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毒权》
毒权

第四章 陇西烽火

第一部北赵风云第四章陇西烽火

“大将军送来急报,汝南一带有妖道自称极乐天师,蛊惑信徒反叛朝廷,竟聚了万余信徒,数日攻下数个郡县!”北赵国天子赵辽将崔泰送来的奏章置于桌上。

烛光昏暗,天色阴沉。陛下深夜急唤太子赵俊、雍王赵恢等入宫议事,他等自是不敢怠慢。赵俊接过奏章,前后看了数遍,道:“单是一群刁民聚众造反,绝不至有如此气候,定是南楚国在后有意煽动。既是大将军上奏此事,想必他定有应对之法!”

雍王赵恢脸色通红,进而有些泛青:“大将军还有第二封奏章。”言讫,指着案上一份冗长的卷轴。

太子赵俊展开卷轴,通读一遍,怒气上冲:“崔泰竟以平叛为名,擅自将江北一带各路驻军统领,调换成崔氏将领?妄为至此!”

赵辽扣着桌案,愤怒道:“崔泰谋逆之心昭然若揭,朝廷必当抢先行动。”

“平叛自然紧急,倘若崔掩暗通南楚国,借机放楚军长驱直入,江北各郡只怕不复大赵所有!”司徒田禄向着陛下抱拳施礼,语调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缓慢。

太子赵俊道:“以平叛为名,从洛阳出动十三万大军速速南下,接替崔氏军马驻防江北,以防崔掩与南楚国勾结。”

在烛火的闪耀下,雍王赵恢的脸色犹豫不决:“不妥,如此行事,京师几乎就是空城一座。长安与洛阳咫尺之距,崔泰从长安起兵,直扑洛阳,京城恐入他手!”

赵辽将杯中浓茶一饮而尽,指着赵恢道:“弘德之言有理。”

太子赵俊道:“长安腹地,是渭河陇西一带。假使崔泰发兵进军京师,长安必然空虚。骠骑将军李裕亲提一旅之师,兵发长安,长安若得,崔泰不战自败!”

赵俊捋着浓密的长须,方才与李裕商定的大计此时在脑海中掠过:“崔泰上奏平叛,乃是自投罗网。朝廷正可以伐楚为名,召崔泰进宫议事。崔泰如若应诏而来,吾等即将他幽于京城。倘若他抗旨不尊,吾等兵发长安,师出有名!”

赵恢反对道:“圣旨一下,岂非激怒崔泰?依兄长之言调度京师军马赶赴江北,崔泰叛乱,京师就是空城一座!”

“弘德(赵恢)差矣!”赵俊疾速回应:“朝廷可急召青州,兖州,冀州兵马急速赶赴京师,崔泰抵京城之时,几州军马至少可至半数。何况,骠骑将军李裕在陇西可随时起兵接应。稍有迟疑,只怕崔掩已勾结楚军入境。”

“犬子田常在徐州还有万甲士,随时可入军接应!”田禄附和道。

“元俏之言,甚合朕意。”赵辽眯着那双苍老的眼睛,轻叩桌案以示认同:“崔泰乃朝廷心腹大患,宜早除之。令秘书监拟制,召崔泰入宫。再宣一道密旨,青州,兖州,冀州,徐州军马秘密行动,火速赶赴京师。”

赵俊信心满满,炯炯有神的大眼放出如炬目光:“崔泰怀谋逆之心已久,实为朝廷心腹大患。恰逢田司徒与骠骑将军李裕忠心社稷,请缨征讨崔泰,此次我君臣同心,务要扫灭崔泰,安我社稷!”

父兄态度决绝,与崔泰决战已成定势。赵恢心中,终究有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忧虑。他向父皇奏明:“儿臣请即刻赶赴雍州,操练军马,战事一起,也好与骠骑将军李裕合兵一处,共袭长安!”

