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59章 抚幽州吴汉建功 战铜马铫期称雄

萧王刘秀知道时机稍纵即逝,很快,萧王刘秀,就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

萧王刘秀,首先代表更始帝颁布圣旨,下令晋升熟悉幽州十郡情况的安乐县令、偏将军吴汉、偏将军耿弇,同时为大将军,分别担任军队的主帅和副帅,持节前往上谷郡、渔阳郡等地,征调幽州十郡的骑兵突击部队。

当时,幽州管辖的地盘非常广大,包括涿郡、广阳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等十郡。

幽州十郡的骑兵突击部队,也是兵强马壮,天下闻名,威震边塞。

“报告州牧大人:

萧王刘秀矫诏,擅自征调幽州十郡的骑兵突击部队,图谋不轨。

萧王刘秀,竟然敢于抗拒陛下的旨意,不肯回朝复命,恐怕居心叵测,请州牧大人定夺。”

幽州州牧苗曾,得到部属苗旺的报告,预感不妙,大吃一惊道:

“哎呀,大事不好。看样子,萧王矫诏征兵,是想违背陛下旨意。

传令下去,命令幽州牧属下的十郡太守,只能听从本州牧的指挥,对萧王的命令不予理会。

严令十郡太守,暗中约束自己郡县的突击部队,不得响应萧王刘秀的征召命令。

否则,以叛逆罪论处,下狱处死。”

幽州州牧苗曾,积极应对,严厉要求十郡郡守,严格执行皇帝旨意,不得听从萧王刘秀的命令。

萧王刘秀,闻听幽州州牧苗曾的决策,冷汗直冒,对冯异、邓禹说道:

“哎呀,诸君:

看样子陛下并不糊涂,任命的这个幽州牧苗曾,还真是个狠角色,大意不得。

如今,成败就在眉目之间,必须迅雷般地反击,做出果断的应对才行。

来人啊,传令大将军吴汉、耿弇,立即采取行动,如有延误迟疑,提头来见。”

萧王刘秀令下,大将军吴汉、耿弇迅速出击,率领人马,开始行动。

大将军吴汉,率领剽悍的二十余骑兵勇士,一路疾驰,先行赶到了幽州州治所在地无终(治所在今蓟县),准备处置幽州州牧苗曾。

幽州州牧苗曾,没有料到,萧王刘秀会有如此迅疾激烈的反应。

等到幽州州牧苗曾,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大将军吴汉已经率领二十余骑骑兵勇士,抵达了幽州州府所在地无终,立即向幽州州牧苗曾,传达了更始帝的旨意。

幽州州牧苗曾,大吃一惊,思忖道:

“本官刚刚从陛下身边来,陛下哪里会有什么新的旨意呢?

本官刚到幽州,立足未稳,还是将计就计,假装不知道吴汉所传的旨意是假,假意接受吴汉指令,趁吴汉对本官没有防备,再随机应变,采取行动吧!”

幽州州牧苗曾,故作镇定,率领数名亲信随从,到幽州州府门外,去迎接大将军吴汉一行,打算臣吴汉不被,趁机动手,收拾吴汉。

没有想到,吴汉一见面,就先发制人,对幽州州牧苗曾说道:

“幽州牧苗曾,下跪接旨:

奉皇帝陛下密旨,幽州州牧苗曾,侮慢君王,假传圣旨,污蔑萧王,指令部属,抗拒萧王命令,挑拨萧王与陛下至亲至善的关系。

幽州牧苗曾此举,实属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挑拨君亲的行为,着令立即抓捕,押回西京受审。钦此。

来人啊,抓捕苗曾,立即上刑。”

大将军吴汉,指挥自己的部下勇士,擒住幽州州牧苗曾及其亲信手下。

幽州州牧苗曾,大呼卫士保驾,威胁吴汉道:

“来人啊,给本官抓住吴汉。

吴汉大逆不道,竟敢藐视皇帝旨意,伪造圣旨,擒拿皇帝任命的封疆大吏,实属大逆不道。这不是明明白白的谋反吗?

