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何所有》
大宋何所有

陕西内讧

金兀术入陕之前,完颜娄室刚刚才跟曲端干了一场。建炎四年正月金军攻陷陕州,接着马上掉头进入关中,兵锋直指陕西的最后一支宋军-曲端部。

该面对的总要去面对,金军在陕西肆虐了这么久,终于轮到对曲端下手了。得到消息后,曲端火速部署大军,前军由副将吴阶率部驻军于彭原店(今甘肃宁县),自己率主力驻扎在南侧的宜禄(今陕西长武县)。

曲端作为当时陕西百战名将,自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而其众多部将中最能打的就是吴阶。

吴阶是水洛城人,说起水洛城第一个让人联想到的就是西夏,而吴阶也同样在不到二十岁时就从军入伍抗击西夏,此后在多次对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参与平定方腊后又回到泾原路继续对夏作战。到了靖康年间,因战功擢升到泾原路宋军秉义郎,任当地宋军副将。

北宋灭亡后陕西诸路一度还在宋军控制之下,吴阶跟随泾原路经略曲端对抗金军。在曲端一次次违抗军令对金军避而不战指导思想下,所部军队一直未遭到损失,反而收拢了不少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壮大了实力。

建炎四年三月,宋军原西军部队基本被打光,仅剩曲端部宋军,完颜娄室率军攻打彭原店,吴阶在彭原店以逸待劳,将远道而来的金军前军一举打退。

也许是连续行军作战压力太大,也许是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史料记载当时完颜娄室有一名副将叫作完颜撒离喝,在金国朝廷一再催促占领陕西全境的压力下居然连夜号哭,金军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给这位将领起了个外号,啼哭郎君。

部下哭哭啼啼,主帅完颜娄室也倍感压力,连年的征战加上南方炎热的天气让这位金军第一名将也渐渐感到吃不消,但还是鼓舞士气亲率主力再次进攻彭原店,金军主力虽然疲惫但战斗力实在强悍,吴阶不敌败退了下来。

战胜吴阶之后的金军仿佛强弩之末,并未做任何停留,在完颜娄室率领下立即北返。按说吴阶虽然打了败仗,但总归一胜一败有所斩获,并且金军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大家应当休整部队重振旗鼓防止金军再次南下。

可曲端偏偏不,也许是吴阶作战时没有听他临时的遥控指挥,也许是害怕吴阶向朝廷告状说曲端留自己单独对抗金军主力是送死,反正曲端是先上疏了,弹劾吴阶违抗军令损兵折将,应该严惩。

但凡陕西方面上报的奏疏,都要经过宣抚使张浚,看到曲端的奏疏后,张浚不仅没有责怪吴阶,还觉得这名将领作战勇猛,能跟完颜娄室过过招的宋将可不多,为了安抚曲端强烈的不满情绪先是顺着他的意贬了吴阶的官,接着又提拔吴阶到秦凤路任副总管兼凤翔府知府,给了吴阶独立带兵的权力。

完颜娄室北归之后,张浚计划收复陕西失地,但主动出击风险较大,便派人咨询曲端的意见,曲端告诉张浚如今敌强我弱不能强攻,宋军历次战斗兵力损失严重,新兵又需操练,可以小股骚扰但绝不能主力押上,以目前形势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练兵备粮。

一句话,现在还不是主力会战的时候。

赵构在东南朝不保夕,张浚从来到陕西就开始琢磨着开辟第二战场发起反攻。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残酷,陕西残余的西军早已不是当年阻击西夏的百战之师,而是一群士气低落的无头苍蝇,即使张浚来了也很难一时之间扭转这种态势。

为了赵构不被金军再次南下端掉,张浚决定强行发起总攻,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这次是政治任务,陕西不能有不同的声音,张浚下令解除曲端兵权,让他以参谋身份随军出征。

建炎四年八月,为了营造声势,张浚在出征之前先放出话来要讨伐金国,将军令传檄河东。刚回到河东屁股还没坐热的完颜娄室看到张浚的檄文二话不说再次点兵南下,消息传到金国朝廷,吴乞买对久攻不下的陕西也失去了耐心,下诏由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亲自挂帅,完颜娄室和金兀术分别作为副将发大军到陕西会战,一举歼灭陕西所有宋军。

金国之所以要把金兀术从东线掉到西线,是因为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此时已经病重,彭原店之战后,完颜娄室就已经身体不适,匆匆北返原本就有养病的打算,此次张浚再次大张旗鼓发起进攻,金国朝廷已经考虑到完颜娄室的身体情况,不想再让他冒险,可他执意要请战南下。为了不让这位老将作战中出现意外,专门把完颜宗辅和金兀术都调过来,说是合兵一处,其实都是给他打下手。

张浚深知金军行军迅速,为了先发制人抢占先机,八月十三日率先派吴阶攻占长安,接着传令环庆路赵哲、熙河路刘锡、秦凤路孙渥和泾原路刘锜前来会师,兵力总计接近十八万。

战争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我们看到的十八万大军绝非是一个整体的十八万,而是十八个一万甚至一百八十个一千,想要令行禁止统一指挥难度极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仅适用于极个别的军事天才,大部分将领根本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

更何况一个文臣张浚。

建炎四年九月陕西诸路宋军于富平会师,战前张浚检阅诸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涨,张浚非常高兴,凭借这么一支强大的力量,就算打到幽云十六州也不是不可能。当时曲端奉命随军当参谋,于是就问曲端,此战前景如何?