赵辽见大计已定,心中微微舒缓,饮着内侍刚刚送来的热酒:“弘德速返雍州,内外夹击,共破长安!”

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山峰似逼人的铁剑,直插云霄。山谷寂静无声,偶然听得潺潺的流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幽深空寂的山谷中,赵恢领着赵破虏,二人骑着快马,似乎并未有感受这幽静的山谷风情之欲,飞奔着,直入山谷。

赵恢隐隐一种直觉,兄长计策有所不妥。此策看似天衣无缝,但以崔泰之老奸巨猾,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受制,若是一切进行的太为顺利,反倒叫赵恢心中越发疑惑。那日辞别京城后,赵恢忙赶回雍州封地,厉兵秣马,一但朝廷有甚不测,也好出兵勤王。

这日,天方蒙蒙亮,赵恢忙拉着赵破虏,急匆匆的走入山谷,不带任何随从。赵破虏问他所为何事,赵恢只是笑着道休要多问,随他来便是,从清晨直到正午,他俩早已汗流浃背。

忽见前方有一山涧,清澈的水流哗哗的从山涧扑下,急刷刷的打在山岩上,迸发出无数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水珠。两崖之间架着一座小桥。二人小心翼翼的走过小桥,再前行十余里,一座矮小的庄园映入眼帘,绿油油的青草遍布,纵横盘绕的蔓藤爬满了篱笆,一片葱绿中点缀着几朵小花,显得各外迷人。

赵恢令破虏下马,主仆二人牵马步行,缓缓踏入庄园。破虏笑道:“想不到这深山老坳之中,竟如此一片景观,若不是什么世外高人在此,断不至于装扮如此一座恬静的庄园!”赵恢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忽而一阵微风耸起,一棵巨大老树叶沙沙作响,赵破虏顿觉不妙,右手死死的握住剑柄,双眼紧盯着这颗老树。蓦然一声轰响,老树上一个白影凌空翻下,只见那人一袭白袍,头上顶着一缕白色头巾,面庞俊秀,鼻梁微高,整个身子略微纤瘦。片刻间,那人已拔出佩剑,凌空披向赵恢。

“大王当心!”赵破虏喊道,言语间,他以极其迅速的手脚拔出佩剑,待要迎上前去。

“汝且退下!”赵恢一声喊道,当即抽出宝剑,凌空一挡,一声“铛”响,两剑相交,赵恢不由得退了几步,那白袍人凌空一个跟头,稳稳立在地上。赵恢微微一笑,双手紧握剑柄,大步跨前,估摸着距离,忽而猛举双手,照着那白袍人头顶,骤然挥下长剑。白袍人举剑格挡,甩开赵恢宝剑,以迅雷之势照赵恢腹中猛刺,赵恢一面后退,一面舞剑隔开,趁着白袍人卖个破绽,赵恢挥剑猛劈,白袍人忙举剑隔开,抽空翻转身子,斜斜着闪出一剑……

赵破虏看得白袍人剑法卓著,百回合中赵恢占不到便宜,只是是赵恢有令在前,不得出手相助,只是在一旁急的跺脚。忽见赵恢隔开白袍之人,将长剑掷于地下,放声笑道:“奥处,数年未见,剑法又上一层啊!”白袍人亦是掷剑于地,叩首道:“拜见雍王!”

那白袍人复姓上官,名渊,字奥处。若是士族子弟,自幼便须饱读诗书,通晓各家经典之道,精通琴棋书画。然则上官渊却有不同,这上官渊并非门阀大族,先父少时,曾在李氏家族做过侍读,一度颇得李氏青睐。后因过失,被李氏一族逐出李府。而上官渊自幼受父亲略微传授典籍,加之悟性极高,且属意纵横之道。竟至于满腹经纶,深通韬略。待其加冠之后,为求生计,常与名门大府之中教习子弟,时与他人论道,无论是举世老儒,或是名门望族,无不叹服,故而名声大噪。如此文武之才,却因并非名门,故而郁郁不得志。恰巧赵恢乃是个求贤若渴之人,多次访求与他,二人初始交谈,赵恢大为感叹,即有相见恨晚之意。赵恢本欲征招上官渊,奈何恰逢其老母亡故,有守孝之礼,故而未能应召。然而三年以来,赵恢每逢棘手之事,便来山中请教此人,恰巧此刻守孝期已满。

“雍王可是因崔泰之事造访?”上官渊给两位递上清水:“荒山野岭,恐招待不周!”

