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381章挂念

此时也不必说客套话,贾赦咳嗽一声,贾珍的眼神不定,贾政自顾正色开口说道:“也知道侯爷一向繁忙,若无要紧事,我们也不敢来打扰。”

也不用贾璘多客套,贾政大致说了自己拜求太上皇未果的事,再接着说道:“就是,就是威烈将军之妻尤氏‘育子’的事。”说罢,他红着脸叹了几口气。

贾璘自然清楚,暂且保持了沉默。贾赦咳嗽一声说道:“侯爷若不过分为难,好歹与我们回去荣国府与老太太说说话。”

贾珍也已红了眼圈,拱手恳求道:“谁不知道侯爷英明多智?这事不是侯爷办得来,又能,”

连忙摆手,贾璘止住了他的话,再对贾政说道:“不是晚辈敢旁观,二老爷亲自拜求太上皇也是未果,晚辈又有几个胆子敢详细询问此事?”

贾政此时虽然难堪,却也只得说道:“说来也是我莽撞,确乎不知道,呃,嗯。”说到这里他自然不敢再说下去,太上皇身体不佳的事,岂能随意说出口?

贾璘只做沉默,贾赦略有不耐,贾珍再央求道:“也不敢多恳求,只望侯爷略微过问。”

贾璘暂不回答,忽然想起来说道:“我刚才走得匆忙,似乎见到院子里还有几位哥儿在,却没来得及礼问。”

也就想起来,贾政连忙说道:“快让宝玉进来给侯爷磕头!”贾珍知道他这是要用苦肉计,连忙跑出堂屋寻找。

贾琏、贾宝玉、贾蓉三人此时都规矩地站在院里等候,就见到贾珍跑来喊道:“侯爷在找宝玉哥儿呢!”

贾宝玉连忙整理了衣袍,低头跟着他进入堂屋。贾政见他还算温顺懂礼地进来,随即就喝了一声:“好个不知礼的混账,见了侯爷如何不跪?!”

贾宝玉快走几步,到了贾璘身前就要屈膝却被他伸手扶住。也还是躬身拜了礼,贾宝玉认真地说道:“宝玉给侯爷请安。老祖宗在府里等得着急,派人来往问了几次。若侯爷稍得便利,就去府里坐坐。”

贾璘随即起身,拉着他的手臂说道:“既是老祖宗过问,我焉敢不去回话,这就与宝玉一起去拜问。”

见他对贾宝玉看重,贾政先就欢喜,再连忙起身称是。贾赦、贾珍等人也都暗松了口气,一起匆匆地赶回荣国府。

进入荣庆堂,贾璘近前施礼,贾母连忙说道:“侯爷快别多礼,就坐在我旁边来。”他也只得拱手谦辞几句,随后坐在由大丫鬟鸳鸯搬来的一张椅子里。

贾母先是询问了几句有关他日常生活的话,再笑着说道:“我听说李纹姐妹也将要入得侯府,应该给你先道声喜。”贾璘谦辞之后,她再又感慨地说道:“旁的话先不必说,只说宝钗那姑娘早就应该入去侯府,是我疏忽了。不过还好,等过些日子,我亲自为你们操办此事。”

“不敢劳动老祖宗。”贾璘拱手回道。

贾母说了“应该”的话,接着说道:“请你过来说话,实在也是因为尤大奶奶的事。那是我的疏忽不假,可我想着圣上念及贾氏历代忠勇,总会开恩饶恕。别的人都不中用,只有侯爷你可以时常有面圣的机会。我就想请你在圣上欢心展颜的时候,能够代为恳求。”

她当众这样说,贾璘不敢推辞而连忙回道:“老祖宗不必为这件事烦恼,以孙男之见,”说着,他似乎略有犹豫。

贾母随即摆摆手,连带贾赦、贾政及邢夫人、王夫人,再就是一众丫鬟、婆子立刻就退到堂外。

荣庆堂何时有这样安宁的时候?只是为此时的贾母心烦意乱而不得安稳,只能求教贾璘。

四下里再没了动静,贾璘起身施礼说道:“不敢欺瞒老祖宗,尤氏诰命定是不保,但必保得老祖宗超品诰命无事!”

