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原始部落穿越诸天》
我在原始部落穿越诸天

第6章制陶

早上起来,看了看天色,看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热情似火的一天。

然后南宫开始练着五行拳,太阳已经超过地平线,把南宫染成金黄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是地球的原因,这原始的空气里带着好似带着有神密的力量,练五行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若是在地球,那也仅仅只是锻炼身体,但在这里,打一遍拳明显感觉精气神全方面提升,这让南宫有了个想法“若长年练下去,不知道会不会破碎虚空,见神不坏。”

这时部落里的成年人大部分都已经起来,看着练拳的南宫,有好奇,有惊喜,还有感谢,因为昨晚是他们第一次放开肚皮吃着食物,吃到撑的那种,以前可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一天只吃一顿饭那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每个人看着这个给部落带来改变,带来食物南宫,特别的崇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可能会把南宫当做信仰。

练完拳,南宫随便洗漱了一下,想洗仔细一点也没有那条件,所以就把他们召集起来,叫他们先把早餐弄好,吃完东西,然后给他们做出今天的安排。

随着鱼篓和背篓变多,把接下来人员做更改,把昨天制作组减少到了三个,其它人再分出五人去制陶组,把剩下十二个女人全部叫去捕鱼组,把昨天胡来,和高达两组调出来专门打猎,也就是十个成年男人,采集组还是由瘦猴带队,不做更改。

变化最大的也是采集组,十五个人每人一个背篓,出门时都是咧着嘴,满脸开心,显然这种背篓实在太方便了。

把那些兽皮全部换了下来,又叫留守山洞的孕妇和几个照看孩子的女人,给部落里光着屁股小伙伴们弄身穿的,闲是不可能让他们闲下来的,就算南宫乐意她们闲下来,她们自己都不愿意,以前没干活分食物是最少的,有时候还不分,原始社会可没有温情脉脉,情意绵绵,有的只是现实的残酷和生存的挣扎。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捕鱼队比原来增加两个人,十二个鱼篓刚好十二个女人手一个,剩下六个成年男人则继续挖鱼塘,给冬天做储备食物。

其实部落里也有处理肉食的办法,就是做熏肉,但是没有盐,这是个硬伤,那些做出来的肉干吧吧的,所以把吃不完的猎物做成熏肉,随便叫小个小伙伴就能完成,但有更好处理鱼的方法,做熏鱼还是等有了盐再说。

想到盐,南宫就把长老叫过来问了一下,得到的答案,让他很高兴,因为就离部落半天路程的地方就有盐,也叫咸石,不过要拿东西交换,以前食物不够,就算够也没有人愿意去换,因为部落里都穷尿血了,还有一点食物珍贵,每年因为食物不够到冬天死人的,现在食物是多一点但还没有多到谁敢拿去浪费,就算南宫要拿食物换盐都不行。

等力强首领带着狩猎队出发,南宫也想跟着去看看,但考虑到陶即将出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看他们走远,南宫就带着长老去窑那边出窑,小伙伴们也一窝蜂的跟了过来。

众人好奇的看着小心翼翼的南宫,一件一件的把陶器搬了出来,不过南宫有点失望,因为那么多陶器,只有一件陶盆成品,还有十几把陶勺,三个陶碗是好的,其他的都碎了,因为昨天做起来有晚了,也没有做好风干,现在得到几件成品,算个安慰奖吧!

但长老可不这样看,看着那些成品陶器,眼睛都在放光,他跟南宫说“巫,这么大的陶盆可以换很多食物,上次春季交易会的时候就看到有别的部落拿这个交易。”说着就手就比划了起来,这也让他知道这东西很有价值,

南宫一听,“卧槽,可以换东西,特么的这是要发的节奏啊”不过他想的和长老不一样,他想的是换人,换盐。

所以接下来他把窑又好好改造了一遍,不像昨天那么随便搞了,又在旁边多加了一个,底下挖的坑是圆的,在里面加上水和干草活成泥巴,挖坑的土就用来垒窑,直接垒在坑上,就地取材,而且加了草的窑塘不容易开裂。

窑塘差不多一米见方,高一米二左右,窑顶收一个圆口,这样便于窑塘聚温,地下有一个用粘土做的篦子,就是钻了很多孔的土盘。火塘和风口中间用了石条和骨头棒子隔离。

人多力量大,七八人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搞好了,细活当然南宫自己来,他们也不会。

