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1章楚武王第9节广用人才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横向看看整个春秋各诸侯的基本情况了。公元前七百二三十年时代,周天子是已经老了的周平王,公元前720年以后是周桓王。秦国国君是秦文公,还在不断做他喜欢的梦,并且屡次违反礼制搞祭祀活动,并积极为取得岐丰一带而为懈努力。晋国还在内乱。

春秋第一小霸郑国的郑庄公还在想方设法灭掉心存二心的亲兄弟姬段。齐国是生了美女文姜的齐僖公。鲁国则是一个有故事的鲁隐公时代。还有其余的一些如卫、宋什么的便不多说了。反正那个背景就是周天子的地位不断下降,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重重,而且各诸侯国内部的矛盾也是不断激化。

这种矛盾、动荡、纷争,给予远离中原诸侯的秦、楚等传统意义上的边陲小国,带来了机遇。什么机遇?凭着有点力气,快点抢地盘啊。

所以,尽管楚国周围,受封的诸侯国尤其是本就是以守护中原天子、监视边陲非王姓诸侯的淮汉姬姓诸侯众多,但大都较弱小,根本无力去应对咄咄逼人的楚国的崛起。

但楚国的崛起确实也引发了这些姬姓诸侯的恐慌,尤其是熊通即位后,不断侵犯汉北诸国,控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大片地盘。这些诸侯国的求救信雪片一样的飞到周平王的桌上。周平王又能怎么办?

当时周朝的卿士是郑庄公,郑庄公刚平定了弟弟的叛乱,正在中原崛起,便勇敢地承担起为汉江片姬姓诸侯出头的责任。

既然你要替别人出头,最直接的办法应该是拔刀相助啊。但郑国离楚国实在太远了,郑庄公的刀一时难以指到熊通的头上,所以,郑庄公便联络了在江淮流域影响力最大的蔡国君主蔡宣侯,双方决定会盟。

所谓会盟,就是指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结成同盟。郑、蔡两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约定只要楚军再次北犯,就以蔡候为首联络中原各国共同御敌。

这个会盟声势浩大,那可是当时最牛的郑国主盟的,一时倒也令熊通投鼠忌器。好吧,大家都看我不顺眼,那我先低调一点。反正刚占领了好几片地方,咱老熊先好好治理治理。先安内。

安内,就是治理好自己的领地。要治理,一是要人;二是要钱;三是要规定。熊通显然是天然的管理专家。

熊通是一名伟大的用人高手。史料告诉我们,楚国,就是自熊通开始,才有任用良才的历史记录!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貌似治理楚国是楚君一个人的事,没有什么能人贤良。但能人贤良总是存在的啊,为什么没有记录?因为没被发现,或者发现了没被使用,或者使用了没尽其用。

而到了熊通就不一样了。前面,我们讲过,他有好几位贤臣良将,除了屈瑕、斗廉、斗伯比等外,还有蒍章、斗祁、屈重等人,他们有的在政治非常有能力,有的是将帅级的大将,有的是著名的外交官,人才济济。

这说明熊通此人知人善任,而且虚心纳谏,赏罚分明,大家都信服他。任何一位雄才大略的伟人,都是首先会用人,而楚武王正是具备了这个素质。

因为他任用了很多贤臣良将,所以他无论是在内政管理,还是军事外交,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最终确立了楚在汉东的霸主地位。

熊通不但善用自己公族贵族中的伟人,还能够大胆起用他国人才为楚国服务。据史料记载,熊通灭了鄀国后,俘虏了鄀国的将军观丁父。熊通知道观丁父的统军才能,通过耐心做观丁父的思想工作,转化了他,并大胆任用他为楚国的元帅。后来,观丁父果然率领楚军攻克了州国、蓼国,打败了随国、唐国,还讨伐了许多少数民族。