曲端回答必败。

张浚不悦,若不败如何?

曲端坚决不肯给张浚台阶,不败,端伏剑而死。

两军还没交战曲端就先泼冷水,张浚火冒三丈,让手下拿来军令状曲端签字画押,宋军如果赢了曲端论死罪,为了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特意注明,如果宋军输了,他张浚论死罪。

大战在即宋军先爆发内讧,张浚再也无法忍受曲端屡次的拆台行为,参谋的职务也给免了,把他派到万州(今重庆万县)任了个闲职。

金军两路打来,完颜娄室自北向南进驻绥德,金兀术从东往西屯兵下邽。当时金兀术刚到陕西人生地不熟,部将向张浚建议先分兵袭击金兀术打他个措手不及但张浚不同意,坚持要与金军正面打一场大会战,试图一举歼灭对方。

在张浚的战略规划里,金军应该是一个一个不会动的棋子,站在那里等着他去吃掉就行了,为了方便吃子他一次次的派人往两路金军处送信,约决战的时间地点,但金军从不回应。

敌军完全不理会宋军的约战,但向宋军靠拢的军事动作一直没停过,张浚又不下达作战命令,众将开始有些焦虑了,吴阶首先提出这样坐等不是办法,如果我们要以逸待劳等金军来了之后再打,那不如先退据富平各处高地上,金军来了之后我们是俯攻对方是仰攻,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先打对方一个下马威。

有人提议就有人反对,其他将领就有的提出了说富平前线有沼泽地,金军骑兵来了之后也无法渡过,又何必退守到高地上。

你一言我一语,众将七嘴八舌争执不休,张浚全然不知道该如何安排,问部下之前对金作战谁的战绩最好,部下都说曲端打的最好,张浚灵机一动心生一出妙计,派人打出“曲”字大旗,意思我们曲大将军就在阵中,金军你给我小心点儿。

张浚这种愚蠢的计谋不可能瞒得过金军,完颜娄室先行一步来到富平,登高观察宋军布防,发现宋军根本就是诸军各自为战,心知此战宋军必败,于是就派人给张浚送信,同意他的约战提议,表示自己会亲率大军与宋军决战。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张浚左等右等没等到金军,以为完颜娄室怂了,于是更加轻视金军。九月二十四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完颜娄室点起三千骑兵携带大量干土包将富平前线的沼泽地尽数填平,接着直冲宋军大营。

宋军十八万大军屯驻在富平,每天供应粮草搞运输的民夫就有好几万,整个军营就是一个小县城。金军冲进来之后立马就把民夫们冲的惊慌失措四散奔逃,民夫们一乱跑,就带的宋军各营你找不到我我找不到你,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片混乱。

趁着宋军混乱,两路金军跟着前锋便一道冲了进来,宋军经过一阵混乱之后终于回过神来,泾原路宋军主帅刘锜首先发起反击,金兀术部金军直面刘锜没讨到半毛钱便宜,部将赤盏晖被斩杀、部将韩常被射瞎一只眼。其余几路宋军也是各自奋起反击,就在小小富平县城外,金军两路大军超过十万兵力与宋军号称十八万兵力绞杀在一起,从一大早战斗到下午,两军始终未分出胜负。

实力相当的两支军队短兵相接战斗到最后,胜负的关键既不是武器装备也不是粮草后勤,而是士兵们的意志力。国仇家恨不一定能带来士兵坚持作战的意志力,客场作战的金军竟然有着更顽强的意志力。在金兀术所部金军筋疲力尽坚持不住退去后,完颜娄室拖着病体亲率中军冲击,金军士气大振,进攻如潮水般一波一波不死不休。

在金军的持续冲击下,环庆路赵哲第一个顶不住了,丢下所部将士自己跑了,环庆路宋军失去主帅军心大乱,金军趁机鼓噪冲锋,环庆路宋军全线崩溃,金军顺着环庆路防区突入,金军混着宋军一同冲入其他几路宋军阵中,加上其他几路宋军本来就在正面作战突然腹背受敌,再也无法抵挡,几路宋军依次溃败,全面撤出富平县,金军一路追宋军一路退,最后退守到西边的邠州(今陕西彬县)。

到了邠州,张浚开始论罪,熙河路主将刘锡兼任前敌总指挥,在战斗过程中毫无建树,免职处理,环庆路主将赵哲临阵脱逃,处斩。

十八万大军打的只剩下几万残兵,已经无力防守陕西,只好退保陕南。孙渥驻防阶州(今甘肃武都县),张浚自率一部宋军驻守保州(今陕西略阳县),吴阶退守大散关。

一般来说第一次出现的地理名词我都会专门备注一下今天的地理位置,但是吴阶待的这个大散关咱就不备注了吧,读者们应该都知道在哪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想起这些诗句就觉得惆怅。

