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第 56 章 江家小戏班

后来的后来,江橙想起那一日英子同她说的话,原来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我见赵昕第一面之前,我一直在做一个奇奇怪怪的梦。遇见他之后就再也没做过了。这一次见他,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所有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说的我都信。

年龄又算得了什么。”

英子家人哭的很伤心很痛苦,但最后还是应了贵公子赵昕的请求。

果然,从那以后,英子就搬去赵昕那儿。但五奶奶家也翻了新房,添了下人。脱去粗衣换上细绸的英子漂亮的让人挪不开眼。

而所谓的定亲也只是双方口头上的约定,互相交换信物而已。虽然仪式很盛大,但也掩盖不了其荒唐

赵昕不过十七,在家中再如何受宠也不可能掌控自己的婚事。

至于去试探那个赵昕,江橙也放弃了。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都干不出这种事。

在草莓成熟的时候,江远山顺利考完童生试。江橙也忘掉英子的事情,开开心心的给兄长办宴席。

梁大人快马加鞭送进京的草莓不仅带来了天子给众人的封赏,也带来了斥责赵昕的人。

赵昕听了一半扯了马带着英子狂奔而去,再也没有回江家村。

后来总见有各种礼物送到英子家,但人一次也没有回来。

……

江橙的生活依旧继续,麦子中间因天气原因生病,江橙被老父亲带到麦地里查看。系统的诊断直接显示出原因与治疗方法。

江橙把症状照着系统里的文字给老父亲念了一遍,江德柱挥挥手表示记住了。拿纸笔写了方子交给江德柱,又交代了几样野外的几种有毒的草。

“遇见这种天灾,只能补救。爹,估计这块地今年要减产了。”

一句话说的江德柱眉头紧皱。

“老天不长眼。”江橙自己也感叹自家倒霉。这京官等着看他们丰收,结果来了个这。

幸而梁大人不是那种不懂庄稼的人。早就看出来今年的麦子受天气影响,甚至以自身的经验判断今年要绝收。

晦气,偏偏他们领着任务的时候出这档子情况。

结果,嘿,竟然还有收成。收完粮食,梁大人让人去统计隔壁镇的产量,两相对比,青阳镇竟然没比隔壁少多少。

这就有点东西了。

梁大人当晚便在奏折上奋笔疾书,一写好就派人送出去。

天黑?天黑也得送,赶紧的!

江橙在无法染指田地之后盯上了土坡。坡地上杂草丛生,藤蔓与树枝交错,改梯田不现实,粮食就不用想了。

那种什么呢?

树。

果树。

“橙子,我这儿是有好种子没错,但是我得提醒你啊,果树可不是种地那么简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货架上的种子可不一定能种出来。”

江橙循循善诱:“闲着也是闲着呗。你看我老家的果子个顶个酸甜可口。哪像这儿的,又酸又涩,哪有甜啊。”

“想一出是一出,老老实实种地不香?”系统是真的忍不住吐槽。

“你看我现在能摸到地吗?今年新种那一片秋葵都被人围起来了。”

行吧,系统无法反驳,于是温馨提示:现在不是季节。

橙子:你赢了,我要闲出毛了!

于是把主意打到几个小不点身上:“你们几个,别玩了。来,我考考你们。”玩什么玩!想当年姐姐我读书的时候那可是起五更睡半夜,既然我闲的发疯,你们也别快乐了。

杏子,周苗,周正皆哀嚎一声,不情不愿的走过来。

于是农民橙子化身教习教导家里的小可爱们。

何遇眼睛一亮:他是不是也可以跟着橙子一起学字了。

于是江橙日渐崩溃。

“大姐,我写完了。”周苗和周正相继写完,交由橙子检查。虽说周家的身契在橙子家,但一家人都没把周家当下人,橙子也让两个小孩跟着杏子喊她大姐。

橙子和桃子仔细检查完就让二人去做别的了。

“大姐,我写完大字了。”杏子把写好的字拿给江橙。

江橙接都不想接,一脸嫌弃:“先让你二姐看!你,去把手脸给我洗了!”

话刚说完就被桃子拦住:“不急,再去写一份。”同时一脸心塞的把纸塞回给小杏子。

“姐,你说说他们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咱们那时候都是在地上练字,他们可是用的纸笔。多好的条件……”桃子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坐在庭院里的杏子。

看看人家苗苗和正正!

还有何遇哥!

