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归去凤池》
归去凤池

第六章 中秋之约(二)

“进来吧”秋实听见门外声响,对着秋未晞和秋白路道。

进了书房,只见秋实在练字,是时下京城最流行的飞白书,张碧落在旁研磨,红烛跳动,月麟香的香气氤氲散开纠缠着散落的月光,一室的静谧,让人不知如何开口。

“给父亲母亲请安,父亲何时回来的,让女儿好生担心”秋未晞还是率先开了口,秋白路跟着一起揖了礼,未发一言。

“我回来没提前征询你,我下次可要注意了。”秋实一边打趣,一边招呼秋未晞到身边来,把桌角张碧落做的点心拿给她吃。接着问“路儿最近武功可有进益?”

“回父亲,得国公指点,确有进益,但是还是有很多不顺手不理解的地方在研究,也不好总去叨扰国公。而且,国公昨日同儿子说,他接到曾经曹副将的讣文,要赶去川蜀送最后一程,恐年前不归。”秋白路规规矩矩的答。

“国公大义,这才是你最应该向国公学习的。至于刀剑,你与十四郎交好,可常去府上请教修文,修文在郡王府长大,刀枪剑戟甚至兵法都得郡王亲授,比你哥哥还要好,他也非贱籍奴才,不过是为报养育之恩才跟在十四郎身边而已,你可多去请教。”秋实边说话,边让张碧落坐下,自己接过研磨。

秋白路应下,便有眼力的跟秋未晞一起告退回房,他们出门后,张碧落一边临摹秋实的字,一边感叹“修文这个孩子,终究是有些可惜。”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能如此纯良坦荡的活着,已经很好了。”

“这么多年,你心里还是放不下?”

“郡王为此愧疚半生,我又何尝不是呢。好在,他把修文养的很好,也算是……聊以慰藉吧。”

张碧落放下笔,轻轻环抱住秋实“修文的日子还长,这样好的孩子,不会怨你们。至于他……或许已经放下了吧。我看修文,很像齐王当年,就是话少了些。”

秋实看着窗外,塞外的月,是不是也这样圆“话少些,更像郡王当年吧。”

刚回房间的秋白路遇见了回府的秋白跃,听闻赵宗萑邀到横渠先生讲学,甚为激动,赶忙让白芨通知郡王府,中秋一定到。

中秋之日,张美人加封贵妃,秋未晞跟随张碧落早早进了宫,秋家兄弟也如约去郡王府私塾听讲学。到了郡王府,秋家兄弟与赵宗燚、赵宗庭寒暄了几句,便见赵宗萑带横渠先生进来了。横渠先生不过二十七八岁,一派儒生模样,眼神温柔,见到在场各位,均一一行礼。因横渠先生不以先生、学究自称,按其要求,众人围坐,每人身前一小桌,桌案上备有纸墨、香炉、茶饮和点心,众人各自落座后横渠先生问“我不过比各位年长几岁,不敢称今日为讲学,不过是交流见解,相互学习,既是学习,那么我先想问各位,为何学?”

“为政。君子当有报国之心,莽夫何以治国、何以分君忧?十年寒窗苦,谁能说不为了锦绣前程。”赵宗燚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又何为政?”横渠先生继续问。

“为朝纲法度,为天下兴亡。故而为学者为政,为政者为天下万民。”赵宗燚接着回答。

“听圣贤言为学,践圣贤言为政。为政者不可不为学,为学者可以不为政。”秋白跃未等横渠先生评论,摇头道。

“是了,表兄所言差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后修身,方是为学之意。不入仕为官就不需要学习了么?学,为明理。”赵宗庭反驳赵宗燚道。

横渠先生点头,赵宗萑也挑眉看向秋白跃,眼里似乎在说“我说吧”。

“为政即是为民政,民之所向,政之所达。吾辈少年,当有报国之心,身正则政达。戍边御敌是为政为民,执教兴学亦是为政为民,殊途同归。”秋白路顺势而言。

横渠先生面露笑意,接着说“各位公子高义。我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为学之要义。我少喜谈兵,得范公指点,方悟此道,诸位公子如此年纪便也有此得,是我朝之幸。”

