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何所有》
大宋何所有

精忠岳飞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姥姥给我讲故事,我要是闹人了就吓唬我说让金兀术来给我抓走,吓得我不敢胡闹了问怎么办,我姥姥说只要你别吵别闹,岳飞就来保护我们了。

岳飞,字鹏举,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生于河南汤阴县。岳飞家里世代务农,父亲岳和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岳和具有中国自古以来农民的普遍特点,宽厚仁慈。村子里有吃不上饭的他会自己家省一点儿救济村民,旁边别人家的田地侵占了自己家田地他也不计较,有人欠自己家钱不还他也从不催着还钱。

仁厚的岳和营造了一个仁厚的家庭环境,岳飞就在这样的家庭中出生。岳飞出生的那天相传有大鹏鸟从岳家飞过,嘶鸣声悠远不绝,父亲就给岳飞取名为飞,字鹏举。

大鹏鸟没能给小岳飞带来幸运,刚刚满月的时候黄河决堤冲了汤阴县,岳飞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一个瓮里随洪水漂到岸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

死里逃生的岳飞母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给岳飞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岳飞自幼读了不少书,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就是《左传》,是一本编年体史书,除了记录诸侯争霸的历史外,还重点记录了很多春秋时代的战争,三国时代关羽就很喜欢读此书,年少的岳飞在读《左氏春秋》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对战争的初步了解。

自古英雄出少年,岳飞在读书的同时身体成长了异常健壮,十几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宛如天生神力。对比之下赵构年轻时也能拉开一石五斗的强弓相当于一百四十斤,已经很厉害了,岳飞开弓的三百斤比赵构两倍还要多,宋代史书记载中仅此一人。

想要有所成就光有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技巧,少年岳飞跟随周同学习射箭,周同号称“铁臂膀”,一身射箭的好功夫,岳飞随其学习进步很快,学到最后射术已经能同师父媲美,而且左右都能开弓。

宣和四年,十九岁的岳飞投军来到真定安抚使刘韐手下,当时老家相州有一股以陶俊、贾进和为首的盗贼,危害相邻鱼肉百姓,岳飞便请求带一支部队回去剿匪。岳飞在刘韐手下时间久了刘韐也了解这名年轻人的能力,相州盗贼规模不大,于是出于对岳飞的信任便拨给岳飞一个百人小队前往剿匪。

岳飞回到相州之后,将部下分为三拨,一拨假扮成商人在城外溜达,一波人到贼窝旁边山下埋伏,然后一拨由岳飞亲率诱贼。

假扮商人的士兵很快被盗贼抓到贼窝里去,接着岳飞领人到贼窝处挑衅,盗贼倾巢而出,岳飞且战且退,到了埋伏点宋军伏兵尽出将盗贼包夹消灭,贼窝里的宋军听也同时发难将陶俊、贾进和生擒,就这样把相州盗贼集团轻松剿灭。

剿灭了盗贼,岳飞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更上一层楼,没过多久童贯先生率军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气吞山河何其壮哉,年轻的岳飞没有犹豫的加入了童贯的大军,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的,岳飞跟着杨可世在幽州城被人打的屁滚尿流的就回来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宣和四年又逢父亲岳和意外病故,岳飞回到老家守孝。靖康元年金军南侵,一路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岳飞眼见金人所为心中愤慨意欲投军,但又担心老母亲和妻儿无人照顾。但母亲姚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鼓励儿子投军报国,为了让岳飞坚定信念,姚氏给儿子背上刺上了四个字,尽忠报国(演义里的“精忠报国”不准确,真实的历史是“尽忠报国”)。

辞别家人的岳飞踏上了抗金的征程,当时相州的武翼大夫刘浩正在城中招募士兵,岳飞便进城加入其麾下。是金子就会发光,投奔刘浩之后,岳飞因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备受刘浩青睐。靖康元年十一月赵构来到相州,恰巧当时相州城外一名叫做吉倩的人聚众作乱,赵构让刘浩剿灭这货贼人,刘浩就趁机推荐了岳飞。

岳飞二话没说点齐兵马出城剿匪,吉倩这股盗贼完全不经打,三下五除二便被岳飞打服,还是心服口服,打完了还跟着岳飞回来投降,岳飞也因此一役被赵构亲自提拔为承信郎。

一心报国的岳飞并非一帆风顺,不久之后老家消息传来,妻子刘氏因为岳飞常年不在家无法忍受,离开了岳家,儿子岳云岳雷跟着奶奶姚氏相依为命。

突然变成了光棍的岳飞并没有恨刘氏,自己常年在外领兵作战亏欠了家庭,刘氏照顾老人和孩子本就辛苦,只是刘氏离开之后母亲姚氏只能独自照顾岳飞两个儿子,更加辛苦。

岳飞把对家庭的愧疚化作了战场上的奋勇,此后不断率部击败相州小股金军。靖康二年跟随刘浩南下奔赴开封勤王,到了滑州被金军拦截,岳飞率百余名宋军在黄河边遭遇金军大队人马,岳飞号令全军直冲敌阵,自己更是一马当先迎头将敌将斩杀,金军主将被杀大败退却。

