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给仇家当外室》
我给仇家当外室

第 14 章 第 14 章

如此往后几日,裴明嘉都是隔一天歇一天,花费了些时候把那些田产庄子都逛了一遍。

她身子弱,光是往庄子上跑一天就累得够呛,就连歇着的那天都没闲着,要把各个庄子上的事情全都理一遍。

除去头一天的成芷,裴明嘉还从各处拉拨了好几个丫鬟婆子上来,都是她看着能干得用的。

眼下先不论人忠不忠心,首要是有能干的人用,至于忠心的问题只能慢慢看。

从前裴家的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手底下不知多少商行商户,南来北往,那时她还小,跟在祖父身边也见过祖父是如何处理事情的,潜移默化都记到了脑子里。

什么样的人忠厚可信,什么样的人偷奸耍滑,祖父也常教她姐妹几个辨识,并不因她们是女孩儿而关在闺房里。

只不过祖父精明了一辈子,从没叫底下的人给耍去过,到了最后却终是被权势迷了眼睛,老马失蹄,不慎走上了一条并不熟悉的路,最后家破人亡。

裴明嘉告诫自己,如今她什么都没有,更要谨慎才是,没有把握的事最好不要去做。

等她差不多把庄子上的事情厘清,终于喘了口气了,才想起来李晏好像已经走了很久了。

人一不在,她早就把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这毕竟是她现在的衣食父母,她想忘也不能忘。

裴明嘉略思索片刻,李晏远在边境,她也不想多耗费什么心思,力气总要是他在的时候下才是。

于是裴明嘉干脆给李晏写了一封家书。

说是家书,其实情书才更符合。

裴明嘉也懒得去动脑子,一封信写得真情实感的少,多数是她从《诗经》以及《乐府诗集》里摘出来拼凑的多,乍看是情意绵绵得很,实则全是虚的。

倒也不是她写不出,她从前和陆九茂好的时候,两人见面不方便,但在两家长辈的默许下也是常通书信的,她常常花费一日的时间去思索要怎么回陆九茂的信,斟字酌句,精挑细选,唯恐陆九茂看轻了自己去。

对于李晏,裴明嘉觉得肯定用不上这套。

李晏是带兵打仗的武将,又不是书生,这些信啊诗啊的,他能耐着性子读完就不错了,保不齐根本就不耐烦看,更不用说领悟里面的意思。

她写了也是白费力气。

写点东西过去,也不过就是为了提醒提醒他,这边还有自己这么个人,让他不要把自己忘了。

不过裴明嘉的字当初也是下功夫练的,刚则铁画,媚若银钩,所以这信一眼望去很能唬人。

果然,这信一送过去,便干脆石沉大海了,李晏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裴明嘉一度怀疑李晏根本没有收到她精心拼凑的情书。

后来又感叹了好几回自己有先见之明,像李晏这种粗人,又在外打仗,估计根本不会想去领会她的信里的意思。

而就在裴明嘉等待李晏回信的期间,裴明嘉的蜜腌杏子也开坛了。

杏子等物是吴管事早就送上来的,虽说比裴明嘉第一次吃已经是成熟了,但还是酸大于甜,直接入口根本吃不了多少。

裴明嘉挑了一些饱满硕大的,直接给腌了。

一半白糖一半蜜糖,就这么腌了一段时间。

等到开了坛,众人都嫌杏子酸,只能裴明嘉以身试毒。

结果果然没让大家失望,这批蜜腌杏子的口味并不好,甚至比新鲜的杏子还多了些苦。

裴明嘉也想不明白,明明多加了糖和蜜。怎么就发苦了。

她以前在家里吃的不是这样的。

她心疼她买糖和蜜的钱。

于是这些失败的杏子只能倒了。

狗都不吃。

不过裴明嘉也没气馁,反正她闲着也是闲着,杏树结果子又只有这几天,不能荒废了。

她又让人去市集上买了一批杏子,尝了尝倒比吴管事送来的那批清甜些。

天气渐热,裴明嘉嘴里没味道,还多啃了两个杏子吃。

啃完杏子,裴明嘉决定这次的杏子全部用蜜和酒腌。

不加糖也不加水,光是蜜和酒。

这回她学聪明了,分别腌了好几批,或是先用酒泡再加蜜腌渍,或是先用蜜再加酒,或是蜜和酒一起上,还有全部用蜜腌的。

连比例都调了好几批。

那段时间,月明阁光是见到一批又一批的杏子了。

有一回周氏甚至让人旁敲侧击来问,裴明嘉是不是怀孕了,否则怎么能吃那么多杏子。

裴明嘉心道,就算是怀孕也吃不了那么多。

又是一段时间之后,这好几坛子的杏子终于也都到了能吃的时候。

裴明嘉再度以身试毒。

你已经是一颗成熟的杏子了,要学会自己变好吃。

这次的几坛平心而论,确实都比第一次的好吃。

令裴明嘉最惊讶的是,最好吃的竟然是完全用蜜腌的那批。

不仅甘甜爽口如同清泉,而且颗粒饱满,色泽鲜艳,黄橙橙的杏子外裹了一层油光水滑的蜜,别提多好看。

裴明嘉又灵机一动,把腌好的杏子往酒上一滚,酒是她用先前吴管事送来的青梅泡出来的青梅酒,这样既添了酒香又解了蜜糖刚入口时的甜腻,回味还有青梅的味道。

比她以前吃过的还要好吃!