贾母先是身子一震,再就默默地点了点头,嘴里缓缓地说道:“侯爷哥儿尽管说,老婆子我都听着呢。”

“此事已被一众御史接连参劾,必要有个究竟才对。而尤氏诰命本已被暂且收回,只不应该为此勉强。老祖宗或有不安,圣上却绝不会过分责问。”贾璘接着说道,“璘自会恳请圣上,先请老祖宗不必再多忧烦。”

自古来就有“丢卒保帅”、“断臂求生”的典故,以及相关的无数实例。以贾母身经人生风雨之多,如何看不出来这是有人在故意寻找贾氏,或者就是贾珍的麻烦?

譬如真的是因为尤氏无由而告假,那也应该先责问贾母才对。

无论如何,只要先保住两府,尤其是荣国府无事,贾母也就暂且心安。起码是先过了这个风头,她也才好缓过神来,再去寻找翻盘的机会与可能。

沉默片刻,她开口说道:“侯爷就费心了。”

贾璘施礼告退,走了几步再站住脚。回过身来,他对贾母再是一礼道:“老祖宗年事已高,只安详天年就是。”

点点头,贾母现出温和的微笑说道:“本该如此,我记下了。但我想着只还要给哥儿,办好你与宝钗的喜事。再就是黛玉那姑娘,我还想着能让你们在京城大婚。”说罢,她必是又念及女儿贾敏,不由得黯然拭泪。

贾璘也不再说,施礼后退出荣庆堂。

一众等候的人纷纷近前询问,贾璘拱手说道:“我自会去想办法,老祖宗也累了,请各位快去服侍。”众人见他不再多说,也不敢再多问,连忙再涌进荣庆堂内。

贾珍终于忍不住,还是与贾璘走到僻静处,拱手苦着脸恳求道:“侯爷一定帮忙。”

贾璘想了想说道:“珍大哥听我一句话——尤大奶奶暂且罚了诰命,说来是为两府顶了事。我自去转拜各样人等,若能暂且有这样的结果,对两府而言已是大不易。否则,这要被御史参劾起来,两府哪有安宁之日?甚至你与大老爷的爵号,连带二老爷的官位都会危险。”

贾珍的脸色惨白,连连说道:“就如此,侯爷就是救了我一家!”

贾璘随即点头,想起来再说道:“另有一件事,需要珍大哥哥回应一声。尤大奶奶身边的丫鬟银蝶儿,”

贾珍想都不用想,当即说道:“等下就送去侯府!”

摆摆手,贾璘说道:“给她立刻脱籍,择日嫁给贾蔷。”贾珍听了愕然,贾璘却再不多说,径自扬长而去。

这边贾珍回过神来,立刻去办银蝶儿的事项,再就找人通知贾蔷,说是要许婚给他。

贾璘带着杜金平也不回府,而是直接赶去了忠顺王那里。门子通报之后,贾璘也就看到王府长史前来迎接。

在侧堂拜见了忠顺王,贾璘只说是许久未见而前来拜会。忠顺王沉默一会儿,不禁笑着回道:“靖安侯是为那边两府的事而来?”

贾璘拱手回道:“并不敢过多询问。但我的确也为老祖母所托,前来向王爷请安。”

忠顺王神色恢复了漠然,暂不做回应。当初贾氏站错了队,而忠顺王等人明里暗里辅助轶正成功登基。此时现在想起来仍是惊心动魄,更何况当时的轶正、忠顺王等人,必也是每时每刻都担惊受怕,倍为对来自包括贾氏在内的一众反对势力,而战战兢兢。

总是本方获了胜,但向来就要威势大显。更何况,忠顺王看似是主动寻找嫌隙,实则更也是主动、被动地受到轶正的影响所致。因为时下再到了轶正一方夺取最终胜利的关键时刻:太上皇病体逐渐沉重,轶正迫切期待着迎来全面独立掌权的,属于自己的时代!

与之对应的,自然是他要对亲近太上皇及其他皇兄皇弟们势力的清算!贾氏此时稍有疏忽,也就立刻被轶正揪住不放。更不要说,随后还会有献药的事,还没有借题发挥呢。

忠顺王当然坚定站在轶正一方,自然会再次于明里暗里为其助力——想不如此也不行,他更也不敢呢。

但忠顺王面对贾璘,却又要做另一番的考虑。贾璘虽是贾氏一族,终是远支。而贾璘再接连被皇帝轶正重用,可知其人颇有能力。再就是忠顺王本也于早先就参与了培养贾璘的事,对他也是颇为看重。

再有就是贤德妃贾元春怀了龙种,无论如何也要给她出身的荣国府一些面子。

现在贾璘提及贾母请安,这是明显地恳求。忠顺王思量再三,缓缓地说道:“本王先行道谢,也请侯爷转告先国公爷诰命夫人,就说本王会予以周旋,不会令她为此事不安。”

贾璘见他给了答复,也就道谢后再要告辞离去。

忠顺王却又转而笑道:“听说侯爷在积极筹备京营的军备?”

