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江山龙脉传奇》
江山龙脉传奇

第十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

满清江山坐稳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治国之策,国力遂渐强盛。与以往的朝代一样,统治者希望江山龙椅能够代代相传。清廷摄政王多尔衮也有这般心思。于是,他召来国师李纯风,对他说:“现在江山初定,为了大清的社稷永宁,天下再无战乱,本王交待你完成一个任务。希望先生能够做到,那样的话,百姓再也不会遭逢刀兵劫。”

“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江山安稳,派国师刘伯温去断天下龙脉,以绝人间兵戎之难。现在大清江山基本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本王希望这样的盛世景象能够世代永存。然而天底下总有不安分者,若桀骜之徒的祖辈葬于九州龙脉之地,他日行叛逆之举,那天下岂不又会大乱?”

“王爷心忧百姓,所言有理。但断尽天下龙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你与尊师李佑天不是寻得朱家紫金山龙脉,而且将其龙穴都破坏了的吗?有何其难?”

“王爷,那是因为我和师父有刘伯温所遗风水密笈,根据密笈才得知龙脉所在,破其龙穴的呀。现在王爷你让我毫无借鉴地去破哪儿的龙脉呢?”

“先生精熟地理堪舆,又懂阴阳风水之法,难道还不能寻找到山川龙脉之地吗?”多尔衮用赏识的语气对李纯风说道:“尊师李佑天的寻龙点穴能力与刘伯温相差无几,你出自他的门下,定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王爷,你太抬举我了。何况这断龙脉的事情,做多了会遭到天谴的。”

“会有多大的天谴?我看未必。”多尔衮似乎有些不屑:“当年秦王赢政让方士献策,民工挖山,破坏金陵风水,他还不是一样的寿终正寝?那么些刺客都没把他杀死?还有,前明朱元璋派刘伯温去断天下龙脉,以绝后患,结果遭天谴了吗?没有,他朱元璋还不是一样的,好好活到七十多岁?所以呀,国师你不必担心天谴。”

摄政王多尔衮说的话,似乎有道理。是呀,秦始皇和朱元璋,还有历朝历代的一些皇帝,都派人破坏过山川龙脉,怎么也没见遭多大的报应,不得好死呀,大多数都是寿终正寝。

然而李纯风转念一想,就明白了:统治者只是口头吩咐,而实际去破坏山川龙脉的操作者,是和自己身份一样的术士,国师。若论天谴报应,也应落在和自己身份一样的人的身上。因为你是实施操作者呀。

想到此,李纯风的心里感到害怕。他是修道之人,对大自然,以及天地鬼神自带几分敬畏。历史上那些破坏大自然山川龙脉的术士,大多没有好下场。要么是自己遭遇厄运,要么是子孙后代命运不济。

所以当年朱元璋为了不让江山被别家抢走,派刘伯温断天下龙脉。但是刘伯温算是明大义,识大体的人,并没有将山川龙脉断尽。其中就包括吉林长白山山脉,要不然,怎么会有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呢?

然而现在摄政王交待这个任务,总不能当面有违他的旨意吧?若是与他执拗,惹恼了他,他给你个“抗旨不尊”的罪名,恐怕会危及性命。

李纯风想了想,对多尔衮说:“我可以按照王爷的意思,去破坏中原山川龙脉地,以绝今后兵戎之患。但是九州地大广袤,若要断尽龙脉之地,难以做到。就比如,吉林长白山山脉及其龙穴,不在破坏之列,对吧,王爷。”

多尔衮听李纯风言及满清龙脉之地,吉林长白山山脉,心里陡然一惊:看来,大清龙脉之地,已经不是秘密了。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特别是一些仇视满清的人知道大清龙脉之所在,又用堪舆术点得龙穴,那岂不会危及江山社稷?想到这里,多尔衮的神色骤然凝重。

李纯风看出了多尔衮的心思,对他说道:“王爷,吉林长白山山脉是大清龙脉之地,这个是有许多人知道。但是,聚精藏气的龙穴之地,知道的人非常少,甚至连我都不知道。这样的话,破不了龙穴,就算知道龙脉之所在,也不用担心什么。总不能将长白山都给夷平吧?夷一万年,长白山都不会被夷平。”

