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江山龙脉传奇》
江山龙脉传奇

第八章 大内疑影,移花接木

李纯风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术士,曾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誓言。他很崇拜自己的师父李佑天,才学超众,堪任一朝国师。如今,他自己也当任了国师。然而,李纯风接受摄政王多尔衮的召请,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的理想愿望是辅助明君,天下繁荣昌盛。

满人入关,剿灭李自成以后,逐一天下大统。且满清政府后来以礼安葬崇祯皇帝,并公告天下:前明皇裔可回京,朝廷厚实相待。这是怎样的胸襟和气量?能在这样的朝廷里任职,对于自身而言,何其荣幸。李纯风本来是如此认为的。

但是他经历一件事情以后,对现今朝廷告示天下的“优待前明皇室后裔",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李纯风亲历的“指认真伪太子事件”。

前朝崇祯皇帝的儿子,即太子朱慈烺从李自成乱军里逃走,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市井生活,打算回北京外祖父家,但又害怕会受到新朝廷的迫害。后来听说清朝政府礼葬了自己的父皇,又张贴告示,告示上说,会优善厚待前朝皇裔。于是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了京城。

朱慈烺先是回到了外祖父的家里,和姐姐,外祖父一家团聚。但是朱慈烺把自己的想法,想受到现今朝廷的优待,这一想法说出来之后,受到了外祖父以及舅舅的反对:“傻孩子,你以为满清朝廷真会优待你吗?这正是引诱你上钩啊。发这个告示,也是给天下百姓做做样子罢了。”

“那他们厚葬了父皇,这总不是假的吧。”

“唉,你这孩子,你父皇已经殉国了,天底下没有这个人了。然而,你却不同,你是一个大活人,在有些人的眼里,你只要活着,对他们就是一个威胁。”

“我现在手上连一把刀都没有,威胁谁呢?”

“这你就不懂了。再怎么说,你都是前朝的太子呀......”外祖父见朱慈烺难以说服,也不再多语。

是夜,外祖父和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朱慈烺的舅舅商量,这如何是好?

父子俩权衡了时局,认为朱慈烺既然有心接受清朝朝廷的优待,那就将“朱慈烺已回京城”此事上报,看看朝廷怎样“优待”他这位前朝太子吧。

父子俩一合计,把朱慈烺的事情报告给了官府。却不料后来父子俩被带去了摄政王府,跪听了多尔衮的些许吩咐。

找到前明太子朱慈烺了!摄政王多尔衮得知消息后,先是惊喜,接着又是不安:怎么处理这个前朝太子朱慈烺呢?杀了他吧,天下人会说朝廷不讲信用;留着他吧,像他这样的人必定心念前朝,日后有机会,定会行对大清不利之事。那么,是杀,还是留呢?

于是,多尔衮找来国师李纯风商量此事。

多尔衮对李纯风说道:“今日告诉先生一件事情,前朝太子,朱慈烺找到了!不,不是我们派人去找到的,是他自己回来的。”继尔多尔衮浅笑着说,“上报的官员说,说朱慈烺打算接受朝廷的厚待。”

李纯风听多尔衮说前朝太子已经找到,且愿意接受现今朝廷的恩惠,觉得实为一件好事。心想自己曾为前朝国师首徒,李纯风有心为太子朱慈焕讨个未来和平安。他对多尔衮说:“摄政王您宽宏大度,曾张贴告示,优待前明后裔。此告示一出,天下为之敬佩。况且现在朱慈烺主动归顺,说明他已无叛意。我觉得,朝廷应当接纳他才对”。

“话虽如此,但是谁能保证他无谋逆之心呢?是的,不错,朱慈烺这两年经历市井流离之苦,确实有归诚之意,以求衣食安稳。可是他毕竟是前明崇祯帝的太子,不可能没有一点儿复国念想。今后他若遇得机会,那大清的江山岂不又变色?"

“那摄政王您曾告示过天下,新政朝廷会优待前明后裔。现在太子朱慈烺已经臣服归来,如果不善待与他,恐天下人会说朝廷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这样的话,先生你说说看,怎样安置朱慈烺呢?”

“倘若他真的是前明太子朱慈烺,我认为应当对他以礼相待,让其衣食无忧。朝廷这样做,才能让天下百姓信服。”

李纯风的话,不经意间提醒了多尔衮。身为摄攻王,多尔衮还是有些谋略。好的,刚才国师你不是说“倘若他是真的前明太子朱慈烺”,那么反过来讲,倘若他是假的朱慈烺呢?想到这点,多尔衮有了主意。

多尔衮面色严肃地对李纯风说:“此人说他自己是前明太子朱慈烺,只是一面之辞。朱慈烺是崇祯皇帝的太子,以往居住明朝深宫,我等从未见过。现在唐突来了一个人,自称朱慈烺,故不知真伪。既然不知真伪,又何谈朝廷诚待他呢?”

“我们不认识他,但是朱慈烺的家人总认得他吧。”李纯风把摄政王多尔衮想简单了。

“先生言之有理,这个不难,我们让他的外祖父,舅舅,还有前朝的遗臣来辨认真伪。”多尔衮的眼神里眨闪着狡诘。

那就这样吧,身份毕竟是前朝太子,草率不得。李纯风曾见过这个太子一面,但那也是在多年前。现在再见到他,不知道还能否还认得?