赵破虏接过碗,缓缓品尝一口,只觉这水清凉润甜,呷在喉中却是一种无以言喻的甘甜,竟不能自主的将一碗清水倒入喉中,畅快无比。

赵恢笑着指指上官渊,道:“事事都瞒不过奥处!昔年吾召奥处入府,不意奥处守丧在此。如今三年已过,奥处莫要推辞!”他品下清泉,润润喉咙,道:“吾此番前来,正是因崔泰之事。”

上官渊轻声叙道:“早在数年之前,崔泰以朝廷之名,在关中征发壮丁,扩充军备,此事早已搅得关中百姓人心惶惶。只是各路郡守惧怕崔泰之势,不敢向朝廷禀明!”

赵恢凝视着眼前这一缕流觞曲水,无奈的叹息:“大赵国立国之始,崔氏家族已立下汗马功劳。先皇嘉奖崔氏功劳,将长安赐予崔氏。百余年来,单凭崔氏在朝廷培植的门生、将领真是不可胜数!各处州郡之郡守、别驾,也不知有多少崔泰门生!战事一起,真不晓朝廷有几分胜算!”

上官渊道:“崔泰怀不臣之心久矣!雍王斩杀崔护,恰给了崔泰兴兵造反的借口!以崔泰之老谋深算,此番作乱,必定给自己留足了后路!”

“莫非崔泰与南楚国暗中勾结?”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在赵恢脑海里涌现。

上官渊点头表示赞同:“崔泰作乱,南楚国定会起兵接应。那南楚国大将军王延,极其阴险歹毒,大赵内乱之良机,他怎会轻易放过?只怕届时朝廷须应对的,是崔泰与南楚国的两面夹击!不知雍王心中有何盘算?”

“太子早有安排!”赵恢忧虑重重的说:“朝廷派出多路斥候,赶赴河北一带,日夜打探崔秦动向,此一也;京师调派十余万大军赶赴新野、汝南,替换江北崔掩驻军,此二也;青徐冀并四州军马日夜兼程赶赴洛阳,大战之时,朝廷辖下至少有十万精兵,此三也!”

赵恢的眼波随着潺潺的泉水流动,阴晴不定的脸色显出些许苍白:“崔泰大举兴兵洛阳,长安便是空城一座,陇西李裕将亲率大军奇袭长安!”

上官渊给赵恢续满一杯泉水,道:“崔秦老将军抵御柔然,鲜卑数十年,保边疆安稳,社稷昌盛,绝无二心,此一路自然不足为虑。然而此时正逢雨季,路途泥泞,若从京师抽调十余万将士南下,青徐等数州将士可否依时而至?耽误了时日,崔泰兵临城下,京师守备空虚,岂不是自入绝境?”

莫名的凉意袭上赵恢心头,他品下清泉,道:“京师若是危机,陇西李裕尚可兴兵直袭长安,李裕乃太子岳丈!”

上官渊严肃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此紧要关头,李裕若是有心社稷,为何陇西各处军营毫无动静?如今三年守孝期限已至,某愿随雍王入京,以效犬马之劳!”

