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1章楚武王第24节令尹斗伯比4

楚武王是一个武功赫赫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是南征北战,极大的拓宽了楚国疆域。斗伯比忠心辅主,只可惜当时的记载并不多,我们也只是从一些零碎的历史记载中获知他的一些情况。

比如他善于识人。史料记载,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派当时担任莫敖的屈瑕率大军伐罗国。前面我们讲过,在当时的楚国,莫敖是最大的官,而屈瑕更是楚武王的儿子,曾多次带兵出征,每战必胜,是楚国历史上一位响当当的名将。

所谓常胜则志满,屈瑕不免生出骄横之意。大军出征前,斗伯比前去送行,屈瑕当时便表面出一种轻敌思想,当然,他是如何表现的没有记载,大家尽可以发挥想象,一个经常得胜的将军是如何骄傲自满的样子。

斗伯比见此非常忧虑,他对替屈瑕驾车的将军嘱咐道:“莫敖心神不定,骄傲自满,恐遭败绩,你作为车御,一定要当心,战场上多提醒啊。”

然后,斗伯比赶回楚宫见楚武王,建议楚武王一定要对屈瑕多多训诫。史料记载“必济师!”

楚武王很郁闷,他认为屈瑕已率楚国主力出征,楚国那么大,总得有留守部队,哪还有兵力济师?所以也没多考虑斗伯比的话。

还是楚武王的夫人,那位赫赫有有名的邓曼夫人,听出了斗伯比的意思,她说令尹大人的意思是要对屈瑕予以一定的训诫,率军打仗无小事,切不可骄傲自满。主将骄傲则防备心理不足,那是要吃败仗的。

邓曼夫人认为,斗伯比的“必济师”并非“一定要派出援军”,因为确实正如楚武王所想的,楚国的主力都已被屈瑕带去了。济师,既有军事上的兵力援助,更有法制上的对主将约束提醒。

楚武王这才醒悟,忙派人去召见屈瑕,可惜已过去多天,屈瑕已率兵出征了。而结果正如斗伯比和邓曼夫人所预见的那样,屈瑕果然因为骄傲而疏于防范,结果中了罗军之计,结果在鄢地陷入罗、卢两国军队的重围,楚军大败。根据楚国军规,屈瑕因兵败而自裁。

这也是楚武王时代遭受的最惨痛的一次败绩,可以说,楚军主力损失惨重,迫使楚武王花数年时间再组建强大的楚军。在期间,斗伯比倾力辅佐楚武王,修法治,强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施县制的国家,选择的第一个县叫权县。其实权县是楚武王灭了权国后设立的,斗伯比认为,周王朝之所以越来越弱,关键就在于分封制。由于国家的土地就那么多,子子孙孙以及功臣一点点的分掉,最终导致中央不集权,当然便会变弱了。

他提出设立县治,即对新拓土地实施中央直接派官员治理,而不是分封给楚国贵族。斗伯比的弟弟斗缗被任命为史上第一个县长。可惜这第一任县长居然因为把这个县长的定位弄错了,以为自己就是权县的诸侯一样,结果搞分裂行动,结果当然是被镇压了。

县的出现,在中国政治史上意义非凡。县,它由国君直接掌控,国君直接地任命县长,不可世袭,财政赋税不可以留为已用,要上缴国库,军队从属于国家,这样国君对地方的控制权就大大加强了。

公元前359年,秦国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便是设立县制。而这个时候,楚国实施县治已经差不多快三百年了。

在斗伯比的辅佐下,楚武王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在著名的制度建设上,比如出师大败主帅自裁、群将自囚以听刑等制度,这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问责制度。

楚武王时代的法治虽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但的确使楚国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而让国家内部更加稳定,有利于国富民强。近300年后,秦国才开始商鞅变法,楚武王又让楚国远远领先了秦国!

毕竟楚国最早实施的是巫神治理,就是靠巫师来判定,由神明来决定,所以,大家经常能够看到荆楚一带的与巫神相关的文艺表演,其实都是历史的痕迹和传承。到了楚武王时,才开始有了法治。

但楚国的法治,说到底没有后来秦国那样干脆彻底,这是一种人治和法治的结合体,这对于周朝这样的奴隶制国家来说,楚国的法治社会更加贴合奴隶制社会实情,相对灵活,是人治与法治的融合。

在斗伯比的辅佐下,楚武王时期的法治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优秀治国道路的重大探索,为春秋战国中的各诸侯国治理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法治经验。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