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39章南顾

现在潘美对固安城也是保持了持续进攻的势头,而韩匡嗣没有完全的死守城楼。固安城侧翼,韩匡嗣很多时候都准备有一直骑兵,在宋军步兵冲阵的时候,待机而动。

固安城头比太原,雁门这样的雄城雄关还是低矮很多,如果小规模的宋军攻城,只是凭借城头的士兵,加上投石,火把,金汁等器械,倒还可以应付;但是如果宋军真的大军压上,投石机对攻,在加上望楼,敌楼等,城头契丹军就应付得很是艰难。

在几次险情过后,韩匡嗣从耶律齐手中要的骑兵就摆在了固安的东西侧,一旦宋军大举进攻,骑兵立时杀出,主要任务是破坏宋军的敌楼,望楼,顺带消灭些冲阵的宋军步兵。

不过如此下来,契丹军的伤亡开始大量出现了。

宋军在军阵中有床子弩,这是韩匡嗣和耶律贤都知道的事情,要么牺牲部分骑兵,在床子弩的杀伤之下,破坏宋军攻城器械,要么继续龟缩在城里,等着宋军慢慢敲开这个蛋壳。

这是阳谋,太傅潘美,也并非是易与之辈。

这样下来,固安城下,就出现了一个双方都默许的景象。

大战结束后,穿着玄甲的宋军士兵,打着一面白旗,和穿着皮袍也打着白旗的契丹士兵在固安城下自顾自的寻找受伤的同袍,先带受伤的,赶着回去医治,再带战死的,就算是烧成一抔灰,也总得叶落归根。

这样打着白旗的小军队,双方的弩箭投石机都视而不见,就算站的再近,也不会发动攻击。

魏羽站在城头,正好看到这一番景象,毕竟停战后用短暂的时间救人,这不是随时可以看得到的。魏羽眼光略略一扫,就猜了一个不离十,于是一个想法,冒上心头。

正在看着双方的白旗小队在城头下干活,魏羽看着宋军的玄甲,心中思绪复杂,但是因为有卫士在侧,不敢表露,只是扭过了头。

城里面,契丹军士们发出一声鼓噪,开心不已。

只见士兵们中间一个契丹小旗官在说着什么,远远的听不清楚,但是魏羽看着身旁的两个卫士也是十分高兴。

“什么事情?下面这么高兴。”魏羽将看到宋军眼中那一抹失落掩盖好,问道。

“回长史的话,今日发饷。一会儿我们下去也可以领到饷银了。”

契丹制度和宋制不一样,宋国军饷又叫做月钱月例,每个月基本上就是那几日发放,平日里除非有重赏才会分钱,但是契丹饷银时间不固定,就魏羽砍来这饷银发放就像打草谷,运气好,发几个,然后很长时间颗粒无收,过段时间再发几个。

所以,一旦契丹军中发饷银,契丹士兵是十分高兴的。

看着魏羽发呆,旁边一个卫士说道:“大人的饷银应该也要发下来了吧。肯定比我们多很多。”

长史在大宋和契丹都已经是正式的官身了,虽然品级不高,但绝非一般的吏员可以比拟。

旁边稍微老成一点的卫士说道:“长史饷银一般是我们的三杯发放,都虞侯,将军更高。”

“三倍是多少?”魏羽听见两人交谈,对这个问题开始产生兴趣。

听到魏羽问话,这士兵说道:”大人,一般算下来,部族军一个月大概可以有七百个钱的饷银,如果爱你敢吃发饷银时间差距两个月了,大概就发一千四百钱,王帐军好一点,算下来一个月大概一千钱,但是吏员就比王帐军多三四百钱,而大人是长史,每个月大概可以发到两千个钱。

“哦,原来如此。”魏羽随口答道。

契丹物价,用米粮为例,因为长途运输等原因,本就高于大宋。加上今年的白灾,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这两千钱的购买力,估计也就大宋一千五百钱左右,这还是魏羽大着胆子猜测的结果。而大宋一两银子,大概可以折算七百文到一千文钱,这样算来,魏羽在契丹军中跑来跑去,还要冒着风雪打业务麻将,还要吃自己不是特别习惯的馕和羊头汤,这样子一个月,就相当于一瓶御用星耀香水赚的钱。

特么的。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干个鸡毛!

魏羽恨恨的一掌拍到城头的女墙上,身旁卫士看到魏羽听到军饷,不喜反怒,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何故。

看来,这南逃计划得加紧了啊,这样子,估计心律不齐都要被气出来。

到开封府后,在家里开开心心打个麻将,分分钟就是数十两银子进账,不用受这苦寒之地的摧残,也不用为了安全装什么萧习,而且家里什么都是那么自在,李嫂,老张,刘进贤,小楼,对还得带上萧凤。

都是那么的快乐。

想到萧凤,魏羽心中一沉。

不管魏羽在怎么样韬光养晦,但是直说伤员死亡率从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就已经是战后序功的大功劳了。还不说安排军营布置,减轻了契丹军中时疫。

以韩匡嗣对人才的笼络态度来看,他不会轻易放自己走。

而且最麻烦的是,韩匡嗣知道萧凤在哪儿,而自己前脚一走,估计韩匡嗣就会去找萧凤,想方设法逼自己出现。但是自己绝对没有那个本事,在走的时候把数百里外的萧凤带上。

这个怎么办?

城头下契丹士兵的喧嚣声音越来越大,在这样嘈杂的干扰下,魏羽难以想出一个头绪来。

当下快步下了马道,往自己的走去。

不多时,魏羽在枕头下面塞了一件皮袍,将枕头高高垫起来,开始闭目养神。

跟着魏羽的卫士,则是兴高采烈的去找上官领军饷去了。

魏羽眉头紧锁,慢慢复盘自己在契丹军中的表现。

说实在的,除了喂马,军营还有疗伤三件事之外,魏羽觉得自己没有表露出任何一种本事,当然麻将除外。

最关键的是,就算萧凤贫疾恢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韩匡嗣自然不可能知道。

只要自己大宋皇子身份不暴露,那么韩匡嗣对自己只有求才之心,而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如果只是求才,为了让自己给契丹效命,韩匡嗣会做些什么?或者换个角度想,自己要是是燕王韩匡嗣,会做什么?

对自己笼络这是必然的,比如韩匡嗣在军中直接动用燕王的权力,给自己一个行军长史,而且还是闲职的行军长史。这可是实打实的官身,算起来和自己在大宋做过的第一个官登仕郎有的一比。

对自己防范呢?也是必然的。所以才会在自己身边安插几名卫士,名为保护,实际是监视。

再从韩匡嗣将自己推给耶律贤和萧燕燕打麻将来看,韩匡嗣对自己还有期待,不管能不能又新东西,只要能够让皇帝和皇后开心,那身上带有强烈的韩家烙印的魏羽,必然让韩知古,韩匡嗣父子在契丹权力更上一层。

韩匡嗣是忠于契丹的,这一点魏羽十分清楚,不只是现在耳濡目染看到的东西,更是包括了前代记忆中韩家在契丹历经百年不倒的政坛长青状态。

那么如果自己真的有机会离开这里,韩匡嗣会找萧凤么?如果找到萧凤,萧凤只有一个人,韩匡嗣会做什么?

囚禁?上刑?还是用萧凤人头逼自己出来?

虽然萧凤是契丹人,自己是和货真价实的宋人,但是,自己自然不可以置萧凤于不顾。

中原人士,物华天宝圣人教诲,这种亏心的事情,魏羽真做不出来。

中原?魏羽突然一转念,计上心头。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