他的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为后世几代楚国的明君树立了榜样,如楚文王任用保申、鬻拳,楚成王任用子文,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伍举、苏从等等,这些人才都为楚国的崛起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楚国的八百年历史起伏,都与楚国用人政策息息相关。楚王善用人才时,楚国强盛;楚王不重视人才时,楚国就衰弱;用人严重不当时,导致灭亡。到后来,楚国先后出现了楚材晋用、楚材吴用、楚材秦用,大量人才流失,这才是楚国最需要反思的。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熊通用人得当,尤其是敢于大胆重用他国人才,对楚国的崛起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用了这么多人才,该让他们当什么官呢?楚国的官职,与中原各诸侯是不同的。这里我们讲讲只有楚国特有的几个官职,当然,史料记载,这些官职在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也是有类似的,比如女真、乌桓、蒙古、突厥、匈奴、室伟、柔然等部落。这里相对的是中原各诸侯国,是不用的。

一是莫敖,也有叫若敖的。在当时的西南夷地区,莫,意为“调解人”,带有老师、长老的意思。敖指部落或氏族首领。楚国的形成其实是汉水流域一部分部落联盟逐渐融合组建而成。那莫敖的意思便出来了,通俗讲,就是指部落首领的调解人。

最早的楚国领导人,其实也仅仅是莫敖或者若敖,比如楚武王熊通的爷爷熊仪便是若敖。也就是说,当年的楚国的领导人,其实便是莫敖或者若敖。

但楚国是受周天子封为子爵的,为了突出这个爵位,便以楚子来称呼以显示最高领导人地位。史料记载,在楚武王称王之前,已经有楚君称过王,只不过那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但无论是楚子还是楚王的称呼,说明楚国最高领导人已经从传统的莫敖中超脱出来,而将莫敖一职交由宗族其他能人,演化成为楚国最高官职。史料记载,楚国的莫敖,当时分管的是全国的经济、政治、祭祀、外交等重要事务。

在史料中,我们经常发现,莫敖是经常领兵出战的,所以,军事上也是由他分管的。这样一来,楚王实质上是将国家的绝大部分权力交给了莫敖。是的,应该轻松一点,作为楚王,最重要的是用人和思考嘛。任用好莫敖,我楚王出战略思想,莫敖去执行好。

可想而知,这个官职的分量是很大的。既然份量很重,地位重要,那么,执掌这个官职的,必定是与楚王同宗的,必然是楚王最信任的。一般便是由楚王的儿子、兄弟等担任。比如,后来要提到的屈瑕,其实便是楚王的儿子。

随着国家的发展,楚武王发现,莫敖的地位实在过重,万一用人不当,架空自己倒是小事,搞个叛乱什么的便头大了。怎么办?楚武王后来便设立了另外一个官,来分莫敖的权。

这便是令尹。以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后来,随着担任令尹的牛人越来越牛,而莫敖却总是出事,慢慢的,莫敖官职便被废置了。从此,在楚国政坛上活跃的是一位位牛哄哄的令尹。

令,是善的意思,尹是首长的意思。令尹的意思是最好的首长。通俗一点讲,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国相、首相、丞相一职。楚武王设立令尹后,直到战国后期,楚国被秦国所灭,令尹一直是楚国最高行政长官。

令尹的权力很大,相当于之前的莫敖,掌握政治、经济、祭祀等事务,代表楚王发号施令,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里要讲一讲的,是楚武王既然因为怕官员权重而设立令尹,那令尹不是权一样重吗?别急,楚武王又设立了一个官用于制约,那便是司马。

司,指挥的意思。马,意指军队。司马的意思,便是军队的负责人。所以,令尹的职责是辅助楚王综理朝政,虽也经常率军作战,但兵事主要由司马掌管。司马的地位仅次于令尹,当令尹人选有空缺时,一般是由司马递补担任的。楚武王将重臣初步划分为文臣武将,这比春秋初期的中原诸侯国是一种进步。

同样,担任令尹的,也一般为楚王子弟,甚至有时由储君担任。但不管谁当令尹,与莫敖一样,虽然职位尊显,而一有过失,往往严重追责,特别是领兵出战遇大败,则往往是掉脑袋的。

当然,楚国官僚体系中还有借鉴了一些中原诸侯国的职位,这里便不讲了。楚武王熊通就这样将国家的官僚体系给初步搭建起来了。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