清风微徐,澄澈的河水泛起涟漪,当阳光洒下,欢腾的流水耀出点点金黄。渭南大寨坐落于河岸上游,近百座军营整齐的排布着,岗哨密布,戒备森严。渭南大寨地处陇西腹部,南连长安,北通雍凉,实是战略要地所在。

营寨正中,矗立着一座高耸的瞭望台,赵恢站在台上俯视下方,方圆百里一马平川。营寨,草丛,溪涧皆清晰可见。稍远处,是一座坚如磐石的城池,城上“李”字大旗隐约舞动。

马蹄的嘶鸣伴随着车轴滚动的“轰隆”声飘入耳畔,千名甲士簇拥着三四十辆粮车向营寨逼近,最为显眼的竟是几面金边白底的“崔”字大旗。赵恢不自主的从台上蹿下,握紧了剑柄。

“大将军令我等运粮于贵军!”绿袍将军尖锐的声调飘入营中,清新的空气中渗满了肃杀。

赵恢思量稍许,向着守门士兵点头示意。“吱呀”一声响,寨门大开,绿袍将军当先跨入,身后千余崔氏士兵随之而至,营寨内侧,赵崇握紧了大斧,领着数千名将士埋伏在营中各处。

赵破虏带着数名将士,迈着雄步,行至车前,道:“雍王正在营中,请将军入营一叙!”他伸手示意,指着前方一座军营。

绿袍将军踌躇稍许,待到麾下千余士卒尽数踏入军寨,方才行礼答复:“有劳将军引路!”

黑鸦嘶鸣,狂风陡起,绿袍将军霍然拨出长剑,寒光凛冽,剑锋悄然移至赵破虏喉尖,赵破虏身形一闪,片刻光景即握剑在手。两剑相交,激荡出的火花闪遍四处。

眨眼工夫,千名崔氏士兵竟从粮车中抽出利刃,恶狼般奔向军帐,赵崇怒吼一声,抡起大斧,领军杀出。黑色铠甲的官军与绿袍崔氏士卒厮杀起来。

临近正午,在黑甲军反复的冲杀下,这支崔氏前锋被剿杀殆尽。满身是血的绿袍将领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在近百名亲兵的掩护下,吹响了一阵凄厉冗长的号角。直至这支先遣敌军尽数歼灭。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先是大寨正前,传来号角的悲鸣,和着春风飘舞,这声号角恰如死亡的奏章,飘入将士的耳畔。赵恢知晓,此股号角是崔氏军队的应和。“呜呜呜呜呜——”,大寨后方,那一片荒芜的杂草丛中,竟也响起如此悲鸣恐惧的号角。紧接着,恐怖的号角声陆续从西南两面飘来,如此意味着,赵恢身处的这座渭南大寨,东西南北四处皆有崔氏军马。死亡的气息顿时在营寨里弥漫开来。

“渭南大寨沦陷,雍凉一带将尽为崔泰所有!”上官渊紧握剑柄,急速道:“崔氏这支前锋军将我渭南大寨虚实探尽,如今崔氏大军逼近,崔泰谋逆之心暴露。吾等若是守住渭南大寨,即是挫了崔氏军马锐气!”

急促的马蹄声如奔涌而起的浪涛,四面方呼啸而来。渭南大寨处于平原腹地,四面一望无际,正是战马驰骋用武的去处。听着山崩地裂的马鸣声,崔氏骑兵不下万人,只可惜赵恢麾下铁骑尽在天水,安定一带!

“紧闭寨门,放置鹿角,弓手全数上女墙驻防!”赵破虏握紧了剑,高声吼道。

正北方蓦然涌起漫天沙尘,马蹄的轰鸣声排山倒海般涌来。黄沙中,“崔”字大旗随风舞动。

赵恢盘算片刻,问道:“寨中有多少将士?”

“前日派遣弟兄往安定城取粮,现下寨中尚存七千甲士,弓弩手两千!”

赵恢令行军司马摇动令旗,高声道:“北门为重,吾亲率两千甲士驻守北门!上官奥处(上官渊表字)率领一千五百甲士驻守南门。破虏率一千五百弟兄驻守西门,赵崇将军率两千甲士驻守东门!四处打开城门,准备迎敌!”