“国师说的有理。但是就担心有人如前朝朱明朝廷那样,破坏金朝女真人的祖坟,如出一辙,人为去破坏长白山龙脉。龙脉之地遭损,必将危及江山。”

“这个王爷你放心。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朱明朝廷能够破坏金朝女真人的祖坟,那是因为那会儿天下是他家的,而金朝女真人的祖坟所在地在他管辖之内,所以他能够将其破坏。然而现在不同了,如今是大清的天下,王爷若不放心,可以派少许人守卫长白山山林,闲人不准随意进入山岭。看谁能够随心去破坏山脉。”

多尔衮听后,似笑非笑地对李纯风说:“本王就说嘛,还是你有办法。国师才学过人,精通阴阳之术,我寄希望于你,相信你能够将除长白山山脉以外的其它杂脉破坏,以免今后百姓再遭刀烽之祸。”

“这,好,我一定尽力而为。”

“那国师今天就回府准备准备,明日就启程吧。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多尔衮如付重托,递给李纯风一个金牌:“这是我的令牌,各省封疆之吏见此金牌,如见本王。先生在断龙脉的过程里若需要劈山挖河,可以向省府官员呈出此令牌。他不敢违抗你的指令。”

李纯风接过金牌,小心翼翼地放好,他知道它的重要性。各省府官员见此令牌,如见摄政王多尔衮本人,可知其份量。

是夜,李纯风把寻龙点穴所需的物件,地理图纸等准备好,自己也收拾妥当以后,就开始安排行程。

按怎么个顺序去破龙脉呢?李纯风看着地理图纸,心里琢磨了一番。最后打算按着从北京出发,先去西北,再到西南,后经两广,最后从东南逆返回北京。好,行程就这么定了。

翌日,摄政王多尔衮前来送行,并赠与马匹和银两。当然,少不了殷切的嘱咐和命令的口吻。

李纯风百感交集地踏上征程:无论哪个朝代,都有其定数。为了自家江山永固,而将中原大好山川破坏,是何其愚昧之举?也罢,此行或许可以推算出满清气数,何时可以还我汉人山河。

李纯风先是到了荒蛮西北。只见西北地广人稀,山虽耸立但不秀美,水虽滟丽却无灵性。生活的人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且从《推背文》来看,继满族人以后,非少数民族为中原之主。那么,由此看来,西北无龙脉所寻,自然就不在顾虑之列了。

李纯风从西北经历至西南。他先是到了西藏,西藏地区以藏族为主,“继满族统治中原以后,非少数民族再能统治中原”,且西藏闭塞边陲,生产水平落后,不可能危及大清政权。唯一让李纯风心动一刻的,就是当地人口中的神山,珠穆拉玛峰。但是李纯风亲临此山后,立即感到其阳气不足,又常年积雪,非龙脉之地。

继而旋走,他又游经四川,云南,贵州,发现西南地区山青水秀,与西北地区差异甚远。于是,李纯风取出地理图纸,查看西南地区的重要山脉。他仔细端详了一番,从师父传给他的图纸上,西南地区有几处山脉标有黑色符号。这个黑色符号就像一条死去的小蛇。李纯风记得师父说过,标有黑色符号的地方,是前人已破龙脉之地。

他将地理图纸上,西南地区那几处标有黑色符号的地方逐一察看,竟与自己堪察推算出的龙脉位置相同。但是有一处地方,前人没有将龙脉破坏,那就是四川三峡。

如果按摄政王多尔衮的意思,那定要将四川三峡龙脉破坏。可是三峡水流湍急,四周悬崖峭壁,就算是凿挖山脉,都异常困难,更别说断水引流了。那样的话,不是我李纯风徒手就能做到的。凿挖山脉,断水引流这样的工程,必须由当地政府出面。

李纯风书信一封,来到四川省总督府,附上摄政王令牌。四川总督打开信件略览,又见王爷令牌,即召李纯风商议。

四川总督对三峡的认识比李纯风知晓甚多。他直言在三峡凿挖山体,阻断改变三峡流水方向,是不可能的事情。并留下一句话,若挖山断水,劳民伤财,必将官逼民反,川民大乱。

发现了龙脉,但是却破坏不了。还没把龙脉破了,人家四川人民就起义造反了。那这样的话,这个龙脉还不如不破坏的好。可是,也得把这一情况向摄政王解释清楚呀,以免多尔衮说自己欺瞒他。于是,李纯风立即将四川三峡的实际情况,书信一封,告诉给多尔衮,并附上“历代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但川民本性淳良,不会无端滋事。为了大清臣民安宁生活,请王爷三思。”然后将书信交给驿官,自己在四川总督府等多尔衮的回信。

