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第 53 章 又没翻身的系统

蔚蓝色天空中,几朵白云懒懒散散的飘浮着,随风而移。苍穹之下是金黄色的田地,村民们迎来本年的第二轮收获时节。

高粱成熟,芝麻成熟。

而橙子家特有的晚玉米、晚花生与红薯也相继成熟。

村边大树上的叶子整日在枝头哗啦啦的为人们的丰收鼓掌。

大树下坐着三五个歇息闲聊的村民。

“柱子从夏天忙到现在还没忙完。这是买了多少地?”

“胆大呀。”

其余人同样发出柠檬和自叹不如的感叹声。

村民甲打破沉默:“嗳,你们弄回去的那根红薯结了没?”

“结了。你们呢?”

“也结了。”

“挖了没?”

“挖了。家里那小子天天念叨着,一说熟了,自己就去刨出来了。”

“多不多?大不大?”

“就那样吧。你们的呢?”

“不知道。”

“吃了没?”

“唉,吃了。你们呢?”

“那明年咋办?”

“找柱子买呗。就结那五七个。”要不是娃馋,谁家还存不住这几个红薯。

“买……呵呵……”那得多少钱。

闲聊戛然而止,各自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有秋风卷着叶自在的飘来飘去。

橙子家收完粮食之后,挑了些又大又好的红薯作种,剩下的留着自家吃和卖。

卖当然是卖烤红薯。秋收结束以后就没什么忙的,铺子整日开着。女眷们守着铺子做着一家人的冬衣。

江橙也彻底闲下来,从系统那里兑出来的种子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总算种出足够的种子。以这些新奇的作物为基础,橙子家差不多可以算是镇里的有钱人。

然而还不够,对于毫无根基的江家而言:一家富太显眼。更何况她还有更远一点的理想,还有系统发布的任务要完成。

橙子摸了一根笔,拿了一张纸盘算:明年春天原本种麦子的地还种麦子,因为得交粮,而且自家也要吃。实不相瞒,橙子是个面食党,一天不吃就难受。

等麦子收完再种花生和玉米。原本要种高粱的地不种高粱,改种红薯和花生。还要有一块地种芝麻,向日葵和西红柿在菜地头种几株够自己吃就行。

再把小的瘪的,坏的挑出来,其余的就当种子卖出去。

然后剩下的空地就可以再种新的作物了。

橙子抽空把自己作的规划同家里长辈们汇报了,并提出掌管粮仓的要求。她可以保证粮食不会发霉发烂,前提是钥匙只能她一个人拿,屋子建好后也只能她一个人进。

这话一说,李秀莲第一个不乐意了。但好歹长进许多,只面上忿忿。

德柱两兄弟面面相觑,谁也没说话。

老太太垂着眼窝在椅子里,也看不见神色。

“啧,都不乐意呢。”系统及时扎心。

江橙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太想当然了:“就管到明年,种子一卖就行。”要不是现在一粒种子都不想损失浪费也不会……

现在到明年开春,也就三五个月的时间。其余人同意这个要求。

万事俱备,只需要江橙进粮仓把粮食装进系统。然而系统这时却摆起了架子。

它可是说过“要让她跪着唱征服”的系统!

“给积分。”

“多少?”

嗳?怎么回事?突然不抠搜的橙子竟然让系统有点接受不了。

“一千?”系统试探着问。

“可以。”这一年江橙没少攒积分,摘辣椒一个就是一积分,摘下来一个花生也是一积分。所以,江橙现在根本不缺积分,早就不是曾经那个一文没有,一分没得的江·小·橙了。

系统委屈巴巴:要的少了。没有看到橙子肉疼的表情,根本没有任何快感。

就这?就这?

“快点,还有这么多要装进去。”橙子催促系统赶紧扣积分干活。

此时,不论年幼的几个姐妹,还是读书的两个哥哥,还是奔走于青阳镇和县城的两位父辈,都不知道,玉米,辣椒,红薯这几样在这个年代未被食用过的新奇农作物已经被献到了皇宫那位的龙案上。

飒飒秋风中的寒意渐渐加重,等凛冽的寒风吹落村口大树枝头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今年地里的农活正式按下暂停键。

可售的红薯卖完以后,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江王氏同妯娌,还有膀大腰圆的周婶一道开始卖面食。

江德柱两兄弟也永远闲不住,不是带着周叔一起跟着村里人一道去山里砍柴就是修葺屋顶,搭建窝棚。

不止人要过冬,家里的鸡,牛,驴都要挨冻。

孩子们腊月前都跟着男士队:喂驴、劈柴、周游青阳镇。腊月后就跟着女士队:逛街、卖饭、凑热闹。

有人欢喜有人愁,孩子们开心,有些大人表面开心内心忧愁。

没办法,江德柱是真愁。这一天天的,看不见粮食,心里没底。也没见拿出来晒,也没见拿出来晾,就缺的时候拿出来一袋子让见见面。

就不怕被老鼠咬了?

