通过咱们长乐乡‘耕畜养殖协会’,因为他们最专业,以免老百姓上当受骗;如果你没异议,手续办完以后,贷款会直接转到养殖协会的户头,回头你与他们接洽办理后续事宜,多退少补。”

“我同意!”

张老三毫不犹豫的应道,苍蝇也是肉啊,免税免费,不同意才是傻瓜。

接下来王麻子和李老大急不可耐的上场,再走一遍流程,最后也得偿所愿,皆大欢喜。

办完三户联保借贷手续,几个家伙兴高采烈地跟着牛不群到养殖协会洽谈购买耕牛的事情不提。

张博被眼前亘古未有的一幕震撼,若有所思,提笔在韦伯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因势利导,穷则思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