敢服从吴汉、萧王命令,侵犯本州牧者,皇帝必将严厉追究,株连九族。”

大将军吴汉部下勇士,畏惧朝廷诛杀,胆怯后退。大将军吴汉大惊,喝令道:

“苗曾矫诏,欺君罔上,实属悖逆之辈。萧王殿下是皇帝至亲,皇家宗室,怎能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旨意呢?敢违背萧王号令者,杀无赦!”

大将军吴汉担心夜长梦多,亲自上前,喝令部下勇士动手。

吴汉部下勇士,慑于吴汉平日的威严,不敢抗拒,上前将幽州州牧苗曾抓捕,立即斩首,夺其军权印信。

大将军吴汉,当机立断,斩杀幽州州牧苗曾的这一雷霆举动,一下子震慑住了幽州州府的官员将领。

幽州州牧属官、将士,才与新任州牧苗曾接触不久,并不了解苗曾,而却深知原安乐县令吴汉的威严冷酷,不敢轻举妄动,给自己遭来祸患,众皆惊异不动,听从吴汉号令。

幽州各郡县官员,知道更始帝远在天边,而萧王及其大军近在咫尺,大将军吴汉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皆震骇不已,还是保命要紧。

幽州所有城邑,见势不妙,都见风使舵,顺应形势,望风归附了萧王刘秀,发誓听从萧王号令,向萧王效忠。

大将军吴汉,迅速控制了幽州局势。

接着,大将军吴汉,传达萧王指令,调发幽州十郡之兵迅速南下,和萧王刘秀,在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会师。

幽州十郡州郡官吏,不敢抗拒萧王指令,纷纷出兵,交给大将军吴汉统领。

此时,大将军耿弇,接受萧王刘秀的命令之后,也率领自己的部将,飞马赶到了上谷郡。

上谷郡,本来就是上谷郡守耿况父子的根据地,而上谷郡守耿况,又深得人心。

大将军耿弇,也如法炮制,逮捕上谷郡守韦顺、渔阳郡守蔡充等更始帝任命的官员,当场处决,无人敢于阻止。

大将军耿弇,传达萧王命令,分别任命耿况、彭宠,继续担任上谷郡、渔阳郡郡守,负责两郡军政大事。

上谷郡、渔阳郡郡府以及所属各县县宰等官员僚属,都十分震撼慑服,发誓服从上谷郡郡守耿况和渔阳郡彭宠的命令。

于是,幽州所有十郡以及属县,纷纷表示,拥戴效忠萧王,愿意听从萧王刘秀的调遣。

北方十郡所属的官员,纷纷按照萧王刘秀的命令,派遣他们所属郡县的子弟兵,与刘秀的大军,在清阳会合,共同讨伐各路流民大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季,萧王刘秀,率领自己的精锐大军,准备进迫铜马流民军的基地巨鹿郡鄡县(河北省束鹿县)。

此时,大将军吴汉,率领着征召来的幽州十郡的骑兵突击部队,也赶到了清阳,在清阳与刘秀的大军主力会师。

萧王刘秀,有了幽州十郡突击部队的支援,队伍兵强马壮,令人十分振奋。

可是,刘秀部下诸将,见大将军吴汉,征调幽州十郡突击兵而还,突击兵将士一个个兵强马壮,装备精良,都有些疑虑不安。

将领们十分疑惑,护军朱佑,对刘秀说道:

“萧王主公啊:

大将军吴子颜部下,拥有如此多的精兵,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恐怕吴汉据为己有,会有所图谋吧!难道子颜大将军本人愿意,把这些精兵勇将,分给别人指挥吗?”

刘秀十分坦诚信任地对朱佑等诸将说道:

“诸君:

你们不要疑神疑鬼,随意怀疑别人。本王敢于保证,子颜大将军,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何况,这本来就是子颜大将军征调来的将士,就是从属于子颜大将军麾下,服从子颜大将军指挥,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猜忌的呢?”

