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189章 血战成吉思汗

上章说到铁木真拒绝和亲,发兵三十万意图直取大明王朝首都北京,而浩成则集结两个军及炮兵师十三万人准备北征!

话说1146年即永乐二年2月,浩成在北京集结了两个军和一个炮兵师共十三万人,大军刚刚出古北口长城二十里。就有明军哨兵前来禀报:“禀陛下,前方发现有数万名蒙古轻骑兵正朝我军两翼运动!。”

浩成知道这是成吉思汗惯用的战术,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里重骑兵大约占40%,轻骑兵60%。重骑兵主要用于突击,有必要也近身搏斗。

蒙古军队一般都是在轻骑兵的掩护下,将部队排成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以一条很宽的阵地线向前推进,各主要部队间由传令兵传送消息。当第一纵队遇到敌人主力时,该纵队便根据情况或停止前进或稍向后退,其轻骑兵部队仍旧继续前进,占领敌人侧面和背后的地区。这样往往迫使做人后退以保护其交通线,蒙古军则趁机逼近敌人并使之在后退时变得一片混乱,最后将敌人完全包围并彻底歼灭。

随即浩成命令炮兵师原地扎营,并布炮阵,而第一军分为三部,驻扎在炮兵师左右两翼及后军,第二军驻扎在炮兵师正面。正当明军三支人马整合阵型布阵之时。浩成通过望远筒发现有大量的蒙古轻骑兵从重骑兵队列之间的空隙冲出,意图准备向明军齐射。

浩成知道这种射击没有具体瞄准目标,只是以高频大量的轮射打击敌军,目的是让敌军造成混乱。一旦轻骑兵完成任务返回重骑兵身后,重骑兵趁势发起冲锋,同时两翼的轻骑兵(往往借助烟雾和尘土等掩护)包抄到敌军的侧翼乃至身后,与重骑兵一起形成合围之势。

浩成命令炮兵师朝前方蒙古骑兵发炮,而第二军的部分铳骑兵下马,等蒙古骑兵冲到射程范围之后立刻以虎蹲炮大量杀伤敌军,最后再以火铳消灭逃散之敌。

只见明军炮兵师令旗一动,红衣大炮、佛朗机等火器远近摆正,调校好射击角度,瞬间无数枚炮弹朝前方的蒙古骑兵射去,顿时前方陷入一片火海,蒙古军的轻骑兵一片片倒下,但仍然前仆后继!

蒙古人体格强壮,不仅能适应战斗的需要,而且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还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更不容忽视的是,蒙古兵在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就是成吉思汗的伟大之一。

而在蒙古军这边的统帅成吉思汗,没想到明军的火炮射程居然如此之远,而且火力威猛,便下令在明军两翼及后方的骑兵全面合围明军,意图通过明军火炮的间隙,逐步冲到明军阵前。

果然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蒙古轻骑兵冲过了炮火的封锁线,直逼浩成第二军。浩成随即下令第二军的铳骑兵发射火铳,虽然蒙古的轻骑兵在蒙古战术体系中非常重要,可以远射、诱敌、警戒、迂回包抄甚至近战,主要的打击手段是密集放箭。蒙古轻骑兵一般只戴圆型头盔,身体和马匹的护甲很少。

蒙古轻骑兵使用的蒙古弓拉力大约166磅(基本是最大),有效射程320米,与当时的英国长弓差不多英国长弓最大为80公斤。

但令蒙古军万万没想到的是躲过红衣大炮与佛朗机的炮击,却又遭到了明军虎蹲炮的攻击,这一下蒙古的轻骑兵真的开始顶不住了,仅剩下的一些也被铳骑兵的鸟铳杀得一干二净!。而攻击明军两翼及后方的蒙古军遭到的情况也大致与正面攻击明军的部队相同。

成吉思汗纵横大漠多年,虽然他听说过明军火器的威力,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还没等他那高超的骑兵战术发挥出来,明军就直接将蒙古军一个个远距离射杀!

战斗进了才半个时辰,成吉思汗的三十万人马伤亡了将近五万多骑兵,全部都是轻骑兵!因标准的蒙军战斗队形是由5个横队组成,每个横队都是单列的。各横队之间相隔很宽的距离。前两个横队都是重骑兵,其余为轻骑兵。而在这5个横队的前面,还有一些轻骑兵负责侦察、掩护。

成吉思汗见明军火器威猛,便令大军撤退。而浩成见蒙古军正在撤退,便亲自率领第二军五万人追击溃退的蒙古军,而炮兵师与第一军则原地坚守待命。

正在撤退中的成吉思汗得知明军骑兵追击,嘴角一笑心想“这明朝皇帝也欺人太甚,老子都撤了,居然还穷追不舍,好啊,老子正设了伏兵等着你来。”遂即成吉思汗令埋伏好的轻、重骑兵对追击上来的明军骑兵实施围歼!