人家一个哑巴学的都比杏子快。

真的是,物质越好,脑袋越笨。

等何遇能用纸笔与人交流以后,已经到了秋天。

家里开始繁忙的秋收,也顾不上冲撞不冲撞,一家人都回去帮忙收地。

年复一年的繁重劳作,看的江橙忍不住琢磨收割机。否则就算有高产作物种子,人工跟不上也没用。

于是江橙撺掇二叔去梁大人跟前试探:工部有没有研制出收割工具。

江德梁还真探听到了:“赵公子研究过,出了那档子事以后就停了。”

不是,科研还可以这样儿戏?

还有,这个赵昕还搞这个?莫不是老乡?是表哥吗?

可千万不要是表哥!

……

秋收后,梁大人就带着队伍回程,也带走江家村不少粮食。

除去要上供的百斤,村里也给各位大人备了百来斤玉米、红薯、辣椒、花生。各位大人们嘴上说着不要不要,最后还是乐呵呵的收下,喜滋滋的上马归家。

另一边的江橙家,女人们把收拾好的行礼拆开又打包,打包又拆开,深怕少了什么。干粮,水袋,新买的赶路鞋子,换洗衣物,盘缠。

两个男人要跟着进京的事是梁大人月前就定下来的。

李秀莲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过年能回来吗?”

二叔江德梁柔声回:“能回能回。别哭,别让人看见了。”

进京是好事,哭哭啼啼的惹了大人物厌恶就遭了。

另一边,江德柱也一改平时的寡言,一个劲的叮嘱:“家里就交给你了,远山考试我也不一定能回来。到时候有事就去找谷子,我跟他交待过了。”

“晓得了。”江王氏的眼里也蓄满泪水。

又嘱咐两个儿子:“好好念书,听大人们话。”

眼看前面车马已动,老太太赶紧催两个儿子:“去吧,别让大人们怪罪。”

“娘,我们去了。”

两个儿子跪倒在地,结结实实的朝老太太磕了头。

江德柱摸了摸江橙的头:“在家听话,我们不在家,别给你娘添乱。”说完也不等江橙回答大踏步跟上去,跳上车。

直到看不见马车,邻居们过来庆贺,几个女人才擦擦眼泪,打起精神应对。

山高路远,又是复杂多变的京都,江橙一双手握了又松,松了又握。

但愿京都没人拿捏这两个庄稼汉。

两个男人走后,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两个女人也无心铺子,关了门整日待在家里足不出户。江橙也担起长姐的责任,把几个孩子每日都安排的条理有序。也不管二婶眼神,严厉□□杏子。上午领着大伙读书识字,下午领着女娃娃们绣花制衣。男娃们被安排去劈柴砍柴。

种麦子的时候两个哥哥同先生告了假,领着周叔,何遇,还有亲戚邻居帮忙种完。

两个父辈的第一封家书也回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等江橙读信:

“母亲大人:

我与二弟已到京都,被梁大人安置在户部的后院里。一切都好,勿念。

儿:德柱。”

短短几行字,家里的气氛就明显不一样了。

老太太紧绷了大半个月的脸明显松泛了,要了信过去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明明一个字都不认识,还看的似模似样,嘴里一个劲念叨:“好,好就好。”

摩挲了一会儿又传给下面的两个儿媳妇。

江橙看的心里难受:路是土路,出门在外长途跋涉是小事,最让人担心的是拦路的山匪。除非两人回来,否则家里这三个女人会一直忧心忡忡。

思来想去,江橙让周叔周婶去请姑姑归宁。儿子出门在外,让女儿回来讨讨老太太欢心吧。

姑姑当天就带着孩子们过来了,娘俩在屋里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晚膳时老太太面色就好多了。

第二日照葫芦画瓢,让二婶回娘家转转。

第三日,江橙带着老母亲回娘家散心。

第四日,江橙带着娃娃们开始演话剧。

戏不会唱,但是会唱歌,会跳,会蹦。一家人上演了一副彩衣娱亲。

结果无意中给自己找了个事。

第五日,江导执演葫芦娃第一集。

第六日,江导执演葫芦娃第二集。

等第八日的时候,观众已经多到家里坐不下了。村里闲下来的老头老太太,半大孩子都来看他们演出。

最后,江家小戏班索性开在了村里的麦场里。花钱让人打了戏台子,开始天天登台演出。

一传十,十传百。镇上的戏班子竟然派人来学艺。

江橙捂脸:这还是意外之财了。

江橙明确指出:“我们演的就是小孩子们看的,而且没唱词,你们戏班看得上?”

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