出人意料的,大将军吴汉,竟然把自己征调而来的幽州十郡全军官兵的名册,统统毫无隐瞒、毫无保留地呈报给了萧王刘秀的中军大营,愿意服从萧王的统一分配和指挥。

大将军吴汉,再请求刘秀,拨付给自己一部分军队,没有一点私心。

萧王刘秀见此,很是感动,对大将军吴汉至为尊敬,当着众将,赞扬吴汉道:

“仲华可谓知人善任。子颜大将军,不愧为人中龙凤,大公无私。得将如此,何愁大业不成呢?”

见了大将军吴汉的表现,诸将的心里这才释然,流言也随之而散。

将领们又得寸进尺,再请求萧王刘秀多分精兵,护军朱佑也请求道:

“大王啊,我的兵力,折损很多,而又要保护大王以及中军的安全。

请大王开恩,给我的队伍,多分配一些幽州将士吧!末将感激不尽!”

刘秀笑了笑,仿照护军朱佑的口吻,不无揶揄地讽刺朱佑等诸将说道:

“诸位爱卿:

你们不是说过,兵归了自己,恐怕就不愿分给别人了吧?为什么你们现在的要求,居然这么多呢?”

朱佑等诸将听了,都惭愧不已。萧王刘秀,对大将军吴汉更加信任。

紧接着,萧王刘秀代表更始帝下旨,任命自己麾下的亲信偏将军、沛郡人朱浮,为大将军,兼任幽州州牧,接替被处死的苗曾的幽州州牧职位。

萧王下令,把幽州州府,由无终(蓟县),改设在西南方向的蓟城(北京大兴县),脱离原来的治所驻地,以巩固自己的后方基地。

正当刘秀厉兵秣马的时候,各路流民军也没有停息。

铜马军大首领东山荒秃,率领铜马流民军数十万人,已经开入了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博平(今山东聊城县北)县两地,逼近萧王刘秀基地清阳县。

刘秀大喜,对诸将说道:

“诸君:

本王一向听说上谷、渔阳铁骑威震天下。如今,本王正好测试一下幽州十郡军队的战力。”

萧王刘秀亲自统领汉军主力大军,与东山荒秃的铜马军,在清阳县一带,展开激战。

萧王刘秀的前锋部队,由虎牙大将军铫期等将领统领,先行赶到前沿阵地,严阵以待。

等铜马军出现,立足未稳,虎牙大将军铫期等将领立即率军,对铜马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铜马军人马众多,兵强马壮,士气高昂,锐不可当,汉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开战不利。汉军前锋无法抵御,节节败退。

萧王刘秀见壮,甚为忧虑。

眼见汉军将士节节败退,阵势即将奔溃,情势十分不妙,虎牙大将军铫期忧心忡忡,立即心生一计。

虎牙大将军铫期见势不妙,只好决定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破釜沉舟,反击铜马军。

于是,虎牙大将军铫期,率领将士,撤退到河岸便,背水结阵,指挥部下的汉军将士,反击铜马军的围攻。

河岸局促狭窄,不利于铜马军大队人马大兵团作战,铜马军的人多势众,失去了优势。

而固守河岸的汉军将士,前有追兵,后是河水,面临绝路,无处可逃。

汉军将士只得拼死战斗,努力保全自己。结果,汉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勇气倍增,杀伤了大批追赶汉军的铜马流民军队将士。