虽然赢了一场遭遇战,但金军主力很快赶来,刘浩这支宋军实力远不能敌,于是率部回到大名府赵构麾下,希望天下兵马大元帅能尽快带领大家杀回开封解救国难。

可惜的是当时的赵构已经没有了初入金营时的那股豪气,开始畏首畏尾,不久之后更是带着亲信跑去东平府,留下副元帅宗泽管理大名府军务。

赵构一走,反而是解放了大名府宋军,在宗泽的率领下,宋军南下勤王,先后在开德、曹州与金军大战,两次战斗中岳飞身先士卒手刃数名金军,受到宗泽赞赏。为了提点这位勇猛的小兄弟,宗泽亲自教授岳飞阵图,没想到被岳飞婉拒,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岳飞反而告诉宗泽阵法要活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泽年纪比岳飞大得多,经历过的大战小战也远多于岳飞,交给岳飞的阵图并非要岳飞生搬硬套,而是想让岳飞多增加一些作战的思路。岳飞以为宗泽在第二层,其实宗泽在大气层。

大气层的宗泽就是有大气层的胸襟,岳飞拒绝了自己却完全不生气,仍然将岳飞视如己出,不吝教授岳飞作战技巧,岳飞在跟随宗泽的几个月里,军事指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许这就叫英雄惜英雄吧。

得益于钦宗绝妙的安排,所有勤王部队只能在开封城外围迂回,不敢往开封靠近,可金人并没有因此就放过北宋的皇帝父子。靖康二年四月二帝随金军北上,北宋灭亡,接下来五月份赵构在随行大臣拥戴下称帝,众多抗金名将前去投奔,岳飞也在此时奉命改从黄潜善麾下。

原本以为好不容易留下来一支正宗的赵宋血脉可以带着大家重建国家北上打败金人雪耻,可没想到赵构对于重振朝纲洗刷国耻这类行动不感兴趣,从即位一开始主要的国策就是派使者去北边议和,能不打尽量不打。

岳飞看不过去了,当时他只是一个基层军官,可仍然冒着极大的风险上疏,请求赵构不要老是在南方待着,而应该御驾亲征率军北伐恢复中原。

广开言路那是北宋的国策,到了赵构这儿之后已经不好使了,看到岳飞一名小小的武将竟然敢妄议朝政,赵构很不高兴,一道命令下来,岳飞革职,回家歇着去吧。

离开了黄潜善的队伍,岳飞并没有泄气,与其跟着赵构和黄潜善在南方浑浑噩噩,还不如亲自回到北方参与抗金,岳飞渡过黄河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麾下。张所对岳飞的事迹早有耳闻,也知道他是因为上疏言事被贬,大力欢迎。

别看赵构破坏广开言路的传统,士大夫群体一直推崇敢于言事的官员,尤其是因为言事被贬,那简直就是文官的荣誉。岳飞又能打又敢于言事,那是文武双明星,张所对岳飞的事迹早有耳闻,也知道他是因为上疏言事被贬,大力欢迎,并任命岳飞为武经郎跟随部将王彦南下渡过黄河抗击金军。

当时黄河南岸的新乡屯有金军重兵,王彦率军来到之后不敢轻易出击,岳飞一看觉得是歼敌的好机会,招呼都没打一声直接率军朝着金军冲了过去。金军之前一直都是打顺风仗,习惯了宋军望风而降,突然冒出来一支不怕死的宋军冲过来一时之间有些懵。

岳飞没有给敌人机会,一边激战一边向金军中军突进,竟然摸到金军中军把大旗给拔掉了。金军大旗一倒军心大乱,王彦一看不用再迟疑了,率全军压上,宋军大获全胜,金军溃退出新乡。

一般来说,军人作战服从军令是天职,我军就有明确原则,一切行动听指挥,但凡违抗军令,哪怕你作战打赢了也要军法处置,无非可以从轻发落而已。

军情紧急王彦来不及跟岳飞计较抗命不抗命,虽然首战告捷击败了金军,但第二天金军很快便调集主力将新乡围了起来。王彦所部宋军仅七千余人,而金军围城的兵力有数万之众,宋军被围只能突围,经过浴血奋战杀出新乡城。

没想到金军穷追不舍,两军在新乡城外一个叫的侯兆川再次遭遇,岳飞再次带头冲进敌阵反复冲杀,身上受了十几处伤,宋军付出惨重代价击退金军。

经此一役岳飞部与王彦部走散,岳飞经过转战军粮耗尽,好不容易找到王彦军处希望能来吃点儿粮食,被王彦拒绝,要跟岳飞分家。

自己抗命出战惹的领导不高兴,岳飞知道这关系是没法儿处了,于是率军南下,又两度战胜金军追击,到开封府投奔了老领导宗泽。

重回老领导麾下,宗泽爱才心切,没有追究岳飞违抗军令的罪责,而是委以重任,派岳飞在开封附近的各个重要关口驻守,期间多次击败金军,开封府形势一度向好。

然而建炎二年七月宗泽病逝,杜充接任开封留守后倒行逆施,打击民间抗金力量,将许多义军逼成盗贼。建炎三年正月,开封附近盗贼首领王善率军攻城,号称拥兵五十万。岳飞奉命讨贼,左手持弓右手持矛率兵八百带头冲入敌阵,贼军完全没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几十万大军被岳飞打的抱头鼠窜。