湿的窑是没法用的,南宫就叫了昨天跟他抓鱼的那大的俩小伙伴烧火,三层一起烧,而且外面也堆了一层柴禾,这样干的比较快,下午应该就能用了。

山洞里面火塘就有火种,山洞里的火是不会灭的,因为她们不会生火,如果火种灭了还要走很远去别的部落借火种,甚至要用东西交换。

又叫众人把黏土从河边挖了很多过来,在洞旁边找个一个比较光滑平整大鹅卵石,用来当工作台,从河边挖来的粘土经过摔打,揉捻,先捏出一个圆形的泥饼,再搓一些泥条,一层一层的黏合在泥饼上面,最后整型,用手蘸着水把内壁和外表抹平,接缝处也修理平整,保证没有任何缝隙,就可以放在一边晾干了。

这下南宫准备大干一场,把小伙伴都用了起来,然而四岁孩子还是算了,不捣乱算好的了。

先做出来的成品是个小水缸,底小口大,底面直径大约35厘米,缸口直径大约40厘米,高50厘米左右,一指厚的缸壁,因为没有尺子,这些数据都是大概值,并不准确,不过南宫用了木棍来记录这个缸的尺寸,可以保证再做的时候能做到对比,不一会又做出两个大缸和一个小缸。样子是一样的,不过大小还是能改变,碗和盆还那些小东西,长老他们昨天下午南宫就教给他们了。

又过了一会捏好六个陶锅,由于部落里还只有一些个石盆,这东西煮东西特别慢,被部落里的族人弃而不用,就因为时间紧,要收集食物,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除了狩猎队,其它族人被南宫叫了回来,随便吃了点东西,又开始各干各的。

东西做好,凉到半干的时候,再摆到熏肉的火堆旁边烘烤一下,等到下午差不多过了一半的时候,开始装窑,陶器烧制一般有三四个小时就够了,现在烧,等到傍晚正好停火。

一切就绪,南宫就开始装窑,长老和两个成年男人在旁边看,还有分过来的几个女人也都在围观,他一边装一边跟他们说,毕竟这些事情以后都要交给他们来完成。

装完窑接下来就是烧了,这些注意事项,昨天都有跟他们说的,也不用南宫操心。

挖鱼塘的由于昨天人多一天可以挖四个小鱼塘,今天把人抽调十个,一天也就两个左右,一米长的鱼塘,半米深,半米宽,这样一天两个还是可以的,南宫也想弄个大的,但没有像样的工具,也就将就着用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外出的族人们相继归来,采集组的人收获颇丰,背出去的背篓都装满了不知名的野果子,兽皮袋里也装了不少松塔和板栗,还有大捆的藤曼,看来是准备编背篓的。

狩猎队今天也收获很多,一只鹿,两只大鸟,看着和火鸡差不多大,不知道是什么玩意,还有十几颗鸟蛋,三条蛇,五只黄皮子的大老鼠,应该是土拨鼠一类的鼠类。

再加上今天捕鱼组的抓了三百多条鱼,整个部落收获很多,除去一天的量还剩下一大半,秋天是食物最多的季节,也是万物繁殖的季节,眼看着那几个怀孕的女人就快生了,看来原始人也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在食物最多的季节繁育后代,可以大大的提高后代的生存率,和大多数动物遵循着一样的自然规律。

窑塘的火势凶猛,从观察口看进去,最上面的碗都已经红的发白了,应该差不多了,再烧下去估计碗都要烧化了。

现在不用再加柴了,让它自然熄火,凉上一夜,明天早晨差不多就能开窑了。

人类总是容易满足的,经过一天的劳动,虽然很累,虽然辛苦,虽然充满了危险,但是当他们围着火塘,享受着食物的时候,内心总是那么的幸福和满足,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吃完饭,休息时间也没有浪费,把首领他们抓回来的蛇皮利用上,女人们用来给孩子们做和南宫一样的束发,绑好头发。女人又开始编筐了,经过今天收集果子,发现背篓特别方便,她们的热情又高了一节,而男人们也被南宫叫到一旁用黏土做着各种陶器胚胎,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才停下手里的工作。

月上中天,一大一小的两轮圆月在天上交汇,形成一个诡异的银环,只是片刻,又各自离去。

山洞中的族人都在熟睡,南宫也不例外,忙活了一天的他早就累了,毕竟身体才是十岁的小孩子,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缺盐啊,干活多了身体自然吃不消。

阅读我在原始部落穿越诸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