适逢此时,萧王刘秀,亲自率领幽州十郡精锐将士,前来救援虎牙大将军铫期。

铜马军食物已尽,又饥又累,陷入汉军前后夹击的不利局面。

大统领东山荒秃见势不妙,遂下令铜马军将士,主动后撤,逃离战场。

刘秀得势不饶人,遂派偏将军邓禹另率骑兵,与偏将军盖延等将领一道,追击铜马军,再次于清阳附近,与铜马军展开激战。

偏将军盖延率军先到,而兵力弱小,不敌铜马军大队人马,战斗不利。

偏将军盖延,自知不敌,只得退回自己的营垒坚守,被铜马军所困。

见铜马军包围偏将军盖延的营垒,偏将军邓禹派人传话,约定与偏将军盖延一道,里应外合,夹击铜马军。

平日里,铜马军主要是以抢掠为生。

铜马军遭受内外夹击,全军被困,兵疲食尽,局势渐渐不利,到了最后,铜马军饥饿交加,再也无法抵御。

偏将军盖延、邓禹,趁机夹击敌军,终于把铜马军打败,在阵前活捉了铜马军的大将。

铜马军见大将阵前被捉,锐气顿消,而食物供应不上,攻势渐渐减弱。

然而,铜马军人马众多,兵强马壮,意志坚定,战力惊人,与汉军开始对垒。

一时之间,两军展开拉锯战,相持不下。

萧王刘秀,亲自统领偏将军邓禹、大将军吴汉、耿弇等汉军将领,指挥汉军勇士,连续同铜马军作战,也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汉军根本就没有能力,击溃铜马军的主力,难以彻底消灭铜马军。

刘秀见此,十分忧虑,急忙召集诸将商议道:

“诸君:

哎呀,大事不好。铜马军人多势众,时间越拖越长,形势将会对我们更加不利。

要是尚书令大人,趁机偷袭我们,我们岂不是就会全军覆灭吗?”

偏将军冯异建议道:

“大王忧虑得对。战事拖得越久,对我们越加不利。我们还是应该,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才是。”

刘秀和诸将,一听冯异此言,立即沉默了下来,苦苦思索对策。

这时,只听偏将军邓禹,眉开眼笑地说道:

“大王,末将有计了。

铜马军虽然兵强马壮,人马众多,但消耗的粮食食品,必然也很多。而这些粮食,大多来源于抢劫,没有后勤补给。

如果我们采用绝粮之计,岂不是就会让铜马军难以为继,不攻自破,最终大败铜马军吗?”

想到邓禹这个妙计,刘秀顿时忧愁尽失,对着诸将,大笑着说道:

“邓将军所言,大为有理。我们尽管以逸待劳,期待铜马军弹尽粮绝之时,再追而破之。”

汉军将领,按照萧王的部署开始实施。汉军以逸待劳,厉兵秣马,围而不攻,不理睬铜马军的骚扰和反击。

铜马军数次出战,挑战汉军将士,依然无人反击。

刘秀亲率大军,严阵以待,防守铜马军的攻击。

刘秀命令汉军将士,只管闭营自守,不理睬铜马军的挑衅,不与铜马军直接对垒,消磨铜马军的士气,消耗铜马军积存的军需和粮食。

刘秀还另派了数支军队,秘密前去,断绝铜马大军的粮道,烧毁铜马大军的粮草。

若铜马军将士出营来掳掠粮食草料,即派军进行邀击,不留一兵一卒,一粒粮食。

萧王刘秀此计,果然迅速奏效。

铜马军粮食食尽以后,终于不能够再与汉军交战,乃乘黑夜掩护,向南方郡县逃离。

刘秀指挥大军,尾追铜马军主力,跨过河北,进入山东地界,直到馆陶县(山东馆陶县)。

此时,铜马军主力,被汉军追赶,一路逃窜,根本就没有四处扫杀抢掠,掠夺粮草的机会。铜马军将士又饥又饿,疲惫不堪,士气顿衰。

见铜马军羸弱不堪,有机可乘,刘秀指挥汉军精锐,及时对铜马军发动攻击。

铜马军又饥又饿,无法抵御,大败溃散,铜马大首领东山荒秃只好决定,投降萧王。

刘秀下令,铜马军部众,原地待命,汉军严阵以待,准备接受铜马军的归降。

第二天早上,受降仪式正在如期举行。

突然,另外几股流民军队伍,高湖军、重连军的将士,突然从东方蜂拥而至。

高湖军、重连军的将士,本身就与铜马军的将士熟悉,于是将士们混到了一起。

顿时,现场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还没有正式归降刘秀的铜马军将士,人心浮动,恐惧汉军趁势攻击,突然反悔。