王善率军退去,岳飞继续追击从开封一路追到陈州,在陈州城外的清河(今河南西华县)再次大破贼军,生擒多名贼将。

建炎三年六月,岳飞外出剿匪回京,杜充此时已经接到赵构南逃的消息,让他率开封部队南下到建康府勤王。岳飞苦苦相劝,首都开封不能放弃,今日一旦放弃往后想收回来就难了。

放弃不放弃的,杜充说了也不算,既然皇帝赵构都下令放弃了,能跟着一起往江南躲肯定是最好的,至于故都开封?谁爱待谁待,官场老油条杜充看得很开,去哪儿混不是混?何必要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

杜充的离去使得开封府失去了全部的守备力量,建炎四年二月,金军南下中原,开封城开城迎降,这座靖康之变时都没沦为敌手的城市终于陷落。

随杜充南下过江之后,岳飞一度成了平叛专业户,当时的江南并不太平,群雄并起,不少盗贼占山为王对抗朝廷。经过一段时间的征讨,江南的形势逐渐稳定下来。可赵构在建康府屁股还没坐热,金军又打了过来,赵构把长江防务交给杜充,可杜充根本不修战备。

建炎三年十一月,金军在盗贼的带领下沿长江北岸攻打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距离建康府不足百里,渡过长江就是建康。岳飞劝杜充马上安排长江南岸防务,杜充却以为万无一失无需再增派人手。

接着就是金兀术上岸,宋军长江防线被击破,岳飞兵力单薄根本无力抵抗,金兀术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明州,赵构跑到海上躲过一劫。

杜充投降,赵构又跑的无影无踪,岳飞失去组织和上级,只好率部南下一路收集残兵,趁机袭击小股金军。农历十一月的天儿里,即使是江南也是寒风瑟瑟,国家乱成这样士兵们缺吃少喝,岳飞率部在各村驻扎时严令士兵们,即使受冻挨饿也不能扰民,在江南一带赢得了军纪严明的声誉,前来归附的盗贼和汉人金军越来越多。

金兀术开始北归之后,岳飞就跟在后面搞偷袭,从杭州跟到宜兴再到常州又到建康城外的牛首山,凭借出色的机动能力消灭不少金军。

金兀术逃回江北之后,赵构君臣从海上回来,派岳飞跟着张俊讨伐戚方叛军。戚方本为杜充部将,杜充投降后戚方沦为叛军在江南一带劫掠,张俊岳飞率军征讨经过数次交战戚方投降,张俊对岳飞带兵作战的能力颇为欣赏。

建炎四年八月,朝廷调派张俊到江北救援楚州,张俊担心打不过金军,力荐岳飞出征,于是朝廷派出刘光世和岳飞两路宋军同赴楚州抗击金军,并任命岳飞为通泰镇抚使。

奋斗了短短四五年就从基层升到了统兵一方的大将,岳飞的人生似乎无限风光,然而大将军岳飞第一次率军进行的大规模会战居然打了个败仗。

刘光世和岳飞二人九月份到达江北,此时楚州已经被金军围攻了近百天。岳飞先到了承州(今江苏高邮市),在此三战三捷全歼金军高太保部。但友军刘光世部迟迟没有动静,楚州城下的完颜昌率领的是金军主力,岳飞一支宋军根本无力抗衡,一时之间也不敢贸然轻进。

岳飞和刘光世的援军迟迟不到,楚州城的防守越打越艰苦,知州赵立一直在城墙上坚持指挥,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在一次作战中不幸被金军的炮石击中头部壮烈牺牲。赵立死后,部下依然坚持抵抗,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就吃树皮,一直坚持到九月底实在无力抵抗,楚州城被攻陷。

楚州没保住,朝廷又令岳飞退守通泰,岳飞撤到泰州发现无险可守,金军又追了过来,只好放弃泰州接着往南退,南通也不要了。击退了一波又一波追击的金军后退回了沙洲(今江苏张家港市)。

孤掌难鸣寡不敌众,岳飞第一次以主帅身份领兵作战终究还是输了,鉴于其他友军更拉胯的表现,朝廷并没有追究岳飞丢失通泰的罪名,而是以待罪的名义,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建炎三年搜山检海之战宋金两国谁也没能捞到便宜,金兀术差一点儿抓到赵构终究还是功亏一篑,南宋想趁机收复江北实地没想到最后反而尽失江北之地。

完颜昌南下拯救了强弩之末的金兀术,但金兀术这种战争狂人,即使是仗打输了,也不可能轻易休战,楚州之战距离他上次北归已经半年有余,却不见金兀术再次南下,那么问题来了,战争狂人金兀术去哪儿了呢?

原来就在建炎四年八月,金兀术率军开赴陕西,准备与完颜娄室合兵一处,一举拿下陕西全境。

阅读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