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40章向死而生

魏羽一直想着,如果自己私自离开固安,韩匡嗣为因为笼络人才之类的原因找寻自己,如果找不到极有可能去驿站找萧凤。

这几乎是必然的,但是,找到萧凤后,韩匡嗣的反应未必是对萧凤不利。

刚才魏羽转念间想到的是,自己离开固安,韩匡嗣必然有所反应。

但是实际上韩匡嗣考虑的应该不止是自己一人的利害关系。

首先说,韩家作为契丹第三大家族,而且也叫作除契丹皇族后族之外的,汉人第一大家族。这样的大家族,只凭借韩家的力量支撑,绝不可能长盛不衰,所以韩匡嗣才会尽可能的笼络士人,而且重要的是汉族士人,虽然最开始自己只是因为喂马的缘由被韩匡嗣招到军中,但是后面再营房布置方面已崭露头角,燕王韩匡嗣马上不吝赏赐,直接升官。就可以看出来韩匡嗣对有才之人的态度。

那在整个契丹,我这样子有一定才能的汉人,还有多少?

答案必然是一个很为庞大的数字。

韩匡嗣不可能没有听过。《战国策·燕策一》中的《千金买骨》

战国策中说道: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从这个角度讲,就算是自己私下离开固安,燕王韩匡嗣在找不到自己后,更应该对萧凤礼遇有加,毕竟养活萧凤对燕王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其余的士人,会因为这件事,对燕王韩匡嗣另眼相看。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魏羽刚才想到了南方,南方是契丹敌国宋国,韩匡嗣虽然智谋超群,但是也不可能猜出来魏羽的真正身份,更不知道现在宋军中的军营布置,医院等等,都是出自于魏羽的筹划。

那么就算魏羽离开固安,还不一定就会加入宋军,那如果韩匡嗣在事后对魏羽的女人下黑手,那魏羽是百分之百的会进宋军,借助宋国力量为萧凤报仇。韩匡嗣不傻,他不会把摆明了两可之间的事情,活活逼迫到自己的对立面,平白的给契丹树立一个大敌。

这样想下来,就算自己私下离开,韩匡嗣也不会对萧凤怎么样。

魏羽心头最大的担忧,现在已经去的一干二净。

那么,现在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样找到机会,逃往宋营。

从今日看到的景象来看,如果单枪匹马接近宋营的时候,身上在绑一面白旗,那肯定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不会担心被宋营床子弩射成烤串。

另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随时跟在自己身边的护卫,至少有两名护卫,动武是绝对不行的,加上这几名护卫对韩匡嗣忠心耿耿,估计收买也不成。

第二,就算侥幸摆脱了护卫,魏羽不认为自己就能够在后续的时间里面逃脱契丹骑士的追击,至少估摸着一两刻钟之内,魏羽不能被追上,才有机会到宋营,如果要萧凤更安全的话,还需要从宋营侧后进去,不能被契丹追兵看到,否则萧凤一定会被韩匡嗣抓来问话,而不是照顾有加了。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魏羽的南逃计划才能实施。

想着军帐旁边的两名护卫,魏羽一阵头疼。

本想着故技重施,用石灰迷住两名护卫的眼睛。

这里石灰倒是好找,在魏羽的营房布置中,石灰是用来在地上分区和消毒的重要物资,平日里经常看得到石灰,一抓一大把。

但是,姑且不说这两三年个人,撒石灰同时迷三个人眼睛的技术难度相当高,就算是迷了眼睛过后呢

难道把这几名护卫一刀杀了?

虽然后世见到马基雅维利说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魏羽还真做不到,这毕竟是三条性命。

转念一想,只是迷眼睛的话,三名护卫的一身武艺还在,契丹骑手的骑术也还在,自己估计还是跑不掉,反倒打草惊蛇。

肿么办啊,肿么办?

百无聊赖间,魏羽蒙头就睡。只有在睡梦中,才更容易回到那个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曹门大街。

那转角处的小院,才是魏羽一直的心心念念。

魏羽在半梦半醒,神游开封的时候。

罗玉川手执长朔,率领着四千大宋骑兵,面对着这两三里之外,滚滚而来的洪流。

远远看去,契丹的骑兵像一条黑线,在山坳转角处出现。

几个呼吸的时间,大地的颤动越来越厉害,这条黑线也越来越粗。

如同巨浪,狠狠地,但是势不可挡的向挡在粮车前的宋军扑来。

这至少五千人。

罗玉川想起临行前,御营巡检使李继隆将军的一席话来:“这四千骑兵,是殿前司抽调而出,训练日久,所耗钱粮不计其数,如果契丹小部来犯,自当击退,护卫粮车安全。如果万一,万一契丹大军合围,切记,这四千骑兵比十万粮草都金贵。孰轻孰重,自己掂量。”

罗玉川是骑兵出身,自然知道这骑兵训练的巨大花销,不过,眼见自己才成功送到一次军粮,这才第二次,契丹军队就大军进攻,如果自己带队离开,心有不甘,而且离开后,车队的把式厢军和粮草,必然被契丹俘虏,于心不忍。

心头一阵电光火石,罗玉川放下了纠结。

不用考虑走不走得了了,自己的来路,也响起了大量骑兵的马蹄声。

万骑合围,契丹这次就没有打算给宋国骑兵离开的机会。

想到此,罗玉川不仅打定主意,而且战意越加高昂。

合围是吧,那我用这四千铁骑,给你合围的骑兵凿一个窟窿出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为今之计,只有向死而生。

“听我将令,全军冲锋。”

罗玉川吼出了一条命令后,跃马横朔,一往无前。

身后的宋军被自己的主将鼓舞,纷纷打马冲锋。

契丹骑兵头领还是韩匡嗣的侄儿韩当,前日里韩当击破宋军,立下大功,虽然说年仅十九,但是耶律贤也对韩当是器重有加,赏了一个权知都虞侯事给韩当,而这权知,乃是临时管理的意思,如果不是年幼的话,估计这次这个权知就会直接取消,韩当就可以做一名十九岁的都虞侯。

于是这一次抽调出一万骑兵来,韩当主动向皇帝耶律贤请缨,耶律贤身体不好,没有多加思考,也顺水推舟,将这一万骑兵的临时统领权拿给了韩当。

韩当和宋军骑兵已经是多次交战,熟知宋军骑兵的习性。

每一次,宋军骑兵在双方大队相距大约两百步的时候,会来一波神臂弩的齐射,骑射后,宋军的远程火力暂时哑火,再双方明刀明枪厮杀。

所以看着对方宋军居然打马冲锋,韩当心中热血激荡,一夹马腹,吼了一句:“跟我上!”看着小将军如此勇武,契丹骑士们抽出马刀,紧紧跟上,那一柄柄马刀,仿佛弯月,折射出一片寒光。

两军对阵,大地颤抖。

马队的冲锋都侵略如火,快要接近两百步的时候,韩当大喝一声:“举盾!”契丹骑士们闻言,将背后的皮盾翻到身前,往头顶一擎。

就算是宋局的神臂弩,也最多给马匹或者骑士的双腿造成伤害,但是,不容易致命。

只要挺过这一波箭雨,到时候就是契丹的角弓发威了。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