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词之国》
词之国

第49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第二位夫人孟氏病故后,晏殊再续太师尚书令王超之女、枢密使王德用之妹王氏。

王超(951年—1012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北宋大将,王超弱冠时长七尺余。出身宋太宗潜邸。官至建雄军节度使、青州知州。

王德用(979年~1057年),早年荫补衙内都指挥使。至道二年(996年),随父王超出击李继迁,担任先锋,沉着应战,使宋军全师而还。此后历任巡检、指挥使、刺史、团练使、知州、观察使等职,颇著政绩。

晏殊远放宣州,暂时离开王氏,还有些想念。

在赴宣州的路上,晏殊写下《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词中,晏殊借助意中人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京城、对家人的恋恋不舍。

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而结笔蕴藉,神韵高远,堪称佳作。

常言道“为大官易,为小官难”。降为宣城太守的晏殊,虽一时沉沦,但他以国事为重,一踏入山清水秀的宣城,便马不停蹄地为民策政。

晏殊在宣城任太守期间,他策政兴学、围埂造田、兴修水利,使宣城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千百年后,宣州城内的四贤祠,敬亭山上的五贤祠、七贤祠和清代的十贤祠都一直将他列为先贤奉祀。

他亲自赴郊野视察风土人情,兴学劝农。

宣城农田水利失修,年年旱涝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时,晏殊看在眼里,于是大抓农田兴修。

首先,治理城南张家湖潴水工程。使绿锦铺、古城桥以下农田得以保收。

在宛溪到水阳江口的东河岸围堤作田工程中,晏殊亲自上工地督工,或挖方担土与民工同作同息,还亲手帮工伤民包扎伤口。

晏殊如此督工兴利,宣城大小圩口和滩涂农田都得以良好的改造。

晏殊治水兴农的同时,还在宣城兴办州学,主张教育与实践结合,常请广德军司理参军范仲淹来宣设堂讲学。

晏殊在宣城策政兴学,风范长存。在他之后,元明清不同朝代名人雅士都在宣城创办和组织书院诗社什么的,这些都与晏殊在宣城任太守期间的倡教讲学有着紧密相联的关系。

在宣州任职了几个月,晏殊又改为贬到应天府,为知应天府事。

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当时属于文化经济发达的地区。

应天府南侧的南湖碧波荡漾,四周翠意盎然,湖水印映着一座书香古建——应天书院。这个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嵩阳、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的兴盛,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有关。那么,又是谁发现并重用范仲淹到书院执教,给其拨付大量教育经费保障办学所用,最终使应天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呢?

他就是晏殊。他开启了宋代兴学的先河,而宋代兴学的肇始是应天书院。因为兴学之时,晏殊的官职是应天知府。《宋史》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

应天书院在晏殊的支持下,规模日益扩大,进入兴盛发展期。再加之应天府紧邻东京开封,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范仲淹在《南京书院题名记》这样记载。

天圣五年(1027年)这年,应天书院就有王尧臣、赵概、王素、文彦博、韩琦、吴育、彭思永、梅挚、冯璪等进士及第。

天圣六年(1028年)春夏,范仲淹作文夸赞晏殊知应天府的兴学成效。他在《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中这样记述晏殊莅任应天后对教育的重视及成效:“乃首访胶庠,躬省弦诵。敦六籍以恢本,发四科以彰善。于是人乐名教,复齐鲁之盛;士为声诗,登周召之美。既而丘园初秀,阀阅令嗣,拳拳允集,济济如归。”

此时,晏殊还给贫困学子免学费命名以鼓励:“沛国朱生,世敢冠冕,幼苦霜露……公特命就学,果知向方……公又嘉其迁善,以‘从道’而名焉。”

晏殊在应天府的时候,一次因公赴杭州,途经扬州,在大明寺休息。

大明寺是一个著名的寺院,鉴真高僧就曾经在这里传戒授律。大明寺内花木扶疏,景色优美。寺内壁上设有专供游人题咏的“诗板”,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曾在这里题过诗。

一天,晏殊眯起眼睛慢慢地踱步在诗板前,让随从的文书小吏读些“诗板”上的诗文给他听,不说诗文的作者,只读一下文章内容。但是,很多一部分的诗篇,小书吏还没念完,晏殊抬手制止了。直到有一首诗,被小书吏缓缓念出:“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晏殊沉醉的听完这首诗,便勾起了极大的好奇心,问小书吏该诗的作者,才知道这是江都县尉王琪所作。

于是,晏殊便摆宴席请王琪来一同进餐。

饭后,两人沿着一水池边一同散步,当时已是暮春季节,残花败叶铺满小路。

晏殊说:“我每当得一个好的句子,都要把它写出来挂在墙上,思考续成。有的甚至经年都想不出好的对句来。就像这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吧,到现在也未能对上来。”

王琪略一沉吟,应声回答说:“可对‘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在心里默默品读,很欣赏这一对句,发现其衔接紧密,且意境优美,更富有很高的哲理,对这句诗有着高度评价。于是晏殊将其写入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并且举荐王琪作了馆阁校勘之职,从此晏殊与王琪结为深厚的文字之交。

后来,晏殊还把这词中的三句,写入七律《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中:“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这首七律中有三句和浣溪沙相同,只换一字。有评家云:“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事实也是如此,比起浣溪沙词来,这首七律就没什么名声了。

这首词写去年优雅生活的热烈和今年独对落花的孤寂的对比:“花落去”逝者如斯;“燕归来”,往事重现,无不恰到好处。

弄玉细细揣摩,觉得韵味无穷。《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首词,是当之无愧的宋词名篇。

阅读词之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