打开城门,以步兵抗骑兵,岂非自寻死路?赵崇大步跨至赵恢身前:“不若四处紧闭寨门,以弓弩迎敌!”

“五十里,三十里,二十里”,狂风卷起黄沙,敌军的铁骑愈发逼近。赵恢知晓崔氏骑兵是闻名天下的铁骑,身披绿袍,犹如黑夜里驱驰的魔鬼,如今有备而来,单凭渭南大寨这狭小的寨门,绝然无法抵御崔氏铁骑的蹂躏。若是依照赵崇之言紧闭寨门以拒敌,不消片刻,这座看似坚固的寨门定然会被敌军突破。继而,便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出寨迎敌!

寨中号角响起,赵恢将麾下两千士卒划分两排,前排一千将士手握铁矛,屏息凝视。后排将领背负铁盾,腰间横跨大刀。赵恢正立中央,头戴一顶金色的帅盔!

狂沙漫天呼啸而来,敌军愈发逼近。赵恢可清晰的辨出,敌阵中戴着帅盔的将领正是崔提!敌方骑兵个个皆是左手横跨铁盾,右手挽一柄钢刀,面目狰狞,席卷将至。自己所率这千余将士,几如待割的稻草!

近了,近了,敌军的钢刀仿佛就在头顶旋转,裹挟起的沙土在狂风的呼啸中漫天盖地。赵恢沉着冷静,高声下令放箭!登时,女墙上下起一阵急骤的箭雨,数千支浓密的箭矢穿透凌厉的狂风,朝敌军肆意的冲击。

“铛铛铛铛——”,绿袍骑兵的钢刀还在挥舞,左臂携着的铁盾骤然覆在面前,将整个身体完全包裹。飞来的箭矢击打在粗大的铁盾上,激荡出的响声震天撼地。

几轮滂泊的箭雨挥泻之下,敌军的战马受到惊吓而被迫逼停。恰在此时,箭雨骤然止住,官军阵中涌出千名持刀甲士,闪电般蹿入敌阵,手中钢刀挥向敌军马腿。就在绿袍骑兵落马的片刻,官军手中的铁矛闪烁着寒光,灵蛇般扎入咽喉。

崔提见首轮冲击受挫,指挥着辖下铁骑四周奔散,立时又围成一个圆阵,将赵恢所率千余甲士困在中心。赵恢仗剑在手,下令道:“矛兵在外,刀兵在内,圆阵拒敌!”崔提疾声狂呼,四周铁骑同时向赵恢发起冲击。而黑甲官军结阵之迅速叫人瞠目结舌,嘶吼的战马方一接近,便撞上尖锐冰冷的矛尖,血肉模糊,自相践踏!

北路军最先溃败,赵恢领着将士往南门掩杀,与上官渊合兵一处,前后夹击,崔氏大败。东门赵崇挥着巨斧,领军冲入敌阵,东路崔军亦是四散奔逃,这一战从清晨战至黄昏,官军大捷。崔提幸得几名亲卫庇护,拼死杀出重围,往长安逃窜。

暮色笼罩下,渭南大寨一片昏沉。赵恢将众将士召集至演武场,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迹,道:“渭南大寨得以保全,皆赖列位将士奋勇杀敌,以一当十!”他吩咐赵崇,由各营挑选精锐甲士,组建一只铁军,号为“黑甲卫队”!

崔提以运粮为名,伺机偷袭渭南大寨不成,长安崔氏大军必然有所警觉。崔氏在渭南一战失利,崔泰袭取雍凉计策便彻底失败,赵恢预料,崔泰必将倾长安之军,大举进犯京师。如今京师驻军尽数调往汝南,徐青并冀四处军马尚在途中,京师可谓是空城一座!

陡然间,阴风卷起,浓云密布。远处城墙上,“李”字大旗隐约若现。大军厮杀一日,为何李裕却毫无动静?

阅读毒权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