李纯风在书信里言及满清江山,多尔衮看了以后,权衡利弊,决定暂不破四川三峡龙脉。于是,他给李纯风的回信里言,川蛮之地,地凹山平,三峡流水,国师可以不顾。

李纯风见多尔衮这样回复,心里竟然有几分欣喜:四川人民不用挖山断渠了,少了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

李纯风离开西南地区后,来到了广西。从他离开北京,算来已近两个月。他来到客栈,去马厩里安置好马匹,回客房洗漱一番,熄灯上床后就睡着了。

凌晨天将要亮的时刻,李纯风隐约又清楚地听见:“金田起义,金田起义。”然后就是一些杂言碎语。但是,他醒来后清楚地记得梦里“金田,起义”四个字。

李纯风知道梦境触机,“起义”一词好理解,就是造反;然而“金田”这个词,是人名,或者是地名呢?

李纯风心里琢磨起来:广西地区是壮族人聚居地,从《推背文》得出,继满族以后,无少数民族再统治中原。那么,广西龙脉不在顾忌之列。可是“金田"是指的人,还是地名呢?

唉,刚醒,先别烦,出去走走散散心。

对了,可以问问街上的人,金田或许是广西的一处地名。是地名的话,那“金田起义”就玄了。人可以起义,地怎么起义呢?只当是一句梦呓罢了。

怎么问呢,总不能这样唐突地问一个人:你知道金田吗?嗯,有办法了。

早上还没用膳呢,李纯风走进一家面馆,要了一碗小面,漫不经心地向店家问道:“掌柜的,金田离这儿有几里路?”

“金田?离我们这里几里路?客官,你是外乡的吧,金田离我们这里可不止几里路,有些远。”

听掌柜这么一说,李纯风心想:金田果真是广西的一处地名,而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既然是地名,怎么起义呢?难不成土地爷起义?想到此,李纯风有些哑然失笑。看来,广西地区也不在顾忌列。

经广西之后,李纯风来到粤地广东。他打开地理图纸,除去几处标有黑色记号的地方,发现广州地理位置特殊,有“三江九龙聚明堂”之相。只见从四面的江水山脉汇聚到广州,是极佳的风水宝地。李纯风决定去广州实地勘察,再做打算。

到了广州,李纯风根据其地理位置和人情风俗,断定其以后必定会成为中原的繁华之地。从地理来看,四面江水汇聚福地,而水主财,但是江水环绕的山脉虽秀丽但不高耸,寓意有财富但权力不达。由此看来,广州之地今后出富商,而非出天子。摄政王多尔衮担心的是会夺取大清江山的人,而不是会发财的商人。既然如此,广州之地龙脉不破也罢,能够繁荣大清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也未必不是好事。

身为术士,李纯风对街面上算卦之人,以及同行风水师的一些谶语非常在意和敏感。一日,他正准备离开广州,听说了同行的谶语:“洪水滔天,水将覆舟。”李纯风一听,此句含义溢于言表。他分析一番,有两种可能:其一,广州之地将发生洪痨灾难,哀民遍野,起义造反,危及社稷;第二种可能,广州之地会出一个姓洪的人,滋事率众造反,将会危及大清江山。

李纯风将这两种可能权衡了一下,认为广州之地龙脉风水主富而不主贵,就算出人杰也是出富商。广州四面环水,且梅雨绵绵,所以,发洪痨的可能性较大。广州的龙脉就不破了罢。

后来,李纯风经东南沿海,尚未发现真龙龙脉,于是沿途返回京城向摄政王多尔衮复命。多尔衮听闻天下无危及大清江山的杂脉,心里安稳,认为龙椅可世代相传;而国师李纯风呢,认为自己没有破断龙脉,未行破坏山川之举,也算积阴德,心里也安稳许多。

如此一来,王爷心安,国师无愧,山川无恙,皆大欢喜。  19962/10714854

阅读江山龙脉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