裴明嘉赶紧让人又去采购了一批杏子,这也是今年最后一批,然后全部用蜜腌了。

铺子什么时候能开不知道,反正杏子用蜜腌着,放在阴凉处,一时半会儿是坏不了的。

不过蜜腌杏子这事算是告一段落,裴明嘉马上也开始思考铺子的事了。

这段时间她明面上是去各个庄子上考察,其实每回出去还会顺便去街上逛逛。

以前她从来只去几个固定的府邸,不逛还真不知道原来京城这么大,新奇的东西那么多。

在裴明嘉眼里,这些吃的玩的,样样都是生意。

只是如何选择是一个问题。

因为李晏的慷慨大方,裴明嘉手里的钱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有了良好飞速的发展,并且前景光明。

但说多也不算多,至少不能让她去胡乱尝试。

若放到以前,裴明嘉自然是认为既然要做了,那就做一个大的试试,就算赔了也就那么一点钱,现在是肯定不能如此。

稳妥起见,裴明嘉打算先从小吃摊子开始做起。

她发现了,除去那些大酒楼等不说,街上客流量最大的就是一些小摊贩,这些小摊贩的零嘴小食果子,卖得不贵,还可以卖一整天,听说到了夜市时更热闹。

最主要的是成本不高,赔了也不怕。

然而裴明嘉又想与众不同一点,否则别人这样她也这样,又拿什么去竞争?

在每夜辗转思考了很多之后,某一天早晨,裴明嘉福至心灵。

她手上的现钱肯定比那些小摊贩们要充裕,且后续也不止一个进项。

她完全可以先租或者买一个稍大一些的铺面,外面还是像别人一样支个摊子出来,里面则是卖一些精致的吃食。

当然,铺面也不能太大,她只能去外面雇人,雇的人多了也难免难管。

早上报晓鼓响了就开始卖馄饨、汤面、各式各样的饼,间或卖些零嘴和时令果子,中午卖些煎鱼饭、炒鸭子、葱泼兔、冷陶等,到了晚上就卖沙糖绿豆凉水、杏片和香糖果子这种容易消化的。

图快图新鲜的买了就能走,想好好吃一顿的就进去坐。

裴明嘉倒一直不是个畏畏缩缩的风格,她虽心知要去开个铺子绝非易事,不太可能和她设想的一样顺利,但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成功,既这样都想好了,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很快便开始物色起合适的店面来。

这事不宜大张旗鼓,这回倒是竹雨出了点力进去。

竹雨本来就是裴家从外面买来的,除了她自己之外所有家人都在外面,这就方便去打听了。

有些时候,这些市井人物反而通晓世面上的行情,无论贫贱。

竹雨的家人当日卖她也是迫不得已,得知竹雨逃过一劫且仍旧在裴明嘉身边伺候,虽然不能马上就赎她回去,但也对裴明嘉这边的事很是上心。

短短几日,竹雨的姐夫便托人来告诉竹雨,已经物色好几处的店面,就等裴明嘉去看看。

裴明嘉原先倒还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她总认为要多寻多看几处的,哪有那么容易成。

结果看了一天下来,连连对竹雨点头的也是裴明嘉自己。

她对铺子的基本要求就是大小要刚好,最最看重的就是贵一点没关系,地段一定要好,要是繁华的地界坊巷。

竹雨的姐夫找的几处地方,竟然都符合了这两个不算简单的要求。

可见确实是用了心的。

裴明嘉最后选定了两处,一处在靠近东市的平康坊,一处在西市那边的延康坊,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是差不多的,但据裴明嘉从竹雨那里了解,平康坊是白日里热闹些,一边则是晚上人更多。

且还有一点,平康坊的店面只卖,延康坊的店面只租,卖的要付的钱就比租的多了去了。

裴明嘉又把手头的钱仔细点了一遍,咬咬牙倒也不是买不起,只是她的日子就要过得精打细算一些了。

她自小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太会省着,连赏人的银钱都是一把一把抓。

于是裴明嘉整整想了一日,还连算带写地费了好多纸墨,最后一合计,决定还是选平康坊那处。

买就买了。

买了就是自己的了。

而且平康坊晚上冷清些对于她的铺子来说也未必不好,冷清就意味着为了节约成本,在做夜里生意的人也少,那么她照旧在晚上开铺子,说不定倒会有人来光顾,在延康坊则不同,人家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再退一万步,若是夜里生意不好,那白天的大盘也是能保证的,白天总比晚上人多。

裴明嘉买东西一向讲究快狠准,虽然这么一大笔钱就要离她而去,但祖父曾经告诉过她会花钱才会赚钱,很快裴明嘉便去签了契书付了钱。

签完契书的那天,裴明嘉将契书细细藏好,走出已经属于自己的那间铺子,阳光大喇喇地头顶晒下来,裴明嘉用团扇挡了挡,心里竟是这十六七年从未有过的满足。

从前她成日只担心着自己的身子,再就是关心关心陆九茂,其他事情一概不理,如今虽然过得比以前艰难,但她竟然可以自己去做一件事了。

就算前途未卜,那也是她亲力亲为的事。

裴明嘉转身,拿下挡在额前的团扇,让阳光照到自己整张面孔上,然后再抬头将铺面从上往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因艳阳而微眯的丹凤眼如水澄澈。

周围人来人往,喧闹得很。

裴明嘉刚要问竹雨,马车停到了哪里,却只看见竹雨和成芷两个人笑着在说些什么,她却什么都听不见。

熟悉的晕眩感一下子涌上来,胸口也仿佛堵着什么东西。

然后裴明嘉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阅读我给仇家当外室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