果然,当第二军的骑兵越来越靠近蒙古骑兵时,位于蒙古军重骑兵后面的轻骑兵火速穿过前面的重骑兵之间的空隙向前推进,再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明军骑兵投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标枪和弓箭!接着再由重骑兵发起冲锋。

虽然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但明军铳骑兵手中的赛贡铳火枪射程也在三百米,而且威力惊人!蒙古军死伤不少,但仍不畏死,不一会儿便于明军骑兵交战在一起!

蒙古的重骑兵和轻骑兵使用的近战武器是弯刀和长矛,辅助使用手斧和铁骨朵。弯刀刀背厚,刀身窄而长,有很好的曲度,更符合力学理论。

弯刀接触敌人身体会沿着刀刃曲面滑动,如果刺中可以造成较大威胁,但因为直剑不便于劈砍,而且易被反震折断。轻骑兵还携带一种带钩的矛或枪,可以用钩把敌人拉下马。由于枪头有钩,刺入敌人身体不会太深,容易拔出。

欧洲骑兵的冲锋武器是长枪,长而且重,对步兵和骑士很致命,但长枪是一次性的冲锋武器,冲锋后会折断,近战缠斗并无作用,对付有仆从军作为炮灰,灵活机动的蒙古骑兵很不实用。

成吉思汗的蒙古重骑兵全身披着盔甲,盔甲大量使用链板甲与锁子铠甲。他们头戴当时金国所用的简易头盔。重骑兵骑的马匹全套金属铠甲的具装。重骑兵的主要兵器是长枪,每个士兵还带一柄短弯刀或一根狼牙棒,挂在腰间,或者置于马鞍上。

而明军铳骑兵的近战武器为“御用横刀”即金银钿装唐大刀,虽然在攻击距离上不如蒙古骑兵,但是杀伤力上绝对不亚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长矛与弯刀,而且平时铳骑兵训练的科目之一就是如何在马上对付长兵器!

战斗打得相当惨烈,双方的士兵血肉横飞,犹如同失去理性的野兽一般,尤其是明军的铳骑兵,不但用刀斩,还用手掐,牙咬,简直就是嗜血战士!明军高昂的斗志主要原因就是平时浩成对他们灌输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浩成对军队的训练及待遇上的提高。尤其是浩成、马云、杨偰三人更是神勇,这三人各自舞起手中兵器,杀得蒙古骑兵纷纷溅血落马。

但是蒙古军毕竟人多,虽然之前伤亡了五万人,但是围攻第二军的蒙古军至少有二十万!随着围攻第二军的蒙古军数量不断增加,第二军的明军渐渐顶不住数量众多的蒙古兵围攻,渐渐倒下。此刻,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不禁兴奋地大喊了一声,因为他们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就在蒙古骑兵的冲击势头越来越强之时,突然只听远处传来轰隆隆的炮声。原来是炮兵师与第一军的诸将领担心浩成安危,便率军前往支援。此时,第二军的明军将士见援军到来,纷纷士气大振,继续浴血奋战。

蒙古军之前就领教过明军火器的厉害,成吉思汗见明军援兵赶到,便下令全军往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方向撤去,还别说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举世无双,不但一边作战一边行军,而且每天能推进80公里,欧洲骑士单纯行军也只能完成一半路程。

尤其战马是蒙古军队所向披靡的关键因素之一。与高大的欧洲马相比,蒙古马矮小精壮,皮厚毛粗,耐受力强,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所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敢于在东欧的冬季发动战事。蒙古马能在雪地里觅食,士兵可靠母马的马奶充饥,这就降低了粮草补给的负担。蒙古的行军、迂回、穿插、诈败等战术对战马要求极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马也吃不消,因此每个骑兵通常有四五匹备用马。

浩成见蒙古军队已经快速退去,又担心蒙古兵会在明军追击途中再设伏兵,加之本军也伤亡不少,浩成便下令全军就地休整,待全军休整完毕后,再决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阅读宋朝第一名帅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