次日,摄政王多尔衮传召朱慈烺在大堂内,随后召来朱慈烺的外祖父一家,让他们“辨认”。

多尔衮问及朱慈烺的外祖父周奎:“他是你的外孙朱慈烺吗?”

谁知,早几日还劝外孙,不要投靠新政朝廷的周奎如同陌生人般望了望朱慈烺,回答道:“这个人不是朱慈烺,我不认识他。”

此刻,只见朱慈烺听外祖父如是说,大惊失色,半晌不语,像傻了一般。

李纯风见状,他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太子,与自己记忆里的,崇祯的儿子大致印象能够对上。可是,太子的外祖父都说不认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纯风纳闷之际,突然听到召上来认亲的一行人里,太子的姐姐,长平公主大声喊道:“他真的是太子!他是我的弟弟朱慈烺!”

怎料到她话音刚落,立即挨了外祖父一耳光:“当时崇祯砍杀你的那会儿,把你吓傻了!看你现在胡说些什么呀!”外祖父呵斥了长平公主后,朝多尔衮递送谦卑又害怕不安的眼神。

李纯风看出其中端倪,心里顿时明白了。

外祖父一家认亲的结果:这个人,我们周家不认识。

多尔衮有些得意地瞥一眼朱慈烺,不言而喻:你的外祖父都说不认识你,你不是朱慈烺。

为了让眼前的这位太子承认自己是假的,多尔衮又派人领了十来个前朝的太监来辨别。多尔衮问其中两个太监:“此人可是太子朱慈烺?”这两个太监不知究里,实话回答:“是的,他是朱慈烺。"

岂料多尔衮立刻变脸,怒斥:“你这两个阉人,和这个假太子是一伙的,欺骗本王!我早就知道他是个假的,今日不过是试探你们。结果,你们两个还是帮这假太子说话。来人,把这两个阉人带下去,斩了!”

其余的几个前明太监一看这样的情况,吓得面如土色。当多尔衮问及他们眼前这个太子真假时,这几个太监知道回答是真的,会被砍头,所以只好说,这个朱慈烺是假的。

李纯风见此情景,对多尔衮说道:“太监情薄义浅,王爷应该让前明大臣来辨认是否。”

岂料摄政王不屑一笑,对李纯风说:“本王也正有此意。”随即吩咐兵卫从门外带领了两个自称是前朝大臣的人进来,辨认眼前这个太子的真假。一切都如摄政王安排好了一般。

这两位大臣见到朱慈焕,没等谁开口说明何意,就连声说:“他不是崇祯皇上的儿子,他不是朱慈烺。”

李纯风暗自叹服多尔衮的手腕,同时他的脊背不由得沁出冷汗:多尔衮如此奸诈!

最后,朱慈烺这个前朝太子没有走成归顺之路,却被送上了黄泉路。然而,摄政王多尔衮朝廷这边有理有据:朝廷礼遇优待的是明朝后裔,而对于前来冒充者,依欺君之罪严惩。

多尔衮的解释也很明显:我不是不优厚待你,而是你是假的呀!

以此事看来,多尔衮善于心计,且残忍狠毒。李纯风意识到了自己的夹难:平西王吴三桂向多尔衮举荐自己,在宫里安排内线;摄政王多尔衮这边也难以对付。弄不好会两面得罪,性命不保。

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况且从多尔衮如何对待前朝太子朱慈烺的情况看,看出他手段阴险狠毒。我李纯风曾经是前朝国师之徒,伴于其左右,最终结局也是难堪。

况且多尔衮身为摄政王,言而无信。信誓旦旦会优待前朝后裔,然而真正待崇祯的太子前来归顺,他却用卑鄙的伎俩否定太子的身份,并处决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多尔衮对前朝非常的忌讳。那他又是否完全不忌讳我这个前朝国师的徒弟呢?

在摄政王王府里的这些时日,李纯风知道的朝廷旨令,大多数是赋予八旗子弟特权的政策,还有强制汉人易发改服的命令。以至于相比多尔衮所言的“百姓康宁”,差之甚远。而且,还制定了一些压制汉人权利的法令。这让身为汉人的李纯风不堪接受。

李纯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当年自己和师父去南京紫金山破坏大明龙脉,根据秘笈得知,刘伯温点了两处龙穴。自已和师父只破了山顶的龙穴,而山底处,朱元璋墓室里的龙穴没有破坏。也就是说,朱家还有占据半壁江山的希望。我们汉人可以与满清皇帝平分天下,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归清廷管辖;长江以南可建立汉人的南明政权。

况且前朝仍然有一些忠臣遗老,恢复明朝半壁江山,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现在满清江山初定,坐稳江山也亦非易事。

何况多尔衮只是读阅了密笈上卷,下卷未尝研究。那我何不?......

对,将秘笈下卷调换,让满清治理天下无章法,不久便会还我汉人江山。

想到此,李纯风将一卷空白帛绢照密笈形状叠卷好,揣于怀里。决定将秘笈下卷从钦天监里调换。

是夜,李纯风以观察星相为由步入钦天监,将秘笈下卷从锦盒里取出,把一卷空白帛绢放了进去。  19962/10714852

阅读江山龙脉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