贾璘随即回道:“眼下朝廷耗费颇多,我想着若是忠义的商贾肯于奉献,将会助力我大成军力强盛。尤其京营既是兵马众多,又是守御要地,必要极为稳妥才好。”

“嗯。”点点头,忠顺王赞许地说道,“靖安侯果然不负圣望,一向勤谨忠勇。”

贾璘谦辞几句,忠顺王再想起来随口问道:“又传说靖安侯仍想前往北地?”

“北部仍未安宁,我想圣上必为此忧心忡忡,自然也就想着奋身前往。”贾璘回道。

忠顺王赞许了几句之后,略作沉思之后再犹豫着问道:“圣上以京营节度使重任于你,靖安侯却说要去北地。那么京营又要谁来统御?”

“故神威将军之子冯紫英者,勤勉尽心、忠勇可嘉。我与其曾伴在军中,对其了解甚多。此人行事严谨,可堪重用。若我真是北去,必会为圣上推荐此人。”贾璘随后说道,“其固然身在孝中,然臣下者以圣上、天下为念,仍应以效命国事为重。”

忠顺王点头称是之后,想了想,也就止住了再要询问的心思。

贾璘自然知道他也为金人与大成仍在中院混战的事忧虑,却也不便主动再说什么。因为那个战事是出于皇帝轶正欲要让自己更为亲近的人获功,而阻止、调离了贾璘。他若再妄自建言,岂不是有质疑外戚与忠靖侯等人的意思?更还会令皇帝轶正不喜。

也不多说,贾璘再三致礼后,起身告辞离去。

忠顺王沉思许久,终于暂且把尤氏的事告一段落,只暂且压住了她的诰命身份,别的话也就不再多说。

贾璘回去侯府,心情并不甚好。因为时下关系错综复杂,他暂也不清楚,虽然尽了许多力,最终能否计划实现。

他正在枯坐,杜金平近前报道:“侯爷,有扬州来信。”说罢,他就呈上几封书信。贾璘连忙接过,逐一拆开阅读。

信中除了家眷亲属们的各自惦念之情表述以外,可谓都是喜事:甄玉莲诞下男婴,取名为芳;妙玉诞下男婴,取名为莹。再就是林如海因功获得升任,为二品两淮镇抚使兼任扬州知府,仍监理盐政。又因林府忠勇大义捐资助军,朝廷格外恩赏万金以充家业。

初次之外,林黛玉再写信,只说“拜谢侯爷”,进而说了朝廷重新恩赐侯爵一品诰命夫人的尊号,并另有凤冠以赐。再就是自己与家人一切均好,又夸贾芳、贾莹皆活泼可爱,再说“吾二子皆健,妾且为君喜。何忍他们母子分别,不敢就接二子来府”,意思就是不忍以正妻身份夺甄、孟两人之子,仍让两个孩子由各自母亲看护。再说了自己也时常过府探看、陪伴;再就是薛宝琴、史湘云等人各自安定,无须挂念。至如袭人、可人等,也都身心安康……。

阅罢各自书信,贾璘暗呼口气。先是念及林氏与留守扬州诸官将奋勇抗敌,再为众人都是安好,又也为自己有子等喜悦而泪湿双目。林黛玉是否身体确定安康,甄玉莲、孟妙玉是否一切无恙,两个孩儿是否欢脱可爱,其余人等是否和乐恬然……,对于诸人的惦记可谓是百感交集,一时间难用言辞描述。待心情逐渐稳定之后,他随即写去回信。

除了对林如海、贾敏的感激拜谢之外,他对林黛玉的义行也大加褒扬。再就对她对甄玉莲、孟妙玉的关怀道谢,再转叮嘱她们仔细看顾两个孩儿。

诸般事务无以详尽述说,贾璘只觉手中的毛笔过轻、文字过重,而不能随意抛下、停止。

最终,他于给林黛玉的书信末尾,再补了“我妻见爱至深,天成遥祝康乐。暂安扬州,来日亲至。玉儿小妹万务关爱己身为盼”。

给众人分别写罢书信,他逐一封好后,传命杜金平随即发出。

贾璘接连喜得二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侯府,乃至宁荣二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阅读红楼之补苍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