与府外喧嚣热闹的汴京城不同,郡王府的私塾里却清净明朗,少年人畅谈理想与远方,胸中自有沟壑,不过一个多时辰,众人却热血澎湃,都感叹胜读十年书。

而此时的皇宫,云裳殿里,张碧蓝身着银红色华服,朝天髻配牡丹花簪,雍容艳丽,歪坐在香案上拨弄着刚插瓶的木芙蓉。秋未晞见她不过二十多岁的模样,从前见过的许多贵家小姐,同这位张贵妃一比,却都失色许多,难怪在这不缺年轻貌美女子的皇宫里,她也能独得圣心,恩宠不断。

“表姐进京有些时日了,我因为身份不便,也没有机会得见。难得今日佳节,官家允我见见亲人。以前姐姐进宫常与我说你曾经帮扶母亲的恩情,你知道我的,我年幼孤苦,八岁便被送进了宫,与你们也不亲近,现在官家宠爱,我本想着可以为你们做些什么了,但表哥旷达,不想高官厚禄,而姐夫志高,也不必我费心,我独自在这宫殿,空有华贵,竟然什么也帮不了你们。”张碧蓝说着,神色暗淡的看着母亲,拨弄花的手也停了下来,交叉搭在膝上。

“贵妃这说的哪里话,日后若有变故,免不了要麻烦贵妃的,我官人也好,兄长也好,都是没有大志气的,贵妃不必为他们费心思。何况都是自家姐妹,当初伯母染病,恰好我婆母认识些郎中堪用,也不是什么大事。银钱上也实在是微不足道,贵妃不必挂怀。”张碧落恭敬的回答。

张碧蓝笑着,给旁边的贾妈妈使了个眼色,贾妈妈从里间取出一个檀木匣子递给张碧蓝,张碧蓝取出一枚芙蓉形羊脂玉佩,通体晶莹雪白,秋未晞虽不懂玉石,但也知道极其贵重。“这个玉佩姐姐拿去,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差人来同我说,见到此玉,我宫人定会想办法让姐姐进宫来。”说罢笑着递给张碧落。

张碧落不曾客气,双手接下道了声感谢。

二人又聊了会儿幼时之事,还谈及了秋未晞是否读书,可有婚配的寻常闲事,晌午因官家要来,张碧落和秋未晞才得离去。

出了宫,天冬停车早早候在宫门外,甫一上车,秋未晞便问“母亲,张贵妃幼时,是因为穷才进宫的吗?”

“是,我伯父家突遭变故,她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人投奔二伯父家,谁知二伯并未收容,大伯母一路奔波,又新丧难过,难免急火攻心生出病来,她写信与我兄长,你祖母替她找了郎中,还给了些银钱,略尽绵薄之力。我刚刚不是客气,是当真是微不足道。”

“但是我听哥哥说,官家为贵妃追赠三世,泽及兄伯是开朝以来从未有过的恩宠,舅父如今依仗贵妃才权倾朝野的,贵妃今日相帮舅父,是不恨他当初不肯相助吗?”秋未晞不解的问。

“也是恨的吧,但是毕竟是亲人呀,他从小在这孤城里,冷暖自知。无论多尊贵的人,都是希望有亲人在身后,信她爱她,她最缺的,该是这个所以才能放下吧。”张碧落摸摸秋未晞的头,温柔的答道。

秋未晞把头靠在张碧落肩膀,抱着她的胳膊撒娇说“那我比贵妃还要幸福,我有父亲母亲,有两个哥哥,我有亲人。”

张碧落摸着秋未晞头,笑着不言语,眼神里都是温柔的爱意。

玉牌,也不知是福是祸。张碧蓝有意的拉拢,不知能避到何时。

阅读归去凤池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