富平之战一战打的南宋彻底失去陕西,陕西最后的西军被成建制的摧毁,只能退守陕南。如果说靖康之变时金军消灭了西军的形,那么富平之战金军已然消灭了西军的神,自此,那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荣西军形神俱灭,永远的谢幕了。

但此战金军也有重大损失,就在富平之战后,金军第一名将完颜娄室终于再也无力支撑病体,越病越重,十二月初病逝于泾州(今甘肃泾川县)。由于完颜娄室一生战功赫赫且不参与高层政治斗争,使得完颜娄室在金国内部享有极高的尊崇,完颜娄室病逝后,吴乞买也亲自前往祭奠。

虽然备受金国君臣爱戴,但依然改变不了完颜娄室侵略者的本质,辽金战争中金人反抗压迫有其正义性,但宋金战争中完颜娄室作为侵略的急先锋可是对宋朝军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双手沾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

打仗打得再好,也终究是个战犯,没什么意思。

富平之战,宋军由于内部的四分五裂无法有效统一指挥调度最终酿成大败。想起当初与曲端相互立下的军令状,张浚颇有些难为情,本想给曲端官复原职,但在王庶和吴阶的力劝下,只是恢复了曲端的官衔令其移居恭州(今重庆市江津区),没有给予实权。

曲端虽然在军中树敌很多,但在陕西民间很得人心,当地不少读书人和地方官纷纷上疏为曲端伸冤,直言富平之战之所以会战败就是因为没有用曲端。

面对汹涌的民意,张浚开始害怕了,曲端会不会趁机向朝廷上疏把自己扳倒?朝廷如果听到了百姓的声音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再加上此时王庶吴阶也都劝张浚除掉曲端,张浚终于下定决心要向曲端动手。

经过数月的罗织,张浚给曲端找来了两样罪名,一、曲端曾作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被指责讽刺赵构(却是挺像赵构的作风,不过当时作诗讽刺赵构的多了);二、富平之战后,曲端部下李彦琪叛宋降金,曲端负领导责任。

在张浚的精心策划下曲端获罪下狱,只是这两样罪名还不至于处斩曲端,为了一了百了,张浚使了个阴招儿,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派人在狱中暗杀了曲端。

到绍兴元年正月为止,完颜娄室死了,曲端死了,陕西几乎全境沦陷,宋军仅退据几个关隘。按说战争也该暂时告一段落,但某些战争狂人却不愿意善罢甘休,富平之战要不是老大哥完颜娄室拖着病体救了一命差点被宋军干掉,金兀术一直记着这笔账,誓要把宋军的残余力量彻底消灭。

绍兴元年五月开始,金军陕西方面开始动员进攻吴阶部,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险峻地形,吴阶率军挺进到大散关北部的和尚原防守。和尚原此地山谷狭窄路途难走,骑兵无法展开只能下马步行。吴阶派人在谷中设置栅栏,让不好走的山路更加难走,金军进入谷中后从前左右三个方向放箭阻击,连续打退两拨金军的攻势。

残余宋军居然还能连续打退天朝上国,金国朝廷无法接受,于是绍兴元年十月金兀术亲率十万大军从关东西进来到陕西,准备彻底消灭吴阶。

金兀术兵力强大,在宝鸡以西安营扎寨,金营连绵数里。吴阶所部宋军仍旧以富平之战前的泾原路旧部为主,兵力不过万余,不敢轻易出战,双方就这么隔着和尚原对峙。

金军此次进攻意欲速战速决,金兀术没有耐心跟吴阶打消耗战,十月七日首先沉不住气发起进攻,但多次冲击和尚原均被宋军强弓劲弩射了回去,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战争中的双方只要有此消就一定会有彼长,金军久攻不下,宋军可不会一味纵容,吴阶派弟弟吴璘带兵绕到金军后方袭击炊事班和运粮队。为了防止金军骑兵冲击,吴璘带兵只在远处用神臂弓射金军,射完就跑钻进和尚原山沟里,金军弓箭手射程比不过宋军,想追击骑兵又施展不开,拿吴璘的偷袭毫无办法。

吴璘就这么骚扰了半个月,金军炊事班人员和物资损失惨重,面临断粮威胁。金兀术一看这仗没法儿打,干脆撤军。十月二十日金军全军撤退,吴阶派人埋伏在从和尚原到宝鸡的这段路上,金军一开始撤就放箭射,金军慌乱之下撤退也不成阵型,接着在半路的玉女津再次设伏,金军彻底大乱,金兀术本人都中箭受伤,大军死伤上万。

和尚原之战后,金国一时半会儿没有再攻打陕南,南宋总算保住了四川这个大后方的安全,再次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而金国之所以能暂停了南下作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北的耶律大石驻兵草原南下袭扰,颇有些反金复辽的意思。

辽金世仇,宁可不要南宋一寸土地也要灭掉辽国余孽,金国挥师北上,集中力量对付耶律大石。

阅读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