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环漠极轨》
环漠极轨

199

“曲教授的外出我表示遗憾。”从元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会议室,参加会议的呜比他预想得要少,这侧面印证了他对乌台的看法,乌台的状况并不好,或者说没有做出与投入呈正相关的成绩。

“曲老师会参与这个项目的,换个说法,从现在的计算能力看,乌台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半年。”路荆平静地说。

窗外,一群云涌向代拉山脉,大块的阴影从山脊上消失,路荆的视线回到从元身上。

“这么久?”从元收紧了胡须。

“曲老师是不是说只要两个月?”路荆笑着问,摆摆尾巴。

“三个月。”

“他没有说出前提,如果旧多拉能把自己的计算时间向乌台共享。”路荆遗憾地摇头,“我想你们不会这么做的。”

从元迟疑了很久,凝重地说:“如果乌台的确有困难,可以继续谈,这件小事不应该让我们讨论太久,协议已经签了,所以合作不可能终止。这次会议是向乌台方面介绍‘漠电’的可行性。”

路荆点头示意从元继续讲下去。

“项目的核心部分是对南半球冰层厚度进行精准的测量,利用重力场的技术有明显的缺陷,只能先探测一块区域中冰层的质量流失,再根据南半球的几个模型算冰层厚度。新集体最乐观的估计,十年内,重力场模型能做到180阶,好像有个组在负责这个技术,分辨率大概在800公里左右,实际作用不大。”

“再来看传统的探测方式,机载雷达测深,北极地区常用的方式,要求雷达必须进入大气层,从南半球能轻易延伸到平流层的冷气团看,毫无意义,而且雷达工作时要求飞行高度必须在对流层中,进去就是送死,那就剩下唯一一种方式,把雷达扔到太空。”从元抛起身前的笔。

“也许要往前回退一下,机载雷达的峰值功率差不多200w,简单用近地轨道距离算一下衰减,卫星的输出功率起码是兆w级别,这个功率至少得扔台发电机上去,还不能去考虑散热、氧化剂什么的,开个玩笑。”

“唯一的办法是利用来自漠星的电磁波,它是乌天短波信号的最大干扰源,漠星辐射圈发射的峰值能压过一般的广播电台,所以我们一直在避开那几个频段,好像跟你们研究的频段也很接近。”

“不管怎么样,办法几乎是唯一的了。”

“除非技术发生跨越式进步。”路荆说。

“曲教授跟我谈论过你对这个课题的排斥,你应该能看出,项目远不只是在测量地形,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南半球的陆地大小远大于北半球,某种意义上,我们只是居住在温暖的小岛上。”

“多久会融完。”路荆已经能推出将会发生什么,全球性的海平线上涨,南半球的寒冷只是冰期的遗址,从呜完成全球航行起,北半球两块大陆的海岸线已经萎缩了十分之一,乌天面对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

“本世纪内,甚至更短。”从元没有继续隐瞒,任何常规科考数据都是公开的,唯一的问题是缺乏计算力。

南半球保持共管是一种奢望,乌兰的河岸地带很可能在世纪下半叶变成近海。因此以南极点为中心,经线为分割线的领/土划分模式总会在某个工作日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您可以继续,我知道这是旧多拉和乌台做下去的机会。”这次路荆注视向从元,瞳孔微微扩散。

阅读环漠极轨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