一部分铜马军的将士,遂趁机与高湖军、重连军的队伍回合,簇拥着他们的主将东山荒秃,继续向北方逃离。

10

刘秀一边派将领继续受降,一边派出幽州十郡的精锐汉军,追击逃走的那一部分铜马军将士。

偏将军邓禹,护军朱佑等将领,跟从萧王刘秀一道,率领汉军,尾追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的溃逃将士,到了蒲阳县界(河北定县)。

汉军由萧王刘秀亲自统领,士气旺盛,再次发动对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溃逃将士的攻击。

流民军士气已衰,又饥又饿,疲惫不堪,根本无法抵御,汉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昂。

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的溃逃将士,再次遭受惨败,无力抵御。

铜马军大首领东山荒秃,上淮况等无路可逃,再次宣布投降萧王,不再反悔。

只有孙登,率领铜马军残部逃离。

11

虽然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流民军的大小将士,都宣称心服口服,同意归降萧王指挥,不再反叛。

但归降的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流民集团的降兵降将的数目,总计数十万,实在太过庞大,令人担心。

所以,刘秀手下的将领们,实际上都不敢真心相信铜马流民军大小将士的诚意,担心他们会中途反水,再次反叛逃离。

而铜马首领东山荒秃、上淮况等降将也发现,虽然刘秀已经答应,晋封他们这些首领为侯爵,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受到汉军将领们的充分信任。

因而,铜马军的降兵降将们,疑惧、惊恐,骚动不安,心里担心不已。

一场变乱,眼看就将再次发生。

12

幸好刘秀目光敏锐,反应及时,很快就发现了形势的不妙,急忙对偏将军邓禹说道:

“仲华啊:

本王发现,铜马军降兵降将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功败垂成,甚至招来大祸。

本王必须当机立断,立即处置才好。”

偏将军邓禹深以为然,对刘秀说道:

“大王目光锐利,观察仔细,言之有理。请问大王,计将安出?”

刘秀笑了,对邓禹说道:

“仲华啊:

本王又不是神仙圣贤,能够有什么灵机妙算呢?只是推心置腹,待人的一片赤心而已!

本王将下令,命令铜马降兵,各自回到他们的营垒,命令降将们统领各自原来的部属,武装备战。”

铜马将领接到希望命令,纷纷回到各自的阵营,统领自己原来的部属,听从刘秀的指令。

刘秀只身,带着偏将军邓禹等少数卫士,前往铜马各营巡视看望,亲切地慰劳、勉励铜马军的降兵降将,竭力安抚他们忧虑担心、躁动不安的心情。

铜马军的降兵降将们,终于被刘秀的诚意所感动,大首领东山荒秃、上淮况等降将,互相告诫说道:

“兄弟们:

萧王对我们推心置腹,信任备至,一片赤诚。我们怎么能够不忠心耿耿,为他效死呢!”

铜马降兵降将们,这才心悦诚服,愿意死心塌地地归顺萧王,为萧王效死。

刘秀见铜马军心服口服,大喜,下令把铜马军的降兵降将们,统一进行收编,分属诸将统领。

这时,刘秀部下,已经拥有将士数十万人马,而汉军主力,主要由铜马军的降兵降将所组成。

而北方州县,也大致平定。

萧王刘秀,代表更始帝,把铜马流民军的首领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将领,任命为侯爵,大加赏赐信任。

故后来,关东人称呼刘秀,为“铜马帝”。就是因为,刘秀部下的兵力,大多来源于铜马军降军。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