系统:看不起谁呢?

备年货前,家里照例盘点钱,一盘点,好家伙,这钱有点多啊。

家里竟然已经有一百多两银子了,更不用说钱庄里还有钱。

说句实话,这点钱够他们一家子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前提是不生病。

于是一家人盘算着置什么产业。

卖面纯属小打小闹,委实不必再扩。卖种子什么的,谁需要谁来家里买,也不需要再置铺子。

至于田产,镇子附近的早就打听过了。没必要去那种特别远的地方买那几亩地。

至于宅子,看看镇上的宅子就知道了。没什么用,好几个屋里都落了厚厚一层灰。

所以,置什么产业呢?

商量来商量去,一家人把目光放到了城里,准备在城外买个庄子。

镇上没有能花钱的地方,县城里总有吧。

“远山开春不是要去考试吗?考上了就得去县城里念书了。

买。”

没有谁不想离县城更近,就连老太太内心也想。反正是买庄子,还有地,还是村里,还能侍弄菜地。

结果一问价格,买不起,告辞。

还是备年货老老实实过年吧。

买糖买枣蒸馍,买猪杀鸡卤肉。除了用这些丰盛的食物犒赏自己之外,还要在年集里买些便宜的家具,比如篮子,筷笼,蒸篦,鸡毛掸子……

啊,还有酒。

酒,冬天里的一种取暖道具,口服即可。

往年家里种的高粱就是自酿成黄酒,留着让家里人熬过冬天。

当然对穷人而言,酒只是这个作用。

在这烟未出现的朝代里,酒是男人娱乐减压的唯一东西。所以酒水被各种加工以后以高价卖给了那些醉生梦死的富贵人家。

江家的男人们并没有与旁人格格不入,同样爱酒。于是,江王氏备年货的时候便加了几坛老酒。

然古人有云:饮酒误事。

前面说过,过年是一个到亲戚家蹭吃蹭喝和亲戚来自家蹭吃蹭喝的过程。

今年橙子家的亲戚来他们家蹭吃蹭喝(划掉),来他们家走亲戚的时候。

江德柱便取出老酒招待客人,几杯下肚后,江德柱就开始记忆混乱。

亲戚们各自提出想要点种子。种是小事,关键还想要他们加工制作的本领。

现在江家村和柳家村的富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柳宗明手里握着制酱的方,现在的日子过得也不错,连带着整个柳家村的人都富起来。

江家村是有江德柱照顾,凡是村里想卖的他都给收拢了卖掉。所以江家村的村民现在也比其他村富足。

旁的亲戚也眼红,先前忙完自家秋收来□□忙的时候也存了想捞点好处的心。无奈脸皮薄加上笨嘴拙舌,再加上橙子家一忙人就多,人一多就不好说话。于是一等二等三等就等到了过年。

人总算少了,橙子家也不忙了。

橙子舅舅对橙子一家那是没话说,一到农忙时,自家的忙完就火急火燎来帮妹妹家。所以橙子舅舅张嘴,江德柱二话不说就应了。

但应了什么?酒醒的江德柱并不记得。

同样的还有江德柱自己的舅舅,橙子的舅爷。舅爷一大把年纪,豁出一张老脸亲自来了,江德柱能拒绝?他本来也没想拒绝。

但是结果同上。

什么?二叔江德梁?他酒量还不如江德柱,早就晕了。

所以问题是江德柱应承两家的会不会是同一个要求。如果是,该给谁家……

而且亲戚太多,各自的舅舅,姨妈,要都听说了,都来要方,他们哪有那么多给人。

再说,他们哪有什么秘方。都是简单的手艺,不过是仗着自己手握原材料而已。但原料传开之后,能不能赚钱还是另一回事。

而原材料只要种在地里,他们就不可能保证永远不会被人拿走。

无奈之下,江王氏又回了趟娘家,询问哥哥想要做的是什么事?老太太也派江德梁去舅姥爷家打听清楚。

橙子舅舅除了农作物种子还想要向日葵种子,想学炒制瓜子卖钱。

舅姥爷想的就简单了,啥都想要。要红薯种,要向日葵,要玉米,要辣椒,要红红的那种柿子。

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